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原文(两小儿辩日原文及鉴赏)_孔子_日中_小儿

本文目录

  •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鉴赏
  • 两小儿辩日原文
  •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
  • 两小儿辩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其赏析
  •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鉴赏

  《两小儿辩日》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下是我整理的两小儿辩日原文及鉴赏,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 一作:辩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鉴赏

  《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对这种现象有了科学的解释:早上和傍晚,太阳角度低,穿透的大气层很厚,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很大,光路弯曲显著,所以人看到的太阳就大;中午太阳角度大,穿透的大气层相对较薄,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较小,光路弯曲没有早上和傍晚明显,所以人看到的太阳就觉得小了。此外,当太阳在早上的时候是从地面升起,而远处的屋子或山正和那大太阳成了一小一大的鲜明对比,而在中午周围没有任何东起跟它对比,显然就会显得小,这是我们的肉眼骗了我们。而且由于地球形状、大气层、运行规律等自然因素,简单运用生活规律或生活常识去解释是无法作出正确解释的。但作出正确解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正是“两小儿”和孔子的这种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而不妄加决断,正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而两小儿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也可以从两小儿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结果自然就不一致;说明他们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具有多元化思维;同时他们也具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本文同样深刻阐述了“学无止境”这一道理。

  “笑”在原文中显然有“讥笑”之意。至于该不该“笑”,也可以从多方面看。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为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但若从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并没有“强不知以为知”, 为什么要“笑”他呢?“孔子不能决”告诉人们,做人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孔子不能决”还告诉我们,孔子那样的大学问家,尚且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知识是无穷尽的,什么人都应该不间断的学习,不放弃探求。

  【拓展内容】

  《两小儿辩日》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章。理解字词古今不同含义,如语气词“乎”“去”“汤”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知道孔子吗?请讲一讲。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孔子又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所作所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呢?刚好,《列子》中有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两小儿讨论关于太阳的问题。)

  附注:

  (1)【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解释: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从陈国逃往蔡国后,也没得到蔡君的重用,常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感慨,一天发现弟子宰予中午还在睡大觉,气得说宰予是朽木不可雕,弟子们赶紧来安慰孔子,孔子说今后听其言而观其行,好自为之

  二、温习旧知:

  1、教师指出需掌握的重点文言词语

  (1)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距离。

  (5)及:等到。

  (6)则:就。

  (7)此不为:是。

  (8)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9)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指天气很热。

  (10)决:裁决,判断。

  (11)孰为汝多知乎:孰,谁,哪个;为,通“谓”,以为,认为;汝,你;知,通“智”,智慧。

  附注:通假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通假字的成因:(1)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3)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附注: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 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之规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之规,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 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 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天姥》)“,按照 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 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 “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字,能够代表很多意义。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书上还是旧字。在后来的人看来,那旧 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版“那个时候使用“板“。“板“可以表示木板,也可以表示印版。后来为了减轻“ 板“的负担,专门造了一个“版“字表示印版,于是“板“成了“版“的通假字,“版“便是本字。

  在多数的情况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因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可是,由于从古到今,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不一 致。例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通假字“读“代替了本字“逗“。“读“音dú,“逗“音du。

  复习通假字,千万不要离开课文去死记硬背,而要把它们放在句子当中去记忆,这样记忆才牢靠。下面列出常见通假字的表。根据通假字的读音,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不按照本字的读音顺序排列。

  2、特殊文言现象:

  (1)、通假字:

  为,通“谓”,以为,认为。

  知,通“智”,智慧

  (2)、古今异义:

  去:(古)距离;(今义):离开所在地到别处

  汤:(古义):热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液

  (3)、省略句: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去人)远,而日中时(去人)近也。

  3、教师总结文言直译的方法。

  总结:留——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掌握规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补——省略词句,定要补上。 换——古语白话,注意转化。

  调 ——遇上倒装,调整语序。

  三、以读促思:

  1、教师配乐诵读课文,请学生听完课文后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两个小孩争论有关太阳距离人远近的问题,相持不下请孔子作评判,孔子也不能决断。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较长句子的合理停顿。划出两个孩子的观点及其依据的句子。

  反馈意思: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盘盂那么大,这不是远的事物小而近的事物大吗?他是从视觉来判断;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比较凉,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手放进热汤里一样,这不是热的事物挨得近暖和一些而离得远凉些吗?他是从触觉角度判断。两小儿采用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判断,难免意见不一致。

  两个孩子的观点和依据虽不同,但他们都是从感官经验出发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的感官往往会误导我们。比如将一根筷子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似乎筷子浸入水下的部分弯折了,这就是光的折射导致视觉的错觉。

  3、实际上早晨中午太阳距离地球是一样的,大小也相同,为什么早晨较中午看起来大些,中午较早晨热些呢?

  明确: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大一些,中午的太阳小一些,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误差。因为,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时,有山峰、树木等地面物体作对比,太阳就显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阳高悬在空旷的天空,相形之下就显得小一些。实际上用仪器测一下,若不考虑地平线上大气折射的影响,早晚是一样的。至于地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早晨,太阳斜射,同束阳光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同时,因为斜射阳光通过大气层的厚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再加上夜晚地面辐射散热,日出前后地面热量亏损到极大值,因此,早晨气温低,显得凉爽。而中午呢,一方面太阳高度最大,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热量集中,另一方面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小,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再加上地面热量盈余,气温已经升高,因此中午就热得多。实际上对于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来说,早晨和中午日地距离的微小差别根本不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4、两个孩子的观点虽是错误的,但他们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么?

  明确: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

  5、孔子对两个孩子争论的态度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得出的启示。

  明确:孔子“不能决也“。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对于文章结尾,孔子“不能决也“,应让学生知道,许多自然现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些普通的科学常识,但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是难以解开的谜,所以孔子“不能决“是可以理解的。可见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教学时不要把两小儿笑话孔子作为主旨去理解。

  四、吟咏诵读:

  1、诵读训练:各小组自由诵读,请带上你们的情感态度,读出文章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也读出你们对这个小故事的体会理解。

  2、先配乐齐读全文一遍,然后指导学生背诵两小儿对话部分。

  前两句说的是两种相反的观点,都用肯定的语气读;后两句说的是根据,有为自己辩护兼驳斥对方的意思,都用反问的语气读。

  “我以”“一儿以”“此不为”之后,须作停顿。

  “大如车盖”重读,“则如盘盂”轻读——使有对比色调。

  “沧沧凉凉”轻读,“如探汤”重读——同上。

  自由练习诵读,能大体成诵即止。

  3、各小组推选一个代表配视频诵读。若哪位选手遇到困难自己的组员可立即支援。

  五、总结归纳:

  一、积累文言知识:

  古今意义、通假字、省略句、省略量词、反问句、重点实词、文言断句。

  二、启示:

  1、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实事求是;

  4、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因此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三、学习方法:

  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 归纳总结积累文言知识

  以读促思探寻文本主旨 熟读精思成诵反复品位

  六、拓展阅读:

  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注释:龠(yuè):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

两小儿辩日原文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即使是大学问家孔子也不一定能有准确的答案,小朋友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下面是两小儿辩日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两小儿辩日原文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一:

  相信大家都读过《列子.汤问》中的《两小儿辩日》吧,读后是不是都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吧。今天我就借这次机会告诉你们我的理解吧!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这些好奇心会驱赶着我们,使我们发现一个接一个的事情真理。如:牛顿因为好奇心发现了地心引力等。虽然文中的两个孩子在争论太阳是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上没能找出事情的真理,但是,我还是敬佩他们的善于观察能力,说话有理有据,独立思考事情的精神品质。同时,我也对孔子这位春秋末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肃然起敬,因为,他在那时是众所皆知的,只用随口一说,就可以让两个小孩知道谁对谁错,可以不让小孩说到:“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也不过于此!”可他却恰恰相反,自己不知道也就不说。

  每次读到这我都会想:为什么他不像其他一些名人一样,用一些手段来掩饰自己的不足,维护自己的名声呢?后来,读的次数多了,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事要实事求是。

  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要注意客观科学的分析事情。说话要想有理有据就要善于观察这就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二:

  此文讲的是孔子东游时的见闻,相信大部分人都读过这篇短小富有哲学意义的文言文。

  我认为,除却文章字面上的所要表达的’意义------孔子博学而谦逊,且善于向人发问以消除自己的短处,增长自己的见识之外,文章还深刻地揭发了另一个引人深思的道理:万事皆有两面性。

  一个孩童认为日出时太阳离人远,日落时近;另一个则认为日出时太阳距人近,而日落时远。两个人观点不同,理由却相对充分 ,在这种情况下,谁对谁错,都是很难加以分辨的,而此时,因为被人夸赞博学而不得不作答的孔子,有两条路可走。其一:详细地思考并依据两人之一的答案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二:表示自己的无力,从而脱身。显然孔子选得是第二条,这便体现了他的过人之处。

  为何?

  因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太阳的距离就和天的高度一样,不可能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若孔子作答了,可能当时会被小童们盲目崇拜,但日后被人加以考证,错误的可能性实在太大, 人们心中多少也会留下一丝丝的嘲讽,只是因他是“千古圣人”而不好表达罢了。

  孔子应该是发觉了回答这个问题会带来的影响,于是便不像大多数人一样,不懂装懂,强行逞一时口舌之快,这不正说明了他身为“孔圣人”的高瞻远瞩,想得全面透彻,且不滥充数,不懂装懂的魄力所在么?不是正应了那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名言么?

  所以,我以为,为人处事,我们要多学习孔子的实而不骄纵的做法,不因一时的脸面而得小失大,应多想多观察,老实而不木讷,被人询问时,知道便老实作答,不知道就放下脸面,说出实情,这样的人,丢了一时的骄傲,却能换来谦谦君子的美名。

  两小儿辩日原文2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翻译:

  孔子到东方游历,路遇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

  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太阳运行到中午时就离人远了。”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太阳远行到中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象车的伞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知识丰富呢?”

  注释:

  东游:到东方游说。

  辩斗:辩论,争胜负。

  故:原因,缘故。

  以:以为,认为。

  去:距离。

  车盖: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日中:正午。

  及:至,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同“谓”,说。

  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汤,热水。

  决:判定。

  孰:谁。

  汝:你。

  知:同“智”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为,同“谓”,说。

  及其日中如探汤:其,它(太阳)

  之(本文所有):连词不译

  作者介绍: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本来是列子(战国初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约在战国 后期成书。秦始皇焚书坑儒,

  《列子》被禁。汉初崇尚黄老,《列子》得行于世。汉武帝独 尊儒术,罢黜百家,《列子》散落民间。汉成帝求遗书于天下,刘向将《列子》编成八篇, 藏于内宫秘府。东晋时,张湛撰《列子注》问世,《列子》得以广泛流传。《列子·汤问》是_列子_所辑注,里面具有许多_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有的人也说是孔子所著,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今郑州市东30里圃田乡圃田村北有列子祠。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今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两小儿辩日原文3

  孔子

  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赏析

  《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

  注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1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

(rǔ)多知乎?”

译文

有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作品鉴赏:

鉴赏

《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两个小孩有着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孔子则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这说明了治学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道理。

对于两个小孩为什么观点不同,那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用“如车盖”和“如盘盂”的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形状的大小;另一个从触觉出发,用“如探汤”的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在中午时的灼热。

道理

(1)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2)说话要有理有据。

(3)要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4)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虚心学习。

(5)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6)学海无涯,我们应该树立终身的思考。

(7)学习两小儿执着探究、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2

孔子

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赏析

《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

注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两小儿辩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两小儿辩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两小儿辩日

  先秦:佚名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辩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辩日)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有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一个车盖,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

  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注释: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辩日)

  东:东方。游:游历、游学。见:看见。辩斗:辩论,争论.辩:争。其:代词,他们。故:缘故,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认为。始:刚刚,才。去:离;距离。日中:正午。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初:刚刚。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及:到。则:就。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为:是。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孔子不能决也。

  决:决断,判定,判断。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为:同“谓”,说,认为。汝:你。知:zhì,通假字。“知”通“智”聪明、智慧。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赏析:

  此文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这则小故事用对话贯串始终。全文以孔子的见不能决为贯串线索,颇有条理地叙述了两小儿辩日的过程。

  先写两个小孩分别就太阳距离人的远近鲜明地提出看法,引人思考。

  接着又分别摆出根据。两人互不相让,都使用反问句式,扣住了题目中的“辩”字,增强了论辩性。

  “笑”在原文中显然有“讥笑”之意。至于该不该“笑”,也可以从多方面看。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为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但若从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没有“强不知以为知”,为什么要“笑”他呢?“孔子不能决”告诉人们,做人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孔子不能决”还告诉我们,孔子那样的大学问家,尚且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知识是无穷尽的,什么人都应该不间断的学习,不放弃探求。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而不妄加决断,正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两小儿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也可以从两小儿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结果自然就不一致;说明他们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具有多元化思维;同时他们也具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本文同样深刻阐述了“学无止境”这一道理。

  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对这种现象有了科学的解释:早上和傍晚,太阳角度低,穿透的大气层很厚,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很大,光路弯曲显著,所以人看到的太阳就大;中午太阳角度大,穿透的大气层相对较薄,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较小,光路弯曲没有早上和傍晚明显,所以人看到的太阳就觉得小了。此外,当太阳在早上的时候是从地面升起,而远处的屋子或山正和那大太阳成了一小一大的鲜明对比,而在中午周围没有任何东起跟它对比,显然就会显得小,这是我们的肉眼骗了我们。而且由于地球形状、大气层、运行规律等自然因素,简单运用生活规律或生活常识去解释是无法作出正确解释的。但作出正确解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正是“两小儿”和孔子的这种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

  创作背景

  《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编著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此文即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文题是后人所加。此文记录的是春秋时期,两小孩与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的故事。

  作者简介

  列子,原名列御寇,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其赏析

  上学期间,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两小儿辩日》原文及其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小儿辩日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赏析】

  《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即使是连孔子也无法判断。说明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虚的教育与学习态度。

  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只不过这点距离的变化并

  不足以导致中午热早上凉,中午热早上凉是太阳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两小儿辩日”中讲的那个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同时认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字、词古今生理解。含义不同是学习本文的难点。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去”为“距离”之意,与现代常用义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出现,诸如此类的字词要让学生有所了解。

  先写孔子去东方游学,路上遇到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同时认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字、词古今含义不同是学习本文的难点。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去”为“距离”之意,与现代常用义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出现,诸如此类的字词要让学生理解。

  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善于运用比喻。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一方从感觉出发,以“如探汤”作比,结合“日初”和“日中”来说,也把理由说清了。由于作者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课文分析:

  第一自然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1)游:在这里指游历说服,走访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2)小儿:小孩。

  (3)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

  (4)指名读这一段话,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论。)

  第二自然段: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第一个孩子的想法是什么?读一读原文。

  (2)始出:刚刚,开始升起来。

  (3)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成解释的语气。

  (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个孩子的看法。(他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5)再说说第二个孩子的想法。(他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读一读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这。乎:助词,表示疑问,跟吗相同。

  (3)说一说他有这样看法的理由。(太阳刚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4)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第二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2)说说他有这样想法的原因?(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3)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为:说。

  (2)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孔子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下面是我整理的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两小儿辩日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词语解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翻译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鉴赏

  《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对这种现象有了科学的解释:早上和傍晚,太阳角度低,穿透的大气层很厚,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很大,光路弯曲显著,所以人看到的太阳就大;中午太阳角度大,穿透的大气层相对较薄,受到大气层梯度折射率影响较小,光路弯曲没有早上和傍晚明显,所以人看到的太阳就觉得小了。此外,当太阳在早上的时候是从地面升起,而远处的屋子或山正和那大太阳成了一小一大的鲜明对比,而在中午周围没有任何东起跟它对比,显然就会显得小,这是我们的肉眼骗了我们。而且由于地球形状、大气层、运行规律等自然因素,简单运用生活规律或生活常识去解释是无法作出正确解释的。但作出正确解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正是“两小儿”和孔子的这种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而不妄加决断,正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两小儿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也可以从两小儿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结果自然就不一致;说明他们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具有多元化思维;同时他们也具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本文同样深刻阐述了“学无止境”这一道理。

  “笑”在原文中显然有“讥笑”之意。至于该不该“笑”,也可以从多方面看。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为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但若从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并没有“强不知以为知”, 为什么要“笑”他呢?“孔子不能决”告诉人们,做人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孔子不能决”还告诉我们,孔子那样的大学问家,尚且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知识是无穷尽的,什么人都应该不间断的学习,不放弃探求。

  《两小儿辩日》鉴赏

  列子是属于道家学派,孔子是属于儒家学派,又以博学著名。因此列子写这故事,来讥笑孔子的无知,不能判断两小儿所提出的疑问。其实两小儿提出的疑问,也是列子提出的疑问。这个疑问,列子也不能解决。因为这两个疑问都是从感觉产生的。一个从视觉说,早上看到太阳大,中午看到太阳小。这个视觉并不正确。因为早上地球表面有云气,透过云气来看太阳,就显得太阳大。中午云气消散,就显得太阳小,其实太阳的大小并没有变。根据不同感觉来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正确。

  一个小儿说,太阳早上凉快,中午热,从身体对温度的感受来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近,也不正确。因为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这个温度的凉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近。

  这个故事是列子编出来的,并不真有其事。《列子》这部书经专家研究,是魏晋时人编的。其中可能有先秦传说,也有魏晋时思想。这篇里所提出的问题,大概魏晋时人还无法解决,春秋时人的孔子更无法解决。《列子》提出这个问题来笑孔子的无知,其实他跟孔子一样,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这里得到启发,人们想到的问题,有的.在当时并不能得到解决。如晋代张华《博物志》八里讲到:“奇肱国,其民善机巧,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风远行。”说商汤时代已经有人能造飞车。直到张华的晋代,也没有人会造飞车。但至少在那时,已有飞车的想法。这种想法到后来终于实现了,人们终于造出飞机来。关于太阳和地球的远近,在著作《列子》的时代是无法正确解决的,但后来科学家终于算出来了,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14960万公里。科学的促进,有时也受到各种想象的影响。因此,在生活中提出各种想象来也是好的。就这个意义说,这个故事也是可取的。这个故事的好处,可以启发人们去考虑问题,要从多方面来考虑。两个童子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就把不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了。提出了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对科学的促进是有作用的。

  《列子》里写这个故事,要讥笑孔子的无知。这是因为《列子》属于道家的著作,孔子是儒家,学派不同,所以道家要讥笑孔子。这点是很明白的。所以这篇的结论:“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讥讽的话是不正确的。

  再就这篇的写法看:先提出结论,再加说明,这样写简单明了。就说明看,结合人们的经验,写得具体明白,这样写是好的,所以虽提出这个不好解决的问题,还是写得简单扼要,具体明白,达到要说的目的。在说明里,作者在一处用了两个比喻,一个“如车轮”,一个“如盘盂”,这两个比喻具体地说明日的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明白了,这个理由是从人们的视觉来的,所以是有力量的。因为当时人的知识,还没有感到视觉在一定的场合是不尽可靠的。另一个说明,讲一种感觉是“沧沧凉凉”,一个比喻“如探汤”。这样讲一种感觉和一个比喻,结合“日初出”和“日中”来说,也把结论的理由说明。这是从人们的感觉来的,也有说服力。当时人们也没有感到人们的感觉是受各种条件的影响的。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篇《辩日》对人们的认识是有影响的。现在看来,这个问题的提出,对后世科学家的探讨,还是有作用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