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壁的传说100字(北海九龙壁的传说)_大同_九龙壁_北海

本文目录

  • 北海九龙壁的传说
  • 关于大同的民间传说

北海九龙壁的传说

  北海九龙壁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古典园林,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北海。 波光粼粼的水面,临水而建的一组精巧建筑是五龙亭,五龙亭以北,天王殿西侧,有一座驰名中外的九龙壁。北海九龙壁,高6.5米,厚1.2米,长27米,体魄巨大精美,壁上嵌有山石、海水、流云、日出和明月图案,那么九龙壁上到底有多少条龙呢?
  仔细观赏北海九龙壁,才知道除了壁前壁后各有9条醒目的戏珠蟠龙外,壁的正脊、垂脊和其他一些建筑构件等地方都有龙的踪迹。九龙壁顶呈“庑殿式”,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前后各有9条龙,垂脊左右各有一条龙,正脊两侧有两只吞脊兽,它的身上前后也各有一条龙,这样五条脊上就有30条龙。
  往下每块瓦当下面镶嵌的琉璃砖上,也各有一条龙,壁四周共有筒瓦252块,陇垂251块,龙砖82块,加上跃于云雾之中的18条蛟龙,就有633条龙了。
  再仔细看,在正脊两侧“吞兽脊”下,东、西还各有一块“烧饼形”的瓦当,上面也各有一条龙。这样算来,北海九龙壁上总共有635条龙。
  北海的九龙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56年。高5米,长27米,厚1.2米,由七色琉璃砖瓦砌成,壁两面各有蟠龙九条,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色彩明快,造型生动,是数百年来的精美建筑,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建筑艺术成就。建后的九龙壁雄浑壮观,虽历经200多年风雨侵蚀,颜色依然十分鲜艳。《前清旧王孙南北看》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北海九龙壁的龙是有灵性的,第九条龙曾经动了起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唐鲁孙在《前清旧王孙南北看》一书中提到,乾隆二十一年的一天,北海九龙壁前佛光普照,空场上摆放着香案、香炉,香案前有一黄色的蒲团,一高僧端坐在蒲团之上,数百人在虔诚观看,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原来,西藏密宗高僧正在给九龙壁开光。当满天祥云缭绕、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际时,奇迹出现了。有人把手帕丢到第九条龙的头部,就见此龙通了灵性,龙眼、龙须都动了起来,把手帕吸着不放,仿佛要从壁上腾飞到天空。
  书中记载的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反映了中国人希望龙具有灵性,能够保佑大地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同时也说明北海的九龙壁做工是何等的精湛。
  其实九龙壁的龙并不会动,但是它还真的能给人飞动的感觉。每当正午阳光掠过,光影纵横、龙腾海上,九条龙就仿佛动起来一样,栩栩如生。这种现象的产生,还要归功于琉璃砖。九龙壁运用当时中国独一无二的七彩琉璃砖,它颜色鲜艳,经久不退,加上光的反射作用,还真能让观者觉得龙好像活了起来。

关于大同的民间传说

大同九龙壁传说:

曾在少年时入寺庙当和尚的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为巩固江山,便把他的25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去为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被分封到大同当代王。

朱桂从小顽愚古怪,长大不读诗文,不学无术,无才无能。当上代王后,胡作非为,专横跋扈,乱杀无辜,弄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老百姓背地里送他一绰号:愣怔代王。

“愣怔代王”之妻是明朝大将徐达之女,长相十分难看:身材又矮又胖,大脑袋、小眼睛、大嘴大牙。五官在她的脸上全长反了:该小的地方大,该大的地方小,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她这么难看,怎么朱桂就偏偏娶了她?

原来是朱桂当时娶妻心切,一听说是徐达之女,便一口应允,娶回家来,倒也是门当户对。朱夫人相貌丑陋不堪,看见好看的女人就生气,别的女人越好看,对比她就越难看。大同是个出美女的地方,代王府里的侍女个个美貌,婷婷玉立。

朱夫人就把满腔嫉妒和怒火儿撒在侍女身上,经常用锅底黑烟朝漂亮美貌的侍女脸上涂抹,把她们“打扮”得比自己还丑陋,好显得自己好看一点儿。

就这样,代王夫妻搞得大同城里鸡飞狗跳,一片混乱。

朱元璋分封朱桂当大同的代王,朱桂不想去,赖在应天(南京)的皇宫里,又哭又闹。朱元璋爱子心切,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他只要到大同就任代王,就为他修建一座宫殿。于是,朱桂到了大同大兴土木修建代王府,规模规格近似皇宫。

代王府建成后,朱桂开始过“皇帝瘾”,颇为开心。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觉得代王府好像缺点儿什么,决定在代王府门前建一座五彩琉璃龙壁。

经过百姓工匠日夜施工,龙壁终于建成。竣工那天,代王朱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剪彩仪式,朱桂率领王妃以及文武官员人等观赏龙壁,只见龙壁雄伟壮观,五彩琉璃辉煌夺目,壁上九条龙张牙舞爪,腾云驾雾,盘曲回绕,搏浪戏珠。

朱桂一边喝酒一边观赏,想他代王府前的龙壁,连老子朱元璋的皇宫里都没有,大过“皇帝瘾”。得意忘形之际,不禁大叫一声:“好!这龙壁好!这是本朝第一龙壁!”

话音刚落,天空忽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顿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代王惊惶失措,连忙命人燃灯照明。一时间,代王府内外灯火恍惚。忽然间,电闪裂开乌云,霹雳雷鸣,代王朱桂饮酒过量,闻听雷声浑身颤抖手哆嗦,失手打碎酒杯,眼前一片昏暗,仿佛龙从天而降。

原来,九龙壁九龙栩栩如生,引来天上的真龙于天空飞行。

不一会儿,兵士来报:刚才的电闪霹雳,在龙壁后边的金泊仓街击出两眼水井,一水井的水为甜水,一水井的水为苦水。

大同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民间谚语:“金泊仓,两眼井,一眼苦来一眼甜。”又有兵士报告:九龙壁前面被雷火击出一个大坑,往外涌水,代王朱桂急忙命人将水坑砌建,中间建一石桥,这就是“倒影池”。

九龙壁蔚为壮观,百姓欢呼。但九龙贪吃百姓供奉的美酒佳肴,酒足饭饱之后歪歪扭扭烂醉如泥,到了布雨时辰,九条龙同时跃上天空兴风作浪。顷刻之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引起河水猛涨,淹没良田和村庄。

布雨之后,九条龙大睡不起,又现了一年不布雨水,河流干枯、田地干旱的局面,百姓怨声载道。大同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九龙戏水殃及老百姓”的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里的关键词—朱桂和龙,都成了民间嘲讽的载体。其实,真正精美雕刻了“天下第一龙壁”的是民间百姓,但他们并没有欢呼这个创造,根本或许就在于这个创造是一个“被迫的创造”。

由此可以观察到自由的民间文化和不自由的民间文化的差异和错位。无人能够阻挡透露着民意的民间传说的流传。

扩展资料:

“九”是最大的阳数,也意味着最高级别。如今全国共有三处九龙壁,一座在大同,另外两处在北京和平遥,而大同的这座九龙壁被称为中国九龙壁之首。

大同九龙壁是全国最大的九龙壁,由426块特制的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面九条飞龙腾跃于山海之间,气势雄浑,金碧辉煌,是我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最大、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琉璃照壁。

照壁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建在大门内(内照壁)或外(外照壁)的屏蔽物,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另外还有“风水学”上的讲究。龙壁只能用于皇宫、王府、庙宇门前,琉璃照壁也只限于皇宫和寺庙建筑。

大同九龙壁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邸照壁,明崇祯末年毁于兵火,唯九龙壁幸存。清代、民国曾予修缮。1954年,因城市建设,依九龙壁原状向南迁移28米到现在这个位置。九龙壁结构整体使用了孔雀蓝、绿、正黄、中黄、浅黄、紫等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