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莱德之恋(贝尔格莱德之围的介绍)_南斯拉夫_世界杯_国际足联

本文目录

  • 贝尔格莱德之围的介绍
  • 政治与足球:剪不断理还乱
  • 据报道福原爱与江宏杰已经离婚,为何两人的婚姻会落到如此田地
  • 财富故事会的节目评论

贝尔格莱德之围的介绍

贝尔格莱德之围,指1456年奥斯曼帝国围攻匈牙利要塞贝尔格莱德的一次战役,匈牙利军队在名将匈雅提·亚诺什的带领下打败对手。

政治与足球:剪不断理还乱

别看煤球王在上周末的国王杯决赛中再次“放大招”,强行收下全球懂球帝们的膝盖,但近期国际足坛的最重磅新闻还不属于他——在国际足坛“横行”了17年的“统治者”布拉特辞职了!

即使是再有才华的作家也很难想出“布拉特辞职”这样的剧本:上月末,国际足联多位高官因贪腐被逮捕,里边不乏有布拉特的心腹亲信;随后,当大家认为国际足联要“改朝换代”的时候,布拉特又在争议中赢得连任;在欧足联、英足总的声讨中,布拉特前一分钟还在展望未来,后一分钟就突然宣布辞职,变化之快让全世界咋舌!

不过,这次“事变”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足球圈的范畴。除了美国突然插手国际足联贪腐案件调查,进行司法介入外,包括卡梅伦和普京等大国政要都对布拉特之前连任发表了意见。这么多政界大佬对足球“指指点点”,在足球史也算是非常罕见的“盛况”了。

虽然大家总是说“足球要独立于政治之外”,但在现实世界中,政治与足球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布拉特“倒台”背后的大国暗战

布拉特为何火速辞职?其“真正意图”还不得知。不过,布拉特的左膀右臂、FIFA二把手——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最近倒是遭了秧。原来,有媒体查明南非在申办2010年世界杯时有贿选行为,而瓦尔克也牵涉其中。一旦罪名坐实,瓦尔克也会受到制裁,这对于布拉特也相当不利。有分析称,布拉特辞职实则是一种自保行为。

实际上,若不是美国充当“纪检委”揪出了国际足联内的腐败官员,布拉特在足球圈的统治恐怕真的可以延续到2019年。但美国为何要跟国际足联这般过意不去呢?

大多数球迷都能想到的原因是——美国对2022年世界杯的申办失败。

就在瑞士方面逮捕国际足联贪腐高官的同时,瑞士当局也开始了对2018和2022两届世界杯申办的调查,坊间多有传闻,这两届世界杯的申办过程也和2010年南非世界杯一样“暗藏玄机”。其中,2022年世界杯最后的两个竞争者就是卡塔尔和美国。美国强力介入这一事件,不排除有调查“卡塔尔是否许以国际足联利害”这个原因。毕竟本国被“黑掉”是件极其让人恼火的事情。

同理,在布拉特4天前成功连任的时候,反应最强烈的莫过于英足总了。英足总主席戴克威胁国际足联要退出2018年世界杯,副主席吉尔主动辞去国际足联副主席以示抗议。此事甚至惊动了英国政坛高层,连英国首相卡梅伦都强硬“要求”布拉特辞职,这还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卡梅伦吗……

当然,得知布拉特下台的消息后,英格兰人民也是“喜大普奔”,前几天还跟国际足联斗嘴的戴克一改常态,高呼“布拉特下台的日子是足球史上伟大的一天”。

不用说,英国尤其是英格兰对布拉特“恨之入骨”也是因为世界杯申办失败——在申办2018年世界杯时,英格兰以2票的耻辱成绩黯然出局,笑到最后的则是俄罗斯。

事实上,也只有拿下2018世界杯举办权的俄罗斯还在为布拉特抱不平。

普京是唯一一个在布拉特连任后公开表示支持的国家元首。对于美国主导的对国际足联贪腐案件的调查,普京也认为这是美国逼迫国际足联褫夺俄罗斯世界杯主办权的行为。

政治与足球毫无关联?现在看来,未必如此。

干净的世界杯?

2018和2022世界杯的竞选“猫腻”似乎呼之欲出,2010世界杯又曝出贿选丑闻。与此同时,意大利《罗马体育报》再放猛料——2002年世界杯韩国队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两场淘汰赛都被认定是假球,韩国人以极其不光彩的手段终结了马尔蒂尼们的世界杯梦。

《罗马体育报》向来有“罗马故事会”的称号,这篇头版报道虽然足够震撼,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支持此观点。不过,虽然“韩日世界杯黑幕”尚有疑问,但世界杯创立85年来,所谓的“黑幕”也并非不存在。

谈到这一话题,为韩日世界杯“叫屈”的意大利人民要尴尬了。毕竟1934和1938年意大利连续两次夺冠,当时的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也算是“居功甚伟”。墨索里尼操控比赛的阴谋论早已成为全球球迷们的谈资。

1934年,意大利获得世界杯主办权,为了展现“罗马帝国传人”的伟大,意大利被墨索里尼“保送”到了决赛。决赛中“领袖”亲自指派裁判,并且声称球队失败就要接受军法处置。意大利凭借极其凶狠的犯规赢得了比赛。

1938年世界杯决赛,墨索里尼那条“要么赢,要么死”的电报更是历史留名,再次受到生命威胁的意大利球员彻底“杀红了眼”。幸运的是,意大利队4:2击败匈牙利队,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支卫冕成功的球队。赛后,匈牙利队门将斯扎波还开玩笑说:“我们输了一场比赛,但救了22个人的命”。

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同样也有黑幕传出。彼时的阿根廷军政府被魏地拉统治,民生凋敝,社会矛盾尖锐。而军政府计划用一次完美的世界杯赛事来“麻痹”热爱足球的阿根廷国民。

不过阿根廷的赛程并不顺利,第二阶段小组赛与秘鲁队的比赛就成为决定命运的生死战,阿根廷须以4-0以上的比分才能晋级。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秘鲁队非常“配合”的派上了替补队员,还奉上2个乌龙球,让阿根廷以6-0的比分晋级。

赛后就有媒体爆料,一位阿根廷商人作为中间人在比赛之前就与秘鲁足协取得了联系,给秘鲁队全员以金钱贿赂;而秘鲁政府也得到3.5万吨粮食和5000万美元的贷款资金。

死于政治的“梦之队”

足球与政治的关系实则还并非如此简单。政治既可以干预比赛,扭转比赛局势;也可以“徒增事端”,让一支王牌劲旅分崩离析。

二战后的第一支梦之队——匈牙利队就因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而一蹶不振。

匈牙利队在上世纪50年代初横扫欧洲无敌手,从1950年到1956年,匈牙利曾在国际赛场上上演了43胜7平1负的超强战绩,并获得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金牌。若不是1954年世界杯决赛被上演了“伯尔尼奇迹”的西德队击败,这支球队完全可以竞争史上最强的称号。

但是好景不长,1956年,匈牙利国内出现变局,在外参赛的多名匈牙利国家队主力拒绝回国,并自发组成球队,在欧洲各地踢表演赛以维持生活。在1957年前后,一些匈牙利足球队的肱骨之臣来到西班牙,开启了足球生涯的第二春。

前有库巴拉,后有柯奇士、齐伯尔、普斯卡什“叛逃”加盟巴萨和皇马,这些匈牙利足球精英在为两支西甲球队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宣告匈牙利“梦之队”的彻底破产。

匈牙利的事例也许过于久远,而更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与中国足球渊源颇深的南斯拉夫足球。

南斯拉夫曾经是东欧足球的领军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两度曾闯进欧洲杯决赛,虽然都未夺冠,但实力仍属欧洲一流。

80年代后期,南斯拉夫人才辈出,在1987年的世青赛上还一举夺冠。号称“欧洲巴西队”的南斯拉夫队除了拥有完美的团队和技战术,球员们的个人能力相对于意德荷等传统强队更是不遑多让——博班、萨维切维奇、苏克、米哈伊洛维奇等名将皆是后来欧洲豪门的核心领袖。

1990年,南斯拉夫在意大利世界杯当中点球惜败最后的亚军阿根廷,名列第5;1991年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首获欧冠和丰田杯,一时风光无两。南斯拉夫足球也进入了最后一次巅峰。

但时值巴尔干半岛危机,南斯拉夫陷入内战的泥淖当中。1992年,南斯拉夫因“内战”被强制禁赛,不能参加当年欧洲杯。代替南斯拉夫出战而夺冠的丹麦成了足球史上最大的黑马,而分裂的南斯拉夫则让那批才华横溢的球员失去了最后一次以“南斯拉夫球员”身份增加荣誉的机会。

南斯拉夫分裂后,分裂出来的克罗地亚在1998年的世界就获得季军,原属南斯拉夫的博班、达沃·苏克和普罗辛内茨基赢得了当年未曾获得的殊荣。这一切不禁让人们设想——如果南斯拉夫没有解体,这群天才球员的上限究竟能达到多高。

与南斯拉夫足球“同命运”的苏联足球也因为国家解体而不复风采,如今的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很难重现当年苏联在足球圈的影响力;80年代前期横行欧洲足坛的比利时也因为国内瓦隆人和弗拉芒人的民族问题僵化,导致球队更衣室矛盾激化,一群足球天才难以实现抱负,直到近两年阿扎尔和库尔图瓦们担当大任,比利时足球才再一次迎来春天。

被政治“毁灭”的足球,不由地让人扼腕叹息。

足球如何振兴国家?

虽然受政治影响的足球赛经常与“黑幕”相挂钩,但两者的关系也并非只有负面效应。事实上,足球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正能量”的例子也有很多。

已成经典的1986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VS英格兰就是这样的例子。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爆发马岛战争,最终阿根廷战败,这成为阿根廷人心中永远的痛。对于阿根廷队的球员来说,“可以输给任何队,就是不能输给英格兰队”已经成为他们的绝对信条。

天意使然,在1986年的世界杯上,两个“仇家”相遇了。八强战上,阿根廷全队卯足了劲要与英格兰一争高下,而马拉多纳更是凭借“上帝之手”和连过5人的精彩进球,以一己之力在淘汰英格兰。不但让自己永载足球史册,更是将4年前阿根廷战败的苦涩全部奉还给英国。这场足球史上最伟大的胜利,弥合了阿根廷的战争创伤,同时使阿根廷人更加团结。

同样,1954年的世界杯决赛,也让饱受战争疮痍的西德重拾了民族信心。小组赛中,西德队被当时世界最强的“魔幻匈牙利”以3-8的悬殊比分狂屠;而决赛双方又是这两队。赛前几乎没人相信西德会赢,但他们确实创造了奇迹。上半场2球落后,随后西德队反击并追平比分,最终由拉恩打进致胜球,西德夺冠。

这是二战后德国首次参加世界杯,被视为该国重新被世界接纳的标志。德国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造就了这场被称为“伯尔尼奇迹”的世界杯史上最经典决赛,这也被视为是德国再次崛起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据报道福原爱与江宏杰已经离婚,为何两人的婚姻会落到如此田地

 据台媒报道,福原爱和江宏杰结婚4年多,并生下一对儿女,不料在访谈节目惊曝有意带孩子回日本,被发现没带婚戒等等,引发外界揣测婚变。据日媒《女性SEVEN》报道,乒乓球界人士爆料,福原爱早在1年多前,就在考虑活动据点转回日本,其中一个原因是出版写真集,由知名摄影师筱山纪信掌镜,流露出女人魅力,在台湾卖破1万本,另一个变化是和老公之间的发文,频率越来越少,根据计算,2019年12月时,1个月内就有16则和丈夫有关的内容,2020年12月则只有2则。

夫妻间越来越少的互动,再外界看来这就是婚变的信号。更何况这段跨国恋,其实大多数人都不看好。而且近几年福原爱老公江宏杰,对于妻子的态度,婚前婚后判若两人。曾经在一档节目中,福原爱和队中好友闲聊,内容大概就是自己看上了一款笔记本,想要买下来,结果江宏杰不同意。理由是她已经买了很多,福原爱一个人在那里伤神不开心。而队友张怡宁支招,让她买,把笔记本有的颜色都买下来,自己的工资还不能买自己喜欢的吗?

目前福原爱返回日本的原因已经被证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母亲的病情。她的母亲千代腰不好,现在只好坐着轮椅,“见到最爱的妈妈不能打乒乓球,回日本希望让妈妈感觉幸福。”

  福原爱母亲千代原本就是乒乓球选手,打从3岁开始变接受母亲的魔鬼训练。母女俩长期像是教练和选手的关系,直到这几年终于像母关系才缓和一点。而福原爱也将于3月返台,两人人各自为了工作分隔两地也是没办法的事。

为何福原爱和江宏杰一度不被看好?

2014年,福原爱参加比赛时,认识了台湾乒乓球运动员江宏杰。

福原爱16岁就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又成为日本历史上参加奥运会年龄最小的选手。小小年纪,福原爱就创造了两个第一,由此可见她的乒乓球天赋和实力。身高1.55米,个头与邓亚萍相近,体型也与她差不多。她右手横握球拍,打球速度快、落点好,且心理素质出众,与邓亚萍也很接近。由此,很多国家的媒体将她称为“日本的邓亚萍”。

在世界乒坛,福原爱有过辉煌,她一直是日本“乒坛一姐”,曾带领日本乒乓球女队,夺得伦敦奥运会团体亚军。

江宏杰比福原爱小1岁,身高1.78米。也是乒乓球天才,16岁就夺得世界青年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还夺得世界乒乓球职业巡回赛总决赛U21男子单打冠军,及2009年贝尔格莱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单打冠军、混双冠军,一时扬名世界乒坛。

有着共同的爱好,也都有过曾经的辉煌。按照道理说,相爱的两个人都应该彼此惺惺相惜,相携走下去,但是他们婚变的消息一直在延续。甚至在他们恋情公开的时候,一度被粉丝盼分手。原因是江宏杰配不上福原爱。

因为福原爱在日本到额粉丝团体非常强大,并且来华后频繁参加综艺和体育赛事。人长相甜美,而且单纯,追求者多不胜数。江宏杰从2009年,受伤退役后基本很少出现在荧屏上,知名度大不如福原爱。甚至很多粉丝跑到江宏杰社交平台下留言:说他配不上福原爱,要求他离开福原爱。有的球迷还言辞过激,说江宏杰再缠着福原爱,以后来日本一次就打他一次。

但是因为感情至深,2016年9月,福原爱在日本东京提出结婚申请,终于艰难地得到了批准。担心日本球迷采取过激行为,福原爱和江宏杰不敢在日本举行婚礼。2017年1月1日,两人在台北举行盛大婚礼。

美好的童话,也没有逃过生活的鸡毛

2017年10月,福原爱诞下女儿,江宏杰喜做爸爸。也就从女儿降生开始,福原爱与丈夫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原因在于性格上的差异,生活琐事的碰撞,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但这种磕绊还在可控的范围内,夫妻双方都能接受。

  2018年12月,福原爱怀上了二胎。因妊娠反应严重,福原爱的情绪化比较严重,经常冲丈夫发无名火。

  刚开始江宏杰还能忍受,次数一多,他对福原爱恶语相向,夫妻俩经常发生冲突。据媒体报道,2019年4月,福原爱生下儿子后就开始哭。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福原爱比江宏杰的名气大、影响大,他始终生活在福原爱的光环下,成为妻子的一个符号。这也是自尊心很强的江宏杰无法接受的。

女强男弱,不对等的婚姻总是到处坎坷

不管多激烈的感情,最后都要面对现实,忠于平凡。就像江宏杰与福原爱的感情,江宏杰曾经也是风光一时的乒乓球选手,如果他没有遭遇意外,可能就不会有落差感。但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福原爱来华后,以自己单纯不做作的性格,让全国人民喜欢。越来越大的经济差异,让两个曾经火热的年轻人,趋于现实。据相关媒体统计,福原爱与丈夫江宏杰的收入差距高达25倍之多,现在江宏杰身上,直接被冠名福原爱老公,所以时间久了他觉得自己很压抑,自己的努力不被肯定

说起跨国恋,女强男弱的情侣两外两对却羡煞旁人。戚薇与美籍韩裔男星李承铉,于晓光与韩籍艺人秋瓷炫。在外界看来,他们也是女强男弱的组合,但他们却过起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目前江宏杰与福原爱并没有官宣离异,所以我们只能等他们自己官宣,另外告诉大家,吃瓜需理智。

财富故事会的节目评论

传播创富经验讴歌创业精神───央视《海外财富之旅》节目有看点
央视经济频道《财富故事会》栏目,以讲述故事的形式,介绍创业者在实现财富梦想过程中的命运转折和心灵体验,传播健康的财富观。节目开播两年来广受欢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该节目以实地拍摄的方式,记录海外华商的创业经历、创业理念、创富经验。《财富故事会·海外财富之旅》先后播出近20期,节目有以下看点:一、靠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获得财富。节目所介绍的在海外创业的华商,虽然环境不同、心态不同、经历不同、职业不同,但其共同点是依靠自立、自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赢得胜利、获得财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拓出一片广阔财富天地。如《欧洲篇》的《圣彼得堡的花样年华》节目,介绍俄罗斯IBT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刚博士,从做皮货生意开始,发展到做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等,事业越做越大,在圣彼得堡成为颇有名气的企业家;《贝尔格莱德之恋》介绍黑龙江姑娘王娟在俄罗斯毕业后,因崇拜电影中的英雄瓦尔特而只身来到贝尔格莱德,先从摆地摊开始,然后开商店、办公司,现已在那里成家立业;《我的女儿叫安娜》,讲述了浙江青田的郭晓凭在塞尔维亚从赶集摆摊,发展成为几个大型商场的董事长的故事;《非洲篇》的《花开乌干达》,介绍中国姑娘方忞只身来到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乌干达,在贫穷落后的城市艰难创业,卖服装、灯饰等各种小商品,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现在,她的“方方长城饭店”、“宾馆”成为当地的知名品牌企业。她特别注意帮助当地政府吸引中国投资,促成了多项中乌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乌干达总统还特邀她同行到北京参加“中非论坛”。
二、在互利共赢的创业路上播种友谊。节目介绍华商在创业过程中向所在国政府和人民展示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和品格,在互利共赢中谋求发展的共同愿望,因而赢得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和尊重。如《东南亚篇》的《神算子闯南洋》,介绍浙江慈溪乡村小学算术老师徐思众赴马来西亚推广他的“珠心算法”的故事。三年中,他为马来西亚培养了54名国家级讲师、13000名小学教师和百万名小学生。他的“珠心算法”,受到时任总理马哈蒂尔的重视,并签署总理令,请他出任国家教育顾问,在全国推广“珠心算法”,年薪280万人民币。又如陈志刚博士在圣彼得堡创业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地政府授予他“古希腊财神奖”;黑龙江姑娘王娟在贝尔格莱德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她回国进货时,南斯拉夫出现战乱,房东不顾自己的财产却保护了王娟的商店;尼日利亚金门大酒店公司董事长胡介国更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在当地经商、捐建学校,还成为非洲第一个华人“酋长”;莫桑比克CCM建筑公司董事长贺卫平、津巴布韦·中国经济开发区董事长李波,他们的创业经历和故事也都十分感人。
央视经济频道《财富故事会》把栏目的视野投向国际,推出的《海外财富之旅》节目,讲述华商在海外艰苦创业的经历和取得的骄人业绩,展现了他们的创业精神、创富经验和创新理念。同时,还介绍了他们为所在国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友谊,值得一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