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探测器奔向木星 搜寻外星生命栖息地_木星_探测器_生命

展开全文

欧洲航天局(ESA)新研制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当地时间4月14日搭乘阿丽亚娜5型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基地成功发射,标志着探测器开启飞往木星为期8年的漫长旅程,去寻找木星的冰冻卫星中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栖息地。它最终将围绕木星的最大卫星木卫三运行,成为史上第一个绕月球以外的天然卫星飞行的探测器。

旅程曲折

利用其他行星的引力而前行

据法新社报道,火箭在巴黎时间14日14时14分(北京时间14日20时14分)升空,大约半小时后,在距离地球1500公里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与火箭成功分离。由于风暴雷电天气原因,本次发射实际上比原计划推迟24小时。

探测器将经历曲折迂回的旅程。木星与地球最近的距离约为6.3亿公里,但探测器不会直接到达木星,而是会利用其他行星的引力经过复杂的重力辅助操作而前行,包括利用其他行星的引力来获得速度。

它将首先飞过月球和地球,预计2025年飞越金星,2029年再次飞越地球,2031年才最终进入木星系,总里程接近66亿公里。

法国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告诉法新社:“太空探索正在以小步快跑方式将人类知识的边界向前推进。”

主要任务

探测木星及其三颗冰卫星

木星冰卫星探测器重约6吨,携带光学相机、成像光谱仪、雷达、高度计和磁力仪等10个由空客公司设计的科学仪器,将研究木星的卫星表面的冰壳及化合物成分,也将探测木星的大气层和磁场,搜寻是否存在适合生命栖息的区域。

在设计方面,探测器有多层保护,以免受极端温度的影响。探测器还配备了总面积达85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以便在阳光较弱的环境中保持供电。

木星冰卫星探测器的主要任务包括探测木星及其三颗冰卫星——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此前探索表明,它们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其冰面下可能存在海洋,这类卫星也被称作冰卫星。

欧航局科学部主任芒德尔解释说,木星系具备“一个小型太阳系的所有要素”,对其探索将有助于研究太阳系的运作以及行星如何形成,从而尝试回答“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唯一”。

除欧航局外,美国航天局(NASA)也在开展木星探测任务。美国“朱诺”木星探测器2011年发射升空,2022年9月近距离飞越木卫二,并向地球传回它拍摄的照片。美国还计划发射“欧罗巴快帆船”探测器,探索又名“欧罗巴”的木卫二是否可能存在生命。

聚焦

太阳系宜居带向木星系延伸?

那里是否会有地外生命存在?

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中,浩瀚的、隐藏已久的海洋会存在外星生命吗?科学家表示,针对木星系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将为人类翻开寻找地外生命的新篇章。

液态水对生命而言极其重要

41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首次发现木星的四颗冰卫星,分别是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但由于它们距离太阳太远,长期以来一直未被认为是在人类后院孕育生命的可能候选地。

法国天体物理学家雅典娜·库斯特尼斯表示,直到最近,太阳系的宜居带还被认为“终结在火星”,但美国航天局(NASA)1995年向木星发射的“伽利略”号探测器以及后来的“卡西尼”号飞船前往土星的旅程,让科学家们开阔了眼界。

木星和土星均为气态巨行星,本身已被排除适合生命存在。但它们的冰卫星——尤其是木星的木卫二和木卫三,以及土星的土卫二和土卫六(即“泰坦”)——给可能的生命带来了新希望。

在它们的冰面之下被认为是巨大的液态水海洋,而液态水对生命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成分。科学家尼古拉斯·阿尔托贝利说,木星冰卫星探测器升空将是人类首次探索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冰冻线之外的栖息地”。“在这条线之外,气温就会直线下降,地表已无法再存在液态水。”

到2031年7月,木星冰卫星探测器将进入木星的轨道,然后探测木卫三、木卫二和同为冰卫星的木卫四。2034年,探测器将进入木卫三的轨道,用8个月时间环绕木卫三轨道飞行,最近可抵达距离该卫星400公里处。

木卫三除了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外,也是唯一拥有磁场的卫星,这可以保护它免受辐射。这只是木卫三暗藏的海洋能为生命提供稳定环境的几个迹象之一。

除了水和能源,生命还需要营养

与火星探测任务不同的是,科学家希望木星的冰卫星仍是有机物生存的家园,哪怕只是微小的或单细胞的有机物。这样的宜居性需要一个动力源。由于没有来自太阳的能量,这些卫星可以利用木星对其施加的重力。这股力量产生潮汐加热过程,使卫星内部变暖,并使它们的水持续具有流动性。

科学家发现,诸如细菌和原始细菌之类的微小微生物能够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在地球上生存,这带来了其他地方的生命也能这样存活的希望。

除了水和能源,生命还需要营养。库斯特尼斯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木卫三的海洋中“是否含有必要的化学元素”。例如,海洋需要能够吸收掉落在卫星表面的任何东西所产生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最终会溶解到水里。

所以,木星冰卫星探测器所带的科学仪器将探测木卫三的海洋,以确定它距离木卫三外表的深度和其成分。届时,数据将解开科学家长久以来持有的上述疑问。

编译/采写:南都记者 史明磊 图源:欧洲航天局网站、美国航天局网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