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桥街道“小卡片”织出社会治理“连心网”_网格_群众_民情

近年来,杨桥街道在深化社区网格化治理进程中,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立足“小网格”、创新“微服务”、发挥“强作用”,整合延伸网格服务职能,使民情信息、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群众诉求等都能搭上网格精细化管理的“便车”,形成了以“主动上门”“及时高效”“全程跟踪”三项“特色服务”为纽带的治理新合力。

“小卡片”拉近“网民”距离

“网格民情联系卡”上印有网格长、网格员的联系电话及服务事项,群众有困难可以精准找到反映渠道,获得及时、快捷、周到的服务,实现服务居民群众“零距离。”“您好,我是黑营盘社区网格员,这是我们的网格化便民服务卡,如果您遇到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打这上面的电话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全力为您解决!”杨桥街道各社区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网格员入户访平安活动,挨家逐户张贴、发放“网格民情服务卡”。这一贴心、暖心举动得到居民一致称赞。一张小小的“网格民情联系卡”不仅拉近了与居民之间的距离,还有效搭建了网格员与群众“服务+咨询”双向沟通渠道,成为群众手里的“一卡通”。截至目前,杨桥街道12个社区已发放“网格民情联系卡”5000余张,逐步实现辖区居民全覆盖。

“小卡片”优化“网格”服务

网格员秉承“用心、用情、用力”的为民服务理念,为“小卡片”赋予更多的信任与温度。网格员们主动代理代办群众诉求、民生事项,变“等群众办事”为“替群众跑腿”,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在工作中,注重加强对网格内的空巢老人、流动留守儿童、残疾重病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定期主动上门服务,最大限度地为他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让党的温暖随时传递,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显著加强。除了发放“网络民情服务卡”,还通过在醒目位置设置网格服务指示牌、播放便民服务指南广播等方式,畅通群众联络渠道。实行网格员服务承诺责任制,对为群众代办的服务事项,首问负责、一包到底。网格员对群众需求或反映的问题,做到随时受理、及时办理、快捷服务,能代办的主动代办;需要联系协调有关部门办理的,主动帮助联系协调;需要当事人到场的,提前告知当事人办理时间和办理地点,并全程做好协调沟通和信息反馈,做到“来有问题、去有目的、后有反馈”。

“小卡片”增添“治理”效能

网格员持续密切关注救助、帮扶的进度情况,雪中送炭的便民服务,让辖区广大居民心理上受到巨大的鼓舞。布能社区居民李大爷激动地说:“非常感谢我们的网格员,不管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要给他们打个电话,他们都会来到家中帮着我们跑腿、办事,热心的服务真的让我们非常感动,这是党的好政策,是社会治理的显著成效。”发放到每家每户的“网格民情联系卡”,居民群众有需求时便可通过电话与其相关工作人员直接沟通,网格员及相关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协商问题解决办法,明确责任人以及办结时限。杨桥街道综治中心按照周调度、旬通报、月总结的要求对各社区全程督办,努力让问题解决在“格”内。“有问我来答、有事我来办、有难我来帮”,这不止是一句口号,更是杨桥街道网格员们持之以恒的引路牌。

网格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诚服务每一位居民群众,用服务织就杨桥社会治理“连心网”。下一步,杨桥街道将充分发挥好“网格民情联系卡”这张“名片”的最大效应,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一步打通乡村网格化治理“最后一米”,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来源:杨桥街道

编辑:苏应娜 卜圆圆

审核:雷霞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