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辛亥革命的元勋,解放前拒绝去台湾,“镇反”中被处决_辛亥革命_武昌起义_元勋

1911年的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辛亥革命能成功离不开革命党人的努力,尤其是参加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他们都是辛亥革命的元勋。

辛亥革命的成功不仅推翻了清政府,而且还促成了民国的成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位辛亥革命的元勋,同时他也是缔造中华民国的元勋,他在早期的国民政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最关键的是,1949年解放前的关键节点,他并没有跟随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逃到台湾,而是选择主动留在大陆,不过,他的结局却不好,70岁时在“镇反”运动中被处决,此人就是辛亥革命元勋邓玉麟。

邓玉麟出生于1881年,湖北巴东县人,他出生时还是清政府统治时期,不过当时清政府已经内忧外患。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1894年,年仅13岁的邓玉麟加入清政府的新军。在新军中,他开始接触革命党人,逐步受进步思想影响,开始与革命党人策划推翻清政府。

1908年,邓玉麟离开新军,他虽然离开部队,但是仍留在武昌,并在新军内部做“反清”工作。1911年10月10日,在邓玉麟等人的策划下,驻守在武昌的新军革命党人打响了武装反抗清政府的第一枪,之后各路义军纷纷响应,清政府在短短数月之内灭亡。

展开全文

武昌起义中,邓玉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宣传作用,负责接见各地的代表以及答外国记者的提问。在邓玉麟的主持下,武昌起义这场正义的运动得到各地响应,民主共和成为潮流。武昌起义之后,邓玉麟担任了步兵第七协统领,负责指挥义军驻守在武昌沿江前线,抵制清政府的反扑。可以说不管是武昌起义前,还是武昌起义当中,抑或是武昌起义后,邓玉麟都做了大量工作,为武昌起义以及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也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的元勋。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面临的内忧外患依然不少。在这之后,陆续爆发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以及护法战争等一系列战争。邓玉麟都有参与其中,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邓玉麟担任了北伐军左翼军第一路军司令,他率领广州的国民革命军攻克了宜昌等地,不过,因为不满蒋介石对国民政府的操纵,邓玉麟毅然辞职,之后退出军政界,移居上海。

邓玉麟虽然退出国民党军政界,但是作为辛亥革命的元勋以及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他依然在民国政府有重要的影响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曾三番四次拉拢邓玉麟,不过都被邓玉麟义正言辞拒绝。解放战争期间,因为邓玉麟早已离开军政界,所以他只是在国民政府担任了个闲职,不过这也造成了他以后的悲剧。

1949年解放之前,作为辛亥革命的元勋,蒋介石在撤退台湾前特意安排人前往邓玉麟的家乡,要带着邓玉麟一起离开大陆。邓玉麟拒绝前往台湾,主动留在大陆,之后他被列为开明绅士,出席了当地的代表会议。不过,随着1950年“镇反”运动的爆发,曾经在国民政府供职的邓玉麟被捕。经过三个多月的审讯,时年已经70岁的邓玉麟被判处死刑,并在1951年3月被处决。

好在1982年,邓玉麟被恢复名誉,他的家乡也为他出资修建了墓碑,供后人凭吊。

参考资料:

《邓玉麟在武昌首义中的领导作用》邓辉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