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骂皇帝愚蠢,勒令前任首辅退田5万亩,难怪海瑞堪称模范官员_奏疏_嘉靖_皇帝

海瑞与包拯一样,是古代的“模范官员”,老百姓的“青天大老爷”。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十余两,不够殡葬之资。

海瑞以举人出身而进入仕途,升任淳安知县时,他已经四十五岁。最早为海瑞赢得大名的是他与总督胡宗宪的对抗事件。胡宗宪兼负防御倭寇的职责,居官风厉,境内的官民无不凛然畏惧。一次他的儿子道经淳安县,随带大批人员和行李,作威作福,对驿站的款待百般挑剔。

县令海瑞立即命令衙役皂隶拘捕这位公子押解至总督衙门,并且没收了他携带的大量现银。海瑞在呈报总督胡宗宪的公文称,这个胡公子必系假冒,因为总督大人节望清高,不可能有这样的不孝之子,也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金银财物。这件事流传开后,朝廷官员就很少有人取道淳安,大多绕道而去。

以海瑞这样的性格和做派,上司当然怀恨在心,如果不是他本人言行如一,清廉正直,十个海瑞也早已罢官免职。他的节俭名声遐迩皆知,据说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竟然以传播特别消息的口吻告诉别人,说海瑞替母亲做寿,大开宴席,竟然买了两斤肉。明朝官俸微薄,海瑞饭桌上的蔬菜都是出自他亲率别人在衙后栽种的。

海瑞还是得到了命运的帮助。1562年,胡宗宪被革职,海瑞因为曾经拘捕他的儿子而声望大增,成为大众心目中的英雄,从而升任户部主事。

嘉靖皇帝当时已御宇四十年。他的主要兴趣在于向神仙祈祷和觅取道家的秘方以期长生不死。经过慎重的考虑,海瑞向嘉靖递上了著名的奏疏。奏疏中指出,他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称凡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的无限浪费和各地的盗匪滋炽,皇帝本人都应该直接负责。

皇帝陛下天天和方士混在一起,但上天毕竟不会说话,长生也不可求致,这些迷信不过是“系风捕影”。然而奏疏中最具有刺激性的一句话,还是“盖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说普天下的官员百姓,很久以来就认为你是不正确的了。

这样的奏疏是史无前例的。往常臣下向皇帝作诤谏,只是批评一种或几种政策或措施,这种指斥皇帝的性格和否定他所做的一切,唐突之处,古今罕有。

展开全文

嘉靖帝读罢奏疏,其震怒的场景可想而知。传说他当时把奏折往地上一摔,叫喊道:“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

旁边一名宦官答道:“万岁不必动怒。海瑞在递上奏本以前就买好一口棺材,召集家人决别,仆从已经吓得统统逃散。这个人是不会跑的。”嘉请听完,长叹一声,又从地上拣起奏本一读再读。

嘉靖没有给予海端任何惩罚,但是把奏章留中不发。他不能忘记这奏折中的事实无可回避。他有时把海瑞比作古代的忠臣比干,有时又痛骂他为“那个咒骂我的畜物”。有时他责打宫女,官女就会在后偷偷地说:“他自己给海瑞骂了,就找咱们出气!”

但是海瑞初衷不改,屡屡冒犯龙颜,嘉靖忍无可忍,终于下令锦衣卫把海瑞捕到东厂禁锢。刑部议决对海瑞按照儿子诅咒父亲的律例处以绞刑,然而嘉靖皇帝没有在刑部的建议上作任何的批复。

海瑞在狱中住了十个月,隆庆皇帝登基后被释放,并任命其为南直隶巡抚,驻扎苏州,从而成有实权的地方大员。

海瑞的新职一经公布,南直隶的很多地方官就估计到自己将会不能兼容这位古怪的上司,因而自动离职或请求他调。缙绅之家纷纷把朱大门改漆黑色,以免炫人眼目而求韬光养晦。驻在苏州的一个宦官把他的轿夫直接减至四人。

在苏州主政期间,他有限制富户过多地占有土地,要求乡绅退换农民因还不起高利贷而抵押的土地。南直隶境内的豪绅富户,最为小户百姓所痛心疾首的是徐阶一家,据称他的家族拥有土地数十万亩。而徐阶曾任大明首辅,与张居正平级,并且当年刑部主张判处海瑞绞刑时,徐阶将此事压制,可以说对他有救命之恩。但海瑞毫不留情,他逮捕了徐阶的弟弟,把有关徐家的诉状封送徐阶,责成他设法解决,最低限度要退田一半也就是5万亩,徐阶被迫接受了海瑞的带有强迫性的要求。

海瑞所为引起群臣忌惮,要求罢免海瑞的奏折继续送达皇帝。愤愤不平的海瑞痛斥“举朝之士,皆妇人也”,他被迫辞职。

参考资料《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