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朝的书籍
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新唐书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3.旧唐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4.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本书从秦汉写到民国,全书共一千余回,五百多万字,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作者是民国演义小说家蔡东藩。
5.细说大唐
唐朝(公元618年一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细说大唐大全集》讲述了唐从建立到灭亡的近300年历史,记录了大唐帝国的兴亡沧桑,展现了唐朝的勃兴与衰落。
本书通过对唐朝近300年间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回顾反思,。一书在手,遍阅大唐王朝恢弘壮丽的历史;尽览大唐帝国近300年的盛世传奇。
扩展资料:
唐朝的文化:
文学: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公元622年的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和781年三元状元。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谓是唐诗,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诗人。
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
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全唐诗》收录数量最多的大城市为洛阳、长安、金陵。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唐朝的李家皇亲和隋朝的杨家皇亲更有亲戚关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历代史学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朝
旧唐书简介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本纪部分
高祖至代宗,基本脱胎于吴兢、韦述等《唐书》帝纪;德宗至文宗,大体围绕相关实录多寡加减、编纂而成,与前半部已有现成帝纪可以直接引用的情况不尽相同;武宗以下,基本上采用的是贾纬《唐年补遗录》65卷。《旧唐书》卷一八宣宗纪“史臣曰” 的第一句称,“臣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我们知道,唐宣宗实录在唐代没有纂成。唐昭宗时,裴庭裕“采宣宗朝耳闻目睹,撰成三卷,目为《东观奏记》,纳于史馆。”今本《唐会要·修国史》中的这一记载,在整部《旧唐书》中只字不见,而且连裴庭裕这个人也未提起,后晋史官似未见其人、其书,这个“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的“臣”只能是贾纬了。因为后晋史官中,只有贾纬为纂修唐史、补救唐武宗以下“缺略”而“搜访遗文及耆旧传说”,撰有《唐年补遗录》。同样,《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史臣曰”的第一句,也是“臣常接咸通耆老,言恭惠皇帝故事”。这更证明,《旧唐书》武宗以下的帝纪是采自贾纬之书,并无裴庭裕《东观奏记》。
志的部分
有一个以往都未曾注意的问题。这就是:唐代关于“礼法之沿革”的几部主要撰述,《旧唐书·经籍志》没有著录,后晋时却曾为朝廷重视过。《册府元龟》卷五五九、《旧五代史》卷七八中,都有一段关于修《大晋政统》的记载。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即诏修唐史的前二年,左谏议大夫曹国珍上奏云:
请于内外臣僚之中,择选才略之士,聚《唐六典》、前后《会要》、《礼阁新仪》、《大中统类》、律令格式等,精详纂集,别为一部,商议古今,俾无漏略,目之为《大晋政统》,用作成规。
其事虽未施行,但上奏中提到的几部撰述后晋时显然尚存。除了《礼阁新仪》外,其余都可以在《旧唐书》的纪、志、传找到它们的纂修情况和内容简介。前、后《会要》,即苏氏兄弟《会要》、崔铉监修《续会要》,为今本《唐会要》的前身。这类有关“礼法之沿革”的撰述,无疑是《旧唐书》十志的主要取材之源。如果分别来说,大体可以作如下概括:礼仪志7卷,主要采自《大唐开元礼》、王彦威《曲台新礼》和文宗以后的一些礼仪奏章,而编纂体例则参照了《通典·礼典》。音乐志4卷,志一主要依据前、后《会要》,并参照了《通典·乐典》;志二主要本于《通典》卷一四四至一四六各篇,并参照了前、后《会要》、昭宗时的有关奏议;志三、志四为后晋太常寺所保存或搜集的“诸庙乐章舞名”,这是修史计划中作有规定的。历志3卷,应当本于韦述《唐书》,这可从其序文中找到线索,即所谓“但取《戊寅》、《麟德》、《大衍》三历法,以备此志”。天文志2卷,大部分内容、文字都与今本《唐会要》卷四二至四四的相关记载同,显然采自前、后《会要》;志下“灾异编年,至德后”,不少见于各帝纪,当采自肃宗至武宗各帝实录及司天台有关记载。五行志1卷,以前、后《会要》为主要史源,并参取各帝实录、有关奏疏。地理志4卷,篇幅最长,极有可能是采自韦述《唐书·地理志》,起高祖,至代宗。职官志3卷,志一“录永泰二年官品”,志二、志三的许多文字直接录自《唐六典》及后晋尚存的《宫卫令》、《军防令》等;德宗时的变革,主要录以当时的诏敕。舆服志1卷,采录《大唐开元礼》的同时,又以苏氏《会要》为另一重要史料来源。经籍志2卷,节取毋煚《古今书录》而成。食货志2卷,为最初总体规划中所无,在纂修过程中对唐代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有较深入的认识,加之最后一任监修刘昫在后唐、后晋都以宰相判三司,总管盐铁、户部、度支,必然注意唐代中后期以来的钱谷、货物,因而增立此志。就其所记内容而言,代宗至宣宗之事详于玄宗和玄宗以前。代宗以前以韦述《唐书·食货志》为底本,而德宗至宣宗间的主要史源则是前、后《会要》。刑法志1卷,以《大中统类》、律令格式为主要史料来源。总括起来说,《旧唐书》“十一志”基本不是采用唐代实录、国史“旧本”,而是以“记礼法之沿革”的各项“专史”为主要史料来源,如《大唐开元礼》、《唐六典》、《通典》、《会要》、《续会要》、《曲台新礼》、《大中统类》以及律令格式等。
列传部分
以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目录为据,立传者(包括目中出现的附传、有目无传者),除去重复,共1820余人,周边政权45个。
关于人物,大致有三种纂集办法。第一,吴兢、韦述《唐书》中有传者,后晋史官大都用为主要史源,或直接迻录,或略作编排。第二,韦述《唐书》以后的人物,后晋史官多据各帝实录进行剪裁。以韩愈《顺宗实录》为例,中有7人传记,即张荐、令狐峘、张万福、陆贽、阳城、王叔文、王伾、韦执谊传。对照《旧唐书》中相关列传,除不记言外,只有取舍详略和文字繁简的差异,并无规模、形制方面的不同。尤其令狐峘、张万福、阳城三传,与《旧唐书》三人传记,如出一辙。列传剪裁实录,还有一种情况,即以实录中的记事补叙到相关人物传中,如《玉海·唐河北三受降城》条所引《唐宪宗实录》140余字,几乎完完整整地出现在《旧唐书·卢坦传》中。第三,国史、实录失记或记述不完整的人物,则家传、行状、墓志、文集,乃至杂史、小说,不论《经籍志》是否著录,凡武宗以前的著述,都可能是后晋史官的取材之源。
列传中的45个周边政权,取材情况与人物传传记不同。概括而言,不只“国史、实录旧本”,《通典》、前后《会要》、贾耽《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等,都是其重要史料来源。
总体
总而言之,《旧唐书》的史料来源问题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是,五代后晋史官在纂修这部唐史时,绝非仅仅限于唐代的国史、实录旧本,这是必须清楚的。应当说,代宗以前的纪传体唐代国史,德宗以前的编年体唐史,武宗以前的唐代各帝实录,宣宗以前的有关“礼法沿革”的各种典志,以及《旧唐书》中提到的大臣奏议、诸公文集,乃至杂史、小说,都是后晋史官修史时的采摭对象。此外,不要忘记的就是《唐年补遗录》了。至于剪裁是否恰当,考辨是否精审,又是另外的一个问题。由于宣宗以后的原始素材本来就短缺,尽管几经搜求,仍然不足。所以,后晋史官不得不大为感叹:“惜乎简籍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允墨挥翰,有所慊然!”《旧唐书》卷18下《宣宗纪》“史臣曰”。
旧五代史的书籍目录
卷001(梁书) 太祖本纪一:朱温
卷002(梁书) 太祖本纪二:朱温
卷003(梁书) 太祖本纪三:朱温
卷004(梁书) 太祖本纪四:朱温
卷005(梁书) 太祖本纪五:朱温
卷006(梁书) 太祖本纪六:朱温
卷007(梁书) 太祖本纪七:朱温
卷008(梁书) 末帝本纪上:朱友贞
卷009(梁书) 末帝本纪中:朱友贞
卷010(梁书) 末帝本纪下:朱友贞
卷011(梁书) 后妃列传一:文惠皇太后王氏、元贞皇后张氏(张惠)、末帝德妃张氏
卷012(梁书) 宗室列传二:朱全昱、朱友谅、朱友能、朱友诲、安王朱友宁、密王朱友伦、郴王朱友裕、博王朱友文(本名康勤)、庶人友圭(即梁废帝朱友珪)、福王朱友璋、贺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康王朱友孜
卷013(梁书) 列传三:朱瑄、朱瑾、时溥、王师范、刘知俊、杨崇本(又名李继徽)、蒋殷、张万进
卷014(梁书) 列传四:罗绍威、赵犨、王珂
卷015(梁书) 列传五:韩建(子韩从训,又名文礼)、李罕之、冯行袭、孙德昭、赵克裕、张慎思
卷016(梁书) 列传六:葛从周、谢彦章、胡真、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
卷017(梁书) 列传七:成汭(又名郭禹)、杜洪、钟传、田頵、朱延寿、赵匡凝(弟赵匡明)、张佶、雷满
卷018(梁书) 列传八:张文蔚、薛贻矩、张策、杜晓、敬翔(敬翔妻刘氏)、李振
卷019(梁书) 列传九:氏叔琮、朱友恭(本名李彦威)、王重师、朱珍、李思安、邓季筠、黄文靖、胡规、李谠、李重胤、范居实
卷020(梁书) 列传十:谢瞳、司马邺、刘捍、王敬荛、高劭、马嗣勋、张存敬、寇彦卿
卷021(梁书) 列传十一:庞师古、霍存、符道昭、徐怀玉、郭言、李唐宾、王虔裕、刘康乂、王彦章、贺德伦
卷022(梁书) 列传十二:杨师厚、牛存节、王檀
卷023(梁书) 列传十三:刘鄩、贺瑰、康怀英(原名康怀贞)、王景仁(原名王茂章)
卷024(梁书) 列传十四:李珽、卢曾、孙骘、张俊、张衍、杜荀鹤、罗隐、仇殷、段深
卷025(唐书) 武皇本纪上:李克用
卷026(唐书) 武皇本纪下:李克用
卷027(唐书) 庄宗本纪一:李存勖
卷028(唐书) 庄宗本纪二:李存勖
卷029(唐书) 庄宗本纪三:李存勖
卷030(唐书) 庄宗本纪四:李存勖
卷031(唐书) 庄宗本纪五:李存勖
卷032(唐书) 庄宗本纪六:李存勖
卷033(唐书) 庄宗本纪七:李存勖
卷034(唐书) 庄宗本纪八:李存勖
卷035(唐书) 明宗本纪一:李嗣源
卷036(唐书) 明宗本纪二:李嗣源
卷037(唐书) 明宗本纪三:李嗣源
卷038(唐书) 明宗本纪四:李嗣源
卷039(唐书) 明宗本纪五:李嗣源
卷040(唐书) 明宗本纪六:李嗣源
卷041(唐书) 明宗本纪七:李嗣源
卷042(唐书) 明宗本纪八:李嗣源
卷043(唐书) 明宗本纪九:李嗣源
卷044(唐书) 明宗本纪十:李嗣源
卷045(唐书) 闵帝本纪:李从厚
卷046(唐书) 末帝本纪上:李从珂
卷047(唐书) 末帝本纪中:李从珂
卷048(唐书) 末帝本纪下:李从珂
卷049(唐书) 后妃列传一:武皇帝贞简皇后曹氏、太妃刘氏、魏国夫人陈氏、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淑妃韩氏、德妃伊氏、明宗昭懿皇后夏氏、和武显皇后曹氏、宣宪皇后魏氏、闵帝哀皇后孔氏、末帝刘皇后
卷050(唐书) 宗室列传二:李克让、李克修(子李嗣肱)、李克恭、李克宁
卷051(唐书) 宗室列传三:永王李存霸、邕王李存美、薛王李存礼、申王李存渥、睦王李存乂、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魏王李继岌、李从审(又名李继璟)、秦王李从荣、李从璨、许王李从益、李重吉、雍王李重美
卷052(唐书) 列传四:李嗣昭(本名韩进通)(子李继韬)、裴约、李嗣本(本姓张)、李嗣恩(本姓骆)
卷053(唐书) 列传五:李存信(本名张污落)、李存孝(本名安敬思)、李存进(原名孙重进)(子孙汉韶)、李存璋、李存贤(本名王贤)
卷054(唐书) 列传六:王镕(又名王矪)(子王昭诲)、王处直、王都(本姓刘)、王郁、李继陶
卷055(唐书) 列传七:康君立、薛志勤、史建瑭、李承嗣、史俨、盖寓、伊广、李承勋、史敬镕
卷056(唐书) 列传八:周德威、符存审(本名符存,后改名李存审)(子符彦超)
卷057(唐书) 列传九:郭崇韬
卷058(唐书) 列传十:赵光逢(弟赵光允)、郑珏、崔协、李琪、萧顷
卷059(唐书) 列传十一:丁会、阎宝、符习、乌震、王瓒、袁象先(又名李绍安)、张温、李绍文(本名张从楚)
卷060(唐书) 列传十二:李袭吉、王缄、李敬义(本名延古)、卢汝弼、李德休、苏循(子苏楷)
卷061(唐书) 列传十三:安金全(养子安审通)、安元信、安重霸(弟安重进)、刘训、张敬询、刘彦琮、袁建丰、西方邺、张遵诲、孙璋
卷062(唐书) 列传十四:孟方立(从弟孟迁)、张文礼、董璋
卷063(唐书) 列传十五:张全义(本名张居言)、朱友谦(本名朱简,又名李继麟)
卷064(唐书) 列传十六:霍彦威(又名李绍真)、王晏球(又名李绍虔)、戴思远、朱汉宾、孔勍、刘玘、周知裕
卷065(唐书) 列传十七:李建及(本姓王)、石君立、高行珪、张廷裕、王思同、索自通
卷066(唐书) 列传十八:安重诲、朱宏昭(或名朱弘昭)、朱洪实、康义诚、药彦稠、宋令询
卷067(唐书) 列传十九:豆卢革、韦说、卢程、赵凤、李愚、任圜
卷068(唐书) 列传二十:薛廷珪、崔沂、刘岳(子刘温叟)、封舜卿、窦梦徵、李保殷、归蔼、孔邈、张文宝、陈乂、刘赞
卷069(唐书) 列传二十一:张宪、王正言、胡装、崔贻孙、孟鹄、孙岳、张延朗、刘延皓、刘延朗
卷070(唐书) 列传二十二:元行钦(又名李绍荣)、夏鲁奇(又名李绍奇)、姚洪、李严、李仁矩、康思立、张敬达
卷071(唐书) 列传二十三:马郁、司空颋、曹廷隐、萧希甫、药纵之、贾馥、马缟、罗贯、淳于晏、张格、许寂、周玄豹
卷072(唐书) 列传二十四:张承业(本姓康)、张居翰、马绍宏(又名李绍宏)、孟汉琼
卷073(唐书) 列传二十五:毛璋、聂屿、温韬(又名李绍冲)、段凝(又名李绍钦)、孔谦、李邺
卷074(唐书) 列传二十六:康延孝(又名李绍琛)、朱守殷、杨立、窦廷琬、张虔钊、杨彦温
卷075(晋书) 高祖本纪一:石敬瑭
卷076(晋书) 高祖本纪二:石敬瑭
卷077(晋书) 高祖本纪三:石敬瑭
卷078(晋书) 高祖本纪四:石敬瑭
卷079(晋书) 高祖本纪五:石敬瑭
卷080(晋书) 高祖本纪六:石敬瑭
卷081(晋书) 少帝本纪一:石重贵
卷082(晋书) 少帝本纪二:石重贵
卷083(晋书) 少帝本纪三:石重贵
卷084(晋书) 少帝本纪四:石重贵
卷085(晋书) 少帝本纪五:石重贵
卷086(晋书) 后妃列传一:高祖皇后李氏、太妃安氏、少帝皇后张氏、皇后冯氏
卷087(晋书) 宗室列传二:广王石敬威、韩王石晖、剡王石重允(本名石重胤)、虢王石重英、楚王石重信、寿王石重乂、夔王石重进、陈王石重杲、石重睿、石延煦、石延宝
卷088(晋书) 列传三:景延广、李彦韬、张希崇、王庭允(本名王庭胤)、史匡翰、梁汉颙、杨思权、尹晖、李从璋(子李重俊)、李从温、张万进
卷089(晋书) 列传四:桑维翰、赵莹、刘昫(撰写《旧唐书》)、冯玉、殷鹏
卷090(晋书) 列传五:赵在礼、马全节、张筠(弟张篯)、华温琪、安崇阮、杨彦询、李承约、陆思铎、安元信、张朗、李德珫、田武、李承福、相里金
卷091(晋书) 列传六:房知温(又名李绍英)、王建立、康福、安彦威、李周、张从训、李继忠、李顷、周光辅、符彦饶、罗周敬、郑琮
卷092(晋书) 列传七:姚顗、吕琦、梁文矩、史圭、裴皞、吴承范、卢导、郑韬光、王权、韩恽、李怿
卷093(晋书) 列传八:卢质、李专美、卢詹、崔棁、薛融、曹国珍、张仁愿、赵熙、李遐、尹玉羽、郑云叟
卷094(晋书) 列传九:苌从简(又名李绍琼)、潘环、方太、何建、张廷蕴、郭延鲁、郭金海、刘处让、李琼、高汉筠、孙彦韬、王傅拯、秘琼、李彦珣
卷095(晋书) 列传十:皇甫遇、王清、梁汉璋、白奉进、卢顺密、周瑰、沈赟、吴峦、翟璋、程福赟、郭璘
卷096(晋书) 列传十一:孔崇弼、陈保极、王瑜、张继祚、郑阮、胡饶、刘遂清、房皓、孟承诲、刘继勋、郑受益、程逊、李郁、马重绩、陈元
卷097(晋书) 列传十二:范延光、张从宾、张延播、杨光远(子杨承勋)、卢文进、李金全
卷098(晋书) 列传十三:安重荣、安从进、张彦泽、赵德钧(本名赵行实,又名李绍斌)(养子赵延寿,本姓刘)、张砺、萧翰、刘晞、崔廷勋
卷099(汉书) 高祖本纪上:刘知远
卷100(汉书) 高祖本纪下:刘知远
卷101(汉书) 隐帝本纪上:刘承祐
卷102(汉书) 隐帝本纪中:刘承祐
卷103(汉书) 隐帝本纪下:刘承祐
卷104(汉书) 后妃列传一:高祖皇后李氏
卷105(汉书) 宗室列传二:魏王刘承训、陈王刘承勋、蔡王刘信、湘阴公刘赟
卷106(汉书) 列传三:王周、刘审交、武汉球、张瓘、李殷、刘在明、马万、李彦从、郭谨、皇甫立、白再荣、张鹏
卷107(汉书) 列传四:史宏肇(或名史弘肇)、杨邠、王章、李洪建(弟李业)、阎晋卿、聂文进、后赞、郭允明、刘铢
卷108(汉书) 列传五:李崧、苏逢吉、李鏻、龙敏、刘鼎、张允、任延皓
卷109(汉书) 列传六:杜重威、李守贞、赵思绾
卷110(周书) 太祖本纪一:郭威
卷111(周书) 太祖本纪二:郭威
卷112(周书) 太祖本纪三:郭威
卷113(周书) 太祖本纪四:郭威
卷114(周书) 世宗本纪一:柴荣
卷115(周书) 世宗本纪二:柴荣
卷116(周书) 世宗本纪三:柴荣
卷117(周书) 世宗本纪四:柴荣
卷118(周书) 世宗本纪五:柴荣
卷119(周书) 世宗本纪六:柴荣
卷120(周书) 恭帝本纪:柴宗训
卷121(周书) 后妃列传一:太祖圣穆皇后柴氏、淑妃杨氏、贵妃张氏、德妃董氏、世宗贞惠皇后刘氏、宣懿皇后符氏
卷122(周书) 宗室列传二:剡王郭侗(本名青哥)、杞王郭信(本名意哥)、越王柴宗谊(本名柴宜哥)、曹王宗让(又名柴熙让)、纪王柴熙谨、蕲王柴熙诲(传说后改名卢璇)
卷123(周书) 列传三:高行周、安审琦、安审晖、安审信、李从敏、郑仁诲、张彦成、安叔千、宋彦筠
卷124(周书) 列传四:王殷、何福进、刘词、王进、史彦超、史懿、王令温、周密、李怀忠、白文珂、白延遇、唐景思
卷125(周书) 列传五:赵晖、王守恩、孔知濬、王继宏、冯晖、高允权、折从阮、王饶、孙方谏
卷126(周书) 列传六:冯道
卷127(周书) 列传七:卢文纪、马裔孙、和凝、苏禹珪、景范
卷128(周书) 列传八:王朴、杨凝式、薛仁谦、萧愿、卢损、王仁裕、裴羽、段希尧、司徒诩、边蔚、王敏
卷129(周书) 列传九:常思、翟光邺、曹英、李彦頵、李晖、李建崇、王重裔、孙汉英、许迁、赵凤、齐蔵珍、王环、张彦超、张颖、刘仁赡
卷130(周书) 列传十:王峻、慕容彦超、阎宏鲁、崔周度
卷131(周书) 列传十一:刘皞、张沆、张可复、于德辰、王延、申文炳、扈载、刘衮、贾纬、赵延乂、沈遘、李知损、孙晟
卷132 世袭列传一:李茂贞(建立岐国,本名宋文通)(子李从曮、李从昶;从弟李茂勋,又名李周彝)、高万兴(子高允韬)、韩逊(子韩洙)、李仁福(西夏祖先)(子李彝超;彝超弟李彝兴,本名李彝殷)
卷133 世袭列传二:高季兴(建立荆南,本名高季昌)(子高从诲;从诲子高保融;王保义,本名刘去非;保融弟高保勖)、马殷(建立南楚)(子马希范)、刘言、钱镠(建立吴越)(子钱元瓘,原名传瓘;元瓘子钱佐,原名钱弘佐;钱佐弟钱倧,原名钱弘倧;钱倧弟钱俶,原名弘俶)
卷134 僭伪列传一:杨行密(建立南吴)(子杨渥、杨渭、杨溥)、李棨(建立南唐,又名李昪、徐知诰)(子李景,又名李璟、李景通)、王审知(建立闽国)(子王延钧,又名王鏻、王璘)
卷135 僭伪列传二:刘守光、刘陟(建立南汉,又名刘岩、刘䶮)(子刘玢,原名刘洪度或刘弘度;刘玢弟刘晟,原名刘洪熙;刘晟子刘鋹,原名刘继兴)、刘崇(建立北汉,又名刘旻)
卷136 僭伪列传三:王建(建立前蜀)(子王衍,初名王宗衍)、孟知祥(建立后蜀)(子孟昶,初名孟仁赞)
卷137 外国列传一:契丹(沁丹,又译为遥辇钦德,即痕德堇可汗;耶律安巴坚,又译为耶律阿保机,又名耶律亿,即辽太祖;辽太祖子耶律德光,本名耀库济,又译为尧骨,即辽太宗)
卷138 外国列传二:吐蕃、回鹘、高丽、渤海靺鞨、黑水靺鞨、新罗、党项、昆明部落、于阗、占城、牂牁蛮
卷139 志一 天文志
卷140 志二 历志
卷141 志三 五行志
卷142 志四 礼志上
卷143 志五 礼志下
卷144 志六 乐志上
卷145 志七 乐志下
卷146 志八 食货志
卷147 志九 刑法志
卷148 志十 选举志
卷149 志十一 职官志
卷150 志十二 郡县志
卷151 进旧五代史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