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长沙四方坪_长沙_夜市_肥肠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长沙 烟火 四方 长沙 夜市 肥肠

烟火长沙四方坪

□宋扬

吸引我们去湖南长沙的,不只是蜚声世界的橘子洲和人流如织的黄兴路商业步行街,还有与长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代表——四方坪商贸街夜市。

在农历兔年正月初二的微雨中,我们抵达了预订好的四方坪商贸街附近的酒店。得知我们是来夜市吃、游的外省人后,酒店前台工作人员有些惊讶地望向我们:“这个时候啊!可能还没有开业哟!”

短暂的失望后,我转念一想: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我们不抱任何希望地朝目的地走去。营业中的店铺确如酒店前台工作人员所言,寥寥无几。一路走过去,户户卷帘门紧锁。家家店铺门前,炮仗留下的纸屑一片鲜红——大概是店家们歇业时燃放的,它们见证着这里年前的繁华与热闹。

下午,我们在酒店周围转了转,竟找不到一家卖热食的店铺。夜色渐浓,我们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踱向夜市,准备再试试运气。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那些门店虽然大门紧闭,但由临时推车组成的夜市一条巷已是人头攒动,灯也亮起来了,各种小吃的味道在空气中混合。我们走近一瞧,只见那“拉丝芝士玉米”颗颗饱满,加热后的芝士在老板手里像变魔术一样拉抻为丝,丝丝纠缠,欲断还连;那“大葱烤肥肠”中的东北甜大葱穿着一件金黄的肠子,烤架上的肥肠正滋滋冒油,切段,入口,大葱香甜可口,酸萝卜中和了肥肠的油腻,肠、葱、萝卜的搭配可谓天衣无缝;那在南京红极一时的梅花糕,顶着“南京排队王”的名号,吸引顾客的方式霸气侧漏——“长沙,我们来啦!”果然赢得饕客无数;海货墨鱼并非湖南本地特产,但卖家深谙经营之道,懂得如何拉近与长沙人的距离——“堂客,看!这墨鱼比你脸还大!”湖南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堂客”,店家卖的那“卤水大墨鱼”果然比美女的脸盘还大。

不止这些,“老北京爆肚”“东北烤冷面”“草原肚包肉”“新疆羊肉串儿”“老上海牛肉饼”“海南鲜椰汁”“台式姜撞奶”……各地小吃、饮品云集于此,皆受热捧。当然,生意最好的非长沙响当当的名片之一——“长沙臭豆腐”莫属,但见每一家卖臭豆腐的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龙。买到的,端着小盒,喜形于色;等待的,不时踮起脚,估算啥时才能轮到自己。长沙是一座开放而包容的城市,既容纳天下美食,又彰扬潇湘特色——“岳阳纸厂铁板烧”“常德大排档”“宁乡兰花干子”……琳琅满目的湖南美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这条小巷长不过百米,我们边买边吃边逛,很快走了一个来回。一位卖特色炒面的大姐刚匆匆摆开锅灶,点火开张。我微信扫码付款后与她攀谈,问她怎么这么晚才来摆摊。她的回答让我很吃惊,原来,她本来计划初六才营业的,两小时前,她才从正在这里营业的朋友那里得知,今天的生意火爆到了近三年的天际线,她和丈夫当即就从长沙乡下赶了回来。她说:“这几年,受疫情影响,生意一直不太好,年前还封过一段时间,没挣到钱,这下好了,终于稳定了!”说这话时,我能感觉到她的激动。大姐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劳而有获的笑容。

那一刻,我隐隐觉得:那笑容,浓缩了四方坪夜市所有餐饮从业者最朴实的现实满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