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多元“的保安族历史_保安族_姓氏_色目人

在众多少数民族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民族,他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语言,他文化深厚,姓氏特殊,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着不少的曲折,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名族-保安族

保安族的族源

保安族的族源可以归纳为"一主多元",主:保安族先民的主体是来自中亚细亚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多元:居住在隆务河畔的色目人和不同时期迁入保安地方的回、土、撒拉、汉等民族不断交流、联姻,等方式融入到保安族中形成了多元。

保安族的形成

《元史》、《蒙古秘史》等记载,1225年成吉思汗回师中原,军队中大量补充了从中亚诸国强征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1227年占领河州、洮州和金朝所属的积石州等,为了巩固政权在当地组建了一支"探马赤军",这支军队就是当年最早的保安族,保安族寓意就是"我保护你"。

保安族

保安族的发展

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47年)统计,保安站族,男妇一千名口。这是保安族最早有记载的地方。当时保安站主要是为了“守边防番”,至此保安族开始正式形成。

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农奴主的欺压,保安族族民被迫迁徙,在循化住了几年,又转入甘肃,在积石山边临夏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保安族一直沿用之前的习俗和方式,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

到了近代,保安族一直处在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等统治下。1930年起,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将该地划为“两保”。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驻守京城的“甘军”中有十几名保安族战士同兄弟民族士兵一道,英勇地打击外国侵略者,一些保安族战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安族的独特姓氏

说起保安族的姓氏,也是比较奇特的,保安族一直流传下来的姓氏:马,称为当地最多的姓氏。可能和当年叫做,探马赤军有关系,是一个一生戎马的民族。马姓占了几乎2/3的姓氏。剩下的韩、王、陕、周、丁等,其中韩、丁等是保安族自己原有的姓。周、王等姓氏是融入保安族的汉族等其他民族所带入的。所以占比非常少。

展开全文

由于保安族人口较少,与周围其他民族关系十分融洽,通婚也是非常普遍,随着异族通婚率的升高,大量的汉式姓被带入。据统计在1980年左右更是达到了20%左右。

保安族的现状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20074人。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保安族的人口数为24434人。

保安族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非常深厚,他的很多习俗,服饰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有机会可以去了解下他们的历史。喜欢保安族的都可以留言交流。

保安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