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五脏的5种食物,豆子仅排第5位!_黄米_糯米_小麦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五脏 豆子 食物 黄米 糯米 小麦

这些能量,会被身体吸收利用,但如果我们喜欢吃肉,吃垃圾食品,这些东西难消化,尤其是各种添加剂超标的垃圾食品,零食,吃完了还得消耗我们自身的气血去消化这些东西,费力不讨好,营养还低。

所以《黄帝内经》中才提出,五谷为养的说法,即使是蔬菜,肉类,水果,也只是作为辅助。

我们常说的五谷,很多人觉得是统称,粮食的种类很多,一开始称为百谷也不为过,后来逐渐分为了五大类,简称五谷。五谷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一般指的是麦、黍、稷、稻、菽。

展开全文

稻就是水稻,稻谷去壳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为大米,也是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物。水稻也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黍是黄米,又称糜子,长得和小米类似,但是体积比小米大,煮熟后有黏性,一般可以酿酒,做糕,像是北京炸糕,东北粘豆包,陕北的黄馍馍,西北的黄米凉糕等,用的就是黍。

稷是谷子,又称“粟”,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小米,小米耐旱,无论在多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长出来,在古代,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后来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可见当时稷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麦包括大麦,小麦,小麦去皮磨粉就是面粉,平时我们烙饼蒸馒头,做面包用的都是它,发酵后还可以酿成啤酒,白酒等。北方一般以面粉为食。

菽指的是豆类的总称,各种豆子,像是黄豆,黑豆,青豆,红豆,绿豆等等,日常用来磨豆浆或是煮粥吃。

五谷补养身体,但也要吃对,不同的五谷对身体脏腑也有不同补益作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脏腑身体所欠缺的,来选择。

肝气不足,常吃麦

在《国学堂》中,徐文兵和梁冬老师聊到《黄帝内经》,徐文兵老师提出,小麦有生发之气,养肝气。我们的肝气像是树木一样,需要向外舒展。

很多情绪差,抑郁的人,肝气舒发得都不利落,徐老师说,可以吃些小麦来压制内心的郁怒,只不过现在我们吃东西为了追求口感,小麦被剥壳,脱去麸皮,胚芽分离,甚至还被人有意增白,这就使得小麦本性被破坏了,让人越吃越烦躁。

实际上,小麦胚芽,才是小麦的核心营养,也是小麦的生命之源,有很强劲的升发之力,这股力量运用到人身上,能扶阳固阳的。

而且小麦胚芽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也很适合营养不足,体弱虚弱者,对于一些胃口不好,吃不了肉蛋奶的朋友来说,就可以吃上一些小麦胚芽。也可以炒麦麸来吃,得谷气。《本草纲目》也提到小麦能“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补不足,助五脏。”

肝气不足或是郁结的人,可以试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的方子,甘麦大枣汤,或是平时直接用小麦胚芽来煮粥,再加上几个大红枣更方便,柔顺失和的肝气,安定心神。

也可以吃上一些莜麦,这种在江南地区不常见,是西北的谷物,莜麦在制作时,需要满足“三熟”,一是本身自然成熟,二是要用火炒一边,三是要蒸熟,所以莜面的温性更大些,肝气虚寒吃一些十分不错。在内蒙和西北,这是常吃的食物,抵御严寒风霜。

心火过旺,常吃黍

秋天上火的人多,心火也旺,这时候就可以多吃一些黍,也就是大黄米,这种黄米益气,有人说陕北出美女,米脂的婆姨,那是出了名的美,三国时期的大美女貂蝉就是米脂人。

而米脂的女人们,经常会喝一种酒,据说,一千多年前,这种酒也是杨贵妃的最爱,叫稠酒,和一般酒是液体状的不同,这种酒是半固体的,看起来细腻稠滑。这种酒就是用黄米做的,米酒用的是糯米。

黄米细分,一般是食用黄米和软黄米,软黄米又叫糯黄米,经常用来做稠酒。跟糯米比起来,黄米的最大好处是不易生湿气,而且补中益气,疏散心中火气。

我们一般人家,吃黄米都是用来蒸饭或是做凉糕,炸糕吃,做出来的糕点颜色金黄,软糯香甜。

喜欢吃糯叽叽食物的,一定要试试这个黄米凉糕,凉丝丝的,十分爽口,而且也不会很甜腻。

黄米凉糕

黄大米300克,砂糖80克,南瓜去皮去籽150克,糯米粉120克,澄面30克,食用油适量,还可以准备点自己喜欢的果干,蔓越莓,葡萄干都可以。

黄大米加水提前浸泡一碗,沥干水分后再加入400克的清水放入米中,盖上保鲜膜隔水蒸41分钟。南瓜切片,隔水蒸半小时。蒸熟的南瓜捣成泥,加入黄大米,白砂糖以及蔓越莓干搅拌均匀。

再把糯米粉,澄面和15克的白砂糖,180克的清水混合均匀,上锅蒸半小时,蒸熟后加适量食用油揉搓均匀。

模具涂油,在底部垫上保鲜膜,先铺一层黄米,再放上麻薯层(用糯米粉成面做成),最后再铺一层黄米,冰箱冷藏3小时,或是冷冻1小时。吃着软糯香甜,还有南瓜的清香和蔓越莓的酸甜!

而且这种五谷,黄米等,还是长寿之乡巴马人的最爱,他们平时吃的饭都是五颜六色的,不光有黄米,还有红粳米,黑米等等,都是经常吃的。

脾虚过虚,常吃粟

小米是温性的,而且有股淡淡的甘味,这是养脾胃的。很多脾气虚,脾胃不好的朋友,吃东西吸收不了时,就可以吃些小米,要知道产妇生完宝宝后,很多会喝小米粥,还要把米油熬出来那种,可见它的营养有多好,而且有多容易被身体吸收,连虚弱的产妇都可以喝,我们脾胃不好的,当然更可以。

优质的小米,米香浓郁,含有丰富蛋白质,粗脂肪,各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小米能量最足的,就是它熬出来的那层米油,养胃气,健脾胃。

而且小米还可以和南瓜,红枣,山药等养胃的食材搭配起来煮粥,增加了口感,还补充更多营养。

肺气弱时,常吃稻

秋养肺,而肺气不足者,可以常吃稻,常见的稻一般有粳米,糯米,糙米等,粳米是我们吃得最多的,得秋天之气,种的晚,收成也晚,故而它有一股秋凉之气在里面,清燥润燥。

而糯米性温,补中益气,肺气虚者可适当食用。很多人提到糯米觉得它过于黏糯,吃了难消化,尤其是粽子,年高等,吃完胃里堵得慌,所以家里也很少买糯米。

其实那是没吃对,搭配好了,糯米也养肺气。像是咱们传统包粽子时,里面会放红豆沙,这都是有讲究的,糯米性温,比较粘糯,容易生痰湿,但是赤豆红豆是祛湿的,外面是糯米,里面是红豆赤豆沙,两者搭配,相得益彰。

现在很多人里面喜欢放各种杂七杂八的馅料,像是肉馅,红枣,都比较滋腻,这样的搭配吃下去,那身体自然是不舒服的。所以老祖宗们传下来的美食,不光美味,营养搭配也是有讲究的。

脾胃不好,容易积食者,自然糯米少时,但对于肺气不足者,糯米却是不可错过的。脾胃差的,想吃糯米,最好的食用方法是煮成稀薄粥。正如书中所言:“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肺气不足者,糯米的食用方法就比较多了,像是这个酿油豆腐和糯米饭团,我们都喜欢用它当早饭。

准备适量的糯米,最好是长糯米,糯性更好,吃起来味道也更好,淘洗干净,放入电饭煲中,加入两勺生抽,一勺蚝油,先搅拌均匀,再加入比平时煮饭稍微少一点的水,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配菜,比如豌豆、玉米、泡好的香菇、胡萝卜等,喜欢吃肉的,可以加一点腊肠。选择煮饭键煮熟。

准备一些油豆腐,用剪刀三面剪开,煮熟的糯米饭放点胡椒粉搅拌均匀,之后用勺子塞进油豆腐里,一边塞一边压结实,盖上盖子,用手捏一捏,防止散开。

做好以后放入盘子里,大火蒸5分钟,油豆腐吸收了糯米饭的香味,美味加倍,剩下用不完的糯米饭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当饭团吃。吃不完就冷冻放冰箱,放上几个月都不会坏,吃的时候蒸一下,非常方便。

如果懒得自己折腾这些食物,我们也可以备上一些用糯米做的糕点来吃,比如这款茯渭糕,就是把山药、茯苓、薏苡仁、白扁豆、莲子、芡实、红枣、麦芽等食材,和糯米粉一起,做成糕点。

不光糯米补肺气,里面的山药,茯苓,薏米,白扁豆,莲子,芡实等,这些白色的食物,都清肺气,化肺热。通过温凉搭配,科学配比,既可中和整体的寒凉之性,又能兼顾整体的营养。

最后再用亚麻籽油和麦芽糖来调和,低糖低脂,不腻也不干,吃起来软软糯糯的,经过12道工艺,采用破壁技术打磨,保留原本食材的营养,再进行低温烘焙,手工制作,才能做成一颗颗营养和口感双重满分的茯渭糕,即使是牙齿状态不好的中老年也能轻松吃,甜味很淡,不喜欢吃甜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

每一颗都有独立包装,开袋即食,平时下午饿了,来两个垫垫肚子,还能补充营养。比吃一些高油高脂的点心,营养健康多了。

肾气亏虚,常吃菽

秋冬主气为敛藏,我们要敛藏的还有肾气。很多人都知道肾气不足时,少吃点甜食,要常吃豆子,也就是菽。

豆子是植物的种子,包含了植物最原始的精气,是能滋养肾气的,如果同时脾胃不好的朋友,注意吃的时候不要把豆子炒的很干,嚼着吃,这样很容易身体吸收不了。

特别是中老年,本来牙齿就不牢固,再吃硬邦邦的豆子,却是强人所难。我们不可能一把一把抓着吃,徐文兵老师在《饮食滋味》里说过,“豆子磨烂,煮沸以后,上面会有一层油皮。挑起来晾干,就是腐竹,那是豆子里最精华的部分。因此吃豆腐、酱豆腐、臭豆腐,或者吃腐竹,都是最好的选择。”

不喜欢吃豆腐腐竹的,可以试试雷雨霖老师的法制黑豆,这个是传承百年的古方,黑色入肾,黑豆又是众多豆子中,滋养肾气比较强的。

准备一斤的黑豆,沙苑子,白蒺藜、菖蒲、炒杜仲、补骨脂各6克,再加上大茴香,核桃仁6克,没有可以不加。

大茴香加上前面那五种加水煮成汁水,煮好后去渣留汁,把黑豆泡在这个汤汁中,四小时以上,煮黑豆时,加入核桃仁和海盐,煮到豆子没有硬心了即可。这个坚持吃上一段时间,雷雨霖老师说“我就是想从我自己的亲戚朋友开始,把这法制黑豆介绍给更多人,熟人尝了之后觉得好吃,回家大伙就会自己做了吃,一传十,十传百,这样的方式就可以真正让人受益。”

一年四季,可以随做随吃,如果觉得法制黑豆做起来有些繁琐,我们也可以试试做醋泡黑豆。

在《中华医药》的一期节目中曾揭秘一位91岁高龄老人的养生秘密。老人醋泡黑豆将近吃了二十年,身体硬朗结实,精力充沛,像是买菜洗碗,爬楼梯都不在话下。醋泡黑豆做法也十分简单,我们都可以学着做。

做法:黑豆80克,浸泡两小时后沥干,放入锅内中火翻炒,待炒到皮爆开,转小火再炒五分钟,放在容器里晾凉,之后把黑豆放入有盖的容器中,倒入没过黑豆陈醋(怕酸就加点蜂蜜进去),之后密封保存,等到黑豆把醋吸收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吃了,每次两到三颗,坚持食用。

醋泡黑豆吃起来非常软糯,用舌头一抿就化掉的感觉,早晚都能吃,如果担心自己做的醋泡黑豆味道欠佳,也可以试试这款开盖即食的醋泡黑豆,选用封丘绿心黑豆,颗颗饱满;陈醋用的陕西老陈醋,历经夏伏晒、冬捞冰,气味浓香,口感细腻,酸味柔和,可以很好的去除黑豆的腥气。

而且为了口感更好,这款醋泡黑豆中还添加了枸杞、金银花和蜂蜜,开盖就有一股甜甜的味道,十分清新,滋养的同时又不易上火。

枸杞也有滋养肾精的效果,金银花润燥清热,天然的荆条蜂蜜不光滋阴,而且味道更好,甜而不腻,泡后的黑豆酸中带着甘甜,口感层次更为丰富。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不添加杂七杂八的防腐剂,添加剂。

很多觉得豆子吃起来硬,嚼不动的朋友,这个醋泡黑豆可以放心吃,很绵软,像是平时吃的蜜豆似的,细腻软烂,好嚼不费牙,正所谓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每天来上5、6粒,有需要的朋友,早晚可以各吃一次哦。

都是玻璃罐装,真空灭菌密封的,开盖后记得放到冰箱冷藏保存。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五谷,用天然五谷的能量,养好身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