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配画图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主题的绘画)_清明_杏花村_清明节

本文目录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主题的绘画
  • 清明唐诗配画怎样画简笔画牛
  • 清明节的古诗配画有哪些
  • 有关清明节的诗、词、句、谚语
  • 关于清明节诗句配图
  • 清明和春天美景的古诗
  • 清明诗配什么画简单又好看
  • 有礼有节|一诗配一画,诗词大“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主题的绘画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诗书画》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竟不是杜牧的作品?

清明唐诗配画怎样画简笔画牛

诗配画中牛的简笔画:

因为中国古诗配画中,牛的品种是水牛和耕牛,而非奶牛和斗牛,这需要注意。

清明节的古诗配画有哪些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夜 唐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有关清明节的诗、词、句、谚语

诗:1、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谚语:

1、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2、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3、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4、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5、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扩展资料: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关于清明节诗句配图

1.清明古诗的配图有哪些

清明bai古诗的配图有:清明古诗4首1、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韩翃du《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3、陆游《感旧四首末章盖思有以自广 》路入梁州似掌zhi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未论日远长安近,且喜南山天际横dao。4、王禹偁《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5、张继《闾门即事》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专。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6、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属莺。

2.清明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郊行即事》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垧。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拼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3.关于清明节的图片

清明节相关的简笔画:

1. 放风筝:

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

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

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2. 与杜牧《清明》有关: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 扫墓祭祀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清明节扫墓祭祖礼俗与信仰、祭祀、历法节气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古时代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为了农事的丰收,除了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还得请祖先保佑,由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先秦时代有些地方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

4.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带翻译 五首

杜牧《清明》赏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清明的时候,又下起了纷纷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理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简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别人询问,附近那家小酒馆可以歇歇脚,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远方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诗的前两句,读者可以看做是一幅清明烟雨图。清明本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人们多出来祭祖踏青。诗篇中第一句就讲述一位孤独旅行在外的人,遇到了“雨纷纷”的天气。小雨下的不急也不大,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节原本是全家人扫墓的日子,是亲情色彩浓郁的日子,但他独身赶路,又被雨淋湿,无处可藏,心情自然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欲断魂”三字,将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写的淋漓尽致。能不能找个酒馆,喝点酒,避避雨,暖暖身子?于是读者可以想像,他急匆匆向一个牧童询问,牧童招手一指,用比答话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远方的“酒家”。在春雨中或开放的飘落的杏花林的后面,隐隐约约是个小村庄,就从那里,似乎已经飘出了酒香……

黄庭坚的《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

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

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

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

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

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

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

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

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5.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关于清明的诗句:《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韩翃《寒食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王禹偁《清明》。

清明和春天美景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不好意思,一次不能传很多图片

清明诗配什么画简单又好看

1、清明

杜牧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2、破阵子·春景

晏殊

原文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

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能

够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3、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原文: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译文:

天气刚刚变暖,时而还透着微寒。一整天风雨交加,直到傍晚方才停止。时近清明,庭院里空空荡

荡,寂寞无声。对着落花醉酒酣饮,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般情境。

晚风吹送谯楼画角将我惊醒,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更加宁静。正心烦意乱、心绪不宁时,哪里还能

再忍受溶溶月光,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

有礼有节|一诗配一画,诗词大“绘”

年轻版“诗词大会”



诗词有许多鲜明的亮点:

平平仄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韵律优美又言简意赅,

即便是最厌学的小孩,都能随口吟诵。

早晨课堂上,

咿咿呀呀的小读者用琅琅书声体会着古典情怀,

有的用脑袋晃动出节奏感,

有的眼睛微闭,脑海里构思画面,

那模样,要多认真有多认真。

▲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赠汪伦》

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鸟雀啼声声,诗词唱声声,

小学者们的文学探索从诗词启蒙,

一场小型的“诗词大会”

就伴随着早晨六七点钟的太阳冉冉升起。

古诗词典雅、优美、含蓄、长情,

于耳濡目染中,陶冶心性,

又潜移默化地浸润心灵,

一诗一词转化为小学者们儒雅的一言一行。

▲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使至塞上》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枫桥夜泊》

张继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词。韵味



诗词是极度凝练的情感艺术,

往往只需要极少的字数,

就能传达出丰富、复杂的情感,

且能让后来读者“感同身受”。

诗词有味,回甘无穷。

在字句里,悄悄地动人心魄;

于音律中,撞击敏感的心弦;

这共振就是共鸣,是情感的互通。

▲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如诗。如画



不独独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实古诗词大多都有画面感,

自然风景诗如是,

追古抒怀诗,亦如是。

口中有词句,脑海里有画面,

这也诗词的另一个大魅力。

攀上语言的高峰,

乘着想象的翅膀,

我们就可以在诗词的海洋里恣意遨游。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观书有感》

朱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游园不值》

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如梦令》

李清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画。意境



学者王国维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有我”和“无我”都是意境。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千百年来,诗词受历史长河的淘洗,

许多资质平凡的诗词早已淹没,

流传至今的都是名篇,

是有境界,有格调,有市场的鲜活之作。

诗词和绘画就像一对相互佐证的双胞胎。

画与诗,是艺术表发上的相通,

从词语到格律,

从语境到意境,

诗词以其独特的美,虽历久,而弥芳。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十五从军征》

佚名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泊秦淮》

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与词,文与雅



读一首诗,

脑海里浮现一幅画,

赏一幅画,

口里吟诵一首诗词,

当诗词和图画配合,如鱼得水。

一诗一画,就是一场诗词大“绘”。

绘图、绘色、绘声,

如诗、如画、如歌,

诗词一句,尽得风雅。

学诗词,可长才情,可抒发感情,

也可和古人情感互通,

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犹如沉浸于悠悠古韵里,沉酣一梦。

或仕途得意,“春风得意马蹄疾”,

或乡愁满怀,“近乡人更怯”,

或壮志在胸,“不破楼兰终不还”,

或家国大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千万种情感凝练在一词一句中,

也定格在这才情满溢的诗词大“绘”里。

· 今日互动 ·

^

看图猜诗,最后7张分别是?



图片来源于何仙仙站酷个人网页,此处仅限分享,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礼有节®是扎根在深厚的中国文化里,用当代文创思维推动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复兴的美学品牌。品牌理念源于《礼记》,寓意以谦谦君子之心,温和的推动中式生活风格的回归。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