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历史上最值得同情的末代皇帝有哪些
- 如果梁山好汉108将全部被皇帝重用,宋朝会延续繁荣昌盛吗
- 清朝如果不禁鸦片,能不能避免鸦片战争
- 如果左宗堂不死,代替李鸿章外交谈判,还会签订不平等条约吗
- 李鸿章一向有“卖国贼”恶名,为何德国俾斯麦、日本伊藤博文等外国领袖却对其评价很高
历史上最值得同情的末代皇帝有哪些
说实话,从东晋开始,到唐朝灭亡,那些末代皇帝,有一个算一个,都挺值得同情的,在这儿给您罗列一下:
1、东晋恭帝:他本来其实不想做皇帝,但是被实力派军人刘裕推上了皇帝宝座,为他自己的加冕做最后一道献礼手续。在刘裕称帝不久以后,这位司马家族最后的皇帝就被害死了。而刘裕开的这个头,也开启了一个恐怖的魔咒。
2、宋、齐、梁三朝:之所以把他们仨罗列在一块,就是为了呼应前面的“魔咒”,这就是南朝的末代皇帝,只要落在南方手里就没有好结局。这三个王朝个个内斗不休,而到了外人来收拾江山的时候只能束手就擒,最后禅让、被杀,已经成了毅种循环。
3、北朝五朝:相比于南陈的后主最后得了善终而言,北朝的五个朝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没有一个末代君主得了善终,全部沿着我刚才说的顺序在循环着——内斗-权臣篡位-扶植傀儡-被逼禅让-遇害。其中,以北周末代皇帝最为凄惨,因为他是被自己的亲外公干掉的。
4、隋唐末代皇帝:这依然承继着刘裕开启的魔咒——杨坚杀了自己的外孙,结果李渊就杀了自己的外侄孙;三百年后,大唐风雨飘摇的时候,一股猪瘟(朱温)袭来,将大唐帝国的倒数第二、第一任皇帝也全部弄死。
5、朱由检:这大约是受同情最多的一位末代皇帝了,有关他的书,估计比前面说的所有末代皇帝加一起还多。但是,有关于他是否值得同情,我保持谨慎的怀疑。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如果梁山好汉108将全部被皇帝重用,宋朝会延续繁荣昌盛吗
铲除李逵、王矮虎、李忠等败类。这些正义之士虽然是九牛一毛,但至少逐渐扭转社会风气;循序渐进的发展,高俅、童贯之类的贪官,深感站不住脚;相信宋朝会逐步繁荣昌盛。
清朝如果不禁鸦片,能不能避免鸦片战争
1839年6月,五名英国水手在鸦片船上耐不住寂寞,趁着夜色偷偷上岸饮酒作乐,趁着酒劲,他们闯进一座村庄,将村民林维喜被打成重伤,最终不治身亡。
此事一出,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立刻指使下属赔偿受害者家属1500块银圆了事,只字不提如何严惩凶手。时任钦差大臣的林则徐逼迫义律交出凶手,可义律坚持拒不交凶。
为了严惩凶手,林则徐将此事上报到了朝廷,引起了道光帝的关注。另一边,林则徐的政敌,对鸦片贸易主张弛禁的琦善想要借助此次机会,铲除林则徐这块绊脚石。
最终,当虎门销烟池上的烟雾还未散去,英国远征军已经带着数千名士兵和军舰逼近广州,远在北京的琦善落井下石,道光帝怒不可遏,将林则徐丢官罢爵,发配新疆。
那么,曾经作为禁毒先驱的林则徐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虎门销烟真的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吗?
这一切,都要从道光帝八次秘密召见林则徐说起。
01
鸦烟流毒,灭族之祸首
公元1821年,道光皇帝继位。
这一年,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旻宁”,是想取天下太平之意,他想延续康熙和乾隆留下的盛世,成为一名中兴之君。
然而,初登帝位时的太平盛世就像是开启帝国末日的序曲,17年后,一盒小小的鸦片将大清王朝搅得风起云涌,也掘开了大清王朝的百年基业。
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朝堂外,洋人四处开设商管,全力倾销鸦片,吸食者日众;朝堂内,主张放宽鸦片的弛禁派与主张严禁鸦片的严禁派的争斗日益激烈,朝堂局势几乎失控。
高坐在龙椅上的道光帝目光沉沉,朝廷如一盘散沙,党派斗争日趋严重,难道,这大清的百年基业真的要毁在朕的手中吗?
他绝不甘心!
1838年11月,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突然接到道光帝一纸诏书,命他即刻卸任湖广总督一职,前往京城赴任,可诏书中,对于林则徐为何卸任,赴任何职,只字未提。
当林则徐还在疑惑不解时,道光帝的这一行为在弛禁派看来,完全是对林则徐的惩罚,定是他在黄爵滋提案一事上站错了队伍。
1838年,时任鸿胪寺卿的黄爵滋向道光帝上书,禁烟刻不容缓。黄爵滋提出,若要彻底禁烟,必须重治,所有吸食者必须一年内戒烟,若一年后被发现复吸,不论官民,一律斩首。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很快,黄爵滋就遭受到了弛禁派的围攻。弛禁派叫嚣着,若禁烟,损失大笔关税谁负责,天下之大,吸食者众多,又如何杀得尽。
弛禁派的步步紧逼,让黄爵滋如芒在背,在京城也举步维艰。
而作为严禁派的林则徐则对黄爵滋的提议大加赞赏,看过提案后,他激动地说:“若是此提案能够实行,那普天之下,还有谁敢吸食鸦片,拔除鸦片流毒,刻不容缓。”
于是,他立刻向道光帝上了一道折子。
烟不禁绝国日贫,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
林则徐的折子言辞激烈,让道光帝不禁有些恼怒。
其实,早在乾隆时期,西方商人为了谋取暴利就曾利用海上航运向清朝全力倾销鸦片。当时,乾隆帝也明令禁止,再三打击这种行为,可是因为执行不够彻底,收效甚微。
到了道光帝时期,鸦片开始逐渐蔓延至全国,每每上朝都不可避免地听到鸦片二字,这让道光帝十分头疼,而朝廷内部更是因为鸦片分成了两个派系,相互斗争。
弛禁派认为,鸦片的引入让清政府收入了大笔的关税,进一步拉动了经济。严禁派认为,国人吸食鸦片者日众,白银流失严重,家破人亡者更甚,鸦片乃祸国之首,必须剿除。
两相衡量,是禁还是放,道光帝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在看到林则徐的折子后,道光帝虽然心中震怒,可不得不说,林则徐的话一下子击中了他的内心,于是,他火速召见了林则徐。
1838年12月27日,林则徐第一次应诏入乾清宫面见道光皇帝。
见到林则徐后,道光皇帝并未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寒暄道:“朕没记错的话,爱卿第一次来京城赴任,还只是一个翰林院的庶吉士,如今20年过去了,爱卿有何变化?”
林则徐不知道光皇帝是何意,只能恭敬地回道:“臣初来翰林院时,臣一年的俸禄只有两百金,平时只能兼职教书写字补贴家用。后来,出任湖北布政使至襄阳时,一应生活起居全都已经自备,车马船费按照寻常价格付给百姓,抛去养家的费用,也所剩无几了。”
听完林则徐的回话,道光帝赞赏地点了点头,随即给林则徐赏赐了毡垫,这是臣子很难享有的待遇,显然是林则徐的节俭风格让道光帝甚是满意。
可在两人的交谈过程中,林则徐心里有了一丝疑惑,难道皇上千里迢迢将我召来北京,只是为了跟我叙旧,那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可皇上闭口不谈,是在顾及什么吗?
怀揣着疑问,林则徐带着道光的赏赐回了驿馆,一晚上辗转反侧,可他无论如何也猜不出皇上的心思。
林则徐的预感是准确的,第二日,道光帝再次召见了林则徐,可这次,道光帝直截了当的问话,让林则徐着实一惊。
“朕常收到夸你的奏折,说你在湖北任职时收缴了不少鸦片,对于禁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林则徐似是下定决心般,正色说道:“回皇上,大清朝自乾隆爷开始,何时真正从源头上禁过鸦片,臣收到不过是些边角料,只能敲山震虎,没有实际的效果。”
此言一出,道光帝顿时感觉如鲠在喉,他无法反驳,此刻他已经不想追究林则徐的不敬之罪,只是面无表情地陷入了沉思。
此时的道光帝仍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话锋一转,给了林则徐一道特令,允许他在紫禁城内骑马,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此时的林则徐已经无比确定,道光帝将他召回京城,定时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他,可道光帝迟迟不愿开口,想必也是有所顾虑。
就在林则徐兴冲冲地回到驿馆时,他见到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便是内阁大学士善琦,而他也是弛禁派的有力支持者。
琦善见到林则徐后,不顾他的冷脸,讨好地说道:“今日我来,是想和你做一桩买卖的。”
听善琦如此说,林则徐自然是明白了他的来意,直接拒绝道:“大人所图林某不能答应,鸦片乃我大清国灭族之祸首,弛禁绝非良策。”
林则徐毫不留情地拒绝让琦善颜面尽失,只得挥袖离去。而此时,林则徐几乎可以确定,道光帝的重任定与禁烟有关,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琦善居然也是禁烟任务的候选人。
林则徐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一个弛禁派,是如何让道光帝青眼有加,成了禁烟任务的人选?就在林则徐忧心忡忡之时,事情突然迎来了转机。
众所周知,道光帝是一位极其节俭的皇帝,常常一条裤子就穿数年,有时候裤子破了,他也不换,只是命内务府差人打上一块圆形的补丁。
文武百官知道了道光的习惯后,为了迎合道光,纷纷展示出自己力行节俭的品质,不管裤子有没有破洞,都在上面打起了补丁。
可是假的终究是假的,日子久了总会露出马脚的。
一日,道光帝召见琦善,见到他裤子上的补丁,好奇地问道:“朕看你这块补丁甚好,你将你的补丁拆下来给朕瞧瞧!”
琦善裤子上的补丁是假的,哪能真的给皇帝看呢。琦善自知再也瞒不过道光皇帝,只得跪倒在地,连声求饶。琦善的弄虚作假让道光帝不禁怒火中烧,更是对他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于是,道光帝下令,彻查琦善的禁烟功绩。这一查,让道光帝意外发现,琦善的禁烟功绩之所以能够超过林则徐,完全是因为运气好,在天津港口缴获了一艘装满鸦片的货船。
这一发现,让道光帝失望不已,对琦善也不再信任。
1838年12月31日,道光帝第五次将林则徐召进了乾清宫。
这次召见,道光帝没有再绕弯子,而是直接将一封奏折扔给了林则徐,奏折的内容让林则徐的内心翻起了惊涛骇浪,可他看了看道光帝,又欲言又止。
可道光帝没有给林则徐反悔的机会,直接下了命令。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全权管理广州禁烟事务,即日起奔赴广州,不得延误。
林则徐一听,是要去广州禁烟,立刻就拒绝了。
不管是道光帝婉言相劝,还是威逼利诱,林则徐就是坚持不去,因为他深知,禁烟一举关系到大清国的根本,如果禁得不彻底,反而会引起西方势力的反扑。
他更深知,如果自己不慎走错一步,不但自己性命不保,大清王朝也会摇摇欲坠,可如果不去,烟毒不止,又岂能对得起自己这身官服,想到此,林则徐默默在心里下了决定。
广州禁烟势在必行,可他决不能让自己赤膊上阵,空手博弈,他必须要讨点什么才好。此刻,他必须得忍住,他要忍到道光帝让步。
终于,林则徐的冷静自持让道光帝再也按耐不住,1839年1月2日,道光帝第七次召见了林则徐。
此时,林则徐才慢慢亮出了底牌,他恭敬地回道:“臣并非贪生怕死,只是臣权力有限,如果禁烟失败,恐怕朝中的反对声会日渐增多,臣恐怕招架不住,更会延误禁烟的最好时机。”
道光帝见林则徐松口,便大手一挥道:“朕命你为兵部侍郎,赐你北洋水师,即刻前往广州,看谁还敢说你权力低微。”
林则徐拱手道:“皇上,这还不够,臣要您答应,无论广州禁烟事宜进展如何,陛下都不能中途插手,更不能临时变卦。”
林则徐的要求被道光直接拒绝了,可林则徐的态度也是强硬无比,若道光帝不答应,他便一日不会动身前往广州。
此时换道光帝不明白了,他给了林则徐权,给了林则徐兵,可让他不能插手,林则徐是要置他于何地。
见道光有疑惑,林则徐耐心劝说道:“皇上,广州禁烟,必然是困难重重,若此时陛下听信了弛禁派的话,对老臣产生误解,那我必将陷入虎狼之境,到那时,不仅不能剿除鸦片,还恐有性命之虞,老臣必须要一个保证。”
道光帝思虑再三,终是点了点头,答应林则徐广州的一切禁烟事宜由林则徐全权做主。
林则徐得到了道光帝的保证后,瞬间充满了信心,他定要将禁烟行动贯彻到底,鸦片一日不除,他便一日不还朝,他不会辜负道光帝的所托,更要对天下万民有个交代。
可是,让林则徐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奉命前往广州缴烟的几个月后,道光帝与林则徐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这对彼此信任的君臣也终是有了嫌隙。
林则徐更不会想到,在他为大秦帝国冲锋陷阵的时候,道光帝早已对他恨之入骨,更是将他怒斥为“误国、误朕”的罪人。
02
虎门销烟,未有之壮举
林则徐赴任广州禁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广州,身为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的查理·义律却满面愁容,他深知,林则徐来广州可不是什么好事。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东,当他踏上广东的天字码头时,九响礼炮齐发,所有广东的官员都前来迎接,士兵们位列两旁,屏气凝神,不敢懈怠。
第二日,林则徐便通过广东海关向全城的外商发布了通告,要求他们在交出鸦片之前,全都不能离开广东。
林则徐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一把火就直接烧向了外国商人。
然而,英国大烟商兰士禄·颠地却对林则徐的告示不屑一顾,他早就得到了风声,命令货船全部驶离港口,停在了海上,林则徐想要抓他,简直是痴人说梦。
然而,颠地并不知道,这次的告示仅仅只是林则徐的一次试探。
到了第八日,林则徐再次发出告示,要求外国商人立即交出鸦片的同时,还要立下保证书,并且承诺以后的贸易船只永远不能运输鸦片,一经查出,全部没收,犯者就地正法。
对于禁烟,林则徐向来有自己的想法,他也从不假手于人。为了挖线索,他将广东三大书院的645名学生召集到贡院,借着考试的名义,向学生们套取资料。
考试的题目只有四道。
- 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
- 零售商的姓名及交易地点。
- 过去禁烟的弊端。
- 禁绝之法。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林则徐随即对外商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手段,他限令烟商三日内必须交出所有鸦片,否则,会亲自前往贸易牙行提审英国大烟商兰士禄·颠地。
此项告示一出,外国烟商们纷纷陷入惶恐,他们这才意识到,清政府这次是来真的了。
而已经上了林则徐黑名单的颠地此刻还在沾沾自喜,他的计划天衣无缝,林则徐不可能抓到他的把柄,清政府向来是雷声大雨点小,此次也不足为惧。
可作为商务总管的义律却深知,绝对不能小瞧了林则徐。
在林则徐来广州赴任之前,义律早已把林则徐的查得一清二楚。林则徐作为禁烟运动的坚定主张者与有力执行者,他的手腕不容小觑。
在他任职湖广总督期间,他在辖区内全面禁止鸦片流通,强制吸食者戒烟,对烟贩和开设烟馆者大力打压,收缴了的鸦片被全部销毁,可谓是强硬的严禁派。
而此次,林则徐前来广州禁烟,必定是有备而来,义律认为,还是要小心为妙。
果然没过多久,消息传来,颠地的所有商船都被林则徐扣押了。饶是颠地再无所畏惧,此刻也慌了神,他无比后悔没有听义律的劝告早点离开广东,可后悔也没用了。
于是,他只能向义律求助,希望义律能送他出广东。无奈之下,这个曾经一力反对英国商人以鸦片谋取暴力的爵士,最终还是站在了林则徐的对立面,向清政府的禁烟令开始宣战。
看着在中国横行无忌的洋人,林则徐怒火中烧,然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命令抓捕的颠地居然被自己人给放跑了,他无比悲愤,痛心疾首.
“禁烟是大清国亿万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可竟然有中国人居然会公然维护鸦片,放走洋人,此举置大清朝与何地,置亿万百姓于何地,禁烟势在必行,不然,我大清将亡啊!”
三天后,外国烟商们开始上缴鸦片,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收缴的鸦片只有1037箱,外国商人企图蒙混过关的态度,让林则徐异常愤怒。
他断然下令,封锁沿海,停止贸易,围困“十三行”,还派出重兵,将潜逃的颠地秘密捉回。
颠地被抓捕归案后,林则徐心中已然有了计划。
禁烟的第十一天,林则徐亲临“十三行”,此次他来,是打算与义律进行第二次较量。
两人一见面就弥漫着火药味,林则徐更是没有半分客气,直接质问义律缴烟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可是义律却矢口否认,声称贩卖鸦片与他无关。
林则徐见状,大声斥责道:“英国商人贩卖鸦片人所共知,义律先生矢口否认也没用,况且你身为商务监督,本就有职责督促贵人商人将鸦片上缴我清政府。”
义律闻言,故作无奈道:“我也想为林大人效劳,可是本国的大烟商已经回国,我也无能为力。”
林则徐不慌不忙道:“那若是他没走呢?”
义律不疑有他,回答道:“若他没走,我立刻让他缴烟。”
林则徐大喝一声:“好!”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随即让人将颠地带了上来。
看着被抓得颠地,义律坐不住了,林则徐却摆摆手,轻描淡显道:“如今,我只想尽快完成禁烟任务,人,你尽管带走,可是鸦片,限你三日内全部交出。”
林则徐顿了顿,见义律不说话,他继续说道:“如若你们还是拒不执行,我只能采取非常手段,封你们商馆,段你们水电,你们尽管试试,我林则徐说到做到。”
可是,到了规定的期限后,英国烟商仍没有如期交出鸦片,林则徐随即派出重兵,将“十三行”团团围住,将他们的通信、水粮一并断绝了。
听闻“十三行”被围的消息后,义律立刻向林则徐致函,质问他是否准备与大英帝国开战,而后,他将英国的所有商船和鸦片转移到香港水域,准备与清政府长期对峙。
然而,到了禁烟的第十五日,大部分烟商迫于林则徐的重压,不得不屈服,将鸦片全部上缴,并同意签署了保证书,唯独以义律为首的英国商人拒不执行。
于是,林则徐颁布了《示谕外商速缴鸦片烟土四条稿》,对义律下最后的通牒。
然而,让林则徐没有想到的是,三天后,义律竟然向禁烟令屈服了,他主动向林则徐表名,会将鸦片全部上缴。
1839年3月28日,义律向林则徐递交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并下令英商将所有鸦片交出,共计20283箱。
至此,为期18天的鸦片收缴运动落下帷幕。
然而,就在林则徐正在为成功收缴鸦片而大快人心的时候,义律仍然拒绝签署保证书,同时,他还向所有英国商人作出保证,此次英商的损失,将全部由英国政府买单。
义律此举,无疑是将禁烟运动的矛盾上升到了两国之间的政治矛盾,而林则徐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1839年4月,英国20多艘鸦片船驶入虎门港口,林则徐带着文武官员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
1839年5月,民间缴烟也宣告结束,拘捕吸食者、烟贩共1600人,收缴烟膏461526两,烟枪42741杆,烟锅212口,至此,共收缴鸦片237.6万多斤,占当年输入中国鸦片的60%。
5月26日,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除出境,他走时带走了义律劝英国政府出兵的密函,次日,义律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林则徐缴烟后,火速向道光皇帝请示处理的办法,道光帝一开始想让林则徐将鸦片全部运回北京销毁,而最终,道光帝还是下令让林则徐就地销毁鸦片。
没多久,林则徐就在城内遍布告示:
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谕旨,于6月三日在虎门滩,将收缴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东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
“我天朝自古以来不出产鸦片,那英国政府为贪图厚利,不惜损人利己,怂恿其商人私运鸦片到中国,鸦片之害可有亡国灭族之祸,此举也是为了我天朝千百万百姓。”
销烟当天,全城百姓浩浩荡荡地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人群中还有不少外商、领事、记者、传教士,唯独没有一个英国人。
硝烟地点设在了虎门滩高处,上面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
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随着一声令下,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拉开帷幕。
销烟民夫将池子灌上水,将成斤的海盐倒入其中。他们撬开装着鸦片膏的木箱,将鸦片劈成四块扔进水里,等海水将其浸透后,再将石灰一把把撒进池子里。
不一会,池子开始沸腾起来,池中的鸦片上下翻滚,一团团浓烟从池子中向上翻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
围观的群众热血沸腾,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中,池子前的涵洞被打开,海水倒灌进来,又带着鸦片咆哮而去,消失在海上,这场面惊天动地。
虎门销烟共销毁鸦片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这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是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一天。
03
舰炮叩门,耻辱的开始
1839年6月,在英国的鸦片船上,五名水手耐不住寂寞,上岸饮酒作乐,趁着酒劲,他们捣毁了当地农村的一座神龛,冲突中,村民林维喜被打成重伤,不治身亡。
事后,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指使人给死者家属1500块银圆,意图掩盖真相。钦差大臣林则徐要求义律交出真相,按国法严惩,可是义律拒不交凶。
不久后,广州林维喜一案被上报到京城,道光帝也十分关注。
1839年8月12日,义律在英国商船上假模假式地开庭,对五名凶手轻判监禁和少许罚金,便送回英国监狱服刑,事后才通知清政府。
可林则徐怎么会如此轻易放过他呢?在得知消息后,林则徐随即下令,进一步驱逐英国人,停止对英国鸦片商船的一切供应。
消息传出,英国国会一片哗然!
同年十月,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由,做出了派遣军舰前往中国海的决定,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此时,英国商船“萨克逊”号船长向林则徐提出,愿意接受不携带鸦片的贸易要求,请求到广州进行合法买卖。林则徐欣然同意,并派遣广东水师一路护送,前往广州。
可是,正当船队行驶到穿鼻洋海域时,突然窜出两艘英国军舰蛮横阻挡,并将炮口对准了保护商船的广东水师,时任广东水师提督的关天培立即下令以火船攻之。
以火船攻敌舰的法子,关天培是屡试不爽,穿鼻洋这场小规模的战役,自然是广东水师取得胜利。
其实,在虎门销烟过后,英国与清政府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而这场小规模的战役也让林则徐意识到,清军的军事装备水平远远落后于英军,一旦正式开战,胜负难料。
所以,林则徐开始主张对英国商人区别对待。保护合法贸易的商人,打击违法的鸦片贩子。当林则徐将这个建议上书给道光皇帝时,道光皇帝却不以为然,还第一次斥责了林则徐。
道光不明白,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勇气去哪里了,他就不信,区区英夷远道而来,还能在大清的土地上翻天不成。于是,他在奏章上回复道:示以兵威,断绝贸易。
接到道光帝的回复后,林则徐不觉叹了口气,但他不能违抗皇帝的命令,于是下令,封闭所有港口,永远断绝与英国商人的贸易。
1840年6月28日,对华作战的英军总司令义律率领远征军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其实,从广州禁烟开始,林则徐就清醒地意识到这背后的战争风险。所以,虎门销烟的同时,他就着手整顿水师,改造战舰,建造兵工厂,筹集银子购买优质武器。
林则徐不遗余力地缩小清军与英军之间的差距,构建起强大的海防线。可是,英军总兵义律见广东福建军民严守海防线,决定绕道,北上而去,这步棋打了林则徐一个措手不及。
一个月后,英军攻占海防薄弱的浙江定海。定海之战,清军以2000兵力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殊死抵抗,却没有拖住英军北上的脚步。
同年八月,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抵达天津大沽口外,威胁北京。
眼看英军逼近,本来主张战争的道光帝此刻却开始动摇了,畏战求和的琦善也在此时趁机煽风点火,英军开战无非是因为林则徐“烧其鸦片,断其贸易”。
琦善的意思很简单,想要与英军议和,就必须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而林则徐自然就是罪魁祸首,只要惩治了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
随后,道光帝以“林则徐误国、病民、误天下”为由,毫不犹豫地罢免了他的官职。曾经的禁烟英雄,一下子变成了“祸国殃民”的罪臣。
1841年5月1日,林则徐又接到道光帝的圣旨,将他贬为四品卿衔,到浙江镇海听候差遣。到了镇海后,林则徐积极参与海防建设,希望能戴罪立功。
可是,不久之后,清军在与英军的作战中再次失败,为了开脱罪责,他们再次将罪责推到了林则徐的身上,表示只有再次惩治林则徐,英军才肯罢兵议和。
6月28日,求和心切的道光帝再次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之职,发往新疆戍边。
此时的林则徐虽然饱受诬陷,不被道光帝信任,但他仍忧国忧民,不为自己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在前往新疆的途中,他满怀爱国情怀地写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04
最后
当英国远征军以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时,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自此开始崩塌。
英国侵略者一路攻城略地,直逼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城下之盟《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苦难历程,同时,也打醒了沉睡的古老中国。
有人问,如果林则徐不虎门销烟,是不是鸦片战争就打不起来了?
其实,从英国派遣舰队叩开大清的国门开始,他们从未提到鸦片两个字,至今为止,英国都声称这场战争是通商战争,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做生意而挑起的战争。
在当时,清朝上至皇室宗族,下到贩夫走卒,对国外来的洋货根本不感兴趣。乾隆皇帝曾对外国来访的使者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当时的大清是一个农业帝国,自给自足,需要这些外来的洋货,相反的是,英国人却非常需要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一个结果,英国商人带着货物和白花花的银子漂洋过海而来,钱花出去了,货物却没人买,造成这种结果的只能是清政府。
英国人无时无刻都在想扩大在华的贸易版图,想要多港口贸易,可清政府就是只向他们开放了广州这一个贸易区,还规定他们只能和十三行交易,没任何商量的余地。
所以,干不过就只能打,英国自始至终都是以商务受阻为由与清政府开战,而林则徐给出的反击也是示以兵威,断绝贸易。
所以,英国商人和清政府的积怨已久,而鸦片只是英商找到了一个能赚中国人钱的商品,而虎门销烟只是他们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
中国幅员辽阔,王朝闭关锁国,懦弱无能,这样一个封建古老的国家,自然成为了殖民主义者侵略的最佳对象,若是没有鸦片,也许还会有别的贸易商品代替。
然而,腐朽懦弱的王朝并不代表有逆来顺受的人民!
苏醒的中国人在血火纷飞中成长,在牺牲和痛苦中奋起,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独立奋起反抗,为民族觉醒而奋斗,他们或许名垂青史,或许默默无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这句慷慨激言,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而战,为民族而牺牲,壮哉我巍巍中华!
如果左宗堂不死,代替李鸿章外交谈判,还会签订不平等条约吗
左宗棠不死而代替李鴻章對外談判,胡雪岩的商業帝國就不會倒,有銀支持左宗棠,世界最先進的武器令國家軍事得到革新,或許現在還是大清國。
李鸿章一向有“卖国贼”恶名,为何德国俾斯麦、日本伊藤博文等外国领袖却对其评价很高
说老实话,作为历史老师,看到网上怎么多洗白李鸿章的,真是觉得悲哀。
第一,李鸿章官居高位,能力当然强啊,当然有本事,这一点居然能作为洗白的主因,我只能呵呵。
第二,对比邻国日本明治维新,下层武士的觉醒,手工业者要求改革,一步步使日本走向强大。而中国,虽然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东方落后西方,进行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但其目的还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是从民族利益出发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孙中山才提出了用革命推翻清政府,然后才能赶跑帝国主义的侵略。
第三,洋务派是有机会成功的,因为当时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练新军,办实业。如果洋务派趁着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打出反清的旗帜,何愁大业不建。但是李鸿章没有这样的格局,他自诩为大清的糊裱匠,清廷衷心的走狗。从义和团运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农民都知道清廷必须推翻,到聪明的李中堂却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他属于地主阶级,在他眼里维护清廷,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第四,曾国藩自筹军费,带领湘军收复新疆,这等才是知晓民族大义的民族英雄。而李鸿章黄海大战,北洋水师避而不战,威海卫海战,双方军舰相差无几,士兵视死如归,但奈何武器太差,炮弹要么哑火,要么对敌军造成不了威胁,致远舰只能加速撞向日舰,被日舰击沉。想我中华儿女,从不曾缺过壮志之士,奈何权臣误国。李鸿章作为北洋水师的领袖,军备资金被清廷拿去修颐和园,而他自己也是富可敌国,李鸿章被抄家时,几千万两白银,如果有十分之一购置军备,也不会白白送给几亿白银给日本,让日本有了二战的本钱。
第五,帮李鸿章洗白的这些人,去看看李鸿章日常的吃穿用度,奢华至极,一个敲民髓的窃国贼,一个从来没有站在人民一边的人,现在在网上被怎么多人洗白,民智依然如此愚昧,我只能呵呵。
第六,为李鸿章洗白的人,想想谭嗣同,林觉民这样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有享受过什么吗?为了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李鸿章无非想的是怎样位极人臣,保住他的大清而已。近代以来,无数先烈为了民族,这片让我饱含泪水的土地而捐躯,请问他李鸿章比的上哪一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