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损失一座中型城市,安倍从中国访问回国后恍然大悟:这是国难_日本_生孩子_生育

近日,刚刚结束对中国访问行程的日本首相安倍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他在26日会见了负责应对少子化对策的担当大臣藤晟时表示:“事态严重,可以说是国难!”让安倍说出如此重话的正是日本人不愿意生孩子这个大事,日本也因此被专家警告面临着“绝种”的危险。

在2019年马上要结束之际,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4日公开了“人口动态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日本在19年新生婴儿数量已经降到了86.4万人,是120年来有统计数字以来首次不足90万。与之相对应的是日本在本年度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137.6万人,日本也因此直接减少了51.2万人。虽然这是人口数量的自然减少,但是51.2万这个数字让日本社会感到震惊,要知道中国对中型城市定义的人口上限也就是50万人。日本未来面对的可能就是每年都损失一个中等城市人口的局面,而且还有继续放大的趋势。

安倍说出重话的目标就是要藤晟想尽一切办法来让日本人生孩子,日本政府也准备拿出更多的具体措施来鼓励生育。但是要想改变日本社会人口老龄化和不愿意生子的情况会非常困难,因为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每一个因素都很难被逆转。

首先,日本处于生育龄期女性人口正在大幅减少,也就是能生孩子的女性变少了。据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在2018年处于20-29岁的女性为578万人,处于30-39岁的女性为696万人,而处于40-49岁的女性高达907万人。也就是说,处于生育年龄段的最年轻的日本女性人数远远不及过了生育黄金期日本女性人数多。实际上,30岁以下的日本女性因为结婚的比例不高,再加上个人发展需要和生育观念的改变愿意生孩子的很少。处于30-39岁的女性才是生育的主力军,但也因为培养孩子成本过高和生育观念改变不愿意多生孩子,少子化已经成了大趋势;过了40岁的女性愿意生孩子的就更少了。

展开全文

其次,日本社会平均结婚年龄的推迟和离婚率的增加让生孩子的夫妻变得更少。据统计,在日本社会有50%的年轻人都处于单身状态,“单身狗”越多自然有条件生孩子的夫妻就越少。东方社会与西方国家不同,私生子仍然普遍不被大众所接受。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社会年轻人生育观念的改变。随着经济发展的停滞,日本目前有大量的年轻人不思进取,“宅”男女和啃老族数量越来越大,这些人自然就是不婚不育的主力;还有大量已经结婚的年轻人选择晚育和少生,一个家庭拥有一个孩子成了普遍现象;还有更为极端的丁克一族在日本结婚人群中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这些人更愿意自己过的舒服些,或者更关注自我价值的提升,根本不愿意生孩子。

实际上,目前全球因为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现少子化问题的国家还有很多,包括俄罗斯、韩国等国都面临着人口下降的局面,而老龄化社会最终会对国家经济发展活力造成直接冲击。中国在放开二胎之后暂时解决一这一麻烦,但从长远来看也得面对这个难题。要想从根本上达到人口平衡发展,还需要政府多出长期可以影响生育积极性的政策,解决年轻人生孩子的顾虑,日本政府能否解决这一难题也是世界上多个面临少子化的国家所关注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