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谁到东北主持军事,刘少奇举了三个人,毛主席为何最看好林彪?袁崇全的人物简介_井冈山_毛主席_红军

本文目录

  • 由谁到东北主持军事,刘少奇举了三个人,毛主席为何最看好林彪
  • 袁崇全的人物简介
  • 解放后政府为他立碑,开国上将亲自为他的墓碑题字,他是谁
  • 袁崇全简历
  • 袁崇全的人物生平
  • 井冈山电视剧剧情 井冈山电视剧剧情简述
  • 《红军袁祟》全结局袁祟全最后的去向
  • 红军著名将领王尔琢是怎么死的

由谁到东北主持军事,刘少奇举了三个人,毛主席为何最看好林彪

老覃之前在《刘少奇自称军事外行,但他做的这些重大军事抉择,均获毛主席叹服》一文中提到,抗战胜利后,毛主席明知蒋介石并无和谈的诚意,但不想授人以口舌,还是接受了心怀鬼胎的蒋介石的虚邀,单刀赴会,亲赴重庆谈判。

为了让我中央不受这次和谈的干扰,仍处于正常运转之中,毛主席安排刘少奇在延安代理中央主席,并点了彭真和陈云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地位仅次于五大书记。

当时的东北经济力量雄厚,而且地理位置优越,自北而南,居高临下,刘少奇制定了一个军事杰作——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调动10万大军进军东北,抢在国民党的前面把东北建成我党巩固的根据地。

不得不说,“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总体战略部署是非常高明的。

要知道,东北对蒋介石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他从来没有对东北实施过有效管辖,在1931年“九·一八”前,东北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视为禁脔之地;在1931年“九·一八”后,东北又被日军霸占领了14年,他蒋介石在东北并无一兵一卒。

相较而言,在14年的抗战中,一直有我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在东北活动,并且,东北背靠苏联,即我党在民众心中有着不小的影响。

因此,只要我军部署迅速,是完全可以抢在国民党的前面把东北建成我党巩固的根据地的。

1945年9月17日,刘少奇手脚麻利地发电报给在重庆谈判的毛主席提出请示:“为了加强冀热辽地区工作,应即成立冀热辽中央局,派高岗、富春、康生等去工作,并须组织强有力的军事指挥机关,以陈毅或林彪或徐向前去担任。”

战争年代,军事为上。

该派谁到东北战略区主持军事工作呢?

刘少奇给毛主席推举的三个人选——陈毅、林彪、徐向前。

这三个人选让人瞩目。

其中的陈毅,毛主席此前已派他回华中战略区工作;林彪则被派往了山东战略区;只有徐向前属于休养闲置状态。

他们中的谁最合适呢?

毛主席陷入了沉思。

军情如火,9月19日,刘少奇在毛主席还没表态的情况下,发电报给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确定下的人选:“以李富春为书记,林彪为司令。”

这次,毛主席很快答复,让正在去山东路上的林彪转向东北地区进发,而改让陈毅前往山东战略区。

显然,毛主席在陈毅、林彪、徐向前这三个人选中,最终还是看好林彪。

另外,老覃在《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前指定的候补书记,在东北惹怒林彪,后为正国级》一文中又提到,毛主席点了彭真和陈云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彭真随后不久就担任了东北局书记兼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政委,调往东北。不过,到了东北后,彭真没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线,而着眼于抢占大城市,以赢取更多谈判筹码。1945年11月24日,在国民党将要兵袭沈阳的时候,彭真和林彪发生了一场充激烈的争论:彭真准备死守沈阳;林彪建议东北局和自治军总部移到海龙,建立地方根据地。

彭真则是党政工作的第一把手,林彪是军事工作的第一把手,两人的争论直接影响到我党、我军经营东北的方向和路线。

毛主席代表中央给东北局发来指示,给他们的争论划上句号,要求他们“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彭、林间的争论,让毛主席对东北局一、二把手之间不协调的问题长留脑海,挥之不去。

次年6月16日,他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反复权衡,向东北局发出了关于东北局主要领导干部重新分工的决定电报,改组东北局,提升林彪为东北局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彭真降为副书记兼副政委。

显然,在彭真和林彪之间,毛主席看好林彪。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林彪的军事才能是没得说的了。

但最主要的还信任。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毛主席对林彪的信任,可以追溯到井冈山时期。

毛主席第一次对林彪产生好感,是在1928年5月。

当时,红四军在井冈山的茨坪开会,林彪大胆发言,对毛主席的建军思路作了精辟且透彻的总结:“敌人来了,咱们就集合打敌人;敌人走了,咱们就分散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

毛主席带着欣赏的目光问身边的陈毅,说:“这人叫什么名字?”

陈毅说:“林彪,28团1营营长,树林子里的三只虎。”

毛主席对这个“树林子里的三只虎”有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王尔琢被叛徒袁崇全枪杀,毛主席便提林彪继任团长,使之成为红四军绝对主力团的一把手。

而让毛主席对林彪心存感激,并从此信任有加的,还是发生在红四军七大前后的一系列事件。

话说,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七大在福建省龙岩县城召开,讨论红4军建军原则和制度的会议。

毛主席与朱德、刘安恭等人围绕建军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在会议上,林彪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

在毛主席请辞红四军前委书记时,林彪大呼红四军离不开毛主席,强烈要求毛主席留下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

毛主席落选了红四军前委书记后,林彪多次上门安慰,还凑了200块银元相送。

另外,1932年1月,毛主席极力反对打赣州,他在红三军团打赣州失败后,提出了向闽西南行动的主张,力争挽回局势。

但这时的他已失兵权,论理,是指挥不动部队的。

身为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却听从他的指挥,远离根据地,直下漳州,一举奠定了毛主席领导地位的 历史 基础。

……

毛主席也因此非常留意培养林彪的成长。

比如说,在1930年元旦,林彪写信给毛主席,他以贺年的形式坦叙了自己对红军发展前景的看法,直言不赞成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

毛主席于是给他写了一封温和而诚挚的回信,这,就是后来的传世之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又比如说,长征途中,林彪不满意“尽走弓背路”,向中央写信,要求由“毛、朱、周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

中央政治局在会理城郊铁厂召开扩大会议时,毛主席只是宽容地批评林彪说:“你是个娃娃,你懂什么?”

这之后,毛主席要领导红军奠基西北,林彪表示要到陕南打游击;毛主席在洛川会议提出八路军的作战方针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林彪却大讲大兵团的运动战……毛主席都一一对林彪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当然,林彪最后也都表示了服从。

实际上,林彪到了东北后,也有过两次与毛主席意见相抵触的举动:第一次是1945年11月,毛主席要求林彪在锦州地区与国民党军队决战,林彪却力主放弃锦州,避免决战。第二次是1946年4月,毛主席要求林彪死守四平,林彪守了一月后,主动放弃了四平。

对于这两件事,毛主席并未介怀,反于1946年5月发电报给林彪说:“前线一切军事政治指挥权,统属于你,不应分散。”

可以说,安排林彪全面主持东北工作,毛主席是抱着高度的信任的。

也正是由于毛主席对林彪的高度信任,林彪得以在东北尽情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华,仅用三年时间,便解放了整个东北地区,并挥师百万威武入关,自北而南,建下了不世之奇功。

袁崇全的人物简介

王尔琢,字蕴璞,湖南省石门县人,1903年1月22日生,受进步思想影响,1924年他投笔从戎,考进黄埔军校,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跟朱德转战湖南,配合朱德、陈毅等组织发动了湘南暴动,担任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到达井冈山后,担任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在井冈山斗争的峥嵘岁月中,王尔琢显示了他卓越的才华,成功地参与了指挥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后政府为他立碑,开国上将亲自为他的墓碑题字,他是谁

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深受其害,并使他们流离失所。没有什么比白头发送黑头发更让人痛苦的了,很多家庭因为战乱总是不能团聚,有些家庭因为孩子上战场而担惊受怕。在这个子弹乱飞的年代,有多少人年复一年,轻而易举地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信仰。我们今天要讲的英雄,是一个年仅25岁,在战场上牺牲的少年英雄,他的名字值得我们大家记住。

王尔琢生于1903年,家住湖南省石门县,家境并不差,因此自幼便能进私塾读书,1920年,在中学时开始阅读进步书籍,接触先进革命思想。他17岁时就参加了学生运动,共产主义思想在他心中渐渐萌芽。

一九二四年五月,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上军校时,他表现出色,深受周总理的赏识,周总理便常与他交谈,使他对革命思想有了新的认识。一九二四年秋,在周总理的培育下,王尔琢心中已扎根于革命思想。他完全符合一个共产主义者的要求,于是,在周总理的推荐下,他得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六年,他再次参加北伐战争,战功多次获嘉奖,显示其卓越的指挥才能,一举成名,一举成名。象他这样年轻就能当战场上的领导指挥战斗,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才能是多么强大。一九二七年,王尔琢率军赴上海,蒋向他抛出橄榄枝,以高官身份怂恿王尔琢投靠国民党。王尔琢是坚定跟随共产党步伐的人,当然不会轻易被别人所迷惑,因此,他就拒绝了蒋。蒋大怒,下了一道密令除掉他之后,王尔琢在得知蒋的心意后,带着自己的军队逃出了蒋的控制。

一九二八年一月,朱军长看中了王尔琢的才干,于是知人善任,破格提拔他为参谋长,他确实不负朱军长的重托,在后来的战役中,他以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为红军的胜利开辟了道路。同一年三月,他运用妙计,把敌人的一个团全部消灭,保证了朱军长所率的部队顺利登上井冈山。今年四月,王尔琢又一次与毛主席取得联系,让毛主席和朱军长的队伍顺利在井冈山会师。

朱军长看人的眼光果然犀利,王尔琢不但促成了“毛朱”会师的胜利,也对国民党势力有很大的打击,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也有很大的贡献。七月间,王尔琢所率的二十八团接到一道错误的命令,但他也要执行军令,在二十八团几乎全军覆没的紧要关头,他及时改变了行军路线,保全了该团。

八月二十五日,时任营长的袁崇全率队叛逃,王尔琢率军前去追捕,对于叛逃者,他仍不遗余力地劝告,希望有人迷途知返,袁崇全率领两个连队在他的劝说下,返回营区,不幸的是,王尔琢却被袁崇全打死,他永远定格在25岁。民国四十九年,江西崇义县人民政府为王尔琢立了一座纪念碑,因其功勋卓著,许多人都由衷地钦佩他,甚至开国将军萧克也对他刮目相看,亲自为他题词,以表敬意。

王尔琢年轻时为我党保留了两个连的力量,除此之外,还为我党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他25岁时才过世,但他25年的岁月却可以流芳千古。后人也将以他为榜样,用有限的生命,为我们热爱的祖国创造无限的价值。与此同时,他的革命精神对一代又一代的人都会产生影响。

袁崇全简历

袁崇全是工农革命军第4军第10师第28团2营营长,原是地主家的阔少爷,投机来到革命队伍中。上井冈山后,革命军队艰苦的生活使他产生脱离红军投靠赣敌刘士毅部的企图,以图升官发财。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096349.htm

袁崇全的人物生平

他同那些悲观失望的人一样,说什么“靠红米南瓜打不出天下”,怀疑“井冈山红旗打不了多久”袁崇全说“在红军里有多大奔头?莫说营长,就是军长也同士兵一样的起居饮食,一样的待遇,还不如国军一个排长!”他认为自己是黄埔一期生,与王尔琢是同乡、同学,凭自己的牌子和才干,到国军那里,再怎么也能混上个团长。于是他与营党代表杜松柏等串通一气,在崇义县的新地圩密谋要把2个营5个连带到驻守赣南的刘士毅第七师去。不料,这一叛变投敌的行迹,被几个连、排长何笃才、赵尔陆、粟裕等人察觉了。1928年8月25日,他们机智地带回一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连,向朱德军长和王尔琢报告了袁崇全叛变的行径。
大家闻讯,无不震惊。王尔琢说:“我去把袁崇全喊回来!”大家都不同意。王尔琢自信说:“我是他们的团长,我和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他们会听我的”。朱军长提醒道:“你平时爱护、关心士兵,战士们拥戴你。但叛徒是丧心病狂、穷凶极恶的,还是打回来!”王尔琢仍然固执地说:“我谅他袁崇全不敢向我开枪!”于是王尔琢带领林彪的一营和军部警卫排,趁夜深人静四更天,疾步向新地圩赶去。在新地圩一打听,队伍已到思顺去了。赶到思顺,林彪命令各连散开将思顺包围起来。王尔琢带着警卫排径直冲进村。一进思顺街,王尔琢一边喊话,一边朝袁崇全驻地走去。战士们以为有敌情,纷纷拿起枪准备迎战。这时,王尔琢喊道:“不要开枪,我是王尔琢,接你们回去!”大家听清是王团长的声音,惊喜交加,混乱的局面渐渐平息了!
王尔琢向战士们问明情况后,布置警卫排从两侧包围上去,防止袁崇全等人逃走。自己向袁崇全住处走去,叫着袁崇全和杜松柏的名字,喊道:“你们回去吧,既往不咎,我担保!”袁崇全听到声音,立即拿着两支驳壳枪冲出房门,“砰砰”两颗罪恶的子弹射进王尔琢的胸膛,血流如涌。等警卫排战士赶来,袁崇全等20多个叛徒已逃得无影无踪,投靠了敌人。被骗去的最后两个连终于回来了,可是深受战士们爱戴的王尔琢参谋长却牺牲了,而且恰恰死于待如兄弟的同学、同乡、老部下之手,牺牲时年仅25岁!
1928年9月13日,红四军攻克遂川县城,生擒了这个可耻的叛徒,二十八团全体官兵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这个败类!

井冈山电视剧剧情 井冈山电视剧剧情简述

1、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转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寻求立足。途经三湾时,毛泽东在与余洒度等人的斗争中,将队伍进行了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 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员会等重要的建军原则,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在贺子珍等人的帮助下,毛泽东得到了井冈山“绿林”首领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立住了脚。

2、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倡导实践调查研究,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三大任务”等人民军队等建军原则;在通过“水口建党”等措施加强军队内部党的建设的同时,抓紧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遂川等三个县的红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蓬勃发展之时,陈浩的叛变使毛泽东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贯彻中央“左”倾盲动政策,把毛泽东开除出党,使之迫走湘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遭受巨大损失,史称“三月失败”。

3、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一战中伤亡惨重,朱德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拔起残破的军旗,发誓一定要把这面军旗扛下去。他的决心得到了陈毅的支持,两人率领起义部队余部始终坚持艰苦卓绝地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南暴动,历经周折和磨难,与毛泽东在井冈山砻市胜利会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在朱毛的领导下,采取灵活的“十六字诀”作战方针,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数次“会剿”,接连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大捷,使根据地的建设扩大到了六个县的区域,成立了湘赣边界人民政府。

4、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机勃勃地进入全盛时期时,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贯彻分兵向湘南进军的盲动政策,使红29团全军覆没,加之袁崇全的叛变,队伍几乎濒临绝境,根据地再次惨遭浩劫,史称“八月失败”。毛泽东临危不乱、立持异议,日夜兼程,亲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冈山的何挺颖、朱云卿等带领军民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彭德怀等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五军也来到井冈山,使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

5、对“朱毛红军”起初不以为然的蒋介石终于亲自披挂上阵,接连不断地调动重兵从“进剿”到“会剿”。面对强敌,朱毛决定留彭德怀守山,自领主力转战赣南,以求“围魏救赵”。但终因敌强我寡,井冈山失守。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部队中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分歧,加之留苏归来的刘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论”,攻击毛泽东,致使毛泽东在“七大”上落选,被迫离开红四军。

6、中央的“九月来信”纠正了红四军内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陈毅亲往闽西请毛泽东回到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上。红四军“九大”即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红军两年多来在井冈山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集中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问题。会后,针对林彪在新年贺信中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又洋洋洒洒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已初现雏形。

《红军袁祟》全结局袁祟全最后的去向

1924年,袁崇全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湘南起义后,袁崇全随朱德上井冈山。
1928年5月,袁崇全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二十八团二营营长。
1928年7月下旬,红四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兵败湖南郴州,二十九团几乎全军覆没。在返回井冈山的途中,袁崇全突然改变行军路线,准备向敌刘士毅部投降。王尔琢追到袁崇全驻地进行劝说,被袁崇全连开数枪。王尔琢当场中弹牺牲。
1928年9月13日,红四军攻克遂川县城,在激战中击毙了叛徒袁崇全。

红军著名将领王尔琢是怎么死的

王尔琢(1903.01.23-1928.08.25),又名蕴璞,湖南石门县人。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1928年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4月,朱德与毛泽东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28年8月25日,担任前卫第2营营长的袁崇全,胁迫、欺骗1个步兵连和1个迫击炮连叛逃。王尔琢闻讯后立即率警卫排追赶。当追至江西崇义思顺墟时,王尔琢努力做叛逃官兵的工作,两个连的官兵又回到了革命队伍中。而王尔琢却遭袁崇全开枪射击,英勇牺牲,年仅25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