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2023年1月份“月文明标兵”名单公布!_万元_疫情_工作

袁梦雪,玉田县特教中心教师。在教学中,袁梦雪针对听障和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出了一套适合于每个人的分类教案,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层次练习,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老师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名听障学生通过到市聋校深造后成功考取了大学,多名听障学生毕业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工作岗位,成为身残志坚的有用人才。在生活中,袁梦雪加强与学生们的情感沟通,做孩子们的守护者,手把手教自理能力差的培智班学生,细致入微帮助大小便失禁的同学进行清理,帮孩子们缝补衣服、端水喂药,为贫困生买来学习用品等……就是在这样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点滴小事中,袁梦雪用爱生如子的心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班里的每一名残障学生,都感受到了慈母般的关爱和家的温暖。

赵金梅,路北区翔云道街道祥瑞里社区书记。赵金梅坚持多年帮扶小区内失独家庭和空巢老人,每逢重要节日都会邀请他们到社区共度佳节,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会上门送上慰问品,并定期开展心理疏导、上门清扫卫生等服务。今年疫情防控期间,赵金梅顾不上自己年前刚做完癌症手术的身体和家里没人照顾的孩子,迅速带领社区人员开启“战斗模式”,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她为社区独居老人送去各类生活物资,还对一名独自封控在家的12岁孩子悉心照顾、带去妈妈般的关爱。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安排,让不便出门的居民真切感受到了社区的关心与关爱,更加积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并送来了锦旗和联名感谢信。

展开全文

杜卫军,曹妃甸区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参加工作近30年来,杜卫军一直从事农技研究与推广,始终追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技术送到百姓家”。他经常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深入田间,及时准确掌握水稻栽培管理及病虫害动态,并积极向稻农提供技术指导。2017年,杜卫军逐渐发现网络线上交流不仅可以及时解答广大稻农的生产需求,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进行直观展示。他创建的农技交流群在本区和周边极具影响力,其朋友圈每天发布的动态几乎都是农业相关领域。杜卫军早在2019年就结合气候特点,及时提出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方法,此举使稻农每亩增收100元以上,每年减少损失1500万元以上。近年来,杜卫军注意到直播平台的形式更为适合当下农民朋友的需求,便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通过直播来解答农业生产难题。疫情防控期间,他利用快手直播平台发布农业知识和技术作品近200篇,极大弥补了集中授课的限制。只要稻农们有需求,杜卫军都会义不容辞、尽心尽力帮助他们,那一面面锦旗都是对他真心付出的最好肯定。

张海广,滦南县柏各庄镇中心学校教师。2013年张海广召集毕业于柏各庄初中88级的18名同学成立爱心公益团队,自发捐款设立了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爱心救助基金。此后他一直利用双休日深入乡村,对已申报的特困生进行实地走访,了解详细情况并形成拟资助名单,由团队同意后进行爱心资助。2015年张海广患急性阑尾炎,但为了不耽误去贫困学生家里献爱心,直到3天后才去医院检查发现已经化脓。他这种默默无闻的付出,感召了身边许多爱心人士。9年来,张海广团队共收到捐助善款195379元,其中已使用128925元资助学生185人次,被资助的学生从最初的柏各庄镇扩展到整个县域和邻县。想起这些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纷纷考入心仪的学校,他内心无比快乐!张海广常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困难的家庭却是各种各样的。也许我们的资助杯水车薪,但能让孩子们走出当下的困境,将来就可能改变更多人的人生。”

张慧平,唐山市第四幼儿园教师。工作25年来始终保持一颗热爱幼教事业的初心,誓做一名为人师表和幼儿、家长都喜爱的好老师。在工作中她发挥美术专业特长,完成了大量相关工作,每次接到任务后,大到作品构图布局,小到材料选择把控,她都会努力做到精致、极致,有时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晚上更是很晚才回家。工作之余,她多年来坚持照顾一位70多岁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因子女都不在身边而生活孤独的李奶奶。她陪奶奶聊天,收拾房间,给老人送去爱吃的蔬菜水果,并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渐渐的,平日看似闷闷不乐的李奶奶开朗了,爱笑了,张慧平也非常感谢奶奶带给她的快乐和成长。

何印友,开滦范各庄矿业公司掘进一区员工。2022年12月20日下午,在寒风刺骨、施救工具欠缺的情况下,何印友无畏、果断地带领同伴在短短10分钟内成功抢救祖孙三代落水者,挽救了一个家庭,彰显了煤矿工人的本色担当。当日15时,何印友在经过村水塘附近时听到呼救声,当即意识到有人落水,他与友人寻找到一根树杆和一段废旧光缆,即刻对落水者展开施救。在成功将三人救出后,何印友已是精疲力尽、浑身湿透,但当他看到落水者也湿漉漉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无暇顾及自身状态,立刻进行安慰和问询,并得知这祖孙三代是到水塘边垂钓,其中父子俩一时兴起溜起冰来,后不慎掉进水中,在一旁急忙慌乱的爷爷也因施救不当落入冰窟。何印友得知了情况立即联系车辆,在附近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将祖孙三人安全送至家中后,悄然离去。事后获救者经多方打听来当面道谢,何印友只是笑着说:“我当时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救人,这样的事情不管谁遇到,相信都能挺身而出。”

周凯,丰南区小集镇柳河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任职期间,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经多方协调、资金筹措,大刀阔斧地改善了柳河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万元安装管道,更换村民吃水的水泵、变频设备;投资220万元修建4000多平方米的民俗广场;投资8万元对村址进行维修;投资360多万元对全村5万多平方米街道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路灯120盏。他还自费购买材料,在2022年秋天开学季前,将药王庙小学校车的必经之路修整平坦。周凯经常组织开展各式技能培训,宣传党的好政策,协调企业对接市场、拓宽致富思路。他尽职做好扶贫工作,曾帮助村内赵翠芝、崔德良等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就医、就业、家庭生活等难处。疫情防控之初,为了工作的他还拖后了因公负伤的脚部手术时间,术后未经休养又第一时间返回工作一线。

吴向晖,路南区学院南路街道立新西里社区居民网格员。他是一名不知疲倦的“勇士”,关键时刻变身“防疫战士”,冲锋在前。在社区日常工作中,他用奇思妙想为社区党建服务品牌“丽心港湾”设计精美的宣传册和宣传展牌,同时作为唐山劳动日报社全媒体中心美术编辑,他利用自身专长,为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拍摄疫情防控素材并制作小视频,鼓舞大家树立信心和决心。生活中他还是一名爱心“天使”,18年来坚持参加无偿献血和相关志愿服务,累计达223次,献血总量70200ml。吴向晖从没在意他所做的事会获得什么荣誉,他用真诚和实干展现了勇于担当,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的深刻内涵。

刘春辉,乐亭县农业农村局农广校副校长。他忠诚农技推广事业,发挥所学专长为农民服务,带领全站同志常年坚持深入农业一线,先后组织了近千人的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并培育了280名新型职业农民,抓出了“乐亭桃”“乐亭甜瓜”两个高效栽培典型村,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8期,累计培训1300人次。在生产的关键时期,刘春辉深入田间棚室,对农民进行具体指导,主动公开电话号码,并确保随叫随到,成为广大农民的技术贴心人。他带领同事们进行了省级和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的建立,提升了农产品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特别是在2022冬奥会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中,获得了省级主管部门的通报表扬。

李成果,遵化市建明镇闫家屯村人。自2012年开始,他坚持义务清扫村级道路,全年无休、日复一日、默默坚守。在部队退役后李成果曾任村主任,积极乐观的他将村内大事小情都视为重任在肩,他的任劳任怨更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退休后他积极参加村内各项活动,不顾自己患有脑血栓后遗症腿脚不便,自觉承担起村内卫生维护工作,每天坚持两次拉着自制小推车和扫帚,将村广场和主路上遗留的垃圾进行捡拾和打扫。几年如一日的坚守,托起的是一个村庄的生态文明,而在他的感召下,闫家屯村也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每逢月中月末,大家都在为维护村庄和镇区环境积极贡献力量。

来源:大爱唐山

编审:宋威

- END -

唐山发布(tangshanpress)

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