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真的把皇位让出来了吗?_玄宗_灵武_太子

对安史之乱稍有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唐玄宗西逃后,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也就是说李亨称帝在先,玄宗是被迫退居二线成为太上皇,从这一点来看,就根本不存在“让出皇位”之说。

李亨,马嵬驿兵变的主谋

(唐肃宗李亨)

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生母为元献皇后杨氏,杨氏出身于关陇地区著名的名门望族弘农杨氏,因此,李亨在玄宗所有的儿子中地位是很高的。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太子李瑛被废杀(同时遇害的还有鄂王李瑶与光王李琚),当时武惠妃最受玄宗恩宠,她陷害太子与二王意图谋反,结果三人同时遇害。武惠妃勾结宰相李林甫,欲推荐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就是杨贵妃第一任丈夫)为皇太子。但痛失太子和二王的玄宗察觉到武惠妃的阴谋,选择立忠王李亨为皇太子,武惠妃的阴谋落空。

李亨自被推为太子起,便处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李林甫以及后来上位的宰相杨国忠等人成为对太子威胁最大的势力,而玄宗为了平衡太子党与朝臣的力量,反而极力打压李亨,在开元末年到天宝年间,太子李亨经历了两次大案,两次婚变,其背后都有玄宗的推波助澜。虽然有惊无险艰难的保住了太子之位,但李亨身心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创伤,精神受到很大刺激,与玄宗的父子关系也趋于微妙。幸好安史之乱的爆发,给了这位坎坷太子一次反击的机会。

展开全文

(李亨一手策划马嵬驿兵变)

玄宗晚年宠信杨国忠杨玉环兄妹,对阴怀二心的胡人安禄山更是宠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终于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早有谋反之心的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十五万反叛唐朝,并很快攻入东都洛阳,次年即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公开与唐朝对抗。玄宗在位已逾四十年,从未发生过这样规模的叛乱,且叛军气势熏天,唐军一时不能挡。天宝十五年(756年)5月,叛军攻破长安屏障潼关,生擒唐大将哥舒翰。狼狈不堪的玄宗仅带少数妃嫔、随臣,在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领的几千禁军的护送下逃出长安。

玄宗出逃成都,身为皇太子的李亨临危受命,被玄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总揽平叛事宜。也就是说,在长安受尽排挤的李亨,此时终于手握实权,有了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利,这无疑对他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李亨派遣心腹宦官李辅国前去拉拢扈卫在玄宗身边的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西逃队伍在抵达马嵬驿时,陈玄礼发动禁军将士哗变,将杨国忠、杨暄父子,还有韩国夫人乱刀砍死,又在驿馆逼迫玄宗交出杨贵妃,交高力士缢杀之,这就是震惊天下的马嵬驿兵变。李亨之所以敢冒着被废的风险一手策划这一次兵变,主要原因在于当时随玄宗入蜀的3000余人队伍中,李亨所率领的殿后人马就占去了2000人,其中就有禁军中的精锐部队---飞龙禁军。只要能顺利拉拢陈玄礼,就等于把玄宗一人架空了。而事情也确实朝着李亨预期的计划进展,马嵬驿兵变成功了。

灵武继位称帝

(李亨与玄宗在马嵬驿分道扬镳后,在灵武登基称帝)

皇太子李亨一手策划马嵬驿兵变,诛杀杨氏兄妹,将矛头直指玄宗,面对这样一支人心涣散的逃亡队伍,玄宗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入蜀。而李亨,则在当地百姓的一再挽留下,也不得不与玄宗分道扬镳,父子二人在马嵬驿分别。李亨只带少量人马,一路惶惶然,惊魂落魄寻找郭子仪、李光弼的唐军,直到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才长舒了一口气。

父子分别,各自发展。玄宗只求在成都能避祸,希望叛乱能快点平息,好尽早返回长安,但皇太子李亨此时却有了另一个想法。马嵬驿兵变后,李亨势力大涨,得到不少朝臣的拥护。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九日,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皇帝在后方避难,太子却在前方奋抵叛军,一时间玄宗的威信一落千丈,大敌当前,只有让太子继位,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兵马勤王剿叛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李亨与其他人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后,决定在七月十二日这一天,于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登基仪式,这应该是唐朝历史上最寒酸的一场登基仪式,同年,改天宝十五年为至德元年,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李亨登基当日,便派使者星夜前往成都,向太上皇通报自己已经继位。

不正常的皇位过渡

(唐玄宗)

对于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远在成都的玄宗毫无心理准备,以至于使者抵达成都的时候,他好一会儿都没反应过来。

这一件事的突然之处在于,玄宗至始至终都没有公开表达过退位的意思,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称帝,并没有得到玄宗的认可。他如此先斩后奏,显然是对事态发展有较高的把握。当时叛军气势正盛,李亨手下集结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北节度使李光弼的五万军队,但这些人还不足以抵挡十几万叛军,李亨虽名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但皇帝远在后方,要发动天下兵马勤王,是入蜀扈卫啊,还是赶来为太子救驾,这显然是很尴尬的事情。

李亨借由安史之乱,成功的为自己争取到了雄厚的政治资本,没有随玄宗西逃,而是留在前方剿灭叛军,这无疑让群臣和百姓对他另眼相看,不走程序,在灵武自行称帝,也是凭着自己足够的自信。另外,李亨早在当皇太子的时候便与父皇关系微妙,父子之间有着较深的隔阂,因此他无论如何都要抓住这一次机会取代玄宗,成为大唐天子,掌握王朝最高权力。

而玄宗在得知太子李亨已然在灵武登基称帝,自己成了太上皇后,并没有龙颜大怒,而是接受既成事实,《新唐书》记载:“己亥,上皇临轩册肃宗,命宰臣韦见素、房琯使灵武。”主动派出宰相韦见素、房琯前往灵武,正式册立李亨为皇帝。因此,绝不可能存在玄宗“让出皇位”之说。

至于玄宗为什么会这么干脆的承认李亨的皇位,主要原因还在于自安史之乱爆发后,一路西逃的玄宗权威已经尽失,大权落入太子之手。如果纠结于太子僭越称帝,反而会令人心浮动,不利于平定叛乱,更何况在大事已定的情况下,权柄已丧的玄宗承认李亨的皇位还能缓和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以使自己晚年生活能得到保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