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网站的盈利模式和发展前景(拍卖行业是如何盈利的呢)_易趣_淘宝_阿里巴巴

本文目录

  • 拍卖行业是如何盈利的呢
  • 公拍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 关于淘宝网和拍拍网的经营模式
  • 洋觅网拍卖的盈利模式
  • 拍卖网站盈利模式

拍卖行业是如何盈利的呢

第一:给藏品做精品图录,给买家寄过去,提前让买家选好藏品,邀约时间到公司看货。  

第二:在公司的网站上公布藏品的照片,尺寸,藏品的简介。主要针对的散客买家,图片以三维照片,藏品的照片局部都可以看得见。  

第三:一件藏品大概要邀约两到三个买家,分为中低高的买家,如果现场出价合适的话,会第一时间通知你,如果感觉满意的话,会直接让买家拿走,若不合适买家会交30%的保证金在公司,让买家在拍卖会现场竞价,出的价位高的买家拿货。  

第四:有时去外地做展销会,会带上藏品和照片,让现场的人看货,有专业的销售人员去现场推销和讲解。  

第五:销售人员会到买家的住址,咨询买家的心里情况,喜欢什么样的藏品,什么价位,尺寸多大,我们会做详细的记录,回到公司后提前做好准备,把实物拿出让买家看藏品。  

第六:签订合同必须以本人身份证签合同,东西卖掉后我们只认签合同的人才能接款,不认其他人。

盈利模式,拍卖公司的收入是指拍卖成交后,按拍卖成交款的金额乘以规定的佣金率,所取得的佣金收入,为拍卖收入。

公拍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公拍网占上海法拍房数量的半壁江山,其盈利模式主要是:1、流量收入;2居间收入;3、房产提点;4交易手续费;5、其他收入。

关于淘宝网和拍拍网的经营模式

  最先是阿里巴巴和马云大红大紫,通过互换股票,马云的阿里巴巴控制了雅虎中国,并获得了10亿美元现金。此后,马云宣布要投资10亿元人民币打造被寄予厚望的电子拍卖网站淘宝网。紧接着传来的消息是,另一个互联网巨头腾讯QQ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电子拍卖网站拍拍网。2005年10月,此前一直坚持B2C模式的当当网挺进C2C电子拍卖交易。这些新进入者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免费。
  压力之下,原本一直坚持纯正美国eBay模式的eBay易趣不得不修改其收费策略,于2006年1月19日对外宣布免收交易服务费。“我们扩大免费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削减卖家的销售成本,降低进入门槛,鼓励更多的新卖家参与进来。”易趣CEO吴世雄表示。
  没有人怀疑,当前拍卖网站的喧闹与易趣母公司eBay的成功有着很大关系。
  eBay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与其他互联网公司不同的是,自创立之日起,eBay就是一家赚钱的公司,它通过专业的拍卖服务收取服务费,即便是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网络股大跌的时候,eBay的股价也维持在每股50美元以上。eBay称得上是历史上增值最快的企业,从一个年收入 400万美元的小公司,短短数年间发展成为全球超级网络交易中心,占据全球网络拍卖业务的80%。根据刚刚公布的年报,eBay去年的净收入为45.52 亿美元,增长了39%,其销售额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商界七大巨头戴尔、雅虎、微软、耐克、思科、星巴克和沃尔玛。
  淘宝和易趣,不是冤家不聚头
  在中国拍卖类网站的竞争中,淘宝和易趣的竞争最激烈也最吸引世人眼球。许多人都注意到,在淘宝的免费攻势下,易趣在节节败退,无论是流量还是交易额都已经为淘宝赶超。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电子拍卖网站先行者的易趣在中国C2C市场上的份额处于下滑趋势。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调查数据,淘宝的市场份额为57.10%,易趣为34.19%。易观国际的分析师认为,就增长速度以及发展趋势来看,淘宝的势头比易趣更猛。预计今年上半年,淘宝的注册用户规模将会超过易趣。
  其实为了应对竞争,自2005年5月开始,易趣的商品登录等增值服务费用就一直在下调。2005年12月20日,易趣宣布推出“免费开店”等调整计划,首先免除的是中国用户的“店铺费”。一个月后,易趣又进一步宣布免收交易服务费。至于调整的原因,易趣公关总监刘薇承认是因为“大量的市场调研显示,中国的买家卖家确实对收费以及价格问题比较敏感”。
  即便如此,刘薇仍然强调,易趣与淘宝的模式是不一样的,易趣取消的只是部分收费项目,但是还并没有完全免费,“物品登录费”、各种促销功能的费用和一些好的窗口费依然保留。
  相对于易趣,淘宝的言辞无疑要强硬得多。
  马云得知易趣的相关消息后,认为易趣的免费策略来得太晚了,已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如果在一年半前,易趣采取免费策略的话,淘宝今天的日子就没有这么好了。但现在淘宝的气势起来了,易趣就没有机会了。淘宝应该把易趣当作反面教材。”
  淘宝公关部工作人员陶然说,淘宝和易趣的网上商品数量之比为24:1,淘宝占据绝对优势。
  马云的战略企图
  许多人相信,阿里巴巴之所以推出淘宝网,与其他网站一样,都是受到了eBay的启发。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由于马云看到了阿里巴巴模式的缺陷,担心eBay会侵夺自己占有先机的B2B市场领地,于是先发制人推出淘宝,以压制eBay在中国的发展。
  直到现在,易趣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个人拍卖网站,但是在美国本土、欧洲等eBay发展最成功的地区,eBay模式实际上早就超出了传统的个人服务类网站范畴。在这些地区,eBay设有大客户部,受理大公司在网站上拍卖产品事宜,包括惠普、戴尔等都曾经是eBay的重要客户。
  可以想象,如果eBay在中国足够强大的话,一旦在企业用户中产生了影响力,从而可以在中国的企业用户中大力推广时,凭借eBay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力,以及相对低廉的收费模式(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服务必须交纳数万元的年费),其对依靠收取高额年费获取收入的阿里巴巴的打击将会致命的。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马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打败易趣,阻止eBay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马云说:“为了保护阿里巴巴的B2B,我决定建立C2C。”但马云可能也没有想到,C2C淘宝竟然成为阿里巴巴未来最大的亮点,并为阿里巴巴引来了雅虎、软银等投资者。
  去年6月,一直让阿里巴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eBay宣布与全球领先的B2B公司环球资源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正式进军中国B2B电子商务领域,联合推出一种全新的采购服务环球通。这项业务直指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
  吴世雄说:“中国厂商要进军国际市场,但在建设海外推广和销售渠道时要花费大量资源。而拥有上亿用户的eBay可以充当这个渠道,降低海外分销成本。”
  不过由于阿里巴巴有了淘宝这样一个杀手锏,马云也有了与eBay竞争的底气。他认为,淘宝已经将易趣打败。而在中国拥有最成功的C2C网站,阿里巴巴就足以抵御eBay的势力。
  好戏尚未上演
  不过至少还有一点共识,所有参与网上拍卖业务的公司都承认,中国的C2C电子商务还处于低级阶段。正如易趣公关总监刘薇所说,虽然中国的电子拍卖市场看起来很热闹,但目前网络购物的用户仍集中于18岁到25岁的学生或是刚刚参加工作的人群,而25岁以上的主流消费群对网络购物不感兴趣。也就是说,电子交易、网上拍卖还没有真正进入主流消费市场,但从其他成熟市场的情况来看,这一时代早晚都会来临。
  刘薇说:“既然如此,那么现在讨论谁胜谁负都没有意义。我们更愿意将这场竞争看成是一个马拉松长跑。eBay对中国市场的预期是还需要5到10年发展培育,其投入将是长久和持续的。”
  而在马云看来,因为中国的电子商务还未成熟,因此现阶段的第一要务并非盈利,而是设法取得行业领导地位,从而在潜在用户的心智中取得主导。一旦在用户心智中取得领导地位,就能成为用户的优先选择,到那时再考虑恰当的盈利模式也不迟。
  刘薇承认,对拍卖类网站而言,最重要的是吸引人气。但她认为这种人气相当程度上要来自于网站商品的品种和质量。为了做到这一点,易趣已经在利用eBay 在全球的资源,邀请中国香港、韩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卖家加入易趣网站,让买家通过易趣进行“跨国巡购”,方便买家购买在国内不容易购买的产品。
  尽管目前看来淘宝似乎棋胜一招,但刘薇并不担心。她指出,目前中国的拍卖网站还没有一家能够盈利,谈论谁取得了成功还为时尚早。就如同宣称领先的淘宝也完全处于投入时期,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其投入只会越来越大,相对于眼下不能产生什么收入的模式而言,未来很有可能是艰险的。而淘宝目前之所以可以如此烧钱以培育市场,是因为其背后有比较强大的阿里巴巴和雅虎为其提供支持。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随着eBay加强在中国B2B市场的推广力度,可能会在相当程度上打击阿里巴巴传统的年费收费业务。如果阿里巴巴后院失火,那么淘宝就会遭遇巨大困难。
  正如一些互联网观察家指出的,易趣与淘宝之间的持久战只是拉开了序幕,“免费”之争不过是开场锣鼓,更为精彩的好戏尚未上演。

洋觅网拍卖的盈利模式

洋觅网拍卖的盈利模式是收取拍卖者的一部分手续费。洋觅网拍卖一般会对拍卖的物品收取总拍卖额的百分之10的手续费。洋觅网是一家专业的日本拍卖网站,致力于成为日本二手奢侈品、日本雅虎竞拍、日拍优选的购物平台,在日本建立多处仓储物流基地,为用户提供简单、快速、周到、耐心的服务。

拍卖网站盈利模式

算了,让我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吧!
我不想说小东西,因为这个很有可能是真的!但是记住但是,如果你买小东西赚了,你会止不住你的欲望想拍手机、电脑等大型的电器,那么你就陷进这个泥坑了!
本来我也是爱便宜的人,很早就发现这个网站了,但是一直迟迟没下手!根据我近10天的观察,凡是大件商品很少或者说是几乎没人赛图。赛图的基本就是那些小件商品,并且我观察那些大件商品的拍到者, 你会发现他们拍了不只一个手机或者每件小商品都是以很低的价格拍到的!我只能说如果你想买行货手机、拿钱不算数的可以考虑去拍手机等大型东西,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