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铃芽之旅》到“群星时代”——后现代二次元的自由赞歌_自由_科幻_意志

近期公众号改版,消息易错过

读完本篇推送,请速速点进公众号首页

将我们设置为“星标”

不要让我从你的世界慢……慢……消……失……

新海诚的新作《铃芽之旅》,为其“灾难三部曲”画下了华美炫目的句号。不同于《你的名字。》与《天气之子》,“诚哥”在这部作品中更加直接地触及了人们小心翼翼封存心中的灾难回忆,让《铃芽之旅》在商业娱乐片的基调之外,多了几分仿佛历史纪录片的厚重与深刻,回味悠长。

倘若在观影之后诸位依然意犹未尽,那么同样出自诚哥手笔的《铃芽之旅》小说版就是值得细细品读的首选甜点。而若要将思绪更进一步“放飞群星”,那么《格雷格·伊根经典科幻三重奏》,便可用技惊四座的幻想盛宴为读者带来无尽的意外惊喜。

硬 核 极 客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一个站在后现代二次元文化背后的神秘人。

凭借《你的名字。》在商业大片领域一举奠定大佬地位后,新海诚就曾在推特上明确表示自己的创作深受伊根影响,上演了一出两位大佬跨圈互粉的梦幻联动。

展开全文

不仅如此,《瑞克和莫蒂》《凉宫春日》《你好世界》等二次元名作之中,都不乏对格雷格·伊根的致敬。那么,此公究竟何许人也,竟能以“正统”科幻作家的身份,对ACG二次元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格雷格·伊根,一个神秘到完全没有公开照片的硬核科幻作家,只道是早年出身于数学系这一“天坑”专业,之后作为资深程序员和科幻作家行走江湖。

极客(geek)审美纯度极高的伊根个人网站

伊根的科幻作品,往往有着“硬度”惊人的逻辑内核。故事中的思辨演绎,足以让跟上思路的读者拍案叫绝。比如说,在《闪光》与《暗整数》中,伊根就把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一套基于基本算术的形式系统不可能完备,其一致性不可能在系统内证明”)进一步扩张, 将我们熟悉的“数学真理”砸了个粉碎。而且,不同于秉持柏拉图式理性主义的哥德尔本人,伊根在其笔下的科幻小说中更进一步,压根不认为这个世界存在一套隐藏于物质表象背后、作为“源代码”或“无上意志”的“真理”。换言之,不依赖物理事件的数学是不存在的,哪怕是最“空对空”的纯数学,都要通过大脑或计算机的物理运行来“落地”验证。

因此,在这两部作品的宇宙中,数学真理并非孤悬虚空永恒不变,而是通过客观现实的物质运动,不断在算术语句(命题)空间中拉锯撕扯、攻守易势,最后形成一道时刻动态变化的锯齿状“真理之壁”。对数学命题的主动探索计算,就是动摇这条战线的攻势打击。拥有巨大算力的超级计算机与别出心裁的验证搜索算法,更是成为能够从根本上动摇世界规律的终极武器和至高绝杀。

真理并非无限,而是孤岛;真理并非大厦,而是流沙。

尽管这只是作为科幻作品的艺术想象,但伊根的思考,正是基于诞生了近代启蒙运动的经验主义哲学:“无上意志”并不存在,人类理性也并非“真理根源”垂落尘世的终端。面对“现实世界”,人类只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基于自身有限的认知体验和思考能力,从森罗万象中选择性提炼出一个可以被自身理解的“脑内世界”——也就是所谓的“人为自然立法” (虽然这句话被大多数人望文生义地理解成“我乃言出法随的寰宇之王”)。

伊根笔下这种 “击碎黄金律法”的哲学顿悟,就像是《三体》中的那句名台词—— “物理学不存在了”。现实的文明历史上,人类正是由于承认了“真理”的开放性与“理性”的有限性,才能不再盲目崇拜那些自封“真理化身”的神仙皇帝,转而建立起追求思想开明与权力平等的现代科技文明。

上帝,已死。

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欢迎来到——群星时代!

《艾尔登法环》中的“群星时代”结局,堪称人类近代哲学革命的寓言

后 人 类 时 代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在这个美丽而残酷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或者如伊根在《黑暗狂奔》中所写:“你无法预见未来,也不可能改变过去,一切生命都在向着黑暗狂奔。”

真的猛士,敢于直视不可知的虚无深渊,敢于承认自身不过是一缕凝结的星尘。

甚至于,就连我们用以面对世界的意志本身,都是可以被干预、被修改、被定制的。

欢迎来到人类本身都被科技重新定义的后人类(posthuman)时代。

《格雷格·伊根经典科幻三重奏》

伊根笔下的“后人类时代”可谓常写常新的核心主题。在《学习成为我》中,“我”一直纠结于“机械飞升”的自我延续性;在《植入的公理》中,一位和平主义者为了复仇,主动改写了自己对道德的看法;在《恰如其分的爱》中,女主角在近乎道德绑架的困境下被迫贡献身体、“怀上”了因重伤而准备重塑身体的丈夫大脑,饱受由社会不公与生理变化导致的双相情绪波动;在《快乐的理由》中,主角因为疾病而彻底失去了感知快乐的能力,又在饱受抑郁煎熬后获得了随意调节一切快乐认知的神经假体;到了《水晶之夜》与《三进数世界》三部曲中,人工智能(AI)在人类反复的控制与设计下觉醒了自我意志,开始追求自由……

与赛博朋克作品刻板印象中的“雨夜霓虹改造人”画风不同,伊根的这些作品并不追求突出的视觉化符号,而是潜心 从细致入微的心绪情感描写入手,直击人类面对自身本质的痛苦与超脱。

当然,刻板印象的赛博朋克风格一样可以诞生《边缘行者》与《银翼杀手》这样的佳作

伊根的这些思想,又通过作品进一步影响了日本的另一位科幻奇才——伊藤计划。

这位身患绝症的早逝天才,根本就是活在伊根笔下的科幻故事之中。伊藤计划曾经说过,若非依靠各种医疗设备和药物,自己早已无法维持如风中残烛的生命。而那些压抑绝望与痛苦情绪的镇静药物更是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意识本身不过是大脑中一场可以被外力随意改写干扰的神经活动。

在伊藤计划仅有的几部完篇作品中,《屠杀器官》的主角是一位通过神经调控手段维持超人冷静的特种兵,并追查着一种绕过具体语义、直接以“语法”激活人脑深处同类相残本能的“屠杀语法”;而《和谐》的情况则更加极端——故事中医学高度发达、几乎消灭一切疾病的人类社会,将情绪与自我认知视为演化过程中的过时产物,最终将其作为不再需要保留的“缺陷”加以抹除,建立了字面意义上“万众一心”的恐怖反乌托邦。

伊藤计划离世后,其作品陆续完成动画化,主题曲均由EGOIST制作

伊藤计划的意识,于2009年3月20日随着无法逃离的身体一同消逝;但伊藤计划的思绪,却传递给了他的友人、著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

不管是格雷格·伊根、伊藤计划,还是新海诚、小岛秀夫,他们都通过思想的纽带与彼此建立了连接,分享着对世界的思考,成为跨越地域、时代甚至生死的知己。

恰如伊根在《神谕》中借一位角色之口所言:“我无法许诺你天堂……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爱,自己的善良。不存在所谓最终的安慰。我们只有彼此。”

这,便是“阅读”与“品味”所能传达的、超越时空阻隔的共鸣之爱。

小岛秀夫的代表作:以“连接”为核心主题的《死亡搁浅》

自 由 之 翼

伊根对“后人类主义”主题科幻的一大贡献,在于引入并发展了哈里·法兰克福 (Harry Frankfurt)对自由意志 (free will)与决定论 (Determinism)的思考。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乍一看必然水火不容,但若以逻辑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如果认同二者无法共存,那要么认同世间不存在自由意志、我们都只是无法为自身行为负责的机械傀儡,要么认同世间运行皆为偶然、我们依然无法控制自身行为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与伊根惺惺相惜的华裔科幻短篇小说大师特德·姜,将这其中的矛盾化为了文笔隽永的《你一生的故事》。

《你一生的故事》被著名导演维伦纽瓦改编为科幻电影《降临》

另一方面,如果要同时接受决定论和自由意志,就意味着在这个相容论 (Compatibilism)框架下,人的自由必须在因果逻辑上源于自身的意志,且选择行动不受其他外力因素的阻碍。可如此一来,一个非常“伊根式”的思想实验就出现了:倘若一位科技犯罪者向一个人的脑中秘密植入一块电极阵列,将受害者脑中的特定欲望强化到堪比毒瘾的可怕程度,却狡猾地不直接操控其行为本身,那么此时这位受害者还是否处于自由状态?

按照传统相容论的描述,因为这个受害者依然具备思考的自由,行为本身也不受操控,所以显然还是拥有自由意志的。但我们从直觉上就可以判断出,ta此时的行为必然会被植入电极阵列诱发的强烈欲望所影响,肯定谈不上完全自由——伊根在《植入的公理》与《快乐的理由》等作品中,都拿这个思想实验大做文章。

此时,就需要引入法兰克福的分层相容论了。

在他的理论描述中,就是说一个人的心中不仅有直接导致行动的“一阶欲望”,还有将一阶欲望作为欲望对象加以选择的“二阶欲望” (理论上可以继续往上无限套娃)。打个比方,我们早上都会有起床和赖床两个“一阶欲望”,不管执行哪一个,我们都会在收获一份满足的同时收获一份失落,而二阶欲望,则是我们内心更倾向于哪个一阶欲望的欲望 (“我想要做一个早起的人”or“我想要做一个宠爱自己的人”)。如果我们放弃二阶欲望,那么不管行为本身表现出何等的不确定性,也无法被认为拥有“自由意志”——因为此时我们的行为仅仅由这两个一阶欲望的强弱对比所决定,我们本质上成了一个如野兽般信马由缰的“放浪者”。简而言之,一个人只有在能够自由决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才拥有自由意志。

这意味着,自由意志源于个体当下的特定心理结构。而这个心理结构,是可以被外部因素和个体自身所构建与改变的。在《快乐的理由》中,主角对一位向他传教的人如此评价:“他找到了一条能够随意制造亮氨酸脑啡肽的路子,但自己对此一无所知,所以他把一切都归结于某种神圣的‘幸福源泉’。我因为惊骇和怜悯而心头一紧。至少我还知道我的肿瘤,就连巷子里的那个倒霉孩子也知道自己只是在吸毒。”

在这篇被日本读者票选为“史上最佳海外短篇科幻小说”的故事最后,伊根借主角之口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见解:我们所有人的心理结构都来自于遗传和成长环境对我们的塑造,被操控与否其实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重要、那么特殊。从这个角度上说,人类其实和自己设计塑造的人工智能没有本质区别。无怪乎在伊根的《神谕》中,平行宇宙的图灵会认为,只要给予人工智能如人类般的成长自由,它们终将演化出足以和人类相提并论的自由思考。

因此,看穿欲望本身的无意义本质后,自由意志就是我们无法推卸的责任,是我们为人的必要基础。或者说, 伊根在意识到人类自身欲望只是可以被随意改写的生理反应后,反而从中获得了解脱,让自己对自由意志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恰如其分的爱》的结局中,女主角虽然表面上依然能让基于生理反应的亲密情感自如表达,但内心深处的思维结构已经彻底“看破红尘”。

在斩获雨果奖、轨迹奖与星云赏等诸多大奖的《祈祷之海》中,主角发现自己一度依赖的宗教幸福极乐不过是特定条件下诱发的脑内欣快感狂潮,于是果断地向众人宣布:“只要知道这一点,你们就自由了。只要你准备好面对这样的可能性:一切让你精神振奋的事情,让你情绪高昂,让你心中充满喜悦的事情,一切让你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事情……都是谎言,都是错误,都毫无意义——那么,你就永远不会被奴役。”

此乃精神层面的弑神。

再一次,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

《祈祷之海》之外,《天使的呢喃》和《血源诅咒》也都讨论了宗教极乐的生理本质

在伊根看来,自由意志的结构,是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清晰洞察而构建,是对自我的“保持坦诚”。这样的人,不会成为自身生理快感的奴隶,也不会成为自身过去经历的奴隶——就像《铃芽之旅》最后,铃芽主动将象征着无尽过往的大门锁上一样。

超越原本的自己,才是迈向自由的开始。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格雷格·伊根经典科幻三重奏》

简介:这套三卷本收录了当代硬科幻大师格雷格·伊根三十年创作生涯的20篇经典力作。伊根火遍西方世界和日本,却从不曾以真面目示人:不签名,不混圈子,全网不露照片,甚至邮箱的线索都以智力题来呈现。他认为,人的内在和外部世界一样是可以用自然科学认知的,观念、人格、记忆甚至爱都能从物理学深处找到解释。我们能够认知一切,只要我们足够勇敢。

——在这里看我们的新书喔(<ゝω・)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