新时代新征程重塑福安百年“坦洋工夫”红茶品牌_茶园_福安_茶叶

福安是中国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原产地,具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自隋唐以来,在这方圆188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缕茶香飘过了千百年的时光,祖祖辈辈走茶路、做茶事、吃茶饭的福安人,对大自然的这份恩赐倍感珍惜,以拼搏创业的韧劲,锻造了“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中国红茶之都”“花果香红茶发源地”等国字号品牌。2022年,全市茶园面积约30万亩、茶叶产量2.81万吨,总产值21.2亿元,茶业综合产值达110亿元,涉茶人口约40万,农民人均收入的40%来自茶叶。

近年来,福安以茶为媒、向茶而兴,精心谋划茶产业,扎实推进品牌建设、科技兴茶、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建立全国首个“三茶”研究院、揭牌“三茶融合创新园”,踏上了“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征程,让历久弥香的一片片茶叶,装点着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坦洋村民世代以茶为生。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茶商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茶商接踵而来并设洋行。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成为当时欧洲最流行的饮品之一。

展开全文

走进坦洋村,只见村落四周的千亩茶园延绵起伏,绿意盎然。村中,茶行沿街一字排开,茶香飘溢;古民居、古茶行(横楼)、炮楼、廊桥、祠堂等清代风格古建筑,诉说着古老茶村的悠久历史。

科技赋能,成为当地茶产业提档升级的“加速器”。坦洋村5G智慧茶园内,一排排高清摄像头紧贴地面,对茶树情况进行实时拍摄,自动采集和监测园区病虫害信息。

2020年5月,全国5G农业智慧茶园示范区落户福安市坦洋茶场,通过5G网络在远方依托电脑或手机即可实现施肥、灌溉、监控病虫害等,实现“数字+”与茶产业的有机融合,促使茶叶生产更精准、茶园管理更节本增效、茶业更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产好茶提供有力保障。

2022年11月坦洋工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坦洋工夫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坦洋茶场场长郑明星说:“智慧茶园实现成本降低和管理自动化,同时通过可视化的过程,让消费者还可以看到茶园是如何管理、提升茶叶品质的,让消费者喝上放心茶。”

昔日荒山变身“茶海”,坦洋村也在传统茶业基础上催生出茶园旅游新业态,打造独特的“坦洋情意村”,每年吸引一批批游客、学子到村中旅游、研学。

以“茶乡观光休闲+特色民宿+茶文化研学”的发展模式,结合每年举办开茶节、斗茶赛,打响“坦洋工夫”茶品牌,推动坦洋村走出一条生态茶园“绿”、文化底蕴“浓”、茶事活动“热”的茶旅融合新路子。(林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