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住房库存如何去化? 房企与专家建言献策_北京_商住_项目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扩大有效需求,房地产行业能否有效去库存,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而取消限购则成为争论的核心。

据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已经积压的商住货值共计约8000亿元。

在2月26日由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财经》杂志共同“商办类项目保交楼、保民生,化解金融风险研讨会”上,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不动产与自然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宋志红认为:“已经拿地的大量项目积压在开发商手里,会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应高度关注,适时予以化解。”

江南集团董事长于全在会议上发言称,北京地区商办新房项目多数在郊区,作办公场所的比例较少,很多项目变成了商改住。目前,商住类住房相比住宅价格较低,作为住房使用的需求是存在的,但个人购买商住项目限制较多,导致成交和流动性较低。

上述会议中,经过讨论的建议有:放开商住限购;个人可以买一套;允许商住50%贷款等。

汇力基金董事长孟晓苏指出,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具有风向标意义。“经济要启动,必须先启动房地产,房地产从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上深率先启动。北京从哪里启动?我认为从商办启动是很适合的。”孟晓苏表示。

回顾历史,2017年3月26日,北京市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新建商办类项目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500平方米;个人不得购买商办新房;停止个人购买商办新房和二手房的贷款等,该政策被业内称为“3.26”新政。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3.26”新政后的一个月里,北京商住房市场实际成交跌幅99. 9%,新政前一年间商住房的成交量为67013套,新政后一年间的成交量只有3589套,跌幅达94.6%。

对于目前北京商住房市场的现状,孟晓苏表示,当前北京商改住的商办类项目售价普遍不高,大概是商品住宅平均价格的三分之一,北京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6万元左右,而商改住的商办类项目每平方米现在是1.8万元左右。

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统计,2009年以来北京市共计成交945宗商办用地,规划可售面积7514万平方米;其中已售2628万平方米,约25.67万套,未售4886万平方米,占规划可售面积的65%以上,未售中又有4172万平方米属于未上市,占规划可售面积的55.5%以上,而这些项目几乎都属于2017年前拿地。

“在限购、限贷政策持续调控下,目前,行业需要寻找途径让资产能更有效地盘活起来。”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会长黎乃超在会上亦表示,盘活北京商住存量共有以下七大好处:有于平抑房价;有利于增加供给;有利于租售并举;有利于活跃首都市场;有利于增加税收;有利于盘活存量;有利于化解经济金融风险,释放出大量闲置资金。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