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玉器街有哪些有名的老字号店铺?衡水十大最好玩的景点 衡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衡水好_南阳_襄阳_隆中

本文目录

  • 北京玉器街有哪些有名的老字号店铺
  • 衡水十大最好玩的景点 衡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衡水好
  • 衡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适合情侣去的地方
  • 帮画室取个名字,尽量是有个性的吧,谢谢了
  • 淄博隆宝斋艺术品经营有限公司怎么样
  • 历史记载的隆中地点有哪些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 急~~~!!!求问吉林市哪有好的书画用品商店~

北京玉器街有哪些有名的老字号店铺

据史料记载,老北京玉器街主要分布在前门外的廊房二条、三条和崇文门的花市上三条。

廊房二条里有三盛兴、恒盛兴、聚丰厚、宝权号、聚源楼、富德润、三义兴、德源兴、永宝斋、荣兴斋、利贞祥、王盛公、毓宝斋、永记、瑞文斋、万义斋、泰源号、毓兴斋、宝昌隆、润亿合、杨敬记、德文斋等20多家玉器铺。

廊房三条里有同义斋、全兴盛、全盛永、合成永、德顺兴、德山斋、瑞珍斋、恒聚斋、景华斋、仁和斋、蕴珍斋、万兴涌、永盛玉、同升号、恒盛斋等十几家玉器铺。

崇文门外花市中三条有德顺成、正兴隆、广聚斋、万宝斋、聚盛公、祥聚公、公记号等近十家玉器铺。

这些玉器铺分为三类,分别是蒙藏庄、本国庄和洋庄。三盛兴、恒盛兴等经营蒙藏等地的买卖,称蒙藏庄。这类玉器铺一般以松石、珊瑚和青玉作原材料,磨制出蒙古、西藏人喜爱的头饰品、腰饰品和带饰品及各种鼻烟壶等器皿,主要销往内外蒙古和西藏等民族。

这些店铺为扩大生意,不只经营门市,还派专人去内外蒙古、西藏、青海等地去推销。

他们通常是用玉器换取蒙古、西藏的牛、羊、马和皮毛等。

聚丰厚、宝权号、聚源楼等是经营本国庄的,客源主要是各个时期的官僚、贵族、军阀及富商大户等。他们向这些顾客出售翎子管、朝珠、顶珠、帽正、搬指、别子、带钩、带扣、烟嘴、烟壶、图章,以及妇女妆饰品所需的各类宝石、珠钻、碧玺、翡翠等珍宝,此外,他们还磨制成的戒指面、耳环、耳坠等出售。

富德润、三义兴、德源兴、永宝斋、荣兴斋、利贞祥等除经营本国庄外,还兼营洋庄。产品销往各种首饰、花片、摆件等,主要销售欧美等国和南洋各地。

玉器街的店铺作坊里有很多能工巧匠。其中最负盛名、技艺超群的工艺大师就是被世人称颂的潘秉衡、刘德瀛、何荣和王树森“琢玉四怪“。潘秉衡是以磨制薄胎压金丝著称,刘德瀛的拿手活是立体玉雕花卉,何荣设计出的玉器仕女形态和神态都无人可比,王树森则以构思巧、手法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衡水十大最好玩的景点 衡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衡水好

衡水旅游景点推荐
衡水湖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的衡水市境内,总面积187.87平方公里。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i、ii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高贵的仙鹤、美丽的天鹅、灵巧的鸥鸟、轻盈的白鹭,翩翩起舞、悠然嬉戏,衡水湖是人间的仙境,鸟儿的乐园。
宝云寺
宝云寺位于衡水市区西南部。碑石记载始建于隋,其实早在南北朝时,宝云寺已有寺庙。相传,在其鼎盛之时,“寺域广占三十亩,殿堂多有近百座,樵楼钟声惊千里,成年累月拥香客“。
门票:成人票:5元 儿童票:0元
开放时间:9:00 - 17:00
景点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河沿镇旧城区。
交通:1、从火车站乘坐14路,经过25站, 到达旧城站、
2、步行约330米,到达宝云寺
庆林寺塔
庆林寺塔位于故城县郑家口西南的饶阳店村东。饶阳店村原有一座规模颇为宏伟的庆林寺,该塔即在寺内,因之称为庆林寺塔,亦称饶阳店塔。
该塔系用青砖砌成,外形成八面棱锥体,塔身共七层,高30余米,塔顶有一铜葫芦塔刹。一层为三米多高的塔基,二层以上,每层各在东、西、南、北有一个券门。门上有窗,窗上装有菱纹、云纹天莲花纹的窗棂。塔顶有一铜葫芦塔刹。一层为三米多高的塔基,二层以上,每层各在东、西、南、北有一个券门。门上有窗,窗上装有菱纹、云纹天莲花纹的窗棂。
景县舍利塔
景县舍利塔,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位于河北景县城内西北角原“开福寺”内。现寺虽毁塔仍存,俗称“景州塔“。
舍利塔,是简称,全称是“迦文舍利宝塔”,原本建设在原来的开福寺当中,寺院已经被毁掉了,塔却被保存下来。舍利,佛教指的是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子样的东西,也指德行高深的僧人死后烧剩下的骨头,传说释迦牟尼火化后,一些舍利被送到中土建塔供奉,这塔原本叫“释迦文舍利宝塔”想必和供奉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有关。
景州塔在国内享有盛名,与沧州铁狮子、赵州大石桥、正定县隆兴寺大铜菩萨齐名,被誉为河北古代四宝之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5元/人
景点地址:河北景县城内西北角原“开福寺”内。
冀宝斋博物馆
冀宝斋”博物馆由冀州市二铺村兴建,地处衡水湖南岸,占地60亩,主馆共分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主体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投资5400万元。馆内设12个主题展厅,展出藏品2218件,其中8个瓷器展厅,2个书画展厅,1个青铜器、金银器展厅,1个唐三彩、玉器展厅。展品的时间跨度由远古至明清,馆藏近四万件,是衡水市乃至全省最大规模的民间博物馆。 馆内唐、宋、元、明、清的瓷器精品令人赏心阅目,赞叹不已。更难得的是,展出了数十件唐宋及唐宋以前的青花和彩瓷,供鉴评和研究,以探明究竟,求得谜解。此外,唐三彩和青铜器的收藏展出,也颇有气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和古代书画名家汇集,妙手众多,书法和绘画同样给人美的享受。
门票价格:30元/位。
开放时间:8:00—18:00

衡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适合情侣去的地方

衡水旅游景点推荐
衡水湖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的衡水市境内,总面积187.87平方公里。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i、ii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高贵的仙鹤、美丽的天鹅、灵巧的鸥鸟、轻盈的白鹭,翩翩起舞、悠然嬉戏,衡水湖是人间的仙境,鸟儿的乐园。
宝云寺
宝云寺位于衡水市区西南部。碑石记载始建于隋,其实早在南北朝时,宝云寺已有寺庙。相传,在其鼎盛之时,“寺域广占三十亩,殿堂多有近百座,樵楼钟声惊千里,成年累月拥香客“。
门票:成人票:5元 儿童票:0元
开放时间:9:00 - 17:00
景点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河沿镇旧城区。
交通:1、从火车站乘坐14路,经过25站, 到达旧城站、
2、步行约330米,到达宝云寺
庆林寺塔
庆林寺塔位于故城县郑家口西南的饶阳店村东。饶阳店村原有一座规模颇为宏伟的庆林寺,该塔即在寺内,因之称为庆林寺塔,亦称饶阳店塔。
该塔系用青砖砌成,外形成八面棱锥体,塔身共七层,高30余米,塔顶有一铜葫芦塔刹。一层为三米多高的塔基,二层以上,每层各在东、西、南、北有一个券门。门上有窗,窗上装有菱纹、云纹天莲花纹的窗棂。塔顶有一铜葫芦塔刹。一层为三米多高的塔基,二层以上,每层各在东、西、南、北有一个券门。门上有窗,窗上装有菱纹、云纹天莲花纹的窗棂。
景县舍利塔
景县舍利塔,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位于河北景县城内西北角原“开福寺”内。现寺虽毁塔仍存,俗称“景州塔“。
舍利塔,是简称,全称是“迦文舍利宝塔”,原本建设在原来的开福寺当中,寺院已经被毁掉了,塔却被保存下来。舍利,佛教指的是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子样的东西,也指德行高深的僧人死后烧剩下的骨头,传说释迦牟尼火化后,一些舍利被送到中土建塔供奉,这塔原本叫“释迦文舍利宝塔”想必和供奉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有关。
景州塔在国内享有盛名,与沧州铁狮子、赵州大石桥、正定县隆兴寺大铜菩萨齐名,被誉为河北古代四宝之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5元/人
景点地址:河北景县城内西北角原“开福寺”内。
冀宝斋博物馆
冀宝斋”博物馆由冀州市二铺村兴建,地处衡水湖南岸,占地60亩,主馆共分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主体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投资5400万元。馆内设12个主题展厅,展出藏品2218件,其中8个瓷器展厅,2个书画展厅,1个青铜器、金银器展厅,1个唐三彩、玉器展厅。展品的时间跨度由远古至明清,馆藏近四万件,是衡水市乃至全省最大规模的民间博物馆。 馆内唐、宋、元、明、清的瓷器精品令人赏心阅目,赞叹不已。更难得的是,展出了数十件唐宋及唐宋以前的青花和彩瓷,供鉴评和研究,以探明究竟,求得谜解。此外,唐三彩和青铜器的收藏展出,也颇有气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和古代书画名家汇集,妙手众多,书法和绘画同样给人美的享受。
门票价格:30元/位。
开放时间:8:00—18:00

帮画室取个名字,尽量是有个性的吧,谢谢了

“不一云”
简单好记
可解“不亦云”即不人云亦云,表示别具匠心,绝不与人同,有独特风格
也可解“不易云”即不轻易决定草率行事,给别人的承诺就一定完成。
而本名又有“天空中绝对没有同样的两块云彩的意思,即独一无二,又风格多元,可承接客户各种的要求,采纳百家之长,以成自家特色。
还有“黑白画室”“自由刻画”“视觉制造”“涂鸦”“墨室”“精心写意”写意楼,一品室,山水斋,艺哑堂,天一画坊,零点一刻美术坊,“墨轩”“七彩创意”“流光溢彩”
妙手轩:丹青妙手,取自韩愈的诗“文章(绘画)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无声墨韵”
“墨彩”
“唯美制造”
想得头都大了。。。。。给我最佳吧。

淄博隆宝斋艺术品经营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淄博隆宝斋艺术品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3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书画、古玩、赏石、木板水印字画、工艺美术品、文化用品、文房四宝(以上范围不含文物)、办公用品、玉器、陶瓷、金银首饰销售等。
法定代表人:魏卓凡
成立时间:2013-10-31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030320005422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共青团西路62号荣宝斋大厦8-9层0907号房

历史记载的隆中地点有哪些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隆中,今南阳卧龙岗弃用的旧称,位于“沔之阳”的南阳市西郊,中岗隆起;始建于魏晋,也是诸葛亮亲自说的躬耕地。孔明故将育阳侯黄权率先在此岗开僻焚香追思卧龙先生的先河,此后延传1800余年。

       古隆中,晋人习凿齿把襄阳城西阿头山一带号曰为隆中、1893年改为古隆中。依据传说,清康熙年间在小明王墓祠遗址和广德寺庙上把号曰隆中位置确定下来。民国前几乎没有什么建筑,近代克隆南阳隆中十景,大肆建设,形成如今规模。

      两地古迹存量和 历史 价值没有可比性。南阳隆中历代古碑几百块,院内千年以上古树随处可见;襄阳古隆中建筑均为现代,文物部分为民间征集,唯一一棵三百年古树为桂花树,还是小明王坟前树。但襄阳攻关、宣传力度大于南阳。明白人戏曰:典型的小三上位!如今襄阳古隆中说法盛行,是当世政治干预学术成功一例。(详见2003年7月18日《襄樊日报》“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文中披露了罗市长带队五上北京“做工作”的许多细节)

      孔明一辈子没提过襄阳和古隆中,估计到死也不知道后人在“林密,无径,常有兽出没”的阿头山沟里给他安排个家。他写《前出师表》“…躬耕于南阳”时,襄阳郡早已设立二十多年,不但管着汉江以南原属南郡襄阳县的阿头山(被号曰为隆中),而且北跨汉江管着邓县和樊城。诸葛亮为什么不说:躬耕于襄阳?请某地理性思考,停止抢夺,还原“躬耕于南阳”真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亮躬耕陇亩,好为 ‘梁父吟’。

注引 《汉晋春秋》 曰: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水经·沔水注》: “沔水又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曰: 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

隆中山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西,临汉水。石灰岩山丘起伏,最高点海拔306米。山冲入口处的古隆中为东汉末诸葛亮隐居躬耕处。

建安十二年即公元二零七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与之纵论时局,提出了统一全国的建议和谋略,即著名的《隆中对》。其后,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死后,诸葛亮曾加强与孙吴的联合,改善对西南各部之关系,曾领卒众五次北伐。

晋即有纪念性建筑,唐建武侯庙,此后屡毁屡建。

现存武侯祠、抱膝亭、三顾堂和古隆中牌坊等为清建筑。多石刻及名人题诗题记。

林木茂盛,风景优美。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隆中风景名胜区主要组成部分。古隆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隆中三国时诸葛亮的故地。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邪阳都即今山东沂南县南人。十七岁随叔父诸葛玄到襄阳,隐居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尊为“卧龙先生”。

习凿齿《汉晋巻秋》所云:“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此句话前后矛盾,不知所云,而且与习凿齿以往说法严重抵触。其后很快被郦道元采用,《水 经注》「沔水中」:“沔术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其后司马光、胡三省跟着鹦鹉学舌,最终,躬耕隆中为史学界采纳!

习凿齿以后的学者都是跟着鹦鹉学舌,“号曰的隆中”是虚构出来的,所以隆中的地点就五花八门!
五花八门的隆中

一,1983年《襄阳县地名志》中记载:“隆中山位于襄阳县西南部,距襄阳城十三公里(即二十六里),此山隆然中起,故名”。但查正史《三国志》,诸葛亮自己没说过在隆中居住,《三国志》也没有记载过隆中的地名。故三国以前,隆中“焦点”无从谈起。

二,查李兴《祭诸葛丞相文》有:“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这里第一次出现了“隆山”二字,“于沔之阳”即汉水北岸,显然不是现在汉水南岸的襄阳隆中风景区之隆中山,而《水经注·比水》篇则有东汉湖阳县隆山的记载,其地理位置,山形风貌,周边的诸葛遗迹,均与李兴《祭诸葛丞相文》中“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乡”的描述极为贴切。故此时,沔之阴无隆中“焦点”可聚,而“沔之阳”则隆山“焦点”清晰。

三,查王隐《蜀记》引述西晋刘弘的案语中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这里第一次出现了“隆中”二字。这个“隆中”并没有指明地理方位,但当时镇南将军刘弘是镇南阳,人在宛城,显然此“隆中”也非指现在襄阳隆中风景区之隆中。故《蜀记》中“隆中”的“焦点”,要么在“沔之阳”,要么就是不知何处。

四,查习凿齿《汉晋春秋》中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里的“亮家隆中”第一次明确地指明了地理方位:“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与现在的襄阳隆中风景区方向相差45度,距离相差6里地。另,习凿齿在此前的《襄阳记》说:“襄阳有孔明故宅。”又说:诸葛亮“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琴以为《梁父吟》”。显然,习凿齿之“亮家”并非现在襄阳隆中风景区之“诸葛亮故居”,一在邓县,一在襄阳,一宅东面山临水,一“宅西面山临水”。很显然,这些“亮家”地点是矛盾的,故习凿齿“亮家”说“焦点”模糊、错位。

五,查南朝刘宋时代盛弘之《荆州记》说:“襄阳西北十里许,名为隆中,有孔明宅。”这里说的“隆中孔明宅”在西北10里许,方位与今隆中风景区相差90度,距离短了10余里,且已经跨过了汉水,在汉水北岸,故更不是现在襄阳隆中风景区之“诸葛亮故居”。

六,南朝梁鲍至《南雍州记》:“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弘之《记》云:宅西有三间屋,基迹极高,云是孔明避水台(摘自(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七《居处部》五《台》上)。这更是与今隆中不符了,彼“旧井”南朝梁时已干涸无水,今隆中六角井则水深数米。而“宅西有三间屋,基迹极高,云是孔明避水台”更是与“苟全性命于乱世”的“草庐”不符,“避暑台”或“避水台”这样的建筑形式只有平原低洼地区才会有,所以,这条史料恰恰证明了诸葛亮故居绝不会在今天半山腰的隆中。

七,查《昭明文选》唐李善注引《荆州图副》说:“邓城旧县西南一(十)里,隔沔有诸葛亮宅。”邓城与隆中隔沔相距约三四十里,故此“亮宅”更非现在隆中风景区之“诸葛亮故居”。

八,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郦道元说的“东迳乐山北”说明1500余年前的沔水并无改道,与现在的流向方位相同。 主蜂乐山海拔306米,古时叫阿头山,至今未动,汉水在山北自西东流去。按照郦道元《水经注》记事惯例,如果当时有“隆山”或“隆中山”真实名称,郦道元必会言明,是不会疏漏的。但郦道元为什么只说乐山而没提“隆山”或“隆中山”呢?说明郦道元对“隆山”或“隆中山”是不认可的。

九,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这里的“隆中”、“孔明旧宅”显然是沿袭习凿齿的说法,也不可能是现今的隆中风景区之“诸葛亮故居”。这是因为现今的隆中风景区之“诸葛亮故居”在隆中山的深处,沔水绝不可能翻越乐山“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自西向东流去。

十,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又东过襄阳县北,沔水又东迳万山北,山上有《邹恢碑》,鲁宗之所立也。山下潭中有《杜元凯碑》……故张衡《南都赋》曰: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汉皋,即万山之异名也。”这里说明汉水至今没有改道,“东过襄阳县北”、“又东迳万山北”与现今地貌相符,涛声依旧。况且,郦道元未提万山以西为南阳邓县,而是将隆中归入了山都县和襄阳县之间,可见,此 时尚 无“襄阳无西”的“古谚”。

十一,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比水又西南,与南长坂门二水合。其水东北出湖阳东隆山。山之西侧有《汉日南太守胡著碑》。子珍,骑都尉,尚湖阳长公主,即光武之伯姊也……隆山南有一小山,山坂有两石虎相对夹隧道,虽处蛮荒,全无破毁,作制甚工,信为妙矣。世人因谓之为石虎山。其水西南流,迳湖阳县故城南。”这里出现了两次“隆山”。此“隆山”早有其名,有根有据,有地理方位,切无多名、无争议。山西侧有石碑,有典故。郦道元认为这才是真“隆山”。此“隆山”地处南阳郡无疑,恰好与李兴文“于沔之阳”相照应,亦与李兴随刘弘活动过的主要区域相吻合。故此“隆山”才是真正的“焦点”,而老潘和“襄阳说”的学者从来没有将“焦点”对准过这里。是学识“功力”不够还是故意“视而不见”?

十二,查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说:“诸葛亮宅,在县西北二十里。”明代李桢《重修隆中诸葛武侯先生祠堂记》云:“城西北三十里有隆中山,山为邓县武乡侯所为□中陇头处。”清人张鹏翮《忠武志·武侯祠庙》说:“一庙在襄阳西北二十五里隆中山,侯隐居于此。”清人张澍《诸葛亮集·遗迹篇》引《襄阳府志》说:“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孔明常居于此。”《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七《襄阳府·襄阳县》下云:“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诸葛武侯隐此。”这些“诸葛亮宅”、“隆中山”、“孔明常居于此”地,都在襄阳城西北,距离20~30里,均应跨过汉水在北岸更远的地方,这倒的确是在南阳郡境内,但与现今隆中方位相差90度,均不是现在襄阳隆中风景区之“诸葛亮故居”。

十三,唐徐坚《初学记》卷八《习池、葛井》记载:“《襄阳记》曰:岘山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习家鱼池。《荆州记》曰:诸葛亮宅有井,深四丈余,口广一尺五寸,垒砌如初。已上襄州。”此葛井地点不知所云,但“深四丈余,口广一尺五寸”显然与今隆中六角井“深约5公尺,直径1.38公尺”相去甚远,绝对不是一口井。

十四,查清人张澍《诸葛亮集·遗迹篇》按语说:“诸葛亮宅在(襄阳)县东二十里。”此“亮宅”在县东,与现今隆中背道而驰,很明显更不是现在隆中风景区之“诸葛亮故居”了。

十五,还有一些记载,如:“襄阳县南十里有卧龙山,二十里有伏龙山”;刘敬叔、殷芸说“南阳是襄阳墟名,非南阳郡也”等,其记载混乱程度、不可信程度可想而知。

十六,与隆中地点记载“焦点”模糊、混乱不堪相反,南阳卧龙岗的地望记载却异常准确、清晰,均为“城西七里”顶多有“八里”、“十里”的两三里之差,没有方位、地点之讹。同时,在习凿齿以后的史料中,出现一种新的观点,即隆中指山,即隆中山,非指地或村子,在表达上不同于以前的隆山。而南阳卧龙岗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也称为“隆中”,如明《武侯记》叶桂章:“嘉靖乙酉岁仲冬,予奉命使唐府之南阳,暇日得拜武侯祠于卧龙岗,岗在郡西南可十里许,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故曰隆中,盖南阳伟观也。”明《金石林时地考》赵均:“登其顶可瞰南阳,因势隆然,蜿而起伏,其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明《祭诸葛忠武侯文》邬景和:“隆中,南阳卧龙岗亦称隆中。”明代礼部尚书徐学谟的《游隆中记》亦云:“跨汉江南北不三百里而近,盖有两隆中。”,“其一距襄阳城西三十里,在今伏龙山中”
隆中不属于南阳郡属于南郡的中庐县
由上可见,隆中的地点飘忽不定,五花八门,没有准确位置,因为它是假的。根源在于习凿齿的“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为千古谎言。

南阳卧龙岗的位置数百年不变,因为它不是“号曰”的,它是真实的!

谈一谈南阳卧龙岗的史书记载地点

元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春,南阳在所谓卧龙岗动工建诸葛书院,至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秋建成,费时3年多。诸葛书院建成后,翰林学士程钜夫代皇帝撰写《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云:“

臣谨按南阳城西五里,有冈阜隆然隐起,曰‘卧龙冈’,有井渊然渟深曰‘诸葛井’者,相传汉相忠武侯故宅,民岁祀之。

这是最早关于所谓卧龙岗与南阳城距离的记载。

到了明代情况发生变化。

《明一统志》记载:

卧龙岗在(南阳)府城西南七里。

西五里变成西南七里,这变化有点大,是因为南阳城址变化的原因吗?呵呵,看看明代其它记载吧。

据记载,明初南阳卫指挥佥事郭云在元之南阳土城旧址的基础上用砖石磊起城墙。

也就是说元、明南阳城位置没有太大变化,但卧龙岗的位置有了巨大变化。

百度可知:

元代一里约477米,五里则约2400米,2.4公里。

明代一里约554米,七里就是约3900米约3.9公里。这和现在卧龙岗的位置相差不大。

从2.4公里变化到3.9公里,变化幅度达到63%。

而明代南阳知府徐学谟在《游隆中记》中又写道:“隆中者,为汉昭烈三顾孔明处。其一距襄阳城西三十里,在今伏龙山中;其一在南阳者,薄城八里,即所谓八里冈。冈势蜿蜒如带,高仅数丈,即以上祀孔明,亦曰隆中。”



今天的卧龙岗(与明代距离差不多)显然与元代《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记载“南阳城西五里”的“相传汉相忠武侯故宅”是两个地方!今天卧龙岗的“诸葛井”显然也不是“南阳城西五里” “有井渊然渟深”的诸葛井了。一个传说的“汉相忠武侯故宅”竟然还换了传说地,真是一个大大的“囧”啊!

为证明卧龙岗是躬耕地,《元一统志》把《荆州记》中“邓城西七里有独乐山”篡改为“南阳县西七里有独乐山”,在此基础上《明一统志》又把“独乐山”篡改成“卧龙岗”。真是贾府里的贾宝玉,假中有假,

全是假话。某说以谎言掩盖谎言,致进退失据。倒是编写《光绪南阳县志》的南阳先贤们值得敬佩。该志记载:“汉晋春秋亦谓:亮家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以此推之,南阳祀侯固宜历代,迄今筑居以像之,与隆中并称。”

谢谢你的邀请,我的回答是古隆中位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西郊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关于隆中的得名,《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但也有众山之中隆起最高者的说法。

此地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也是 历史 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发生地与《隆中对》的出典之地。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刘备“三顾茅庐”于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大计,诸葛亮分析了当时形势,提出应首先夺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等待时机,出兵北伐,进而达成统一之战略,这次谈话即是 历史 上著名的“隆中对策”。诸葛亮离开隆中后,其居住的竹篱草庐保存了下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南阳市人对诸葛亮这么钟情,可惜的是诸葛亮一生没有去过(宛城)南阳。

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及兄弟姐妹从山东经湖南长沙,最后又从长沙转到襄阳。

诸葛亮到襄阳后,因为先拜师庞德公,后有拜师司马徽。自公元207年春天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城西(南阳郡邓县隆中)的山里,因刘备三顾且诚信邀请,诸葛亮感动而出山辅佐刘备。

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都是“三国演义”虚构的,不是真实的 历史 。

公元207年夏天,曹操亲帅大军南下攻击刘备,刘备不堪一击,溃败于江夏。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刘备和庞统帅军西征,后庞统战死,诸葛亮才出征西蜀。

诸葛亮南征南番,七擒孟获,七次北伐死于五丈原。

历史 上没有记载诸葛亮去过宛城,同样宛城也没有一个诸葛亮朋友。

向反,襄阳有诸葛亮的妻子,有诸葛亮的朋友,有诸葛亮的老师。军中战友马谡马良兄弟,军中参谋杨仪,庞统都是襄阳人。
1、刘备三顾茅庐 2、隆中对 3、诸葛亮《出师表》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 隆中对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计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衡量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几个城池的人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薄弱,但是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凭借薄弱的条件成为强者,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胜。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一带地方,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如饥似渴想得到贤能的人,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向西和各族和好,向南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隆中,位于 历史 文化名城湖北省襄阳市县西,建安十二年(207)诸葛亮27岁,刘备三顾芧庐于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大业,诸葛亮分析了当时形势,提出应首先夺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等待时机,出兵北伐,进而达成统一之战略,这次淡话即是 历史 上著名的“隆中对策”。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躬耕地有争议,其中南阳卧龙岗(在宛城,汉南阳郡治)和襄阳隆中(在汉江以南,襄樊说属邓县管辖)都宣称是躬耕地?那么哪个可能可能性大一点?

此论点仅仅摘自古书记载。如有雷同实属荣幸。

诸葛躬耕地之争由来已久,且不说当时南阳郡管不管辖当时的南郡。也不说隆中对原名草庐对。

单说襄阳隆中当时名叫阿头山。那么重名的地方那么多,襄阳有隆中,别的地方会不会也有隆中呢。

在明清的时候,南阳卧龙岗亦称“隆中”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里面也有史料记载的:

明《武侯记》叶桂章:“嘉靖乙酉岁仲冬,予奉命使唐府之南阳,暇日得拜武候祠于卧龙岗,岗在郡西南可十里许,丛竹萧萧,古木森森,映祠之前,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故曰隆中,盖南阳伟观也。”

明《金石林时地考》赵均:“登其顶可瞰南阳,因势隆然,蜿而起伏,其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

明《祭诸葛忠武侯文》邬景和:“隆中,南阳卧龙岗亦称隆中。”

另清代徐学谟《游隆中记》也有:“跨汉江南北不三百里而近,盖有两隆中云。隆中者,为汉昭烈三顾孔明处。其一距襄阳城西三十里,在今伏龙山中;其在南阳者,薄城八里,即所谓八里冈。冈势蜿蜒如带,高仅数丈,即以上以祀孔明,亦曰隆中。”

这些资料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南阳城边的卧龙岗因为“隆起之中”也曾普遍被人称为“隆中”。

如果说南阳有隆中也是未尝不可的事情。

在2002年的汉中诸葛亮研究会上,北师大博士生导师, 历史 系教授王子今先生把这一论据一经抛出,襄阳方面的与会者便“拍案而起,怒而无言”。而王子今教授幽默的说:“怎么,只许南阳在隆中,而不许隆中在南阳吗?”一席话,说得会场中一片哄笑!

《隆中志》125页所收录的《古今图书集成·方域汇编·职方典》卷四六一,亦见《诸葛忠武侯集》卷一五的明代杨士奇《武侯祠记》有:“当汉之际,诸葛武侯隐于隆中,躬耕陇亩,讴歌梁甫……去南阳城七里,有冈焉,曰卧龙;有庵焉,曰诸葛;有井焉,盖公尝汲而饮者也;有祠焉……惟忠武侯,丁汉之际,愍汉之疆,瓜分鼎峙,奋起隆中……卧龙之冈,实公旧庐,昔有祠宇,久焉蓁芜…

另《隆中志》214页收录还有清·樊王儁(jun)《谒武侯祠(三首)》:

其一

千秋王业想英风,此日登临一拜公。数里平岗横野出,半椽茅屋坐隆中。

乾坤鼎足胸先立,鱼水君臣志竟同。一去南阳耕钓少,白云流尽淯河东。

其二中也有“曾闻避地去琅琊,乱世南阳岂便家?”之句。

另外,清·戴上遴《谒武侯祠》诗:

平岗翠簇卧龙祠,几树清烟锁碧枝。昔日草堂琴不见,于今梁甫尚传诗。

隆中莘野皆三顾,淯水磻溪第一师。从容细看平沙处,可有先主旧马蹄?(见于襄生《隆中志》216页)

很明显,这两首诗中的位于“数里平岗横野出”、“淯河”、“南阳”、“平岗”、“淯水”的“隆中”指的就是南阳卧龙岗,作者谒的就是南阳武侯祠,因为诗中没有任何“襄阳”、“汉水”等地理参照物,作者仅凭“隆中”一词就将这些诗收入《隆中志》,实在是有点想当然了。

纵观《隆中志》所收录的碑文和诗词中,还有一种情况是同时提到了“南阳”和“隆中”,但看不出是指何地的,如唐·孙樵《刻武侯碑阴》有“盖激备隆中……曩蟠南阳”之语(见《隆中志》120页);宋代刘光祖《祭诸葛亮文》:“躬耕南阳,高卧隆中”(见《隆中志》123页);清代滕天绶《(沔阳)忠武侯祠墓碑铭》有:“夫公高卧南阳,抱膝长吟……草庐三顾,三聘幡然……笃生孔明,南阳卧龙,梁甫拥吟,抱膝隆中……”(见《隆中志》150页);明代无名氏《五龙歌》:“君不见南阳卧龙卧隆中” (见《隆中志》211页);清代沈受宏《南阳吟》:“诸葛布衣日,躬耕南阳田……四海干戈动,隆中别山川。(见《隆中志》216页);”清代孙赞《惠陵》诗中有:“隆中管乐卧南阳”(见《隆中志》230页)。

对于“南阳”的解释,“襄阳说”一贯的观点就是“东汉时隆中属南阳郡邓县,所以‘南阳’就是隆中”;到了建安十三年曹魏设襄阳郡,邓城、鄾已归襄阳管辖了,“襄阳说”又解释说,“至隋代宛城才改南阳县,所以,‘南阳’绝对不能混同于宛城”;而到了隋唐以后甚至明清时期,南阳和襄阳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儿了,“襄阳说”仍说“千万不要把这个‘南阳’混同于现今的南阳市,他是指襄阳的隆中”(丁宝斋语)。真是神一般的逻辑。隋唐明清时期人们所说的“南阳”能指襄阳隆中吗?这就如同今天有人说要去南阳开会,有人偏要说“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南阳是有卧龙区的那个南阳市,他实际是指襄阳西的那个隆中”一样无厘头了吧。

所以,且不论隋代以前的“南阳”怎么解读,隋代以后的南阳无论如何也是仅指现今的南阳市区的,如同《隆中志》收录的许多“襄阳隆中”中的“襄阳”一样,地理位置是非常清楚的,这点毫无疑问。既然南阳是清楚的,上述诗文中又有“南阳”、“隆中”同指一地的记载,而当时又确实有“跨汉江南北不三百里而近,盖有两隆中云”的记载,那么,这里提到的与南阳并列的、又无其他地理参照物的“隆中”,就只能理解为南阳卧龙岗了。
一张图说明问题,

据网友反应,湖北襄阳博物馆直接说诸葛亮“躬耕襄阳”了——突破了最后的底线!!

急~~~!!!求问吉林市哪有好的书画用品商店~

  • 群众艺术馆那儿有个萃林轩,挺出名的。

  • 楼上说的对,还有秀古斋,隆宝斋等等很多的,看你要买什么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