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观察:“黄金大通道”为老挝发展注入新动力_老挝_铁路_万象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文/樊曦 孙一 邢广利 姜赛)18日早上8时8分,老挝万象站1号站台,红蓝白相间的“澜沧号”动车徐徐驶出,向北而行。10小时30分钟后,它将跨越1035公里驶达终点:中国昆明。

自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5天前正式开行以来,记者乘坐“澜沧号”,在万象至磨丁的老挝段采访,近距离观察这条友谊路、发展路、幸福路,记录下中老两国“黄金大通道”的发展轨迹。

出行迈入“动车时代”

打开手机,老挝小伙提纳瓦微信朋友圈的封面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那是2022年3月他和妻子诗哈拉在“澜沧号”上拍的一张婚纱照。

29岁的提纳瓦是老中铁路公司的职员,见证了中老铁路的修建、通车、运营全过程。

“我是琅勃拉邦人,妻子诗哈拉是万象人,以前我们去对方父母家,要坐12个小时的大巴,而现在搭乘‘澜沧号’只要不到2个小时。这是老中铁路给很多像我这样的普通老挝人带来的便利。”提纳瓦告诉记者。

中老铁路是老挝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自2021年12月开通运营一年多来,外观靓丽、快捷便利的“澜沧号”动车迅速融入老挝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老挝人民出行迈入“动车时代”。

“每天,中老铁路老挝段开行国际旅客列车和普速列车各1对,城际动车组3对。动车组最高时速达160公里,普速列车最高时速120公里,充分满足老挝人民出行需求。”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杜志刚告诉记者。

开通运营以来,老中铁路公司陆续开通了嘎西、孟阿、纳磨、纳堆等4个客站,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增至10个。今年3月,老中铁路公司启用老挝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让旅客足不出户即可线上购票、改签,科学安排行程,同时在老挝主要城市开设售票点,延长预售票时间,极大方便了老挝人民购票、乘坐火车出行。

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共同发起的“中老铁路对沿线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沿线居民认为坐火车出行大幅节约了通勤时间。

据统计,自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短短5天中老铁路老挝段就发送旅客4.39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8780人次,同比增长226%。

“泛亚铁路中通道实现贯通”

“发送旅客超过1万人次,货运发送量超过1万吨。”

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成功开行。当日,中老铁路老挝段实现客货运量双破“万”目标。

填写铁路箱出站单、提取空箱、安排货物装箱……15日,在中老铁路万象南站,吴阿强只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1000多吨铁矿石的装运计划。

29岁的老挝华人吴阿强就职于老挝玉溪铁大矿业有限公司,公司自去年4月起将铁矿石由公路改为铁路运输。“相比之下,铁路运输成本低、安全性高,单次发货量也更大。”他说。

展开全文

万象南站是中老铁路老挝段的主要货运站,靠近老挝与泰国边境。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物流转运配送区位优势,万象南站成为中老泰等国货物中转的“旱码头”。

4月的老挝正处旱季,烈日炎炎,万象南站换装场呈现一片繁忙景象。一个个集装箱从换装场一侧的中国标准轨列车上被吊起,又被稳稳地装在换装场另一侧的米轨列车上。吊装完毕后,米轨列车将向南驶向泰国。

“换装场向北通过中老铁路与中国国内铁路网相连,向南经老泰间米轨铁路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铁路互通,意味着泛亚铁路中通道实现贯通。”杜志刚说。

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告诉记者,目前近九成的跨境货物从中国经中老铁路过境老挝后,向南转运至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覆盖1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2023年1月1日至4月13日期间,中老铁路老挝段累计开行货物列车1130列,同比增长122%,货物发送量突破118万吨。中老铁路老挝段货发量增长明显,货物品类也更加丰富,已从开通初期的100余种拓展到2000余种。

“钢铁丝路”串起城市明珠

17日,在万象开往琅勃拉邦的D888次“澜沧号”列车上,来自万象农冰村小学的学生英提达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兴奋地说:“第一次坐火车,好快啊。以后我要好好学中文,争取早点去北京。”英提达表示,能在老挝新年假期坐火车去旅游,感到非常激动。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以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推动了老挝物流和客流发展,加快了沿线产业布局和开发步伐,为老挝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新动力。”老挝琅南塔省省长坎莱如此评价。

沿着中老铁路看老挝,记者深深感受到沿线游客和民众对中老铁路的如火热情。在老挝首都万象,来自河北的中国游客李红梅和女儿乘坐跨国列车实现老挝之行,在万象地标凯旋门留下珍贵回忆;在有着“小桂林”之称的万荣,万荣站客运值班员说每天出入站的旅客增长了两三倍;在旅游胜地琅勃拉邦,开饭店的四川人高云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店里每天接待的游客从一两百增长到三四百……

在中老铁路老挝段,中国制造的“澜沧号”动车组成为“网红”。无论是老挝人民,还是各国游客,都把乘坐体验“澜沧号”列入旅游的必选项目。

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旅游宣传司的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激活了旅游经济,从万象前往琅勃拉邦,有85%的游客选择乘坐火车。

在紧邻中老铁路磨丁站的磨丁经济特区,记者看到,经济特区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包括国际免税购物、商品贸易、金融服务、保税加工等多元化产业集群。

磨丁经济特区招商局产商企划主管曹艺胧告诉记者,依托中老铁路,磨丁经济特区正逐步成为东盟各国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中心和平台。

“中老铁路促使中老两国设施联通、民心相通,成为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新时代中老传统友谊的新象征。”老中铁路公司董事长鞠国江说。

中国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老挝磨丁、琅勃拉邦、万荣、万象……中老铁路犹如一条“钢铁丝路”,串起一颗颗明珠,为中国、老挝以及邻近的东盟国家带来发展新机遇。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两国合作的非凡成就,让老挝实现了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的梦想。”老挝巴特寮通讯社社长披拉帕这样评价。未来,中老铁路的“黄金效应”将进一步辐射,通达缅甸、泰国等地,书写“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篇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