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地下森林(地下森林导游词)_熔岩_火山口_火山

本文目录

  • 地下森林导游词
  • 地下森林的位置在哪
  • 镜泊湖好玩吗
  • 镜泊湖地下森林有什么特点
  • 镜泊湖到地下森林怎么走
  •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
  • 镜泊湖地下森林阅读理解答案
  • 镜泊湖地下森林的描写
  • 镜泊湖地下森林公园从镜泊湖怎么去呀

地下森林导游词

回答

风光秀丽的镜泊湖婉如一颗璀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缰上,它以独特的朴素无华的自然美闻名于世,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人.镜泊湖,历史上称阿卜湖,又称阿卜隆湖,后改称呼尔金海,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称忽汗海,明志始呼镜泊湖,清朝称为毕尔腾湖.今仍通称镜泊湖,意为清平如镜.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即宁安市西南5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区110公里,它是大约一万年前,约在第四纪的中晚期火山爆发,玄武岩浆堵塞牡丹江道而形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泊.湖深平均为40米,由南向北逐渐加深,最深处达62米,湖身纵长50公里,最宽处9公里,最窄处枯水期也有300米,全湖分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个湖区,总面积90.3平方公里.由西南至东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型,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却犹如八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镶嵌在这条飘在万绿丛中的缎带上.这最著名的八大景是-吊水楼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和老鸪砬子.镜泊湖原始天然,风韵奇秀.山重水复,曲径通幽.动人的传说,更为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凯发体育娱乐

地下森林的位置在哪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和镜泊湖区120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共同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镜泊湖西北约50千米处,坐落在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内,海拔1000米左右。

镜泊湖好玩吗

  镜泊湖是著名旅游、避暑胜地,是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那么镜泊湖好玩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镜泊湖好玩吗

  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流域中上游,距牡丹江市区80公里,总面积1726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镜泊湖岛湾错落,峰峦叠翠,将春花、夏水、秋叶、冬雪集于一湖,将四季不同之美集于一湖。是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地方。

  镜泊湖景区由吊水楼瀑布、 “地下森林”、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三部分组成。这里有世界第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有国内最大最长的熔岩隧道,有纬度最高的断崖瀑布,有幽深神秘的地下森林。

  镜泊湖的百里长湖,是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从空中俯瞰呈“S”型,纵长45公里,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6亿立方米,最宽处6公里,平均水深20米,湖面平均海拔350米。镜泊湖山中有湖,湖中有岛:有神奇形象的毛公山;有气势轩昂的大孤山;有精巧别致的珍珠门;有古风浓烈的城墙砬子等等。

  镜泊湖在唐高宗时称阿卜湖,又叫阿卜隆湖,后改为呼尔海金,在唐玄宗时称忽汗海,辽时称扑莹水,在清时称毕尔腾湖(满语),意思是水平如镜。

  距今约100万年前,火山喷发溢出的熔岩阻塞牡丹江河道,构成了天然的熔岩堤坝,便形成了早期的镜泊湖。在距今约7万年的晚更新世末,又有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铸就了更加宽阔的熔岩堤坝。历经多次火山喷发,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镜泊湖。

  地下森林,学名火山口原始森林,位于吊水楼瀑布西北52公里处的海拔750—1000米的张广才岭深山区。这里共分布着大小12个火山口,火山喷发后,历经千万年的沧桑变化,火山碎屑风化形成土壤,逐渐从火山底部和悬崖裂隙中生长出树木,大自然为火山口重新披上了绿装,郁闭度超过90%,面积达6.7万公顷,林木平均树龄300年,有的’可达600余年。参天大树随着山势起伏,景观之奇特,气势之壮观,举世罕见。由于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负氧离子也因此极高,如同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伴随着地下森林的,还有熔岩台地、熔岩隧道、熔岩洞等火山地质遗迹。镜泊熔岩隧道分布集中,累计长度大于23公里,仅次于夏威夷27公里长的熔岩隧道,是国内罕见的大型熔岩隧道。隧道内部,熔岩花、熔岩舌、熔岩波等火山微地貌景观清晰可辨,具有极高的地学价值、美学价值、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镜泊湖还有人文遗迹的宝藏——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该遗址是国家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渤海国是唐朝的一个附属国,在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建于公元698年,传世15代,存国近300年,创造了盛极一时的海东盛国。渤海国疆域辽阔,都城上京,是当时东北亚著名的大都之一,最后却在一夜之间,被大火焚毁。其兴衰的谜团至今仍吸引着海内外历史研究者。现在,兴隆寺庙内还留存着一千两百年前的石灯幢。

镜泊湖地下森林有什么特点

地下森林幽邃深远,奥秘神奇,具有独特魅力.游人观赏罢镜泊湖,再一睹地下森林至此,除了厚厚的青苔外什么也没有.几千年过去了《地下森林断想》的又一

镜泊湖到地下森林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153.6公里

起点: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名...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火山口旅游公路行驶9.5公里,右转

2.行驶700米,右前方转弯

3.行驶12.9公里,右转

4.行驶19.5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莫延公路

5.沿莫延公路行驶13.6公里,左转进入莫延公路

6.沿莫延公路行驶8.8公里,稍向左转进入莫延公路

7.沿莫延公路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杏镜公路

8.沿杏镜公路行驶6.5公里,直行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鹤大高速

10.沿鹤大高速行驶65.8公里,直行进入鹤大高速

11.沿鹤大高速行驶10米,直行进入鹤大线

12.沿鹤大线行驶3.3公里,左转进入G201

13.沿G201行驶2.4公里,右转进入海浪路

14.沿海浪路行驶2.0公里,左转进入西三条路

15.沿西三条路行驶2.0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光华街

16.沿光华街行驶1.2公里,调头进入光华街

17.沿光华街行驶58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镜泊湖地下森林镜泊...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1

  相传,大约百余年前,这座古城早已沦为废墟。古城彼岸,有一老翁名叫姜儒隐居此地,故亦又人称此地为“姜家窑洞”。盛夏一天傍晚,姜儒之侄路经此地,叔侄偶然相遇,甚为欣喜。老人劝其侄放弃戎马生涯,与他一同在湖滨仙洞中共享人间之乐,夜里聆听对岸的仙乐钟鼓之声。并言称崖下尚有一渤海之陵墓,金银财宝,应有尽有。但因自己年迈,未敢近前,说话间,夜幕尽退,已是翌日凌晨,这位年轻人为好奇心驱使,忘记军务之急,随其叔父由西南沿山径盘旋而下,绕道回转来到崖底,拨开荆棘灌木,在一块巨大石屏后面果然发现有个深邃的洞口。二人步入其中,见大厅正中灯火辉煌,一尊朱红灵柩停放在中间,大厅周围未见有路可循。忽然间,石壁间两扇石门豁然大开,石门内奇峰林立,怪石巉岩,一潭壁水环绕村落,拦住去路。潭水清澈,波光粼粼。叔侄二人正愁不知去向,忽见一位渔翁垂钓水边,便趋前借问。渔翁笑指岸边小舟作答。叔侄登舟前往,驶入山涧深处,发现更是

  花红柳绿,山青水秀,到处呈现一派鼓乐升平的繁荣景象。叔侄为遇此仙境而欣喜若狂,回归途中,小侄胆大心细,做下种.种标记,以为后人指路。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2

  电影《画中人》就是在白石砬子拍摄的,其中有很多画面我们还都很熟悉。镜泊湖水产丰富,在石砬下就特产鳜鱼,也是我们常说的鳌花鱼,有的时候您也可以看到红尾鱼蹦出水面,使湖水发出声响,泛起涟漪。

  从大孤山上行拐向西南,一路上看去,湖光山景,变化无穷。游船穿过狭窄的湖面,似乎水路已到尽头。但一转弯,又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湖水展现在眼前,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水回路转的时候,一座小小岛屿出现了,这就是“小孤山”,古时相传为红罗女晒鱼网的地方。

  小孤山位于中湖,距北湖头60余华里,高出水面19米,面积为大孤山的五分之一。山形似雄狮,斜卧在湖心。岛上各种树木葱郁,幽曲小径数条。山峦东部有棵古老的红松,高达二十余米,直径约为三十厘米。崖上布满瓦松、卷柏等耐旱树木,还有崩松和栎树。岛上以山杨、白桦等阔叶林居多,还有山梨、李子、山丁子、元枣等果树。春深时节,枣树映红,梨花带雨,点缀着小小孤岛,使小岛充满无限生机。

  孤岛石壁上还生长着一种苔藓类植物,冬夏常青,称为“石花”。

  很多游人会多采集这种苔藓放置在鱼缸中,留作纪念。它比水草别致,既有草的嫩绿,又有花的姿容。

  城墙砬子是位于中湖小孤山正西岸边,珍珠门北侧临湖崛起的陡峭石砬子。海拔524米,城墙周长3公里,高5—7米,只有西门完好高约10米。据史料记载:唐朝渤海时期为防御契丹民族的侵袭,在此筑有一座古城。它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湖州城池旧址,至今十里城垣依然存在,城西门较为完好,还有十米城基。据地理学家勘察,石崖都是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而成。千岩竞秀,三面临湖,形势险要。宁安县志记载:“上有古城一座,欲登山看城,非从西南曲折盘道不能上达,诚为天险。”意思就是说这是一个难以登达的山峰,也就是这种地势使城墙砬子成为了战略要地。在古城墙角下,绿水环护之中,有眼清泉,水清凉而甘甜,相传是渤海的一口古井。对岸山崖石洞中,有座渤海时期留下的墓葬。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3

  瀑布两侧悬崖巍峨陡峭,怪石峥嵘,站在崖边向深潭望去,如临万丈深渊,令人头晕目眩。一棵高大遮天的古榆枝繁叶密,酷似一把天然的巨伞,踞险挺立于峭崖乱石之间。斑驳的树影中,一座小巧的八角亭依岩而立,人称“观瀑亭”,每逢晴天丽日,光照瀑布,则有色彩斑斓的彩虹出现,壮美的景色让人惊叹。诗人曾为它留下“飞落千堆雪,雷鸣百里秋,深潭霞飞雾漫,更有露尽岸秀”的优美诗篇。

  瀑布的成因,据考察证实,是镜泊湖火山群爆发时,喷发出的熔岩在流动进程中,接触空气的部分首先冷却成硬壳,而硬壳内流动的熔岩中尚有一部分气体仍未得到逸散,及至熔岩全部硬结后,这些气体便从硬壳中排除形成许多气孔和空洞。这些气孔和空洞后又塌陷,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熔岩洞。当湖水从熔岩洞的断面跌下熔岩洞时,便形成了十分壮观的瀑布。

  冬季来到这里,瀑布不见了,却可以看到另一番景致。在熔岩床上,您可以发现许多被常年流水冲击的熔岩块因磨蚀而形成的大小深浅不等的溶洞。这些溶洞光滑圆润,十分别致。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4

  风光秀丽的镜泊湖婉如一颗璀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缰上,它以独特的朴素无华的自然美闻名于世,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人。

  镜泊湖,历史上称阿卜湖,又称阿卜隆湖,后改称呼尔金海,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称忽汗海,明志始呼镜泊湖,清朝称为毕尔腾湖。今仍通称镜泊湖,意为清平如镜。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即宁安市西南5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区110公里,它是大约一万年前,

  约在第四纪的中晚期火山爆发,玄武岩浆堵塞牡丹江道而形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泊。湖深平均为40米,由南向北逐渐加深,最深处达62米,湖身纵长50公里,最宽处9公里,最窄处枯水期也有300米,全湖分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个湖区,

  总面积90.3平方公里。由西南至东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型,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却犹如八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镶嵌在这条飘在万绿丛中的缎带上。这最著名的八大景是-吊水楼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和老鸪砬子。镜泊湖原始天然,风韵奇秀。山重水复,曲径通幽。动人的传说,更为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5

  骄阳探出时,整个地下森林沐浴在霞光中,清新的晨风匀和着青山的气息,令人心情舒畅。一号火山口经探测深度为122米,东西直径为385米,隐蔽在原始森林的深处,火山口东北侧有一个深坑,是火山喷发最后一次喘息性的喷气锥。深坑表面除生长地衣外,没有其他植物。二号火山口属于气喷性火山口。它状似井口,无熔岩喷出,四壁陡峭,形势险峻。三号火山口是十座火山口中最大的`一处,直径500余米,深达200米,火山口的巅峰有做亭榭叫做“齐天亭”,这里是镜泊湖海拔最高点。第三号火山口于第四号火山口之间由熔岩隧道贯通,隧道洞高3-4米,宽8-12米,长20余米。洞口有一棵直径50厘米的椴树,人称“迎客椴”。进入洞口,只见怪石孤悬,巨岩倒挂,遥遥欲坠。潜到四号火山口谷底,则别有洞天。由谷底仰望,头顶蓝天玉镜般碧透晶莹,朵朵白云不时飘过,谷底酷暑时亦有结冰、冻土,严冬之时尚有清泉流淌。环顾四周,火山喷发的堆积物历历在目,各种奇观数不胜数,可以想象到当年火山喷发时雄伟壮观的奇景。这不仅是火山爆发后陷落的大坑,它引发人们去思考和探求自然界深奥的哲理和美学价值,更是一座大自然启迪人们思维陶冶人们情操的殿堂。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6

  这里还有一个奇妙之处,就是环谭的黑石壁,又是一个天然的回音壁,它会把声音,经过圆型石壁的折射,清晰地传到自己的耳边。类似于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但是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的四周是光滑整齐的,而镜泊湖的黑石壁却有着很多的层次,根据这很多不同层次,可以说明,吊水楼瀑布不是一次火山爆发形成的,而是经过多次火山爆发才形成的。

  关于吊水楼瀑布,曾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在瀑布的水帘后面藏着一位聪明美丽的“红罗女”,深受远近青年人的爱慕。但她声言无论是谁向她求爱,都必须回答“什么是人间最宝贵的”问题,消息传开后,每日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勇士、书生、商人、乃至国王。勇士回答说:“人间最宝贵的是武力。”书生说:“人间最宝贵的是诗书。”商人说:“人间最宝贵的是金钱。”而国王却回答:“人间最宝贵的是权势。”这些回答红罗女都不满意。于是勇士含羞而去,书生浴耻而归;商人倾宝于湖,不再提亲。唯有国王厚颜无耻地呆立在“吊水楼”前苦思冥想不肯离去,最终老死在悬崖上,葬身于乌鸦腹中。如今,我们来到这里,也会想起聪颖美貌的红罗女和她发人深思的问题。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7

  您现在看到的就是大孤山,海拔415米,高出水面65米。大孤山面积仅一万平方米,是圆形山峰,其实是湖中一大岛屿。他形状像一头水牛横卧湖上,埋头饮水,生气盎然。春暖花开时节,大孤山上开满了杏花、李花、玫瑰花和兴安杜鹃花等五颜六色的野花,绚丽多彩,所以也称做“花山”。

  大孤山上生长着针阔叶混交林,岸边生长的是灌木丛。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古树的须根因常年被湖水冲击,已经坦露在外面,攀援于岩石裂缝之间,这也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大孤山北侧,不知道什么时候铺就一条山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铺筑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沿着这条山径登临峰巅,极目远眺,真是满目锦绣。远看重峦叠翠,天水一色,湖上腾光溢彩,烟波浩渺;近观云霭浮漾,湖光波影尽收眼底。

  在大孤山东侧湖岸有条伸进湖中的小山梁,状似起伏的蛟龙。那突兀的山梁之首颇似伏

  在湖中吸水的龙头。当地人称此山梁为“小龙头”,这也是游人来此很关注的地方。

  作为历史的见证,大孤山也曾为我国的革命战争记载了一段光辉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它是周保中将军率领的抗日联军的革命根据地。

  白石砬子是一座白石层叠、错落有致的白崖岛,海拔420米。它位于大孤山前湖之左岸,由三座白石峰组成,左右两座低矮,中间格外高峻,面临湖水,傲然屹立。岛上常年堆积的白色鱼鹰粪便,象无数块巨岩粘在一起,层层叠叠,奇形怪状,故而得名“白石砬子”。平时白石砬子和邻近的湖岸相接,当湖水溢满,石峰与邻岸便被浩渺的大水相隔,也称做“白崖岛”。远远望去,它形似身披白色盔甲的卫士屹立于万山丛中,守卫着镜泊湖。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8

  此后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其侄儿不堪兵荒马乱,也来到窑洞隐居。他想探寻仙洞的奥秘,并循旧路来到崖下,找寻标记,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个洞口了。

  今日来到镜泊湖的旅游者,多被这寻找仙境的离奇故事所吸引,承游船到此一游。人们虽然已找不到仙洞之所在,但此地的仙境般的风景,足以激发人的情思,开阔人的胸怀,使游人获得美感和快慰。

  珍珠门,位于中湖南端最狭窄的地方。两个小岛分立左右,高出水面十五米,远看像门的形状,故称“珍珠门”。传说它们是红罗女拒绝富商的求婚,将其两颗求婚的珍珠抛于湖中,遂衍化成两座精巧的小礁山。两岛间的航道只有十多米,历来是湖中的交通要道。枯水期湖中沙滩裸露,小岛与湖西岸接壤,渤海时期湖州城遗址即在珍珠门西岸。珍珠门岛上有肃慎人的半地下穴居遗址,经考察证实属于新石器时代。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9

  镜泊湖,久享人间仙境的美誉,这里岛弯错落、山峦叠翠、景色清秀、古迹隐约,尽揽

  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吸引着很多游人,特别是风光绮丽、隽雅迷人的湖中八景,更让人留连忘返。这湖中八景分别是:吊水楼瀑布、大孤山、白石砬子、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和老鸹砬子。有诗云:褶曲湖山几复湾,云落清波若镜天,北亭观瀑闻涛吼,南流游船入山环,水转峰回疑无路,舟去途开别有天,此行一程九十里,八景新奇得大观。那么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湖中八景之首的吊水楼瀑布。

  吊水楼瀑布,古时土著人称它为“发库”,意思为吊着角的楼,酷似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湖的最北端,是镜泊湖的出口。瀑布幅宽达三百余米,飞流直泻,气势磅礴,如千军万马之势向深潭冲来,波涛翻滚,呼啸奔腾,浪花四溅,如浮云堆雪,白雾弥漫;又似银河倒泄,白练悬空,似置身仙境。瀑布落差20米,下边的水潭深60米,叫黑龙潭。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10

  珍珠门风景如画,景色迷人,两座小礁山宛若荷叶上浮动的晶莹露珠,熠熠发光。这里世代相传着许多盛产珍珠的故事。据说古时候珍珠门岛上有家孙氏店房,过往者皆在此投宿。夏日一天傍晚,一位衣衫褴褛的人来到店中,声称闯关东取三宝,积蓄点钱与相爱的姑娘成亲。一天,午夜时分,店主突然钓到一个蛤蜊,劈开后,见一颗珍珠闪闪发光,把昏黑的小屋照的通明。那人一见垂延三尺。他骗过店主,廉价收买了这颗珍珠,又趁月夜来到店主得珠的地方甩勾垂钓。顷刻间,只见鱼竿猛地一抖,他用力把鱼竿拉到岸上,看见钓上一只比碾盘还大的蛤蜊,在刚刚合拢的缝隙间还闪着金光。但当他要动手摘珠时,大蛤蜊却一下又滚回湖中,并将鱼竿也拽进水里。那贪婪的人不肯罢休,不顾一切地跳下水去,紧紧抓住鱼竿不放,结果葬身湖中。

  驶过珍珠门,遥望湖之右岸,有一山峦兀立湖中,它高出水面七八十米,海拔四百二十米,称之为“道士山”。它位于南湖中段,左右有两山环抱,犹如“二龙戏珠”。岛上古木蓊郁,寂静幽深,曲径尽头,浓荫掩映一座古庙,据说于清朝咸丰年建成,人们叫它“三清庙”。因当时庙中有一位道士,后来修行成仙,便起名为道士山。道士山名为山,其实是一大岛屿。传说中道士山庙里曾有口“九龙探母”的大铁钟,钟声宏亮,声震大湖,回声经久不绝。当今古庙已不复存在。古庙废墟前庭宽敞,绿草如茵,花木扶疏,幽雅清净。

黑龙江镜泊湖导游词11

  “地下森林”是镜泊湖风景区一大奇景,地质学称为“火山口森林”。它位于镜泊湖西北约45公里,坐落在张广才岭海拔一千米的深山区。这里是一片长满红松、紫椴、黄菠萝、水曲柳、黄花松、鱼鳞松和落叶松等珍贵树种的原始森林。面积66900多公顷,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是世界有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

  火山口原始森林长约40公里,宽5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为北纬44°9′—44°12′;东经128°31′—128°52′。

  镜泊火山,是爆发的休眠火山。据记载,大约一万年以前,张广才岭的镜泊火山群火山爆发,大量的熔岩喷出。待火山停止活动,火山管道中岩浆冷却、收缩,火山顶部便自然下陷、塌落,于是形成了内壁陡峭、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十个火山口。形状有的像盆状,有的像井,有的像簸箕。这些熔岩组成的火山口,经过千万年的沧桑变化,大自然重新给它披上绿装,成为低陷的原始林带,故称火山口原始森林。

  这里年平均温度在4℃左右,年降水量为618毫米。火山口由于年代久远、环境适中、火山碎屑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加上许多的动物粪便,给火山口森林造成了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据考察发现,森林的播种者其实是松林中最活跃的松鼠。它们把大量的松籽贮存在峭壁裂隙之中,以备常年食用。经过雨水滋润,松籽破土萌发出幼苗,育为大树,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今天的火山口原始森林。在我国八百多座火山口中,生长着这样茂密森林的极为少见。

镜泊湖地下森林阅读理解答案

(1)从上往下看 非常黑 (2)、、、, (3)长在火山口里的森林 (4)因为 所以 (5)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镜泊湖地下森林的描写

13. 示例:镜泊湖地下森林是我国著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 它是古代火山喷发之后在凹陷的火山口生长出的森林景 观。从镜泊湖北端西行50公里,即到了“地下森林”奇观 处。此处的森林都是生长在地面以下的7个圆形大坑 中,最大的直径有400多米,深130多米,它们是1万年 前火山喷发时形成的。站在最高的山上,由此下望,谷底 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阵阵冷风夹着清香,不知是在 天上还是地下,此时地下森林之妙更是难以言说。地下 森林的东南约13公里的地方,有几条神秘的“熔岩隧 道”,洞内夏有严冰而冬无严寒,举世罕见,不可不游。

镜泊湖地下森林公园从镜泊湖怎么去呀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避暑胜地,世界地质公园。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
  镜泊湖地下森林公园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和镜泊湖区12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共同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处,坐落在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内。
  镜泊湖到地下森林公园相距20公里,旺季有旅游车专线,也可包车前往。具体路线见下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