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大埔背后的政法力量_大埔县_大埔_法治

大埔政法工作人员开展送法下乡宣传活动。受访者供图

大埔交警在执勤。受访者供图

展开全文

大埔公安在景区巡逻。受访者供图

大埔法院干警深入一线组织案件调解工作。受访者供图

“出行更安全了,邻里更和谐了,发展更有信心了……”傍晚时分,在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几个乡亲正在路上散步聊天。谈到近年来家乡的变化,村民刘阿婆笑逐颜开,“安心省心舒心,成为居住在这里的群众最大的感受。”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近年来,大埔县深入推进平安大埔、法治大埔建设,实现了矛盾不出村、安全有保障、获得感更足、幸福感可持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南方日报记者 陈泽铭

通讯员 余灏 罗文燕 古俏聪

一站式服务

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辛苦法官了,我已经把钱赔给黄小章(化名),压在心头的事终于解决了。”2月22日,大埔县人民法院光德诉讼服务站驻点法官黄坤伟接到了郭小勇(化名)的电话。此前,两人因饲养的牛群啃食水稻的事争执不休,矛盾逐渐加剧。

作为驻点法官,黄坤伟联合当地开展调解工作。在光德镇富岭村委会的圆桌上,黄坤伟用摆事实的方式,引导双方说出自己的诉求。为避免矛盾激化,他还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在调解组织的配合下,适时地把相关法律知识、现实情况融入谈话之中。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近年来,大埔法院积极探索“源头治理为先、非诉机制在前、法治宣传全程”的诉源治理模式。设置驻点法官解纷止争、化讼止讼,正是当地诉源治理的一个缩影。

去年10月25日,第6个“无讼村”在枫朗镇墩背村挂牌。此前,大埔法院与5个村共建的“无讼村”保持零诉讼记录。

何以实现矛盾不出村?据大埔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黄爱京介绍,该院构建的“庭、站、点”纠纷化解体系共同织就了一张诉源治理网,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推动了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

“庭”是夯实人民法庭建设,成立领导小组,建立院领导挂点联系人民法庭工作制度和非诉解纷量化考核方案,每个法庭均有三个基层治理单位入住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充分发挥了人民法庭的能动性,将纠纷矛盾化解在基层。

“站”是在全市率先与全县14个镇的司法所携手建立大埔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站,由员额法官对诉讼服务站进行驻点,每月到站、到基层进行纠纷调处、诉讼服务、法律咨询等,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诉讼服务。

“点”是在法律资源薄弱的场、村及工业园区建立诉讼服务点,由挂点法官每月到点提供诉讼服务,了解矛盾纠纷情况,开展矛盾排查调处,解答村民法律问题,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县建设14个诉讼服务站、8个诉讼服务点,驻站(点)法官每月到站(点)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诉讼服务。

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16日,当地发挥覆盖全域14个诉讼服务站纠纷调处、诉讼服务、法律咨询职能,各驻点法官到站服务459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51件;积极传播法治理念,开展“送法六进”“田间地头”法治课等普法活动72场次。

此外,当地积极畅通云端解纷渠道,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全力打造“厅网线巡”一体化诉讼服务中心,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仅2022年10月,大埔法院通过在线音视频调解方式调处了303件案,占全院调解案件的比重为31.6%。

多方协作

合力救助困境未成年人

“谢谢叔叔们,终于可以办理户口簿了,让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去年6月,未成年人小雨(化名)对大埔县检察院和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们连声道谢。

时间回到2022年3月底,大埔县妇联向大埔县检察院移送线索,称该县某镇有两名非婚生育幼童无法办理户籍登记,因此无法享受国家救助政策,致使生活陷入困境。

“我们初步调查后发现,这两名幼童的亲生母亲已难寻找,其生父刘某因刑事犯罪被广州市番禺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大埔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陈炜告诉记者,因案件涉及亲子鉴定、户籍登记等问题,需要公安机关协助解决,大埔县检察院立即联合县公安局,双方迅速达成共识,共同对困境未成年人实施救助。

随后,大埔县检察院马不停蹄地与番禺区检察院沟通,得到广州市番禺区检察院的大力支持,并商定采集刘某血样的具体方案。大埔县公安局迅速开展对两名幼童的血样采集,并积极帮助当事人解决亲子鉴定费用减免事宜。

据陈炜介绍,2022年6月,大埔检警双方工作人员驱车400多公里来到广州市番禺区看守所,采集了刘某的血样,随即又把血样护送至惠州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经鉴定,刘某与两名幼童系亲生关系,两名幼童最终如愿办理了户籍登记和相关国家救助,生活困境得到有效缓解。”

这是大埔县检警协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埔县检察院紧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重点和目标,持续更新执法司法理念,不断深化检警协作,切实推动“专人专办涉未成年人案件”,实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提质增效。2022年以来,大埔县检察院提前介入的11起案件,均实现无一退查补正,案件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022年4月,梅州市首个未成年警务中心及检察工作室在大埔县公安局挂牌成立。检警双方明确了未成年警务中心工作职责、涉未成年案件办理原则以及未成年检察工作室监督方式等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双方资源共享、监督配合、会商研判等机制,为未成年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护。

此外,大埔还先后成立了“七色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七色花”未成年人检察心理疏导室(百侯站),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和健康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注入活力。

在大埔县社区矫正基地,未成年小嘉正在和社工探讨着人生规划。该基地是大埔县司法局创新社区矫正帮矫措施、提高社区矫正矫治效果的新探索,主要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近年来,县司法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广州市天河区风向标社区服务中心合作,组织社工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两个八小时”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

对于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目前,大埔县通过司法救助倾注人文关怀,运用帮扶疏导、温情感化等柔性工作方法,教育、感化未成年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科技赋能

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

2月1日,大埔县公安局湖寮派出所收到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人民好警察,百姓守护神”,感谢该所民警为寻获老人所付出的努力。

原来,几天前,湖寮派出所接110转黄某报警,称大埔县湖寮镇某小区一87岁的老爷爷走失,请求派出所出警帮助。

时值严冬,老人的安危牵挂着民警的心。接警后,该所值班领导非常重视,指派民警迅速分头行动开展查找:一边调取相关监控视频寻找踪迹,一边在老人可能去的地方进行搜寻。同时,还向各村(社区)发布寻人启事,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老人。在众人的协助下,民警最终在湖寮镇黎家坪市场对面河堤找到老人。

近年来,大埔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平安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对政法执法工作、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满意度。

以大埔公安为例,该局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全局性、基础性的重点工作来抓,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持续得到提升。

具体而言,大埔公安在练兵培训上做好“加”法,及时补齐执法能力短板;在服务侦查上做好“减”法,着力减少执法突出问题;在查纠整治上做好“除”法,全面清除执法顽瘴痼疾;在建章立制上做好“乘”法,成倍提升执法工作质效。

强化智治支持,向科技要安全。

为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大埔县加快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深入推广“平安万家”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项目,加大“雪亮工程”推进力度,实现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形成网格化布警、点线面相结合、全天候控制的动态巡逻查缉工作机制。

据大埔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建设集政治安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立体化治安防控、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综合治理、综合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粤平安”社会治理实体化运作平台,以32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56路平安村视频监控系统、“综治E通”、镇村综合视频联网系统、派出所“大合成作战中心”等智能设备为依托,汇聚和整合全镇视频资源,构建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社会治理体系。

目前,当地实现县、镇、村三级综治视联网终端建设全覆盖,100%的村(居)接入视频监控资源,镇区和各村24小时视频监控无盲区全覆盖,并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治安防范。

通过智治强支撑,大埔县朝着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埔”建设稳步迈进。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五年大埔县群众安全感、对政法工作满意度位居全省、全市前列,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位居全市前列。

延伸

打好法治宣传“组合拳”

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为进一步推动法治乡村建设,2月17日,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埔县人民法院联合大埔县公安局茶阳派出所、大埔县司法局茶阳司法所在大埔县茶阳文化广场开展送法下乡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普法宣传者们通过法治案例宣讲、提供法律咨询、发放法治书籍及法治纪念品等方式,紧紧围绕养老诈骗、赡养继承、邻里纠纷等贴近群众生活的真实案例,向群众以案释法,并向群众宣传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情况,耐心细心解答群众涉法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活动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普法宣传活动很接地气,为他们答疑解惑,增强了法治意识。据悉,此次活动共计发放法治书籍500余份,法治纪念品300份,获益群众300余人。

在另一边,为切实提升企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增强企业员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3月14日,大埔县反诈中心民警受邀请走进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西三线闽粤支干线(潮州-27#阀室段)工程,到位于大埔县高陂镇大王坑金山茶场的山岭隧道施工第二标段项目部,为该公司30多名中层干部开展了反诈宣传讲座。

培训中,县反诈中心中的宣讲民警现场向参会人员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面临的形势、特点、危害。结合近期大埔高发的诈骗方法手段,重点围绕“刷单诈骗”“虚假网络贷款”“虚假投资诈骗”“冒充京东白条”“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同事诈骗”等易发电信诈骗手段的特点及犯罪实施的过程,用真实的案例以案说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向大家讲述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和技能,提醒大家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隐私、不乱点信息链接、不盲目私自汇款等。遇到不明情况时,要及时拨打96110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进行官方求证。

近年来,大埔县以送法下乡活动为契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方位普法,打好法治宣传“组合拳”,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