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什么虫子?昆虫地狗的学名是什么_蝼蛄_若虫_成虫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蝼蛄图片 蝼蛄 若虫 成虫

本文目录

  • 请问这是什么虫子
  • 昆虫地狗的学名是什么
  • 请问以下图片的动物学名叫什么(这动物是在田里挖洞的)
  • 【求助】请问第一、二与三、四 这四张图片分别是两种什么虫子
  • 请问这种是什么昆虫会钻土
  • 慎入!恶心!这是什么虫子
  • 请问这是什么动物,前边有两个像钳子一样的东西,晚上飞进来的
  • 大家谁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
  • 这是个什么虫子
  • 这是个啥虫子能飞到四楼来

请问这是什么虫子

蝼蛄,

又名拉拉蛄、地拉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要类型有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昆虫,俗称拉拉蛄、土狗子等。不全变态。蝼蛄的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宽阔粗壮,适于挖掘,属开掘式足前足胫节末端形同掌状,具4齿,跄节3节。前足胫节基部内侧有裂缝状的听器。中足无变化,为一般的步行式后足脚节不发达。覆翅短小.后翅膜质,扇形,广而柔。尾须长。雌虫产卵器不外露,在土中挖穴产卵,卵数可达200一400粒,产卵后雌虫有保护卵的习性。刚孵出的若虫,由母虫抚育,至一龄后始离母虫远去。

华北蝼蛄:约三年一代,以成虫若虫在土内越冬,入土可达70mm左右。第二年春天开始活动,在地表形成长约l0mm松土隧道,此时为调查虫口的有利时机,4月份是危害高峰期,9月下旬为第二次危害高峰。秋末以若虫越冬。若虫3龄开始分散危害,如此循环,第三年8月份羽化为成虫,进入越冬期。其食性很杂,危害盛期在春秋两季。

东方蝼蛄:多数1一2年一代,以成虫若虫在土下30-70mm越冬。3月份越冬虫开始活动危害,在地面上形成一堆松土堆,4月份是危害高峰,地面可出现纵横隧道,其若虫孵化3d即开始分散危害,秋季形成第二个危害高峰,严重危害秋播作物。在秋末冬初部分羽化为成虫,而后成、若虫同时入土越冬。

两种蝼蛄均有趋光性、喜湿性,并对新鲜马粪及香甜物质有强趋性。卵产于卵室中,卵室深525 mm不等。

昆虫地狗的学名是什么

昆虫地狗的学名是蝼蛄。

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称为地蝲蛄;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

体长圆形,淡黄褐色或暗褐色,全身密被短小软毛。雌虫体长约3厘米余,雄虫略小。头圆锥杉,前尖后钝,头的大部分被前胸板盖住。触角丝状,长度可达前胸的后缘,第1节膨大,第2节以下较细。

图片如下:

请问以下图片的动物学名叫什么(这动物是在田里挖洞的)

蝼蛄

蝼蛄,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本科昆虫通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应该是东方蝼蛄,发生遍及全国,一般在长江以南东。

  蝼蛄挖洞的特殊本领,出自它胸部生长着的那对又粗又大的前足,上面有一排大钉齿,很像是专门用来挖洞的钉耙。蝼蛄在地下挖的隧道,浅的也有六七厘米,深的可达150厘米,而且一夜之间竞能挖掘出200一300厘米长。

方蝼蛄较多)、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

蝼蛄的危害  最大的危害是破坏植物生长。由于它的食性很杂,凡庄稼地里植物的根、茎它都爱吃,如大豆、麦类、玉米、高粱、粟子、烟草、棉花、蔬菜等,所以是农业上的大害虫,属地下害虫之列。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土狗”、 “拉拉蛄”。最后要说的是,土狗是一味中药材。

是这个昆虫吗

【求助】请问第一、二与三、四 这四张图片分别是两种什么虫子

第一种学名蝼蛄(我们东北这边也叫地拉古),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本科昆虫通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应该是东方蝼蛄,发生遍及全国,一般在长江以南东方蝼蛄较多)、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
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土壤相对湿度为22~27%时,华北蝼蛄为害最重。土壤干旱时活动少,为害虫。成虫有趋光性。夏秋两季,当气温在18~22℃之间,风速小于1.5米/秒时,夜晚可用灯光诱到大量蝼蛄。蝼蛄能倒退疾走,在穴内尤其如此。成虫和若虫均善游泳,母虫有护卵哺幼习性。若虫至4龄期方可独立活动。蝼蛄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常栖息于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特别是砂壤土和多腐殖质的地区。
  华北蝼蛄的生活史较长,2~3年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内筑洞越冬,深达1~16米。每洞1虫,头向下。次年气温上升即开始活动,在地表营成长约10厘米的隧道。非洲蝼蛄仅在洞顶壅起一堆虚土或较短的隧道。6~7月是产卵盛期,多产在轻盐碱地区向阳、高、干燥、靠近地埂畦堰处所。卵数十粒或更多,成堆产于15~30厘米深处的卵室内。每虫一生共产卵80~809粒,平均417粒。卵期10~26天化为若虫,在10~11月以8~9龄若虫期越冬,第二年以12~13龄若虫越冬,第三年以成虫越冬,第四年6月产卵。非洲蝼蛄在黄淮地区约2年完成1代,长江以南1年1代。产卵习性与华北蝼蛄相似,更趋向于潮湿地区,集中于沿河、池塘和沟渠附近。卵期15~28天。在黄淮地区当年化为若虫,以4~7龄若虫越冬,若虫共8~9龄,于第二年夏、秋羽化为成虫越冬,第三年5~6月产卵。
  全国大部地区有分布。主产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
第二种 从你图片上有些看不太具体。。

请问这种是什么昆虫会钻土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叫蝼蛄。

蝼蛄特征为:成虫:雄成虫体长30 mm,雌成虫体长33 mm。体浅茶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凹陷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 斑。前翅短,后翅长,腹部末端近纺锤形。

前足为开掘足,腿节内侧外缘较直,缺刻不明显,后足胫节脊侧内缘 有3~4个刺,此点是识别东方蝼蛄的主要特征,腹末具一对尾须 。

蝼蛄如图:

慎入!恶心!这是什么虫子

你提供图片中的虫子是蝼蛄,常栖息于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特别是砂壤土和多腐殖质的地区。 一般湿土中可钻15∼20公分深。前足适於铲土,体圆柱形,头尖,体被绒状细毛。有翅,夜间可出洞。产卵管不突出。产卵於土穴内,穴内存放植物作为孵出若虫的食物。
由于蝼蛄生活习性,蝼蛄应该是出现在你家潮湿的地方,比如花园或者卫生间之类的。蝼蛄成虫有趋光性,会在夜晚的时候出现在光亮的附近,若你家窗户没有用纱窗防虫,或门没有关好之类的,一旦晚上开灯,蝼蛄就会被吸引进入你家。
如果你不想要影响到消灭它,可以在蝼蛄最活跃的夜间八点到二十三点,利用蝼蛄的趋光性,使用诱虫灯放置在蝼蛄经常出现的地方,一旦蝼蛄成虫接近诱虫灯,就会被诱虫灯消灭掉。如果你没有诱虫灯,只有一两只蝼蛄,你也可以找手电筒发光体在夜晚吸引蝼蛄,人工捕抓消灭也是可以的。

请问这是什么动物,前边有两个像钳子一样的东西,晚上飞进来的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这是我们常见的蝼蛄。
别称:天蝼、蛞蝼、蝼窒、蝼蝈、蜗蛄、蟪蛄、拉蛄、蝼蜮、蟓蛉、杜狗、梧鼠、螜、炙鼠、津姑、仙姑、硕鼠、石鼠、土狗、地狗、拉拉古、土狗崽、地牯牛、拉拉狗、

大家谁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

初步看来像是蝼蛄,图片在下面,您看下是吗?

蝼蛄

蝼蛄(Gryllotalpa spps.)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药用昆虫。我国大陆上常见的分布较广的蝼蛄有5种,分别是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金秀蝼蛄(Gryllotalpa jinxiuensis You & Li)、河南蝼蛄(Gryllotalpa henana Cai & Niu)和台湾蝼蛄(Gryllotalpa formosana Shiraki)。一般入药的主要是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药用通常为蝼蛄科昆虫蝼蛄的干燥成虫和大个若虫全体 。

华北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危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  。

来自百度百科

这是个什么虫子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种昆虫叫蝼蛄。蝼蛄是一种植物害虫,主要危害植物的根部,它对人没有什么危害。蝼蛄成虫一般体长30 毫米左右。体浅茶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凹陷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 斑。前翅短,后翅长,腹部末端近纺锤形。前足为开掘足,腿节内侧外缘较直,缺刻不明显,后足胫节脊侧内缘有3~4个刺。

蝼蛄喜欢在潮湿的土中生活。有“跑湿不跑干”的习性。

这是个啥虫子能飞到四楼来

蝼蛄

农业害虫,晚上喜欢飞向光亮处

中文学名 蝼蛄 拉丁学名Gryllotalpa spps.

 别    称 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