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打薄情郎黄梅戏原版(中国古代戏曲经典剧目有哪些)_电影制片厂_秦腔_正旦

本文目录

  • 中国古代戏曲经典剧目有哪些
  • 什么戏曲的名字带打字
  • 想详细了解青衣以及经典段子
  • 秦腔曲目中有没有描写英雄的曲目名字叫什么具体讲的是什么故事
  • 七八十年代的戏曲有哪些

中国古代戏曲经典剧目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此剧,又名《九里山》《楚汉争》《亡乌江》《十面埋伏》。

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总共四本。1918年,由杨小楼、尚小云在北京首演。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齐如山、吴震修对《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

2、《金玉奴》是戏曲传统剧目,亦名《棒打薄情郎》,取材于《古今小说》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豫剧皇后陈素真、京剧大师荀慧生的早年剧目,还有评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川剧有《棒打莫稽》,徽剧、滇剧均有《红鸾喜》。

3、《宇宙锋》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 而梅兰芳(京剧)、陈素真 (豫剧)、陈伯华(汉剧)三位大师的《宇宙锋》并称为“宇宙三锋”。

秦腔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马蓝鱼的《宇宙锋》是梅兰芳亲排。同样,马蓝鱼老师又传授给了得意弟子梅花奖得主齐爱云。秦腔还有为数不多的演员在演。

4、《长坂坡》是京剧传统剧目,选自《三国演义》第41回“……赵子龙单骑救主”,故事叙述: 刘备自新野撤走,在长坂坡被曹操夤夜率兵追及,与所属部队及家眷失散;赵云舍死忘生,单枪匹马冲入曹营,屡涉险境,终于万马军中救出简雍、糜竺。

后又奋力拼搏,保护甘夫人及刘备幼子阿斗,突出重围。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护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5、《群英会》是依据《三国演义》第45回“……群英会蒋干中计”改编的传统京剧,故事叙述:曹操谋士蒋干,与周瑜故交,请求过江劝降。周瑜将计就计,盛会隆重宴请诸将和挚友,号称“群英会”。

席间歌舞欢庆,相邀蒋干共眠,旋即详装酒醉,暗将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书信置于案头。蒋干劝降不果,万般无奈,趁周瑜“熟睡”之际,翻阅文案,“偶遇”此信,大为惊恐,连夜返回江北,告知曹操。曹操即刻斩了蔡、张两人。周瑜暗喜曹操中计,除去了谙熟水战的将领。

什么戏曲的名字带打字

  • 戏曲的名字带打字是;打金枝

  • 《赵匡胤千里打马送京娘》

  • 《蓝瑞莲打水》(《蓝桥会》)

想详细了解青衣以及经典段子

 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正旦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典型的正旦戏例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还有孙尚香听说刘备的死讯,到江边去哭祭的《祭江》,《孟姜女哭长城》的孟姜女,《雪梅教子》中的秦雪梅,《春秋配》的姜秋莲,《贺后骂殿》的贺后等都是正旦扮演的。
  这些戏基本上都是坐着唱,没有什么繁重的表演,是比较典型的、标准的青衣戏。当然有些正旦戏也是唱、念、坐并重的,比如像《宇宙锋》里的赵艳容,《三击掌》里的王宝钏,《汾河湾》里的柳迎春,《宝莲灯》里的王桂英等。这些虽然也是正旦戏,但是却要求唱、念、坐并重。从服装上看,正旦穿青褶子为多,所以正旦也称青衣或青衫。有的正旦,虽然也穿女蟒,或者穿宫衣,不管穿什么,除了蟒和宫衣是固定的式样花色以外,一般的褶子,色彩都比较素雅。比如《商林升天》中的秦雪梅,《陈世美不认前妻》的秦香莲,《汾河湾》的柳迎春,《芦林会》中的庞氏,《小姑贤》的梁氏,《清风亭》中的周桂英,《别宫·祭江》的孙尚香,《春秋配》的姜秋莲,《骂殿》的贺后,《法门寺》的宋巧姣,《浣纱记》的浣纱女等,都是属于正旦范畴的角色。在以前,妇女都比较有道德、知廉耻,稳重安详,所以在舞台上表演妇女一般的正常姿态,不管坐着、站着,或走路都要求保持稳重的姿态。另外由于正旦扮演的人物有很多都是属于命运不太好的,有的遭受遗弃,有的生活上很困苦,穿的服装也非常朴素,所以另外还有一个名称叫作苦条子旦角,这跟前面说的苦条子老生是一个意思。青衣还有一个名词叫正旦。这跟前边说的正生,及后边的正净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说在一个行当里,是中心的、主要的部分。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典型的青衣戏例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还有孙尚香听说刘备的死讯,到江边去哭祭的《祭江》,《二进宫》的李艳妃,《三娘教子》的王春娥,《春秋配》的姜秋莲,《贺后骂殿》的贺后等都是青衣扮演的。
  酒次青衣:据《晋书·孝怀帝纪》记载,孝怀帝为前赵刘聪所俘。刘聪举行盛大宴会,令孝怀帝穿青衣,给宾客斟酒。后用“酒次青衣“指受人摆布﹑侮辱。

秦腔曲目中有没有描写英雄的曲目名字叫什么具体讲的是什么故事

晚上和老爸聊天,说最近如家湾又要唱戏了,然后就说起秦腔,老爸是个戏迷,曾经也是村里戏团成员的主二胡手
到现在也是一在家无聊就放秦腔,听得我头都大,赶紧换流行歌曲清清耳
但是回过头来却发现,自己也听了不少的秦腔,虽然大多数叫不上名字,对不上主角,还有些,折子戏和全本也搞混了,可仍是记住了不少
我丝毫不懂秦腔,但若被我记住的,那就的确是经典,因为妇孺皆知么,长大后我几乎就没听过秦腔,这些全都是小时候在戏院里边玩得时候听说的
游龟山——印象中有恶少耍流氓,英雄仗义出手然后又被陷害的过程
周仁回府——见嫂嫂她只哭地悲哀伤痛……阴森森暗藏着短刀一柄,娇怯怯无气力大功难成,痛煞煞么奈何自己刎颈,血淋淋倒在地严贼胆惊,哭贤妻哭地我悲哀伤痛…… 这出折子戏讲得是义气,兄弟义气,但实赞的是周仁老婆的大智慧与勇敢牺牲精神,这出戏的词对我而言是最熟的,而且确实写得好
三娘教子—— 春江花月夜,全本有可能叫《春江花月夜》,讲得是老妈含辛茹苦培养儿子长大成人的过程,经典句子是娘为儿如何如何……
十五贯——因为十五贯铜钱而被陷害后又得伸张正义的过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有出《 滚水烙碗记》片断,我的小姑姑这出戏是曾经公认为演活了的
窦娥冤——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张驴儿(鱼儿)这俩字我倒现在还没听清楚过在戏里边,但是这个丑角害人不成反害了自己的老母亲,十足是个禽兽
三对面——全本《 铡美案》,这个也太熟了,陈世美人人知道,三对面就是指包公、公主、秦香莲三人对质的时候,唱段相当的经典,个人认为从一个侧面基本代表了秦腔唱腔的风格
宝莲灯——刘彦昌哭地眼泪汪汪,怀抱着襁儿小沉香……,就记住了这俩句,情节当然大家都知道
拾黄金——全本好象叫《 八棉衣》,也是一个被陷害的故事,精彩的不在于戏本身的情节,而是其中的一个乞丐,一个人唱了一台戏,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最经典的莫过于一段快板:
鼓打一更一点半,冻得我鼻涕流成了长丝线,鼓打二更二点半,冻得我叭拉拉叭拉拉浑身只打颤……
三滴血——好象是滴血验亲啥的呢,具体情节已记不得了
花亭相会——这是讲一段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的吧。。前面走地是高文举,后边紧跟着张梅英,好象是这俩人
辕门斩子——斩的是谁呢,当然是杨文广,那个独苗在面对军法无情的时候
葫芦峪——这个好象是讲诸葛亮的吧,跟诸葛亮有关的还有
斩马稷——反正是哭唱的,还有一句不知道从哪听来的, 后殿里赶来了诸葛孔明,后边的再没听懂过
斩秦英——秦英是谁?
火焰驹——朱崇德放饭,好象就是全本和折子的对应,英雄遭遇陷害,后遇奇人奇马千里飞奔至边关报信,大将军以权解救。当时只见那个马蹄啊,火星刷刷的……
金沙滩——这个好象没啥特别印象,只是记住的是戏台上的所有人的脸变化的很快,其中潘仁美黑中带白一抹灰,确实一脸奸相
赵氏孤儿——狸猫换太子,这出戏也算是相当经典的了,讲忠义的,本身唱段没记住特别有名的
棒打薄情郎——这个看标题就知道了,原先一秀才特落魄,幸得一家人搭救并将女儿许配之,苟富贵,便相忘,被一顿痛打过了个瘾
卷席桶——我一直以为是黄梅戏,好象秦腔也唱过,当时看得是电影版的,没看过真人表演,相当的滑稽幽默的一部戏,情节没啥也说的
大灯殿——王宝钏的故事,后人以为王宝钏守寒窖终于是等来了幸福,但大多数人的想法是那个希望其实是很渺茫的,在孤独凄凉中死去是最难以接受却最合理的解释
生死牌——这个只记得名字,倒底讲了啥不记得了
三堂会审——同上
破渑池——好象是说的是将相和吧,其它没印象,戏中的唢呐倒是相当地辉煌(印象中就是这部戏)
下河东——斩黄袍,看看另外一个叫法就知道了,黄袍加身就当皇帝的,历史上只有这么特殊的一个
杀狗劝妻——
打柴劝弟——这两部好象是寓言,内容不记得了
哑女告状——不记得了
香山寺还原——只听过名,没看过
串龙珠——同上
刘全上坟——这个好象是唐太宗给他要寿命的那段故事
长板坡——赵云老大哥,帅,酷,勇,神,这出戏小时候看得时候我只记住了一个字“斩”,原来斩就是杀的意思
白逼宫/赤逼宫——这个只听过名,我一直以为是白鼻公/红鼻公,有点象红鼻子弟弟,蓝鼻子哥哥呢,后来才知道闹了个笑话
还有一些只记得怎么哼,但是我不会唱秦腔,也叫不出来名字了,小时候经常看的牛皮灯影,也是以秦腔做背景音乐的,也许有一天会总结一下,牛皮灯影、秦腔这些,是记忆里永恒的经典。
秦腔是西北人的影子,秦腔中的男人,嗓音粗放,近乎吼,秦腔中的女人,声音高亢嘹亮,和信天游、花儿一样,似乎只有在那宽广无垠但又干涸贫瘠的黄土高原上,这种方式才最适合情感的喧泄。

七八十年代的戏曲有哪些

六七十年代样板戏。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剧目。
1980 《白蛇传》(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0 《屠夫状元》(眉户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0 《花墙会》(天沔花鼓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0 《盗御马》(京剧) 昆明电影制片厂
同年还拍摄了另一出裘派名剧《姚期》。
1981 《白奶奶醉酒》(河南越调)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1 《桃李梅》(吉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1 《红娘》(京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1 《杨三姐告状》(评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1 《李慧娘》(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1 《忠烈千秋》(保定老调)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1 《智收姜维》(河南越调)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1 《包公误》(河南曲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
1982 《西施泪》(婺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2 《升官记》(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湖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2 《清宫怨》(北京曲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
1982 《洛阳桥》(豫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2 《四姑娘》(川剧) 峨眉电影制片厂 根据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
1982 《红柳绿柳》(莱芜梆子) 山东电影制片厂
1982 《花烛泪》(越剧) 浙江电影制片厂
1983 《火焰山》(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3 《三打陶三春》(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3 《邻里风波》(评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3 《吕布与貂蝉》(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83 《哪吒》(河北梆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3 《嫁不出去的姑娘》(评剧) 河北电影制片厂
1983 《樊梨花》(豫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
1983 《皇亲国戚》(龙江剧) 龙江电影制片厂
1983 《莫愁女》(越剧) 南京电影制片厂
1983 《真假美猴王》(京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4 《佘赛花》(晋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4 《五女拜寿》(越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4 《三全其美》(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4 《岳云》(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4 《杜鹃女》(黄梅戏)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4 《风雨情缘》(豫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4 《龙女》(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4 《三关点帅》(晋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5 《花枪缘》(豫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6 《母老虎上轿》(黄梅戏)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6 《芙蓉女》(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6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6 《棒打薄情郎》(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6 《孟姜女》(黄梅戏)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6 《七奶奶》(豫剧)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片公司联合摄制
1987 《斩花堂》(上党梆子)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7 《千古一帝》(秦腔) 西安电影制片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