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动物园第二十三届樱花节暨第八届“圆通樱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正式开幕。樱花节期间,园区内特别设置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列活动,让游人在赏樱游园之余,零距离感受云南非遗文化。
在昆明动物园中心区及樱花区八角亭“非遗展示馆”内,设置有糖画、面塑、非遗唐菓子、剪纸展示区,非遗传承人们妙手生花,几下便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糖画、面人、侧影剪纸,制作精致的非遗唐菓子引得来往游人驻足观看。葫芦丝展区也颇受游客关注,宛转悠扬的葫芦丝声声入耳,以声传递云南传统乐器之美。而滇派刺绣、锦粹服饰、逸品生香、掐丝珐琅彩画、乌铜走银等精工巧作,也用精巧构思、精湛手艺展现了非遗传承人们的匠人匠心。市民游客可于3月1日至4月9日前往展区观展。
樱花节期间,展区内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有哪些看点呢?一起来看看吧。
滇派刺绣——祖氏滇绣
“祖氏滇绣”,是一种将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刺绣技艺融合在一起,具有独特风格的刺绣艺术种类。尤以人物和美术、摄影作品仿真绣著称,被誉为刺绣界的混血儿,也被称为3D滇绣。“祖氏滇绣画”作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祖氏滇绣画”创始人、传承人祖玉兰刺绣作品在各种大赛上多次得奖,并远销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掐丝珐琅彩画——邓璧玲
展开全文
彩龙社区网友@帕瓦落地/摄
掐丝珐琅彩画是经过设计、绘图、制作线描图、掐丝(即用金属丝在线描图上勾勒出形状)、上色(即用珐琅釉料进行填色),用冷处理的技艺达到水晶瓷面的效果。樱花节期间,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彩画第六代传承人、春城首席技师邓璧玲作品将在非遗展上进行展示。
乌铜走银——丁大为
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樱花节期间,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丁大为作品将在展区内进行展出。
葫芦丝演奏技艺——李汝云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云南省民族器乐研究会副秘书长、云南艺术学院葫芦丝考级评委张云洪也将在展区内带领大家了解葫芦丝艺术。
锦粹服饰——鲁班
锦粹服饰予匠人之心,四代传承,选非遗之料,以精湛之艺,秉承着“让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在滇南不息成长”的理念,在传统款式的基础上,优化裁剪工艺、融入珍珠、玉饰、蕾丝等时代元素,让旗袍更能表现个人气质特点。
逸品生香——法瑞
香,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目前,香道、手工制香技艺已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樱花节期间,逸品生香主理人、古法制香传承人法瑞将在非遗展上带领市民、游客体验香道。
糖画——陈章洪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民间俗称“倒糖人儿”。糖画,分为平面糖画与立体“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糖画两种。它是地道的民间画种,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樱花节上,昆明市盘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章洪将现场制作糖画,传承非遗糖画技艺。
面塑——吴应德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的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樱花节上,从事面塑三十余昆明市盘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应德,将现场捏制面塑。
非遗唐菓子——阮智敏
唐菓子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点心,起源于唐朝。阮智敏以唐文化和菓子点心为传承,制作造型有一种菓从花来的意境。樱花节上,阮智敏将带来自己的唐菓子作品,体验唐菓子制作技艺。
剪纸——代莉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樱花节上,剪纸艺术家、昆明市剪纸非遗传承人代莉也将现场进行剪纸创作,带领大家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除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列活动外,3月4、5、8、11、12日14:00还将在昆明动物园中心区舞台,举行云南民族民间舞乐、戏剧展演。演出剧目为滇剧优秀传统折子戏《游御园》《三岔口》《法场斩妖》《待嫁》片段,及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诸多表演元素的戏剧《古滇新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