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高材生陈恂敏抢劫银行1500万,隐藏21年却因同伙自首暴露_运钞车_自己的_公路局

1995年12月22日清晨,广州番禺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运钞车劫案,总价值1500万元的人民币与港币,光天化日之下,被五名全副武装的蒙面人劫走,并成为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抢劫案、也是最为轰动的运钞车劫案。

图1

因为劫匪疏忽而在现场留下了线索,致使案件很快被侦破,当犯罪嫌疑人被公布之后,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劫匪的认知。这个金额巨大、部署严密、手法专业、手段残忍的运钞车劫案,其主犯陈恂敏,竟然是当年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广州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图2

陈恂敏为何要冒险抢劫运钞车?是怎么做到不到两分钟就完成1500万的特大劫案的?他又是怎样提前预知危险而连夜潜逃的?在逃亡的21年中他经历了什么?他的最终落网到底是不是因为同伙的自首与举报?这一系列谜团,自劫案发生日起,一直过了整整21年,等到陈恂敏落网后,才被完整地揭开。

跟劫匪主犯完全对不上号的陈恂敏

展开全文

当广告番禺的这件建国以来最大的抢劫案发生后,不要说普通百姓,就连警方的专业人士也都持有这样一个观点:这个劫案有很大可能是来自香港甚至其他地方的惯匪所为。因为整个过程手法娴熟,专业程度之高令人咋舌。

图3

这种胆大妄为、专业精密的抢劫操作,这个配置精良、手法娴熟的犯罪团伙,按警方公告所述,主犯与首领竟然是陈恂敏,无论了解还是不了解陈恂敏的人,都会连连摇头,不敢相信。

那么,当年的陈恂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与运钞车大案劫匪形象根本不符呢?

图4

第一,陈恂敏作为一个九十年初的广州大学建筑系毕业生,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妥妥的“天之骄子”、是知识分子。劫匪的一般都会贴着“没文化、混社会、打打杀杀、暴徒”之类的标签,他显然不是这类人。

第二,陈恂敏是典型的文弱书生的形象,还戴着近视眼镜,虽不至于手无缚鸡之力,但也跟“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穷凶极恶、身手敏捷”的劫匪形象搭不上边。

第三,陈恂敏的性格不仅算不上张扬,甚至还略显得内向,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并非好勇斗狠的人,脾气很好,与人相处也十分和善,这样的人去抢劫运钞车?

第四,陈恂敏出身于干部家庭,其父是当地公路局的主任,无论从家庭出身、到教育、再到家庭环境,都很难跟抢劫运钞车的劫匪挂上钩。

第五,陈恂敏因为父亲的关系,毕业后在公路局下面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成了当时并不多见的百万富翁,可以说年轻有为,偏偏这样一个人却要挺而走险去抢劫运钞车,他真的需要用命换钱吗?

图5

可警方有一系列的人证、物证,已经确定了陈恂敏的主犯身份,把他钉在了这场大劫案劫匪首犯的耻辱柱上。

陈恂敏为什么要挺而走险抢劫运钞车

前面已经说到,陈恂敏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似乎都没必要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去打抢劫运钞车的主意,更何况当时已身家百万,他并不缺钱。

其实许多认识陈恂敏的人,都被他的表象所迷惑,陈恂敏表面上性格平和而内敛,但骨子里,他自小就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他优于别人的家庭出身、一帆风顺的人生之路,让他一直自视甚高,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要求也很高。

图6

所以,1969年出生,1991年大学毕业后年仅22岁的陈恂敏,并没有进入国企或事业单位上班,他觉得可以有更高的起点。

“要不,我成立一家公司挂靠在你们公路局名下。”这是陈恂敏第一次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的父亲,时任当地公路局主任的父亲想了想,倒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出路。

陈恂敏如果成立公司挂靠在公路局名下,陈恂敏也相当于是公路局的工作人员。“与其让儿子在公路局编制里慢慢熬,倒不如用这种方式,对儿子的发展更加有利。”权衡利弊之后,其父便答应下来。

图7

陈恂敏公司成立并挂靠之后,因为有父亲的关照,该公路局管辖内的路段业务,理所当然地都被陈恂敏拿下,身家很快就进入了百万富豪之列,而且作为年轻的企业家,不错的成就让他有些飘飘然。

陈恂敏的欲望与野心也随之水涨船高,他已经不满足只做些本公路局区间的路桥工程,他开始将眼光投向更大的市场,希望拿下更多更大的工程。

1994年底,陈恂敏从其父口中得到了一个内部消息,某地一个大工程准备投资动工,如果能将该工程拿下,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

图8

但问题是,要拿上这个工程,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资金、工程设备、人员、资金等,而这一切归根结底,不外乎还是钱的问题。

要想拿下这个大工程,让自己及公司快速登上一个新台阶,他需要资金,而且还不是一笔小额资金。陈恂敏不是没想过贷款之类的,但他的企业虽挂靠在公路局名下,但终归不是国企或事业单位,只是一家戴着红帽的伪集体企业而已,从银行也很难贷出多少款。

大家常说“欲望迷人眼”,这句话放在陈恂敏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正是由于他对这个大工程势在必得,他就必须要落实一笔资金。就在他想尽各种办法,都无法通过正常手段从银行贷到这笔款之后,他突然脑中热血上涌:“既然从银行贷不到,那就去抢!”

图9

陈恂敏向来敢想敢干,天性中隐藏喜欢冒险的性格,而且自小到大的顺风顺水,再加这几年的小有成就,又让他对自己产生的谜一般的自信。

他需要一笔巨款,在正常渠道无法获得的情况下,他被自己的欲望自然而然地牵引到了犯罪的道路上。他有着冒险的性格,但他不傻,所以他不会拿自己的生命与前程去冒这个险。

图10

陈恂敏之所以狠下心来走上抢劫运钞车的犯罪之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信不会出事,他相信自己的谋划与布局,相信自己优秀的组织能力。他从来都没想到过他会因此而搭上了整个人生。

陈恂敏是怎样操控这场惊天大劫案的

陈恂敏知道自己的圈子里,并没有适合做这件事的人,他必须要借助其他人,来帮他物色组织人员,想来想去,他把目光锁定在一个曾经的发小“陈恩年”身上。

陈恩年与他不同,在他上大学、拼事业的时候,陈恩年却在混社会,如果不是因为他抢劫银行运钞车的想法,与发小陈恩年或许很难再有交集。

图11

1995年春节,陈恂敏先把陈恩年拉了进来;在春节过后没多久的3月份,他便在陈恩年的网罗下,结识了几个游手好闲、又急于求财的退伍军人;随后便是游说曾做过建设银行押钞股长的校友何永新,这样一来,实施运钞车劫案的全部成员被陈恂敏快速组织了起来。

作为实施抢劫计划的基础准备工作,那就是武器装备了。陈恂敏安排何永新利用他原有的关系,找到建行广州清远支行保卫科科长刘光,从枪械库中偷出五四手枪7把、子弹200多发、手雷20枚。

图12

同时由发小陈恩年带着其他成员负责选车与踩点。其中首先就是选车的问题,这里面有陈恂敏自身的考虑,因为他需要一笔巨额的资金,才能满足他的需求。而绝大部分运钞车运钞的量级并不大,如果只是抢个一两百万或几十万,连他自己的资金需求都不够,更不用说还要大家来分了。

“要做,我们就做一票大的!这样只做这一次,大家一辈子都不用愁了。”这是陈恂敏一贯坚持的看法,而这个观点也被大家一致认同,所有人都觉得只冒这一次险,就能确保终身过上富裕的生活,值。

图13

所以,正是因为要干一票大的这种想法,他们首先是选车,要选一个运钞数量尽量大的车。经过了大半年的外部追踪及内部打探,终于让他们发现了一个运钞车,就是每天早晨开往农行广州番禺网点的运钞车。

这个运钞车采用集中运钞、分网点投送的方式,每天向广州番禺众多的农行网点、柜员机等进行货币投送,因此,运钞量非常大,据内部打探到的消息称,每次运钞数量都是一两千万级。

图14

按照陈恂敏提出的分配方案,他个人分20%,余下大家平分,如果针对这输运钞车的抢劫成功,那么到他手里的就会在200万到400万,就可以满足他的资金需求。

而且这辆车每天到番禺的时候都是早晨七点左右,此时广州已经进入冬天,这个时间段路上人少车少,没有外界影响、不会有人报警、不会有目击证人等,正是最佳作案时机。

于是,经过推演及踩点后,陈恂敏决定把动手时间定在1995年12月22日。陈恂敏与陈恩年负责外围接应,由何永新带其余四人负责现场实施抢劫。

图15

当运钞车按他们预测的时间进入到埋伏的地点时,何永新用商务车斜挡在运钞车前面,先一枪击中其中一名押钞员,镇住其他人之后,由两人负责看守,三人负责将搬运,前后不到两分钟,便将装有1320万人民币与241万港币装钞箱全数搬到了他们的商务车上,同时押走一名押钞员作为人质,向接应地点赶去。

来到接应地点后,首先解决了人质,并分好钱财,大家各自散去。就在陈恂敏看着三百万现金,想着自己未来的大发展时,何永新的电话却打了进来,让陈恂敏心中一惊,因为他们已经事先约好,此案做完,大家便尽量不要再联系。

陈恂敏为何能提前预知风险远逃他乡

“这下麻烦了!”何永新有些语无伦次。“怎么回事,你说清楚!”陈恂敏此时已经预感到情况不妙。“我在搬运钞箱的时候,把手枪留在运钞车上了!”听到何永新如此说,陈恂敏仿佛一盆冷水兜头而下。

图16

他知道枪都是有编号的,通过枪就能查到建行清远支行的保卫科长刘光,而刘光必定会暴露何永新、他和陈恩年,那么整个团伙就会全部暴露出来。

想到这一点时,他知道如何再不跑,那就来不及了。于是他马上联系了发小陈恩年,把情况跟他简要地说了一下,两人约好见面的地点,各自带上看都没来得及看一眼的钱钞,就此踏上了逃亡之路。

陈恂敏潜逃21年被抓并非同伙举报

陈恂敏与陈恩年,刚开始逃到了缅甸,由于担心在一个地方不太安全,曾辗转了东南亚多个国家,但因为他们的犯罪身份,一直提心吊胆,轻易不敢出门,没有收入,只出不进,没几年,几百万钱款便被消耗殆尽。

图17

身上没了钱,在国外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不能打工,做生意也做不了,实在没办法,两人合计了一下,决定还是潜回国内。此时,他们也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这个案子已过了这么多年,对他们二人的追捕力度应该没那么大了。

回到国内之后,他们心里还是不踏实,开始的时候不敢在一个地方待太久,经常换地方,一直到2000年的时候,陈恂敏在广西以“莫毅志”的假身份,结识了一名云南瑞丽的女子杨文娟,杨文娟怀孕之后,他便随着“妻子”一起回到瑞丽。

图18

这样一直到2017年1月5日,陈恂敏在瑞丽的一家建材市场被抓,共计17年的时间,他都一直在瑞丽用“莫毅志”的化名及杨文娟老公的身份生活,其间他因为身份问题不能找工作,也不能自己做生意,便以杨文娟弟弟杨子鹏的名义,开设了建材商店、装修公司等,利用他的专业知识与经营能力,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而与他一路同行的发小陈恩年,则没有他这么强大的内心,因为每日的惶恐,整个人变得极为消极与神经质。在2016年夏天,陈恩年查看癌症,他便一直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回到老家,在陈恂敏百般劝阻无效之后,陈恩年于2016后12月向瑞丽市公安局自首。

图19

此时的陈恂敏也预感到自己的危险,但这次与他以往的选择不同,他没有离开瑞丽,而是依旧像往常一样生活、做生意,直到他被捕时,还是投资装修一家建材店面。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有了三个孩子。

或许他清楚地知道,因为陈恩年的自首,他被抓是早晚的事,但他还是想在被捕之前,多陪陪没能给予名分的“妻子”,以及三个无辜的孩子。

2017年1月5日,这一天还是很快到来了,此时距离案发时间已经过去了21年,陈恂敏也从青年迈向了中年,被带走的那天,建材市场中的熟人看着一直被他们称为“眼镜”的这个温和有礼、努力生活的男人,还是没人会把他跟运钞车大劫案的首犯联系在一起。

有人说陈恂敏是被发小陈恩年举报的,实情并非如此。陈恩年自首后,一直什么都没说,他只想快点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老家。但由于他的自首,让警方将陈恂敏的藏身地锁定到了瑞丽,从而导致陈恂敏的快速落网。

结语

随着对陈恂敏的补充审讯,这个已沉寂了二十几年的惊天运钞车大劫案,再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陈恂敏的陈述,才更加清晰地还原了整个事件的全貌,人们也首次得知他之所以抢劫运钞车的内在动机。

图21

如果不是因为“欲望”驱动,如果不是对虚无了“身份与地位”的追求,如果他稍微有些法律的意识与善恶的概念,陈恂敏也不会走向这条不归路,此案内在的许多东西,很值得我们反省与深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