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人物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抗日英雄人物_宣威_抗日_司令员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周建屏 宣威 抗日 司令员

本文目录

  • 抗日英雄人物有哪些
  • 历史上有哪些抗日英雄人物
  • 求一位中国抗日英雄的资料(简短)
  • 为了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献身的中国英雄有哪些
  • 关于抗日英雄的资料
  • 云南宣威市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有什么记载吗
  • 八路军牺牲的高级将领
  • 八路军劲旅343旅战斗序列,1955年团以上主要将领授衔情况
  • 周建屏的人物生平
  • 中国历史上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两名英雄人物

抗日英雄人物有哪些

1、朱程

朱程将军,八路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烈士,浙江温州市平阳县(现属苍南县)矾山镇人。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西南地区王厂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主力突围,时任的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的他和30多位战友与敌同归于尽。

2、董存瑞

董存瑞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3、张自忠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4、戴安澜

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陆军中将。戴安澜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攻克昆仑关并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等战功。

5、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历史上有哪些抗日英雄人物

历史上的日英雄人物有:

1、杨靖宇: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王二小:

1942年10月25日,日本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3、范筑先:

范筑先早年从军到北洋陆军。辛亥革命后,任陆军第八旅旅长。1931年回山东,先后任第三路军参议,沂水县、临沂县县长,因为官清廉受到临沂百姓拥护。

1936年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抗战时期留在鲁西北地区组织群众抗日。武汉保卫战期间,两次进击日占济南以牵制日军。1938年11月率部在聊城抗击日军,两日城陷,700多名将士大部分战死,范筑先自尽殉国。

4、周建屏:

周建屏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旧伤复发不治去世。

5、孙铭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武积极动员乡民亲友举旗抗日,打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1月,成立辽东血盟救国军,迅速发展到一千多人,公推孙铭武同志为总司令,同年,孙铭武同志被汉奸于芷山杀害。

求一位中国抗日英雄的资料(简短)

1、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吉鸿昌,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省扶沟人,祖籍陕西韩城县西原村吉家巷。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准备在家乡河南发动中原暴动,向国民政府发难。

经党组织同意,吉鸿昌与南汉宸、宣侠父等一起拟定了暴动计划,准备将在江西的吉鸿昌旧部两个师调回河南,与河南当地的地方武装结合起来,进行暴动。 

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为置吉鸿昌于死地,宋美龄不遗余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贿,将吉鸿昌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3、白乙化,字野鹤,满族,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经校方同意,保留学籍回家乡抗日。

1932年5月在家乡组建“平东洋抗日义勇军”,任司令。由于他好穿白衣,指挥作战灵活机动,人称“小白龙”。 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被誉为运动中的“虎将”。 1939年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司令员;年底,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

1941年,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白乙化的在指挥密云马营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0岁。

4、孙永勤,热河兴隆(今属河北)人,自幼习武,崇尚忠义,性格直爽,敢于扶弱抑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永勤积极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热河沦陷后,孙永勤于1933年12月12日宣告成立民众军,并出任军长。到1934年4月,队伍发展到5000余人。1934年5月,孙永勤将民众军改名为抗日救国军。

整编后的抗日救国军以总队为单位,分散活动在青龙、兴隆、承德、平泉、迁安、遵化等县,不断打击日伪军。之后,日伪军大举围剿抗日救国军,使抗日救国军伤亡惨重。

5、李红光,朝鲜族,朝鲜京畿道龙任郡丹参洞人。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残酷压榨,并积级投入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军阀、地主的斗争之中。是南满抗日游击队的主要创始人,曾任东北抗日军联合指挥部参谋长。1935年5月12日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栖牲,年仅25岁。

为了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献身的中国英雄有哪些

1、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

2、杨靖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党派他担任东北反日总会的领导工作,后又派他担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任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不久又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11月,以省委代表身份被派往南满,整顿各县党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义勇队,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和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东北建立党领导下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

3、黄继光

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参谋长当即任命黄继光为6班班长。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

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前进。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

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这时,黄继光再次负伤倒下。

4、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就这样,海娃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5、赵尚志

1936年,赵尚志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三军所属的9个师,在赵尚志的率领下,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参加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歼灭敌人一千多人。他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开辟了汤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

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校长。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

关于抗日英雄的资料

1、张自忠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9月, 张自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孙铭武

孙铭武(1889—1932),辽宁抚顺人,1916年参加讨袁革命军。 1919年改编为东北军陆军第十六师,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

1924年充任昌黎县警察局长,直隶(今河北)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兼地方保甲团团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武积极动员乡民亲友举旗抗日,打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1月,成立辽东血盟救国军,迅速发展到一千多人,公推孙铭武同志为总司令,同年,孙铭武同志被汉奸于芷山杀害。 

1931年10月唱响创作最早的一首义勇军军歌《血盟救国军军歌》。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周建屏

周建屏(1892年—1938年),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抚州金溪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

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

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旧伤复发不治去世。遗体安葬在他战斗过的平山小觉镇。

1939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把平山县小觉镇改名为建屏镇,1945年10月,又以小觉镇为中心建立建屏县(建屏县于1958年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成为当时石家庄市第一个用烈士姓名命名的县。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4、范筑先

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曾用名仙竹,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历任炮兵营长、补充团团长、第8旅旅长等职,范筑先早年从军到北洋陆军。

辛亥革命后,任陆军第八旅旅长。1931年回山东,先后任第三路军参议,沂水、临沂县县长,1936年,任山东省第6区行政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为官清廉,受到地方拥护。

2014年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成为邯郸市唯一列入人选,其灵柩安葬于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5、洪麟阁

洪麟阁(1902~1938),原名洪占勋,号洪侨,满族人,热河省遵化市(今属河北省)地北头村人,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3路总指挥。

1921年就读于直隶法政专科学校。1925年任冯玉祥部军法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军法处长。1933年在家乡开展抗日活动。

1938年6月,冀热边特委在丰润县北田家湾子村召开军事会议,有遵化、迁安、滦县三路起义军负责人参加。会上宣布正式建立冀东抗日联军,洪麟阁任副司令员兼第3路总指挥。

7月8日,率部以“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四军分区游击队”名义,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转战丰润、玉田、遵化等地。

7月12日,率部攻克玉田县城,毙伤日军数十人、伪军千余人,缴获大批枪弹。8月,所部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会合。同年10月,遭受日军四个旅团的进攻,激战中头部负重伤。

旋见日军踊至,奋力投出仅有的一枚手榴弹,炸倒数名日军。继而又多处负伤,即自戕殉国。时年36岁。遗体葬于别山崖顶,民众称为“洪山岭”。

朱德曾评价说:“洪麟阁是我们革命队伍非常需要的爱国知识分子,也是我们党非常需要的军事人才。”

2014年9月,洪麟阁名列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英雄

云南宣威市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有什么记载吗

小黑知道宣威是因为火腿,不好意思,小黑是个吃货。火腿中有南腿和北腿的说法,其中的南腿就是宣威火腿。宣威火腿还有个重要的吃法,就是炖汤,因为宣威火腿的骨头一般不被重视,浪费太可惜了,骨头里面的营养却很丰富。就好像吃烤鸭时候,鸭架和白菜、冬瓜等一起煮个汤,味道比烤鸭本身更加鲜美。
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为云南省 曲靖市 所辖县级市,西汉武帝建元六,设 郁邬县 。其后,名称多次改变。主要的名人有:

徐文礼: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一师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授予少将军衔

浦在廷:邓小平夫人卓琳的父亲,爱国实业家,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

浦琼英(卓琳):邓小平夫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工作需要改名为卓琳。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9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相信绝大多数人一听到云南宣威,脑海中第一个蹦出的,必然是大名鼎鼎的宣威火腿。的确如此,位于彩云之南的宣威,以驰名中外的宣威火腿闻名,但是除了火腿,人杰地灵的宣威,也诞生了许多 历史 名人。
周建屏
周建屏,1892年生于云南宣威倘塘镇,1908年,周建屏曾在云南部队当兵。1909年,他正式改名为周建屏,并考入了云南讲武堂,并顺利在云南讲武堂第八期毕业。周建屏曾经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时,周建屏已经在滇军朱德元帅的部队中担任连长,后积功升至旅参谋长。
周建屏曾经周恩来介绍,在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经朱德元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与方志敏等领导人一起创建了闽浙赣苏区,1930年担任了红十军军长。
1931年,被调往中央苏区的红十军被整编为红11军,周建屏依然是军长。周建屏率领红军转战各方,屡立战功。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周建屏率部留在南方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抗战爆发后,周建屏担任了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并率部参与了平型关等战役。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周建屏则担任了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率部多次粉碎了日寇及汉奸部队的“围剿”,保护和扩大了根据地。
1938年6月13日,由于在军事生涯中多次负伤,再加上艰苦的环境和频繁的战斗,周建屏因旧伤复发,不幸去世,年仅46岁。
徐文烈
徐文烈,开国少将,1909年生于云南宣威板桥镇,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与领导了陆良暴动,陆良暴动准备建立红军第38军。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暴动失败。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经过宣威板桥时,与党失去联系的徐文烈加入了红一方面军,并在红九军团重新加入共产党。
抗战期间,徐文烈先后担任八路军120师和曲工作团主任,宣传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担任了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同盟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50军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率部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其他宣威的名人,如著名爱国实业家浦在廷,邓小平夫人浦琼英,教育学家朱勃,导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学等等,不胜枚举。
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从云南宣威走出了两位共和国开国少将,一位是徐文烈,一位是徐文礼,名字很相近,但可不是亲兄弟哟。

徐文烈(1909—1976),云南省宣威县板桥镇大堡村人,开国少将。他本来是一名小学教师,早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在云南省立曲靖第三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与组织陆良暴动。1935年4月26日,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长征经过板桥时,徐文烈参加了罗炳辉领导的红九军团。此后,他浴血奋战,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八路军一二 师河曲工作团主任、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政治委员、东北民主同盟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五十军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十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副秘书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徐文礼(1920年2月17日一1977年11月),云南省宣威县人,开国少将。1935年参加红军长征,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立后,1953年1月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1师副政治委员,1954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1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回国后先后担任师副政委、政委、师长、副军长、军长、军政委、武汉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当时,罗炳辉率红九军团经过云南宣威时,曾招募了300名红军战士,从这300名红军战士中就走出了徐文烈、徐文礼两位开国少将。
答:宣威人杰地灵, 历史 上名人辈出。浦在廷,是使宣威火腿名扬海内外的创始人,是他把宣威火腿发扬光大。上世纪二十年代,浦在廷把宣威火腿送孙中山总统尝,孙中山总统尝到宣威火腿的色香味美,写下了“饮和食德”这四个大字,为发展宣威火腿打下了基础。浦在廷为了宣威火腿,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昆明开办一个宣威火腿厂,为独具特色的宣威火腿广开源路,在全国各地销售,后打入东南亚国家,进入世界各国,闻名于世。浦在廷是宣威的 历史 名人,现在的宣威火腿举世闻名,是浦在廷的毕生精力的付出。

宣威 历史 名人,据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乌蒙红霞》记载,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级的徐文烈、徐文礼,革命烈士红军十军长的周建屏还有黄达宵、黄克非等。
云南宣威 历史 上有,徐文烈 ,徐文礼,还有卓林女士等等名人啊

徐文礼和徐文烈

八路军牺牲的高级将领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总共包括3个师,每个师2个旅,每个旅2个团,另外还有115师一个独立团,八路军总部一个特务团,加起来4万多人。我们知道八路军是红军缩编之后的编制,师长,旅长,团长基本都是以前红军的军团长,军长,师长级别的,因此改编后八路军的师长就相当于国军的司令级别的,旅长,团长就相当于国军的军长,师长级别的。
而且最原始的八路军3个师,都是红军中的精锐和骨干,大部分都是经历过长征,身经百战的将帅和士兵。所以每一个人的牺牲对于八路军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但是有战斗就有牺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八路军陨落的4颗将星,悍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应该永远被记住):2位团长,1位副旅长,1位副参谋长,他们若不牺牲,可能会是2位上将,2位大将,也就是说最差都是上将。
第一位将星:陈锦秀,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陈锦秀于1931年参加红军,曾经担任红15军团73师和75师的师长。参加了红军的长征,战功卓著。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他担任红军的主力团团长。
1938年,陈锦秀带领部队伏击日军,在河北平山温塘镇附近与日军血战。就在即将全歼日寇的关键时刻,日军援军突然赶到,陈锦秀猝不及防,指挥部被日军的炮弹击中,他和一营长刘国清等5人壮烈殉国。如果陈锦秀不牺牲,以他的战功和资历应该会是上将。
第二位将星:叶成焕,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于1929年参加革命,是红四方面军著名的一员悍将。
1938年,八路军在长乐村截住日军的队伍,实施包围,就在快要全歼日军的时候,由于国军打援不利,放进了日军的几千援军,导致战事瞬间逆转,八路军被迫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叶成焕在日军的疯狂炮火中不幸中弹牺牲。叶成焕若活着,以他的资历可能也会是上将。
第三位将星:周建屏,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周建屏乃是红军的元老级人物,身经百战,戎马30年,负伤7处。他是红军第10军的创始人。
1909年周建屏入云南讲武堂,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随后入黄埔军校学习。之后又参加了北伐,1930年任红10军军长,1933年任红十一军军长等,1937年红军改编后直接被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1938年因为与日军激烈战斗,旧伤复发而牺牲。以周建屏的战功和资历很有可能会是大将。
第四位将星: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也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对于他的英雄事迹几乎人人皆知,不再累述。以他的资历和职位,如果不牺牲,极大的可能会是大将。

八路军劲旅343旅战斗序列,1955年团以上主要将领授衔情况


1937年8月,在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红1军团第2、第4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全旅6500人。

115师成立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之后为了配合国军保卫太原,343旅与129师一部在晋东广阳镇地区设伏,歼灭日寇1000余人。

随后,343旅到灵石、孝义以西地区发动群众,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并在晋西南午城、井沟歼灭日军1000余人。之后,343旅参加创建了鲁西和鲁南抗日根据地。

旅长:陈光

副旅长:周建屏

政委:肖华

参谋长:陈士榘

685团团长:杨得志,政委:邓华,副团长:陈正湘,参谋长:彭明治

686团团长:李天佑,政委:符竹庭,副团长:杨勇,参谋长:彭雄

旅长:陈光

陈光是湖南省宜章县人,出生于1905年2月24日,33岁时任343旅旅长。他21岁开始革命,参加了湘南起义、井冈山斗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陈光是我军中的一名猛将,在长征时期他率领红二师担任突前前卫的任务,掩护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在抢渡乌江天险时,陈光被军委首长亲自点将,带领耿飚任团长、杨成武任政委的四团抢渡成功。

在大渡河安顺场渡口,面对几十万蜂拥而至的敌军,中央红军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境地。为了避免红军遭受巨大损失,陈光再一次挑起重任,他率领红二师四团一天狂奔120公里,完成了飞夺泸定桥的壮举,给红军打开了北上之路。

陈光历任红军特务连连长、团长、师长,第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115师343旅旅长、115师代理师长、东满军区副司令员监参谋长、第六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副司令、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等职。

我军如此优秀的一名高级指战员,在任职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期间,因为一些小错误而遭受林彪诬陷和打压,导致陈光出现精神病征兆,他在1954年6月7日自焚身亡。

副旅长:周建屏

周建屏原名叫周宗尧,是云南宣威人,出生于1892年,43岁时任343旅副旅长。1908进入云南军队中当兵,之后考入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参加了辛亥革命。

1926年加入共产党,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营长,后来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

周建屏历任红十军、十一军军长,红十九师师长、独立红24师师长,115师343旅副旅长等职。

1935年,周建屏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1938年旧伤复发,病逝在河北平山。

政委:肖华

肖华是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出生于1916年1月21日,22岁时任343旅政委。肖华是我党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参加革命后大多数时间任军队政委委员。

肖华14岁就出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6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被人称为“娃娃司令”,22岁时任343旅政委。

肖华参加过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一军团二师政委,八路军115师343旅政委、师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委,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等职。

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参谋长:陈士榘

陈士榘是湖北省荆门市人,出生于1909年4月14日,29岁时任343旅参谋长。1927开始革命,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陈士榘历任红4军排长、纵队副大队长、纵队司令部参谋,红1军团师参谋长、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红4师参谋长,红30军参谋长、代理军长,115师343旅参谋长、115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司令员等职。

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685团团长:杨得志

杨得志是湖南省醴陵人,出生于1911年,27岁时任685团团长。他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杨得志17岁参加革命,历任红4军警卫排排长、特务连连长、炮兵连连长,红15军45师团长、红1军团团长,红1师副师长,115师343旅685团团长,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司令员,陕西军区司令员,志愿军19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

1955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685团政委:邓华

邓华是湖南郴县人,出生于1910年4月28日,28岁时任685团政委。他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邓华是我军的一名优秀指战员,历任红12军36师政委,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政委,115师685团政委、独立团政委,沈阳卫戍部队司令,辽西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7纵司令员,第44军军长,4野15兵团司令员,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代理司令员兼政委、司令员等职。

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685团副团长:陈正湘

陈正湘原名陈逸成,湖南省新化人,出生于1911年,27岁时任685团副团长。1926年,陈正湘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参加红军。

陈正湘历任红一方面军特务营重机枪班班长、副排长、排长,红十二军机枪连连长,红一军团连长、营长、代理团长、团长,115师685团副团长,八路军独立第一师第一支队支队长,冀晋军区副司令员,晋察冀军区4纵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2纵司令员,解放军铁道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中将军衔。

685团参谋长:彭明治

彭明治是湖南省常宁人,出生于1905年,33岁时任685团参谋长。他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25年,他参加了两次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第二年到叶挺将军的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

彭明治历任25师代理连长,红3军直属队排长、连长、教导队队长,9师26团团长,红1军团第1师团参谋长、师参谋长,115师685团参谋长,八路军教导1旅旅长、第5纵队第1支队司令员,新四军3师7旅旅长,4野13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宁警备司令员,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中将军衔。

686团团长:李天佑

李天佑是广西临桂人,出生于1914年1月8日,24岁任686团团长。他14进入桂军当兵,第二年加入共产党,参加了百色起义。

李天佑历任红七军军部特务连副连长、连长、副团长,红三军团5师团长、师长、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红1军团副师长、师长,115师686团团长,343旅副旅长、代理旅长,东北民主联军1纵队司令员,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等职。

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686团政委:符竹庭

符竹庭原名符宗仔,是江西省广昌人,出生于1912年,26岁时彭686团政委。15岁的符竹庭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时,投身革命,参加地方游击队。

符竹庭历任红三军第一纵队大队政委、第7师特务团、21团、19团政委,红一军团第一师团政委、第二师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团主任,115师686团政委,343旅补充团政委,115师东进抗日挺进队政治部主任,115师343旅政治部主任,滨海军区政委等职。

1943年11月26日,符竹庭在赣榆县西北的黑林乡马旦头村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1岁。

686团副团长:杨勇

杨勇原名杨世峻,是湖南浏阳人,出生于1913年10月28日,25岁时任686团副团长。他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杨勇历任红三军团分队长、大队长、连副政委、政委、营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处主任,115师686团副团长、团长,115师补充团团长,115师独立旅旅长兼政委,343旅旅长,教导第3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1纵司令员,二野第5兵团司令员,贵州军区司令员,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等职。

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686团参谋长:彭雄

彭雄江西永新县人,出生于1915年,23岁时任686团参谋长。他14岁参加红军,开始革命生涯。

彭雄历任红3军团师通信员、通信班长、通信排长,师司令部作战参谋、连长、营长,红1军团第13团团长、第4师参谋长,115师686团参谋长、补充团团长,黄河支队支队长,新四军第3师参谋长等职。

1943年3月17日,彭雄与11名团以上干部在去延安学习途中,因陆上交通被敌人切断只能坐船前往,被海上的日军巡逻艇发现,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多处中弹而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结语:

八路军115师343旅可谓是将星云集,团以上干部在1955年授衔时,除了牺牲的3位烈士和抑郁而终的旅长陈光外,都被授予中将以上军衔。

1955年授衔时,115师343旅团以上高级干部中有6人被授予上将军衔,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

最后向老一辈的革命先烈们致敬!

周建屏的人物生平

原籍江西金溪,生于云南宣威。其父周义忠清末时在云南省宣威县做一小官,周建屏就出生在宣威县倘塘村,少年时期的周宗尧,攻读《四书》、《五经》。
1908年投入云南军队当兵,1909年,更名周建屏考入云南讲武堂,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第八期,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入黄埔军校学习。
1915年护国战争时在朱德部下任连长,后在云南军中逐渐升任至旅参谋长。
1924年弃职返江西祖籍务农,后又复出,先在黄埔军校学习,于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期间,周建屏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营长。
1927年8月1日,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后在三河负伤,与部队失散。其后,前往上海,与中共中央恢复联系。
1929年,被派往闽浙赣苏区担任军事指挥,与方志敏、邵式平等人合作,打下景德镇等多处要地,屡次击败国民革命军。
1930年9月,周建屏所部被扩编为红十军,担任军长。
1933年初红十军被调往中央苏区,整编成为红十一军,周建屏继续担任军长。
1933年10月,红军整编后,担任红十九师师长,后又调任独立红24师师长,长征开始后率部留在南方进行游击战。
1935年,周建屏在一次战斗中负重伤,被送往上海抢救,次年伤愈后赴延安,任抗大第二科科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1937年年底,周建屏率部开创了晋察冀边区四分区,1938年因旧伤复发,在河北平山病逝。

中国历史上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两名英雄人物

1、孙铭武(1889年9月—1932年1月19日),辽宁抚顺人,1916年参加讨袁革命军。1919年改编为东北军陆军第十六师,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

1924年充任昌黎县警察局长,直隶(今河北)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兼地方保甲团团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武积极动员乡民亲友举旗抗日,打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1月,成立辽东血盟救国军,迅速发展到一千多人,公推孙铭武同志为总司令,同年,孙铭武同志被汉奸于芷山杀害。

2、周建屏(1892年—1938年),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抚州金溪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旧伤复发不治去世。遗体安葬在他战斗过的平山小觉镇。

1939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把平山县小觉镇改名为建屏镇,1945年10月,又以小觉镇为中心建立建屏县(建屏县于1958年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成为当时石家庄市第一个用烈士姓名命名的县。

3、王根英(1907年—1939年3月8日),原名庶心,上海人,八路军第129师供给部财经干部学校政治指导员。1925年在“五卅”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五大后,王根英与陈赓在上海负责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在秘密战线上,王根英全力协助陈赓的工作,为党中央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营救了大批被捕同志。

1939年3月8日,学校驻地遭日军突袭。突围时,王根英发觉一个装有党内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没有带出来,毅然冲回村中去取,路上与日军遭遇,壮烈牺牲,年仅32岁。

4、牟光仪(1900~1939),潍县(今坊子区)清池镇西清池村人。中共潍县早期党组织领导人之一,中共胶东区党委职工部部长。

2014年9月,牟光仪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5、叶辅平(1902—1939),民国12年(1923)创建周田农会,自任会长。民国14年(1925)11月任叶挺独立团军需主任。民国15年(1926)5月,参加叶挺独立团北伐先遣队。民国16年(1927)3月,升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军需主任。5月,筹集粮食3万余斤和大批军用物资供应中央独立师,为平定夏斗寅叛乱,保卫武汉作出了贡献。

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需处主任。起义失败后避居香港、澳门。民国17年(1928)春回淡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1930)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七师第十九团军需主任,第一五七师会计科长。民国26年(1937)任新四军军部上校军需处处长。多次往香港发动侨胞,港澳同胞捐资捐款支援祖国抗战。民国28年(1939)8月在运军需物品途中因车祸牺牲。

2014年9月1日,叶辅平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