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院校第一!四川警察学院1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_实战_学校_教学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4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警察学院获悉,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该校 6 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目前累计入选 11 门。其中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线上一流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5门,线下一流课程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总数位居全国公安院校第一名。

据介绍,近年来,四川警察学院抢抓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机遇,大力推动“四个对接”,以课程改革小切口撬动解决教学与实战脱节大问题,在打造高质量课程体系上取得成效。

学校召开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四川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蔡莉华,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处以及部分业务警种负责同志和专家代表,校领导及有关专业和职能负责人参会

教学内容与实战任务对接。学校与四川省公安厅多个警种部门建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共商机制,瞄准新时代警务实战需求, 将公安大数据应用、情报研判、反恐防暴、舆情导控等实战急需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建设形成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事故处理等案例资源库,编写规划教材、实验实训教材以及涉藏特色教材,支撑公安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实验-实训-见习-实习-实战”递进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生参与大型活动安保应急救援、维稳处突等公安实战任务进行课程化改革,将课堂搬到现场,实施基于真实案例、真实场景的实战化教学。

教学团队与实战专家对接。学校形成与公安实战单位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建立教师教官双向互派制度,四川省公安厅每年定期选派 20 名优秀民警驻校任教、10 名教师到公安机关交流锻炼,暑期学校安排百名教师上一线调研锻炼。教师参与公安机关物证鉴定、案件侦查、嫌疑人测谎、舆情应对等工作,形成“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学校服务实战、反哺实战的功能得到强化。

展开全文

学校召开2022年“双向互派计划”驻校教官见面会

教考方法与实战要求对接。学校推广“专业教师理论讲授+实战教官实战点评”的双师课堂;以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为基础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以实战案例和实战要求作为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内容与标准,形成以形成性、过程性考核为主体的多样化考核方式。推进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和“双导师制”,论文选题来源公安实践的比例占 95%以上。

教学条件与实战环境对接。近五年来,学校为实现将“课堂”前移到“战场”,不断强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投入 8300 余万元开展实验室建设。建成国家级警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3 个。 建有33个标准化公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国家毒品实验室四川分中心、公安部无人机培训基地、四川省禁毒教育基地、大数据交通治理平台、警务联勤工作站等校警共用实验实训场所。

学校开展学生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大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