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调控功能有哪些?以及有哪些相关理论?_消费税_地方政府_征收

消费税调控功能有哪些?以及有哪些相关理论?

引言

1.消费税调控功能消费税

是我国流转税中的第二大税种,只对特定的消费品进行征收,现阶段有十五个税目,在整个税制设计中有详细的征收细则,根据税种属性具有收入功能和调控功能,细化为筹集税收收入、调节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矫正负外部性四个基本功能。

2.筹集财政收入

自我国开始征收消费税以来,消费税税制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2006年对消费税改革力度较大,增加了消费税税目,新增了一些奢侈品税目,扩大了成品油的征税范围;2009年大幅上调成品油征收税率,拓宽了消费税税源,此后我国的消费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一直保持在7%左右。

3.调节消费结构

展开全文

此外,高档消费品的消费者主要是一些高收入者,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征税,可以遵循量能课税原则,有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政府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目标。损害身体健康消费品主要包括烟、酒类等,若对这类消费品的消费量不加以控制,会给消费者的身体造成危害,通过对该类消费品征税可以抑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而引导居民形成一个健康的消费结构。

高能耗高污染消费品是一些会给资源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产品,如小汽车、电池和涂料等,一方面该类消费品的使用会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过度消费还会使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因此对该类消费品征税能够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成本,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理念,促使消费者寻找可替代产品,减少对此类商品的消费,进而调节居民消费结构,最终实现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目标。

4.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制定依赖于一定时期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政府通过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税率及加征、复合计征等方面的政策,来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从而调节厂商的生产规模和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改变资金投资方向,优化资源配置,促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转变。消费税通过对某类商品进行征税,进而影响厂商的生产行为,改变产品的供求关系,最终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5.矫正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某些行为活动,给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并造成了额外的负担,这些额外的负担由社会或部分社会成员承担,然而造成此影响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没有对此进行相应的补偿,从而产生外部不经济。传统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指出,如果消费某种商品产生了额外的成本,而消费者又不另外支付相应的费用,为了避免市场失灵的发生,就需要对此商品征税减少对其消费数量,并用征收的税收解决负外部性问题。

对于损害身体健康的消费品,如烟类消费品,通过对其征收较高的消费税,可以促使居民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同时将征收的消费税投入到医疗和科研等方面,通过科技研发使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最小化,并提升我国公共医疗水平,能够给因吸烟引发身体疾病的人群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吸烟群体的吸烟行为给社会医疗造成的压力,可以由其缴纳的消费税来为他们的消费行为负责,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成本,进而矫正此类行为的负外部性,避免市场失灵。对于污染性消费品,如小汽车的使用会产生尾气排放,给保证环境质量造成压力,对小汽车征收的消费税用于治理环境,对小汽车产生的外部性进行有效矫正。

6.财政分权理论

财政分权是指财权和财力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地方政府根据其与中央政府不同的职能,自主决定财政预算的规模与结构,并依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发行相应债务,以此促进资源高效率配置,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损失的社会福利。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主要探讨如何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才能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效率。该理论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缺陷,阐述了设立地方政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由于地方政府掌握社会资源禀赋、居民的个人偏好及社会所需公共产品总量,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职能与合适的财政工具,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竞争机制,可以促使地方政府提供最优的公共品,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福利达到最大化。

“以脚投票”理论指的是人们可以根据每个地区的资源提供状况,选择对自己发展最好的地区,人口可以在不同地区间自由流动,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到当地发展,会尽可能提供丰富的资源满足居民需求,政府间的相互竞争会促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为社会提供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产出量。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中央政府无法完全掌握地方的所有信息,为了实现横向公平,中央政府不能为某些地区提供差异化公共服务,要求中央政府提供同等份额的公共产品,但各地区需求不同会导致公共品的供给失衡,从而降低社会福利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地方政府也具有经纪人属性,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一旦失去监督机制,政府官员就容易产生寻租行为,因此,应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财政分权体制,能够保证政府官员行为动机、政治决策和居民偏好保持一致,互相激励,所以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地方政府才能弥补市场缺陷增加社会福利。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使得消费税税收监管成本过大,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征收消费税实际情况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消费税作为中央税,地方政府征收积极性较弱,地方官员为追求经济发展和自身职位升迁而产生寻租行为,导致无法对消费税做到应收尽收。因此,消费税收入下划地方,提高地方政府征收消费税的积极性,是发挥好消费税调控功能的有效手段。

消费税调控功能有哪些?以及有哪些相关理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