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曾水火不相容的法国与德国,为何如今能实现和平相处
- 二战时期德国和法国是什么关系,急急急!!!!
- 法国和德国两个有世仇的国家,为什么后来会合作
- 历史以来法德两国的关系怎样的
- 现在的法德亲如兄弟,为何历史上法国却总是跟德国过不去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与法国的关系
- 法国和德国关系怎么样
曾水火不相容的法国与德国,为何如今能实现和平相处
原因有以下三点:德国战败之后,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对受害国家进行道歉和赔偿、法德双方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着想,双方需要结合和双方领导人有意缓和双方关系,从而达成和解等等。
01、德国战败之后,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对受害国家进行道歉和赔偿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政府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对受害国家的伤害是多少大,主动消除德国存在的纳粹主义人员,并且积极对受害国家进行道歉和赔偿,德国这个举动就获得很多国家的谅解,毕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也正是德国的积极认错的态度,让法国看到新的德国,觉得可以跟德国进行深交,从而慢慢德国和法国就变成合作小伙伴。
02、法德双方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着想,双方需要结合
在二战结束之后,同样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大佬就进行冷战对抗,双方谁也不敢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从而各自拉拢战场,而欧洲是俄罗斯和美国争夺的重点。欧洲国家在这两位大佬的强压下就非常难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因此作为欧洲上大国之一的德国和法国想要在美苏冷战争保护好自己国家利益,那么就需要找合作小伙伴,才不会一下子就很被动,国家才可以走向独立自主。
03、双方领导人有意缓和双方关系,从而达成和解
由于历史关系,德国和法国关系本来就不合,双方一直是水火不相容,到了二战之后,双方领导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就不得不找机会缓和双方的关系,比如《德法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双方正式达成和解。
二战时期德国和法国是什么关系,急急急!!!!
是战胜国和仆从国的关系
二战伊始,法国就战败投降了,所以,二战时期,法国是纳粹德国重要的军工企业生产国,而且,法国有大量的志愿军入,参加了德国武装党卫军,伙同纳粹德国参加了侵略战争,为纳粹德国效力。
法国和德国两个有世仇的国家,为什么后来会合作
到目前为止,尽管欧盟出现了英国脱欧这样的挫折,但是欧盟的整体发展趋势还是不错的,仍热是世界上联合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欧盟在法国和德国两架马车的带动下,整体发展形势还是比较好的,法德是欧盟的大脑和中坚。不看历史的人们绝不会想到历史上法德是世仇,战争恩怨持续了几百年。
德国和法国是位于欧洲大陆最中心的国家,二战之前两个国家一直是世仇国家,谁都不想看到对方的强大。法国从黎塞留时代就开始千方百计阻挠德国的统一,之后,拿破仑几乎统一了整个欧洲,将存在了800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给推翻。直到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在俾斯麦率领之下,通过三次铁血战争,尤其是最后的普法战争,打败法国,才完成国家统一。威廉一世为了解气,专门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宣布德国统一,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仇恨。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率先进攻法国,都以德国的惨败而告终。法国自然想着最大限度的削弱自己的这个宿敌。
战后法德关系却迎来了迅速好转的新剧情。两国能化干戈为玉帛首先在于法战后德国的领导人以及德国这个民族认罪态度比较好,承认他们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积极向战争的受害国赔款和道歉,法国民众逐渐消除了德国是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这一偏见。1951年当时的西德总理兼外交部长阿登纳访问法国的时候,就表达了自己希望化解百年恩怨的意图。他曾说,他将访问法国,作为他第一次正式出访的国家,改善法德关系是改善整个欧洲问题的关键所在。法国总统戴高乐上台之后,也积极改善与德国的关系,两国 1963年签订了德法友好合作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德和解的最终胜利。
1944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大国,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利益考量将世界分为了两半,整个欧洲成为了一片废墟,如果德国和法国想要重振欧洲雄风,二者必须联合起来,否则就会成为被美国或者被苏联凌辱的对象。冷战的形势迫使他们必须走到一起。为了解决两国最为重要 的争端边境煤铁资源问题,他们建立了一个超越国家主权的经济结构煤钢共同体,运行很完美,为之后两国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全面合作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有名的舒曼计划。法国外长舒曼因很好地化解德法矛盾使欧洲联合起来而被称之为欧洲联盟之父。现在的欧盟就是在煤钢共同体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联合壮大起来的。
历史以来法德两国的关系怎样的
历史以来法德两国的关系怎样的?
18世纪以来—1869:和平为主;
1870,普法战争爆发;
战败的法国赔款割地,双方转入和平;
1914—1918,一战爆发。法国是协约国成员,德国是同盟国成员,法德陷入了一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巴黎和会》上惩罚了战败的德国。双方转入和平;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不久,1940.6月,德国攻陷法国。直到1944年法国才复国;
1945年5月德国投降,战犯受到审判,国家被盟国分区占领。法德转入和平;
1967年,欧共体成立,法德是六大创始国之二。从此两国开始了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经济,共创美好未来!
法德两国之间的历史关系转变
公元800年,法兰克人首领查理曼建立了东自易北河和多瑙河,西至大西洋,南起比利牛斯山和意大利,北至北海的庞大帝国。查理曼死后,他的三个孙子在公元843年通过《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由此形成了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国的雏形。英明一世的查理曼大帝做梦也不会想到:本是同根生的法国和德国在千年之后成为欧洲大陆上一对难以化解的夙敌,两国的恩怨持续百年之久。
公元17世纪爆发的“三十年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世界范围的战争,作战国家主要是当时的英国和法国。在这场战争中,与英国结盟的德意志诸邦成为法国军队的主要攻击目标,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作是法国人“征服德意志的一次尝试”。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许多德意志邦国加入反法同盟,成为镇压法国革命的重要力量。1815年,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与英军统帅威灵顿在滑铁卢一战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彻底粉碎了法兰西的帝国美梦。
19世纪中后期,在普鲁士容克贵族的代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率领下,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励精图治,逐渐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开始赶超法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源成为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当时的世界,煤炭和钢铁是最主要的工业材料,而法德边境富饶的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法国控制着欧洲最大的铁矿产地洛林地区,而德国拥有蕴藏着欧洲最丰富的煤炭产地鲁尔盆地。双方都急需彼此的资源以生产更多的钢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1870年,俾斯麦发动普法战争。色当一役,法皇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39名将军、300名军官及8.6万士兵成了德国的俘虏,创下了法国战争史上最耻辱的纪录。不仅如此,德国还乘机夺取了法国经济赖以发展的煤铁矿区阿尔萨斯和洛林。此后,获得欧洲最大的煤铁产区的德国经济好像上足了发条,在短短几十年中超越法国,其经济发展水平在20世纪初期跃升至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法国却既失去了经济优势又丢掉了面子,法德矛盾走向新的顶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夙怨甚深的法德两国分别加入协约国和同盟国阵营作战。正当法国险些再次沦为德国手下败将之时,英美两国先后参战,协助法国打败了德国,取得了一战的胜利。德国战败后,法国准备借机一雪前耻,最大程度地打压德国,使其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在巴黎和会上,法国坚决要德国支付巨额赔偿,以弥补战争对法国造成的损失;同时,法国收回了被德国占领了近半个世纪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随即又想要夺取德国的鲁尔地区。1920—1923年间,法国三次派兵强行进入鲁尔,但在英美的干预下最终没有获得鲁尔地区。在这期间,英美又不断扶德抑法,在欧洲鼓吹和平主义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德国法西斯兴起的温床。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向英法等国家发动进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国就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斩落马下,步伐整齐的德国军人浩浩荡荡地穿过巴黎凯旋门。
欧洲煤钢联营促进两国合作
在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协助下,法国人民在戴高乐将军的领导下战胜纳粹德国,光复了国土。历史又为法国提供了一次向德国复仇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并几乎使世界文明遭到毁灭。法德两国有识的政治家开始反思,在逝去的历史里,法德多次想靠挤压对手而谋求自身的发展;在战后欧洲亟需同心协力进行重建之际,原来的想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与此同时,二战结束后,美苏使欧洲也成为冷战战场,这使法德感到没有自主权和安全感,“欧洲自主”的要求日益提上日程。一些舆论呼吁两国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舒曼计划”结束了两国争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根本的纠正,最终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由于互不信任、竞争所造成的彼此一再兵戎相见的状态。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正式签订《煤钢联营集团条约》,这一条约是“舒曼计划”的具体实施。条约规定:建立六国煤钢共同市场,取消内部关税、商品数量限制和其他歧视性措施,调整价格,对煤钢生产进行有限制的干预。煤钢联营有利于法德化解宿仇。
法德领导人化解恩仇
美苏冷战爆发不久,西德总理康拉德·阿登纳敏锐地意识到要使德国在冷战中获得主动,必须将西欧联合起来,而实现西欧的联合首当其冲的便是法德和解。1951年4月11日,履新不久的阿登纳以西德总理兼外交部长的身份访问巴黎。阿登纳曾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当时法国人为阿登纳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向这位邻国总理表明:法国民众大度地抛弃了对德国的敌对情绪,决心要让德法百年恩仇烟消云散。应该说,正是由于普通法国百姓消除了百年来对德国的敌对情绪,才促成了德法恩怨的真正化解。
1958年12月,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竭力推行独立于美国的“戴高乐主义”。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同样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在当时,法国的政治地位高于战败的德国,如果法国采取主动姿态显然更有利于双方和解。
随着美苏冷战愈演愈烈以及欧洲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法德加快了和解步伐。1958年9月14日、15日两天,戴高乐在法国科隆贝双教堂村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参加这次会议的两位领导人的年龄都不小,戴高乐已经71岁了,他怀疑自己一大把年纪能否为法国人民服务。阿登纳开玩笑鼓励戴高乐说,自己比他大7岁,年龄不是他们交流的障碍。阿登纳的几句话给戴高乐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会谈中,德法两国领导人均表示,在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情况下,不能永远指望美国;加强法德合作,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是绝对必要的。阿登纳则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戴高乐欣然同意,并指出:“德国和法国必须结成紧密的友谊。只有德法之间的友谊才能拯救西欧。”阿登纳与戴高乐的会谈结束了法德两国长达百年的敌对历史,开启了两国和解和相互信任的新篇章。
1962年7月,戴高乐在爱丽舍宫接待再次来访的西德总理阿登纳时说:“在您光临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庆祝使我们两国从过去世仇变成坚定的朋友这一巨大的转变。”两个月后,戴高乐回访西德,全面阐述了法德结盟的重要意义。戴高乐说,法德之所以要结盟,首先是法德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由于美苏冷战而对欧洲造成的威胁;其次,要使欧洲自信和强大,除法德合作外,别无其他基础;第三,要使欧洲保持和平、均衡与发展,关键是西欧要有一个具有活力的、强大的欧洲共同体,而这个共同体的轴心就是法德合作。
从1958年秋到1962年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通过接触与会谈,增进了两国之间的友谊。1963年1月,阿登纳三访巴黎,双方签订了《德法友好合作条约》。条约规定:“在作出任何决定之前,两国政府必须就有关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首先是共同利益的问题进行磋商,以便尽可能达成类似的决定。”对于德法携手合作,两国领导人给予高度评价。阿登纳说:“我相信,在今天这个紊乱的世界里,……法德两国的紧密合作对于改造这个世界是很重要的”。戴高乐说:“法国和德国并肩站在一起,这确实对大家都是更有好处的。”德法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德和解这一历史进程的最后完成。从此,“巴黎—波恩轴心”开始形成。
德国彻底反省战争罪行,欧洲合作加速
伴随着法德合作的实现,德国也在一直对自己的战争罪行进行反省。从某种角度讲,正是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法德两国能够捐弃前嫌,使法国抛弃了以前对德国“侵略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德国则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法国和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邦德国政府勇敢地承认德国法西斯在二战中的罪行,彻底否定了法西斯体制。联邦德国的历届总统和总理都公开反省战争罪行。为防止新法西斯悲剧的重演,西德政府对公民特别是中青年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历史教育,西德政府强调历史教育的作用,强调“关键的任务是教育下一代,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责任视为己任”,使没有经历过炮火硝烟的下一代了解到“希特勒发动的这场战争的可怕后果以及法西斯的残暴统治”。
1955年,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统豪伊斯公开声明:“纳粹的侵略罪行是集体的耻辱。”1970年,阿登纳的继任者维利·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突然双膝下跪的场景感动了世人。在千百万已化作硝烟融入历史的逝者灵前,勃兰特郑重地说:“我下跪并不是因为我有罪……面对受害犹太人石碑,我不能仅仅面无表情地献上一个花圈就完事……应该有个举动。它对德国人和犹太人都有利,能为未来打通一条道路……”
勃兰特勇于面对历史谢罪的行为不仅化解了德国与波兰这两个相邻民族的战争夙怨,更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表明了西德政府和整个德意志民族对战争行为的忏悔和自责,更使全世界人民对勃兰特本人和全体德国人民肃然起敬。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5年4月27日,德国统一后的总统罗曼·赫尔佐克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旧址举行的纪念集中营解放50周年集会上发表演说,提醒全体德国人绝对不要忽视或忘记法西斯德国犯下的罪行。在演说中,赫尔佐克向全世界表示:法西斯德国写下的一段残害人类的黑暗历史,永远是德国的羞耻。此后,德国总理科尔又先后于5月4日、5月6日连续发表讲话和声明,强调德国人不能无视德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科尔特别强调,1945年5月8日不是德国的战败日,而是德意志民族从希特勒的法西斯统治下获得解放的日子,是全体欧洲人摆脱战争、死亡、恐惧而获得自由的日子。
历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是公正的。德国勇于承认战争责任和罪行的行为,勇敢面对历史和真诚道歉,不仅赢得了宽容与尊重,也使战后欧洲建立起新的信任关系,为欧洲真正的合作打下基础。与德国的认罪态度相对应,法国人放弃了百年来心中的仇恨,与邻为善,勇于与百年夙敌化解恩怨的这份大度也令人钦佩。伴随着德法两国的和解与接近,以法德为中心的欧洲共同体逐渐发展壮大,并在此基础上于1991年成立了“欧洲联盟”,成为当今多极化世界格局的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
现在的法德亲如兄弟,为何历史上法国却总是跟德国过不去
很长一段时间,德国处于一场四分五裂的政治动荡之中。直到工业革命爆发后,由于靠近波罗的海,北部的普鲁士才成为连接中欧和西欧的贸易中心。它的力量继续积累,与奥地利处于平等地位。为了扩大他们的地理权力,其他国家将不可避免地求助于一些位于中欧和德国的国家的想法。那是因为德国统一威胁法国维持欧洲大陆霸权。第一德国统一威胁法国维持欧洲大陆霸权,从地缘格局上看,法国位于西欧平原,北、西部临太平洋,南部靠地中海,东边与欧洲大陆相连,兼具陆地与海洋国家的地缘属性。法国西南为比利牛斯山脉、东南为阿尔卑斯山脉。其中,东面为莱茵河及众多低矮山脉,地缘屏障作用不是很大,是法国自身防御外敌,和对外扩张的关键处所在。再往东,便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的地缘关系最为紧密,而两国都有称霸欧洲大陆的欲望,这就使得德法在陆上存在不可调和的地缘矛盾。
其次,位于中欧的德国比法国有更大的面积和地理潜力,一旦统一,法国将失去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取而代之的是被德国镇压从地缘格局上看,位于中欧的德意志连接了西欧、东欧、南欧、北欧,是欧洲的“十字路口”,公路、铁路交通枢纽。在进入现代,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德意志这种中枢地区越来越明显。从内部看,德国内部山脉与河流规模小,纵横交错下,地缘阻断作用比不上很强。
普法战争后,不仅德国实现了统一,而且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也被德国取代。在政治统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迅速进入民族主义阶段,并迅速崛起成为欧洲强国。然而,德国走上了战争之路,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与法国的关系
德法两国的关系,从企图媾和到德国发动侵略并占领法国,再到后来的敌对阵营,协约国和轴心国的敌对关系。
具体进程是一战后,法国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凡尔赛体系制约德国,防止其东山再起,甚至直接派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希特勒上台后,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二战期间法国被德国全线占领在德国对波兰宣战后,为了完成对波兰的承诺,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先后对德国宣战。
后来德军绕过了马其诺防线,法国战败,贝当建立维希法国,直至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与盟军打败德国,法国与德国战斗才结束。1944-1945年,随着盟军占领西欧大陆,德国战败,法国得以光复。
法国和德国关系怎么样
德国和法国都一直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二战以前,德国和法国一直属于对立局面,早在罗马时代就互相侵犯,就像我国中原逐鹿似的。
二战德国开始时占领了法国,后又成为战败国,二战过后,德国经历了最艰难的时期,很多人甚至也是吃不上饱饭的。有很多德国人都到法国去工作,以解决温饱。后来凭借制造业,再度崛起,和法国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
欧洲的这些小国,尽管像德国这样科技这么发达,但是毕竟都太小了,想要以独立的姿态立足于国际社会是根本没有胜算的,也没有话语权,所以,作为两个当前最强大的欧洲小国,德国法国必须并肩作战,并且和其他周边国家一同构建了欧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