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要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为林则徐铸铜像?_林则徐_铜像_中国

谈起林则徐,中国人总会自豪地想起"虎门销烟"的领导者、"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等名誉。

然而,林则徐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英雄,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美国纽约,也伫立着一座他的铜像,时刻接受着世界其他人民的凝视。

那么,为什么在美国纽约,会有着这样一座中国伟人的铜像呢?当时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才选择将这座铜像建立在了纽约,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这座铜像能够突破不同民族、不同历史的隔阂,排开千万般困难,出现在纽约,最主要的原因是林则徐禁烟销毒的功绩与影响。

虎门销烟代表的禁毒精神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时,就与英国有着激烈的贸易摩擦。中国在贸易中始终占据优势,英国长期难以获利。于是英国想到了向中国贩卖鸦片。

鸦片流入中国后,中国白银开始大量外流,原本的局势逐渐被打破。鸦片的肆意流通,导致清朝上上下下都乌烟瘴气。百姓不务生计,经济生产停滞不前;军队无心操练,士气低迷不振;官员怠于朝政,矛盾空前激化。

展开全文

道光十八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从广州一带开始查处禁烟。他一路收缴鸦片,驱逐鸦片贩商,甚至写下了"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这样的话,立誓要根除鸦片。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了237万斤收集来的全部鸦片。一把大火从六月初烧到六月末,英国的满腔傲慢只余下一团灰烬。

毫无疑问,在这场销烟运动中,林则徐烧起的那团火是在整个黑暗的清朝中极为难得的。他是"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少数的清醒者之一,他挺身而出,一定程度地扼制了鸦片的流毒,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尊严。

而这场禁烟运动,成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以后,被迫签下了屈辱的《南京条约》,香港岛也因此被割让给英国。

可悲的是,林则徐因此成了一名"罪臣",被发配到伊犁,流放了五年之久。就在被重新启用的两年后,林则徐病重亡于普宁行馆。最令人感到痛心的不是清政府能不能保护自己的人民,而是愿不愿意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民去牺牲、去做出改变。

禁毒先锋,铜像的建立

而幸运的是,清朝灭亡以后的百年里,林则徐的事迹终于得以广为流传,他的所作所为高度契合了当代国际社会的禁毒精神,因而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与宣扬。

毒品对全世界人民的危害,历来让各国都不得不高度重视,却又难以解决。美国在各州设立了21所禁毒局,但是各地的毒枭依然除之不尽。高额的黑色利润让一批又一批的人铤而走险,选择了贩毒这条路。

2020年世界毒品报告指出,全球有3500万人吸毒成瘾,且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美国也是世界毒品消费最多的国家,社会长久以来深受毒品的侵害。但是美国一直缺少一个像林则徐这样的禁毒英雄去领导禁毒的运动。

因此,美国在纽约建立林则徐铜像,也在以林则徐作为榜样,去呼吁人们抵制毒品交易,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只有号召所有人自觉拒绝毒品,才能从需求方向去尝试解决这个世纪难题。

考虑到这方面的原因,联合国也专门设立了国际禁毒日,恰巧就是虎门销烟完成的那一天,即6月26日。以此来永远警示世人远离毒品,珍爱健康。

当远在美国的华人收到联合国的号召时,自然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国家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美国以林则徐为代表人物,协助推动美国的禁毒行动。

黄克锵,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是对林则徐铜像的建立贡献最大的人。

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与信息资源,他首先建立了林则徐基金会,号召更多的中国人与国际友人为了林则徐的精神而奔走努力。经过两年的坚持与筹划后,1997年,林则徐铜像终于成功矗立在纽约华埠中心。

后来的三年里,经过林则徐基金会与纽约市政府的沟通,一项关于建立林则徐广场的议案被签署通过,2000年新世纪之初,林则徐广场完工。

至此,建立在纽约的林则徐铜像,终于冲过了重重困难,跨越千山万水,在距离林则徐长眠之处几千里外的美国,雄视熙熙人流。

历史真相不容抹污

然而,在美国建立林则徐铜像的目的,远不止作为中国的禁毒代表人物。那么究竟是什么,也在默默支撑着这项传承百年,遥跨千里的时代接力?

从以黄克锵为首的中国人视角来看,是林则徐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尊严。

黄克锵出生、成长在英国殖民下的香港。在香港的这些年里,他深刻认识到英国对香港实行的殖民思想教育对香港人民的认知有多么大的负面影响。

当时许多的香港人民认为,香港的沦陷仅仅是中英贸易中中国失败后的结果,而林则徐违背了正常贸易的规则。这无疑是荒谬的,殖民者用这样的教育掩盖他们贪婪的目的与"正直的形象"。

黄克锵先生是当时少数的洞察者,他想要让更多人知道真相。因此,来到美国后,他就筹备着建立一座林则徐的铜像,从而让被英国殖民者掩饰住的事实重见天日。

林则徐不畏西方殖民帝国主义的强权势力,毅然收缴鸦片,并当众进行销毁。这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无论是积弱的旧中国还是日渐崛起的新中国都需要用心传承,永远铭记。

一百多年来,虽然英国殖民者都在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麻痹香港的中国同胞,但是中国从来不缺少冷静的智者。

黄克锵先生挺身而出,把最真实的历史展现给世界看。

林则徐铜像的建立,就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炎黄子孙,无论海外华侨,还是香港同胞,都应该时时刻刻团结起来,共御外敌,自强不息。

但是最近以来,有一种声音试图扭曲历史,歪曲事实,破坏这种团结。他们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引发了鸦片战争,林则徐是千古罪人。

可是,假如没有虎门销烟,中国就会安全吗?那时候的中国闭关锁国,空有大量的资源却难以开发利用,工业落后,经济形态原始,在帝国殖民主义看来,就是最好不过的一个殖民地。

即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依旧有着无数个理由去发动战争,去侵略中国。因此,这场战争不是一次偶然,而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若因此就去质疑,诋毁民族的英雄,那么以后还有谁敢担当重任?

中华民族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撼天动地的能力,而历史与社会上的许多声音和假象往往能够混淆视听,导致我们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说我们一直缺乏面对真相的勇气,那么林则徐像恰恰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相,而面对真相我们又该怎么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