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姓辈分家谱排行图表(颜家家谱排序)_曲阜_孔子_行辈

本文目录

  • 颜家家谱排序
  • 颜家家谱,永,绍,亨,昌以后是什么
  • 颜氏家谱字辈排列
  • 颜氏家谱的字辈
  • 谁知道颜姓的完整字辈
  • 颜姓辈分排列
  • 请问:谁知道孔孟颜曾四大家族的辈分是怎么排的

颜家家谱排序

颜氏族人将六十代以下拟定行辈吉字挨次开载,以供遵循排序,从六十一代开始,子孙起名必须依行辈吉字而定,颜氏子孙要严格按规定执行,不能随意更改。

曲阜颜氏行辈吉字由六十一世起:

公重从嗣胤,伯光绍懋崇,怀士锡振承,景世廷秉培,克建永沛昭,启裕显兆守。

为适应颜氏人口发展需要,曲阜颜氏后裔又续定九十一世至一百二十一世行辈吉字30字:

德泽知好乐,惟有仰立卓,周正曾安鼎,祥云天自多,继志忠孝悌,纲常如大科。

自七十四代起,阖族依此吉字排行。其他支派分别在家谱中记载了各自行辈吉字。

山东滕州古滕颜氏行辈--自十九世起:

道景秉培进,承沛昭启裕,长思联广临,宏发肇鲁蕃,绍德传家庆,慎中继英贤,四维开新宇,曜滕光尚远。

浙江会稽(绍兴市)横溪颜氏阖族总行字目:

东鲁儒风远,临沂祖泽长,承先勤克复,奕世定流芳。

浙江省会稽(绍兴市)横溪颜氏阖族小行字目:

永传贤圣德,齐继诗礼家,宗功思浩大,佑启灿光华。

江西省莲花县梅洲颜氏二修排行分辈:

定庆仲良,一仕日相。

江西省莲花县梅洲三修排行分辈:

定禾世火,志文廷象。

江西省莲花县梅洲四修排行及萍乡上埠大沙塘排行:

云生西方上,凝立自见光,标奇思雅致,呈采尚多良,令德推贤俊,忠厚裕庆长,秉礼兼守义,学成名显扬。

江西省萍乡市颜氏六修族谱载插岭字派:

伯学士凤,懋锡质树,奂培钟汝,本承家训,用储国章,业绍吉新,裕垂枚祥 ,贤德之师,节孝有光。克恢先泽。世远荣昌。

江西省萍乡市金沙湾32字派:

仁义世承,忠信凝祥,令德裕庆,正大永昌,标奇呈瑞,诗书文章,学成名立,发达显扬。

安徽省长丰县复圣堂世派--自一世起:

盛朝多有瑞,麟凤齐重长,东正庆继礼,传家世克昌,文明崇学术,俊秀绎书香,士子芳声远 ,醇良德化祥,义忠呈贤惠,慈仁久发光,瀚林乃显祖,豪杰赖春阳。

福建省德化县泗滨颜氏字行--自二世起:

文化追叔,伯邦秉朝,爵秩长怀,柏志俊茂,继君绍子,乔可英廷,永言孝思,声闻在上,明德维皇,贤魁多士 ,才重忠良,紫佩握符,绵绪炽昌,功贻世美,贵显华章。

福建省永春县桃场世系字行--自十五世起:

孟惟尚时,原卿叔孔,及嗣绳其,祖武万年,受祜贻厥,孙谋以燕翼子 。

福建省永春县篷壸孔里江田颜氏字行--自二十五世起:

讳辈:上昌盛世,玉振金声,承先启后,克绍箕裘。

字辈:绳其祖武,万年受祜,贻厥孙谋,以燕翼子。

马来西亚仁贵颜氏宗祠新编续订昭穆--自四十一世起:

垂裕厚昆,兴诸衍庆,丕振宇宙,树民建国,德扬光宗,亿世绪昌。

福建省安溪紫泥颜氏昭穆--自四十一世起:

宗鲁芳声远,支分裕后昌,云仍功祖德,奕世昭贤良。

福建省同安浯江字行--自十二世起:

德光体宽肇,惟有养启卿,美轮芳子耀,臣光允章永,绶俞运奕昌。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北镇房西埯思安公订--自十四世起:

式时惇叙,际遇昌期,呈才远大,恢复家声。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北镇房西埯州东离公订--自十四世起:

廸壳诒庆,臣邻卿尹,显承谟烈,垂裕重熙。

福州古田县昆山村颜汗公衍派字行--自十七世起:

则永昌经邦登,学士干桂万年香。

福建省南安金陶区南墘十四都字行:

朝廷广孝虽恩报国至邻显亲。

广东省潮阳州倚公派通修颜氏家谱字行--自十六世起:

天嘉宜周子,迁可仲世叔,崇微彰显德,昭意衍弘基。

广东省潮阳书名卅辈--自十世起:

邦仲继廷仕,存德世荣昌,经纶昭烈武,晋爵承国恩,克复崇先训,家学有本源。

广东省潮阳表号卅辈序:

鸣凤起奕立,建章程永成,敦仁锦庆厚,衍泽垂芳宏,上朝龙登俊,显达振宗声。

广东省潮安登隆原湖乡字行:

经世焕文章,义安起泰长,圣泽同风远。

广东省海丰县颜氏辈序--自七十二世起:

清尚宗遂绍,存德世荣昌,经纶招烈武,晋爵锡洪恩,克复从先训,家里有本源。

广东省海丰县重修族谱再撰100字辈序--自一百零二世起:

泉自鲁阜演,会海启宏基,沂康安新化,达青扬儒雅,诚孝尊祖导,序致立言全,积善亦常荫 ,厚履纳信义,修齐勉兴治,冀习督君博,孜励宜奋志,勋硕隆登位,宽正孚声远,谦逊以持恒,允明慎精语,昆仲居和悦,怡心开觉慧,壮显恢丕业,千秋同匡举,初绵传芳长。

广东省台山县海晏那村颜氏昭穆:

鸣显尚道德,仪恒重义礼,盛时世运捷,端可北和希。

广东省连平县官坑颜氏字行:

兴世远士希汝祖孙学有家存。

海南省琼州及雷州世系(由莆田分支):

日可祠如国家大振学业。

海南省琼州(由永春分支):

元表俊清以希大成业为经。

海南省琼州万宁县颜氏字行--自二十三世起:

光表俊清以希大成业为经。

广西区防城港宏文公裔孙班行:

祖德储材,训循文礼,孙谋锡庆,世挺仁贤。

福建省浯州即金门渡彭湖而台湾世系字行:

夏日其晋起忠孝可伯履,功宗登瑞榜联助衍宏基,复克己忠孝科晋起,功宗登瑞榜联助衍宏基。

台北市颜荣派下昭穆:

祖武万年受佑贻厥孙谋以燕子。

山东省颜姓渡台湾居大甲字行:

泰世开荣贵 嘉尚乐雍熙。

参考资料

颜家家谱排序.行业问答

颜家家谱,永,绍,亨,昌以后是什么

辈分就是家族中的世系次第关系,又称辈、辈行。字辈是辈分的代表字,中国古代每个家族的字辈谱是十分讲究、严肃的,族谱中字辈谱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到了清代,封建统治者还专门为曾颜孔孟四姓御赐统一的名派。颜姓大致有三套字辈:
第一套:明代61世宗祖颜鋐制定颂行的60-90世共30字。
61-公、62-重、63-从、64-嗣、
65-胤、66-伯、67-光、68-绍、
69-懋、70-崇、71-怀、72-士、
73-锡、74-振、75-承、76-景、
77-世、78-廷、79-秉、80-培、
81-克、82-建、83-永、84-沛、
85-昭、86-启、87-裕、88-显、
89-兆、90-守(同第二套90世“肇”字套入)。
第二套:清代72世祖颜星篆修《颜氏通谱》康熙恩赐的74-105世共32字。
74-崇、75-怀、76-宗、77-邦、
78-其、79-泽、80-允、81-昌、
82-家、83-学、84-克、85-复、
86-道、87-德、88-昭、89-扬、
90-肇、91-庆、92-宏、93-祚、
94-应、95-毓、96-国、97-良、
98-惟、99-思、100-一、101-本、
102-继、103-起、104-有、105-常。
第三套:甘肃颜氏派字言66-90世共25字。
65-如、66-凤、67-秉、68-文、
69-祖、70-学、71-永、72-宗、
73-东、74-鲁、75-伟、76-仁、
77-仰、78-大、79-贤、80-寻、
81-中、82-须、83-择、84-善、
85-克、86-复、87-广、88-心、
89-傅。
第四套:广东颜氏血脉
第79代:颜贵武
第80代:子:进裕1983年
第81代:孙:祖德2009年
----颜氏根(普行)
贵进祖光
吉庆华章
大同和顺
国运隆祥
衡阳怀节颜氏班辈:
原老谱班序:
华政甫景宗
思得友添文
世大登中献
承熙永昭宏
学尧裕佳兆
万仕朝端荣
昌宁定国泰
光廷显瑞龙
(从五十九世至九十八世本派,从七十三代“献”后接《颜氏通谱》康熙班辈)

颜氏家谱字辈排列

一世 颜回,字子渊 子 颜歆 孙 颜俭 曾孙 颜威 第五世孙 颜芃 第六世孙 颜亿 第七世孙 颜岵 第八世孙 颜卸 第九世孙 颜誉 第十世孙 颜产 第十一世孙 颜异 第十二世孙 颜愚 第十三世孙 颜逵 第十四世孙 颜律 第十五世孙 颜衷 第十六世孙 颜凯 第十七世孙 颜邃 第十八世孙 颜龠 第十九世孙 颜绰 第二十世孙 颜准 第二十一世孙 颜阮,字怀珍 第二十二世孙 颜亮,字世明 第二十三世孙 颜敫,字士荣 第二十四世孙 颜斐,字文林、颜盛,字叔台 第二十五世孙 颜钦(字公若,谥曰“贞”)。 第二十六世孙 颜默(字静伯,西晋汝阴太守) 第二十七世孙 颜含(字宠都,因平乱有功,封西平县侯,年九十三卒。谥曰靖) 第二十八世孙 颜髦(字君道,颜含子)、颜谦、颜约(皆颜含子) 第二十九世孙 颜綝(字文和,颜髦之子)、颜显,颜约之子,曾任护军司马 第三十世孙 颜靖之(字茂宗,颜綝子)、颜延之(字延年,颜显子) 第三十一世孙 颜腾之(字弘道,颜靖之子)、颜竣(字士逊,颜延之长子)、颜测(颜竣弟)、颜师伯(字长深,峻族兄) 第三十二世孙 颜炳之(字叔豹,颜腾之子) 第三十三世孙 颜见远(颜炳之子) 第三十四世孙 颜协(字子和) 第三十五世孙 颜之仪(字子升)、颜之推(字介,颜协第三子) 第三十六世孙 颜思鲁(字孔归)、颜愍楚、颜游秦(字有道) 第三十七世孙 颜师古(字籀)、颜相时(字睿,师古弟)、颜勤礼(字敬) 第三十八世孙 颜趋庭,字茂实 、颜扬庭、颜光庭(颜师古子)、 第三十九世孙 颜尚宾、颜勤礼生颜昭甫(字周卿)、颜敬仲、颜殆庶、颜无恤、颜少连、颜务滋、颜辟强 第四十世孙 颜元孙(字聿修,颜昭甫子)、颜惟贞(字叔坚,颜昭甫子) 第四十一世孙 颜迢、颜春卿、颜耀卿(颜元孙子)、颜杲卿(颜元孙子)、颜旭卿、颜茂曾,颜惟贞生颜阙疑、 颜允南、颜乔卿、颜真长、颜幼舆、颜允臧、颜真卿(字清臣) 第四十二世孙 颜传贽、颜季明(颜杲卿子)、颜颈(颜真卿子)、颜颙(颜真卿侄) 第四十三世孙 颜文 第四十四世孙 颜君佐、颜君雅 第四十五世孙 颜文威、颜文蕴、颜文铎 第四十六世孙 颜承祜、颜涉、颜街 第四十七世孙 颜仲昌、颜柽 第四十八世孙 颜太初,字醇之、颜端 第四十九世孙 颜复,字长道、颜继 第五十世孙 颜昌 第五十一世孙 颜擎 第五十二世孙 颜价 第五十三世孙 颜顺 第五十四世孙 颜宝 第五十五世孙 颜椿 第五十六世孙 颜之才,字宗艺、颜之美,字宗德 第五十七代 颜涣、颜襄、颜池,字德裕 第五十八代 颜拳,字克膺 第五十九代 颜希仁,字士元、颜希惠 第六十代 颜议,字定伯 第六十一代 颜公宏,字宗器,成化十八年袭 第六十二代 颜重德,字尚本,正德二年袭 第六十三代 颜从祖,字守嗣,无子、颜肇先,字启源,颜重礼之长子 第六十四代 颜嗣慎,字用修,长子颜胤宗先卒, 第六十五代 颜胤宗,字永昌、颜胤祚,字永锡,万历十七年袭 第六十六代 颜伯贞,字叔节,颜尹宗之子,万历二十七年袭、弟颜伯廉,字叔清,万历三十四年袭 第六十七代 颜光鲁,字宗旦 第六十八代 颜绍统,字景宗、颜绍绪,字振宗,崇祯十四年袭 第六十九代 颜懋衡,字以玉,康熙五年袭 第七十代 颜崇文,未袭封病故,无后、颜崇敷,字化南,康熙四十一年袭 第七十一代 颜怀礼,字子真,早逝、颜怀圉,字彤宾, 第七十二代 颜士采,字庆田 第七十三代 颜锡嘏,字公纯,颜士庄长子,乾隆三十六年袭 第七十四代 颜振估,字启愚,早卒无子、颜振奋,嘉庆十九年袭 第七十五代 颜承裔,字波仙,系颜振淇次子,为颜振估嗣子 第七十六代 颜景育,字养斋,光绪十三年袭 第七十七代 颜世镛,字冠声,1918年承袭复圣颜子奉祀官,1975年病逝 第七十八代 颜廷汉,颜世镛长子,1940年生,1972年病故 第七十九代 颜秉刚,颜廷汉之子,1965年生 80-培、 81-克、82-建、83-永、84-沛、 85-昭、86-启、87-裕、88-显、 89-兆、(90-守 90-肇)91-庆、92-宏、93-祚、 94-应、95-毓、96-国、97-良、 98-惟、99-思、100-一、101-本、 102-继、103-起、104-有、105-常

颜氏家谱的字辈

第一套:明代61世宗祖颜鋐制定颂行的60-90世共30字。

61-公、62-重、63-从、64-嗣、

65-胤、66-伯、67-光、68-绍、

69-懋、70-崇、71-怀、72-士、

73-锡、74-振、75-承、76-景、

77-世、78-廷、79-秉、80-培、

81-克、82-建、83-永、84-沛、

85-昭、86-启、87-裕、88-显、

89-兆、90-守(同第二套90世“肇”字套入)。

第二套:清代72世祖颜星篆修《颜氏通谱》康熙恩赐的74-105世共32字。

74-崇、75-怀、76-宗、77-邦、

78-其、79-泽、80-允、81-昌、

82-家、83-学、84-克、85-复、

86-道、87-德、88-昭、89-扬、

90-肇、91-庆、92-宏、93-祚、

94-应、95-毓、96-国、97-良、

98-惟、99-思、100-一、101-本、

102-继、103-起、104-有、105-常。

第三套:甘肃颜氏派字言66-90世共25字。

65-如、66-凤、67-秉、68-文、

69-祖、70-学、71-永、72-宗、

73-东、74-鲁、75-伟、76-仁、

77-仰、78-大、79-贤、80-寻、

81-中、82-须、83-择、84-善、

85-克、86-复、87-广、88-心、

89-傅。

第四套:广东颜氏血脉

第79代:颜贵武

第80代:子:进裕1983年

第81代:孙:祖德2009年

扩展资料:

颜氏家谱的历史:

颜真卿所作颜氏谱序载于明代《陋巷志》中,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就者。其后有宋欧阳修《与王深甫论世谱帖》所说之颜氏谱:“修启:惠借颜氏谱,得见一二,大幸。前世常多丧乱,而士大夫之世谱,未尝绝也。

自五代迄今,家家亡之。由士不自重礼俗,苟简之使然,虽使人人自求其家,犹不可得,况一人之力,兼考于缪乱亡失之余,能如所示者,非深甫之好学深思莫能也。颜谱且留,愚有未达,须因见过,得请集古录,未可委憧奴。昨日大热,艰于检寻,今送不次,修再拜。”但前述之谱早已亡佚。

谁知道颜姓的完整字辈

颜氏的家谱前二十三代:从颜回至二十三代颜盛,
一代回,字渊(一作子渊)。子歆。
二代歆,字少林,少博学,有才名。仕鲁为大夫,娶齐姜氏,子俭。元泰定三年奉旨从祀于复圣庙。
三代俭,字子勤,仕鲁为大夫。元泰定三年奉旨从祀于复圣庙。子威。
四代威,字子严,仕鲁为下大大,子(艹凡)。
五代艽,仕鲁为下大夫,子亿。
六代亿,仕鲁为下大夫,子岵。
七代岵,仕鲁为下大夫,子卸。
八代卸,字伯由。仕秦为大夫,子誉。
九代誉,舍人。子产。
十代产,有学行,楚项羽闻其名,聘之不就,终隐名林。子异。
十一代异,字世仁,汉大夫。子愚。
十二代愚,仕汉为卿士。子逵。
十三代逵,仕汉为大夫。子释。
十四代释,字季达,汉武帝时尚书郎,会稽都尉,书传作“驷”。子衷。
十五代衷,一作忠。郡功曹从事,巩令。子凯。
十六代凯,字季卿。张禹荐于朝,为安成太守。子邃。
十七代邃,字景深,郡上计吏。子龠。
十八代龠,字茂宗,州举茂才,子绰。
十九代绰,字参道,为太守。、子准。
二十代准,始仕,为从事,复高尚不仕。子阮。
二十一代阮,字怀珍,举有道,为著作郎。子亮。
二十二代亮,字世明,为郡督邮。见冀州刺史王纯碑。子敫。
二十三代敫,字士荣,州举茂才,官至御史大夫。子二,斐、盛。
明朝初期,故里颜氏人丁旺盛,为便于家族事务的管理把曲阜一带的颜氏族人按居住区域划分为若干户,每户推举户头、户举,自修支谱,建家祠。到清朝时才完成了故里十六户的划分。
故里颜氏十六户分布情况如下:
1.大宗户。家祠在翰博府西侧,颜子庙内,有谱碑。
2.泗皋户。宁阳县泗皋山。有林、庙、支谱。
3.嵫山户。兖州市,城西嵫阳山。有林、庙、支谱。
4.泗南户。旧名郑村户,曲阜时庄乡郑村。有祠庙、支谱。
5.陶村户。旧名颜家庙户,曲阜姚村西北。有祠庙、支谱。
6.巧泉户。旧名姚家庄户,曲阜姚村西。有祠庙、支谱。
7.坊上户。曲阜姚村西坊上村。有祠庙、支谱。
8.五泉户。旧名店子户,曲阜城南店子村。有支谱。
9.龙湾户。曲阜城西龙湾村,现颜家河口村。有祠庙、支谱。
10。萃溪户。旧名马厂户,姚村西北小颜庙庄。有祠庙、支谱。
11.泗上户。龙湾户分支。之载派五十九代时分出。
12.泗东户。旧名张庄户,之载派五十九代时分出。居姚村,有支谱
13.临泗户。旧名颜家村户,姚村镇颜家村。有支谱、家祠。
14.汉下户。曲阜城东北汉下村。有支
谱、家祠、谱碑。
15.防山户。曲阜城东防山小马庄村。有支谱。
16.陶洛户。曲阜城东陶洛村。有家祠、支谱。
故里颜氏十六户不是一次分定的。五十六代时仅九户。五十九代分十四户。至六十一代才完成了十六户的划分。
今传《颜氏族谱》有康熙五年版、乾隆已卯版,实为陋巷十六户全谱,并非天下颜氏全谱。
1944年,复圣七十七代奉祀官颜世镛、家族长颜怀英、林庙举事颜锡桐、颜振(钅皇)等倡修颜氏合族大谱,成立了筹备会。会长颜世镛,副会长颜怀英,秘书颜振锂,职员颜士株、颜锡榕、颜士英、颜振怀及各户户头、户举、执事官等人。因时局变化,只完成了各户支谱,未能汇成总谱,此后资料损失惨重。
颜氏族谱一向为宗子、族长、户头珍藏,世上无余本流传。
近年来,西安、自贡、湖南的颜氏后裔,都曾派人携族谱来曲阜参加颜子研究活动。
续修家谱
家谱是家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了解后裔传承情况,族人的迁徙与分布。凡在谱者才能享受颜氏特有的待遇,如入三氏学或四氏学读书,享受科举的优惠,减免赋役等。对不遵祖训,违法乱纪,有辱族门的人一概不能入谱,家谱起到了清理门户的作用。
颜姓字辈
确立行辈。颜氏自六十一代起开始有行辈。故里颜氏遵守行辈最为严格。从六十一代起,行辈吉字是:
公重从嗣胤,伯光绍懋崇。
怀士锡振承,景世廷秉培。
克建永沛昭,启裕显兆守。
“守”字下还有吉字三十。
桃源江田颜氏行辈吉字是:
上昌盛世,玉振金声。
承先启后,克绍箕裘。
绳其祖武,万年受祜。
贻厥孙谋,以燕翼子。
安溪行辈吉字是:
宗鲁芳声远,支分裕后昌。
云乃功祖德,奕世昭贤良。

颜姓辈分排列

颜姓字辈

清代,封建统治者专门为孔孟颜曾四姓御赐统一的名派。颜姓大致有俩套字辈:第一套:明代61世宗祖颜鋐制定颂行的60-90世共30字。
61-公、62-重、63-从、64-嗣、

  65-胤、66-伯、67-光、68-绍、

  69-懋、70-崇、71-怀、72-士、

  73-锡、74-振、75-承、76-景、

  77-世、78-廷、79-秉、80-培、

  81-克、82-建、83-永、84-沛、

  85-昭、86-启、87-裕、88-显、

  89-兆、90-守(同第二套90世“肇”字套入)
第二套:清代72世祖颜星篆修《颜氏通谱》康熙恩赐的74-105世32字。

  74-崇、75-怀、76-宗、77-邦、

  78-其、79-泽、80-允、81-昌、

  82-家、83-学、84-克、85-复、

  86-道、87-德、88-昭、89-扬、

  90-肇、91-庆、92-宏、93-祚、

  94-应、95-毓、96-国、97-良、

  98-惟、99-思、100-一、101-本、

  102-继、103-起、104-有、105-常

请问:谁知道孔孟颜曾四大家族的辈分是怎么排的

孔、孟、曾、颜后裔行辈五十字: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后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赵恒、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

尤其是乾隆帝曾先后八次朝孔,并于乾隆九年写给孔府经过避讳后的三十个字:

“希言公彦承,弘闻桢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子第75代孙孔令贻又续20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自从明朝初年朱元璋、朱允炆赐字辈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孟府、曾府、颜府也都相随而来,均按字辈起名,最终在民国时期才确定了这五十个字。

扩展资料: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孟子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3、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

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4、颜子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天家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