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优腾占领暑期档风口,头部剧如何破风出圈?_剧集_陈情_热度

文│薄荷

每年的暑假档,都是各大平台的必争之地,随着放假在家的学生群体回归,平台方也都有的放矢针对目标受众群体编排剧集。从都市言情到热血励志、青春偶像到探险悬疑,这些贴合年轻受众视角的题材自然而然也成为“承包暑假档”的主力军。

相较于需要照顾全年龄观剧体验的卫视平台,视频网站对于年轻受众的倾斜更为明显。

优酷《长安十二时辰》、爱奇艺《追球》、腾讯视频《陈情令》,三家视频网站各自以拳头剧出击,在点燃暑假档战火的同时,也拉开了下半年的观剧大幕。值得一提的是,三部剧从剧集热度、艺人热度、话题热度等多维度的数据对标,也客观反映了三大平台在激活暑假档、拉拢留存核心用户方面施展的打法套路。

三大平台暑期排剧策略,

《长安》《追球》《陈情令》热度几何?

在剧集编排方面,三家平台对于自己拳头剧集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展开全文

值得一提的是,提前入局的《追球》确实抢得了先发优势,一路收割热度和口碑,全渠道热度升温,展现出强劲的年轻用户吸引力,破圈力十足,抢占了不少女性用户。

不仅在骨朵数据的夺冠天数与《陈情令》并列夺冠,在单日艺人热度榜上更出现了李艺彤、范世錡、卜冠今、李汶翰、黄圣池、朱元冰、李希侃、卢洋洋和洪潇全员上榜。

剧带人还是人热剧,

如何实现“剧红人也红”?

在粉丝经济依旧大行其道的当下,流量艺人带动剧集流量的思路依旧有着巨大的市场。

今年起始,“以剧带人”的现象愈发凸显,大卡司和大流量起到的决定性效应持续减弱,反而是剧集和艺人相互赋能的效应明显,尤其是剧集和艺人本身都有话题度的情况下,再以优质的剧集内容做好打底,往往会对双方都起到很高的拉动作用。

客观来说,优酷《长安十二时辰》和腾讯视频《陈情令》选择的是人带剧的路径,《长安十二时辰》前期依靠易烊千玺的超高人气为剧集拉动了相当高的关注热度,《陈情令》也是依靠肖战和王一博双男主设置而圈粉无数。

《追球》则是采取了前期偶像艺人带热度,后期男女主以剧情内容扛起拉新导流重任的路径选择。

论流量咖位,《追球》的男女主演范世錡、卜冠今和肖战、王一博都不在同一量级,跟易烊千玺的差距更不用提。不过,《追球》能够在暑期档赢得高热度,还是依赖剧集故事本身的质量水准,以及对于目标受众消费心理的把握,才能够成功实现“剧红人也红”双赢局面——主演们在艺人榜中上升势头迅猛,最多出现了九位演员同时上榜的景象。

但是纵观今年暑期档的大剧不难发现,无论是“以剧带人”还是“以人带剧”,最终都要凭借扎实的内容来出圈。仅仅凭借高流量艺人便能带动收视狂潮的神话已经不在,硬实力的比拼已经进入白热化的赛道。

三大平台暑期第一战,

懂用户才能得人心

随着《亲爱的,热爱的》(《蜜汁炖鱿鱼》)、《请赐我一双翅膀》等新一轮剧集上线,也昭示着三大平台暑期第一战已然进入白热化,对于暑假档深度垂直年轻用户的争夺也变得日益激烈。

不难发现,这些剧集均具有明显的“青春年轻态”特征,题材也越来越细分垂直,主演则大多是当下为年轻观众热议且吸引力强,具有和剧集相互赋能的潜力。

对于深谙“得年轻用户得天下”的三家视频网站而言,无论是想要打造全民爆款还是圈层爆款,都要真正抓住核心用户对内容题材的需求,引发年轻用户共鸣,才能真正破圈。《长安十二时辰》引发男性用户、历史粉等垂直用户的追剧狂潮,《追球》《陈情令》在年轻受众中热议,恰是这一论断的最佳佐证。

不难发现,开年以来的剧集数量有减少,但是在口碑和热议上都有着持续向上的势头,剧集质量过硬类型多样,无论是带有创新性质的类型剧,还是大制作加持的头部大剧,口碑剧层出不穷,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网剧市场的口碑被进一步提拉。

如今三大视频平台正式“配齐”了古装剧配置,以青春和古装两大题材为利器,在暑期档披荆斩棘。往年的暑期档,往往硝烟四起争战不断,今年则是以大剧为主、小剧提鲜的模式,数量上虽然有缩减,在质量上却明显提升,走上了精而专的路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