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薄胎瓷器的特点(景德镇薄胎瓷的工艺制作过程)_景德镇_瓷器_蛋壳

本文目录

  • 景德镇薄胎瓷的工艺制作过程
  • 景德镇薄胎瓷的样子
  • 薄胎瓷的知识介绍
  • 现在的薄胎瓷为何便宜
  • 薄胎瓷的制作工艺为什么被人们称为神技
  • 德化白瓷薄胎与厚胎区别
  • 乾隆年间有薄入纸的厚度胎的瓷器

景德镇薄胎瓷的工艺制作过程

景德镇名瓷-薄胎瓷,形状各异,壁薄如蛋壳,工艺精湛,誉为中国瓷器神奇珍品,收藏佳品。
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薄胎瓷的制作,难度很大,技术性极强。薄胎瓷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和变形。制作时,需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执行严格的工艺规程。配料时,为了防止薄胎制品在烧成中产生变形,以及提高制品釉面的白度和透明度,需增大氧化铝(Al2O3)在坯料中和氧化镁(MgO)在釉料中的含量。修坯时,要通过粗修与精修操作,将较厚的粗坯修成各部位厚度小于1毫米的精坯。上釉前,将精坯在750~800℃温度中素烧。上釉时,内釉用淌釉法,外釉用喷釉法,釉层厚度约为0.1毫米。装匣采用特制的垫饼,使精坯平稳地装入匣钵内。烧成温度为1280~1320℃。   薄胎瓷的制作工艺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品种有碗、杯、盘、碟、盅、皮灯、花瓶、文具、酒具等。   景德镇薄胎瓷是在北宋影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于明永乐时,成化时已有较高成就,万历时有卵幕杯、流霞盏等著名产品。在明代隆庆、万历年间(1567-1620年),景德镇有个自号“壶隐老人“,名叫昊十九的制瓷名家,其所制“卵幕杯““薄如蝉翼,轻若绸纱“,一枚才四十八分之一旧市两重。    中国薄胎瓷器享誉全球,特别是景德镇生产的薄胎瓷器,更是声名远扬,现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友人把制作薄胎瓷器的技艺,称之为“神技”,把薄胎瓷器誉之为“天上才有的珍品”。  

景德镇薄胎瓷的样子

薄胎瓷俗称蛋壳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对着光看去,好像彩云追月,披露含雾,似画中有画,静中有动。故这种瓷制作工艺被人们称为‘神技’。

薄胎瓷的知识介绍

  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那么,关于薄胎瓷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薄胎瓷的知识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薄胎瓷的艺术特点

  瓷器上釉的种类很多,薄胎瓷就是其中之一。薄胎瓷又称脱胎瓷,用来形容它薄到几乎没有抬的程度。薄胎瓷的制作要求极高,其中修坯最艰难也最紧要。胎体成型后,待器内挂釉干涸,即刮除未挂釉那面的胎体,刮得几乎只剩一层釉,再在此刮削面上施以釉汁。坯体在利篓上取下装上,反复百次之多,才能将两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壳那面薄。烧好后,细看瓷器好像被抽去了胎骨,故名“脱胎”。永乐时期景德镇窑开始制作薄胎瓷,成化时期便有了很高的成就;到了隆庆、万历年间,连一些高级民窑也能烧造出很高的薄胎瓷,并有了薄胎瓷、流霞盏、皮蛋盅等专用名称。

  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它轻巧、秀丽,做工精致,透光性好,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在薄胎上描绘有青花纹样(见青花瓷),称青花薄胎瓷;描绘有粉彩纹样(见粉彩瓷),称粉彩薄胎瓷。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 景德镇制出薄胎瓷,成化年间已有较高成就,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生产的“卵幕杯”(薄如蛋壳的杯子)、流霞盏等精制品,清代正式生产。除景德镇外,湖南醴陵、广东枫溪、河北唐山、江苏江阴等地现在也能生产薄胎瓷。建国以后,薄胎瓷工艺得到继承与发展,许多产品的薄度、透光度、白度都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除景德镇外,湖南醴陵、广东枫溪、河北唐山、江苏江阴等地现在也能生产薄胎瓷。

  传统薄胎瓷工艺的创新与运用

  1.传统薄胎瓷工艺制作与现代工艺制作相对比

  传统的薄胎瓷手工制作需要很强的技术含量,从料的选择、拉坯、修坯、绘画、上釉等一系列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容疏忽,稍有不甚就前功尽弃。特别是修坯环节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将厚度为10余毫米的粗坯,精心修薄成大约0.8毫米的厚度。这样精细的活,环环都要求精益求精。可以说这些手工技艺的表现是一种刻骨铭心、呕心沥血的文化积累。随着陶瓷生产加工不断创新,工艺技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现代的薄胎瓷制作过程不再是纯手工操作,从陶瓷原料配方的改进,再到成型工艺,烧成技术,装饰手法等一系列生产流程都有着极为严谨的生产流水线,手工制作的实用品被大机器批量生产所取代。

  2.薄胎瓷制作工艺的创新

  创新是为了善于吸收和运用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在漫长的陶艺发展过程中,陶艺家们经过反复的实验摸索,已研制出许多新的技术,这也使得我们有更多的借鉴与发挥。把现代陶艺的成型工艺运用到薄胎瓷的制作中,新的技术的结合让陶瓷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薄胎瓷制作一般是拉坯成型然后再进行修坯。结合现代陶艺制作的泥板成型和注浆成型,巧妙的运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形状复杂的,薄的,异型的,都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创新制作过程:①膜具的制作:用平板围成一个四方体,填好缝隙,倒入石膏浆,高度一般不小于5厘米,长宽根据器物大小而定。拆掉模板后修理模型,用锯条或小刀修平表。在一个面,再修出一个凹面,厚度越薄越好,这个面必须平滑均匀可用砂纸打薄,这一步很关键,以免造成胎不薄的后果。②注浆法成型:把泥浆注入模具的凹面之中,待泥浆均匀吸附在模具壁上,可利辅助工具,刮去多余泥浆,当泥浆中的水分渐渐被模具吸收而形成坯泥,根据自己的构思裁剪泥板,围合成型。

现在的薄胎瓷为何便宜

厚的稍微便宜一些。
薄胎瓷薄的会很贵,因为该瓷器又被称为蛋壳瓷,顾名思义,越薄的价格就相对贵一些,相反现在市场上都是相对厚一些的所以就会便宜很多。
该瓷器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胎体多薄算是薄胎瓷呢,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

薄胎瓷的制作工艺为什么被人们称为神技

薄胎瓷 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 薄似 蝉 翼,亮如 玻璃 ,轻若浮 云 。 它轻巧、秀丽,做工精致,透光性好,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在薄胎上描绘有青花纹样(见青花瓷),称青花薄胎瓷;描绘有粉彩纹样(见粉彩瓷),称粉彩薄胎瓷。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 景德镇制出薄胎瓷,成化年间已有较高成就,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生产的“卵幕杯”(薄如蛋壳的杯子)、流霞盏等精制品,清代正式生产。除景德镇外,湖南醴陵、广东枫溪、河北唐山、江苏江阴等地现在也能生产薄胎瓷。建国以后,薄胎瓷工艺得到继承与发展,许多产品的薄度、透光度、白度都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除景德镇外,湖南醴陵、广东枫溪、河北唐山、江苏江阴等地现在也能生产薄胎瓷。

德化白瓷薄胎与厚胎区别

德化白瓷薄胎与厚胎区别是工艺要求不同,德化白瓷薄胎价格高,工艺要求复杂,尤其是雕刻件,可以透光,鉴赏性高,结实程度不高。厚胎结实,价格中等,工艺要求不太高,适合大众。

薄胎瓷的优点很明显,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它轻巧、秀丽,做工精致,透光性好,是投资收藏家趋之若鹜的名瓷。

薄胎瓷的缺点是随优点而来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和变形,成品率低。制作时,需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执行严格的工艺规程。

德化白瓷的形体特点

德化白瓷的釉色与其他白瓷的釉色在白中泛黄不同,其釉色是一种洁白色,分为象牙白、葱根白、猪油白、孩儿红等,又被法国人统称为中国白。

德化白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击声如磬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德化民间雕塑艺人将雕塑与瓷艺结合,擅长制作白瓷观音,所做白瓷观音仪态生动,是举世公认的白瓷珍品。

乾隆年间有薄入纸的厚度胎的瓷器

在乾隆年间有薄胎瓷器,薄胎瓷器自明代开始在景德镇就有大量的生产,实际上可能开始的时间还早,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江西景德镇汉族传统瓷器品种中最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谢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