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老牌国企崛起“专精特新”军团_京城_机床_机电

京城机电是与共和国同龄的首都老牌装备制造国企。近年来,7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加码硬科技创新,涌现出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11家“专精特新”企业集结成军,成为一道亮眼风景线。

京城机电北一机床车间 资料图 邓伟 摄 机床老字号端稳“饭碗”

6.9米的机床,有两层楼高,运转起来灵活自如。近日在京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北一机床展出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成为展馆“明星”。

比拼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硬功夫”,这台龙门加工中心相比普通数控机床提升5倍和2倍,分别达到0.002毫米和0.005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四十分之一、十六分之一。“机床在精度达到一定高度后,每一点的提升都是难度极大的进步。”京城机电副总经理、北一机床董事长李忠波感慨。新产品的开发离不开研发,近年来,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都不低于8%,远高于装备制造业行业平均水平。

在机床领域,已深耕70余年的北一机床堪称“老字号”。十几年来,这家老国企持续加大改革力度,一边做“减法”,逐步退出低端机床制造;一边做“加法”,加码对中高端产品的创新研发。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靠创新端稳了“饭碗”,不仅跻身2021年第二批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其重型机床也已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装备领域。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0%,重型产品订单还创下近年来新高。

产学研用融合加快攻关

小到矫正牙齿的口腔支架,大到航空航天飞机的零部件,位于北京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区内的中航迈特车间里,新鲜出炉的3D打印零部件各式各样——这些用金属粉末“堆”出来的增材制造产品,重量轻、一次成型,制造工艺令人赞叹。

金属粉末其实是不同粒径的微球,被称为3D打印的“粮食”。京城机电所属中航迈特总经理高正江说,过去3D打印没有专门材料,一般拿铸造、锻造材料来用,但由于性能问题导致易开裂。科研团队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掌握多种先进制粉装备技术,其中两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制粉技术从冷雾化到热雾化的重大突破。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中航迈特的金属粉末材料产量已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今年金属粉末材料销售大爆发,一季度业绩就相当于去年三个季度。

展开全文

高正江自豪地说,除公司内部80后、90后的硕博研究团队,他们近年来还与清华、北航、北工大等高校合作研发。产学研用融合,加快了创新攻关的“进度条”,过去几年才能研发出来的材料,如今可能几个月就能实现。

“专精特新”打响首都品牌

从北京高压气瓶厂的一个小车间,发展成为国内工业气瓶业界领军企业之一,天海工业的气体储运装备攻克“卡脖子”技术,在氢能产业链中崭露头角;将机器人装备引入白酒酿造工艺,京城智通已在全国落地80余条智能酿酒生产线……截至目前,京城机电已经培育出11家国家级、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我们真正意识到了,不创新就没有出路!”李忠波说。老牌国企一边紧盯传统的优势装备制造,钻研创新,厚积薄发;一边结合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加速谋划,布局新赛道。“老树”开出新花,“京城”“北一”“北人”“华德”“天海”已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首都装备品牌,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杰

流程编辑:U031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