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内容)_父亲_儿子_震中
本文目录
- 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内容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
- 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内容
- 地震中的父与子 相关资料
-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主要内容
- 地震中的父与子原文及赏析
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内容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以下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
①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他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就会迎刃而解。
“了不起的父与子”要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②“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2)对词语的理解。
昔日:指往日,从前。
废墟: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疾步:快步行走。
绝望:毫无希望。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开辟: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是打开的意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
1994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成千上万的人受到伤害。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1994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成千上万的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处,便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挖。
在他清理挖掘的时候,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样做无济于事,回家去吧!”
“冷静些,你要面对现实。”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位好心人,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了起来。
消防队长挡住他:“这里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快点儿离开!”
这位父亲说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以理解,但这样干很危险,请马上回家去吧!”
这位父亲说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到第三十八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我们又饿又渴又害怕,现在好了。”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
二、文章感触: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原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Mark Victor Hansen)。
马克·汉林是一个专业性演讲者,在过去20年,他在32个以上的国家对2百万人已超过了4千次演讲。他的讲座包括优秀的销售策略;个人的能力和发展等。
地震中的父与子 相关资料
《地震中的父与子》原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Mark Victor Hansen)。 马克·汉林是一个专业性演讲者,在过去二十年,他在32个以上的国家对2百万人已超过了4千次演讲。他的讲座包括优秀的销售策略;个人的能力和发展等。 他给不同的人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鼓舞成千上万的人创造一个更加强大、更有自己的未来。马克是多产作家,有着与写作伙伴Canfield杰克的心灵鸡汤系列。 马克也创作了一系列书籍、录音带、VCD,使得他的听众认识和发挥在生意和个人生活中自己的潜能。他的讯息,使他成为受欢迎的电视和电台的人物。他也出现在许多杂志的封面。
主要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它讲的是洛杉矶发生地震后,父亲跑到儿子上学的学校,要救自己的孩子。而别的孩子的父母来到这都悲观失望的走了,路过的人见到他在废墟中不停的挖,都以为他疯了,所以没有帮助他,最后经过他坚持不懈的挖,38小时后,终于救出了儿子。这使我懂了一个道理:“父亲对儿子的爱也是一种伟大而无私的爱,可以战胜一切。”
中心思想
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定和勇敢;亲情的力量,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
思路结构
第1段(1-14节):在地震后,父亲不顾危险地寻找儿子。 第2段(15-23节):父亲终于发现了儿子。 第3段(24节):父子终于相聚。
片段分析
1)“在这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 (4)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3次,运用了反复的写作手法。体会出父亲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一直坚信自己的儿子没有死。) (5)“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这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有些父母看到废墟痛苦后绝望地走了,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6)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 (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对爸爸的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7)“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儿子还是个舍己为人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这是一般孩子很难做到的,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主要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父母的爱”这一专题编写的。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原文及赏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在美国的一次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劝阻,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坚定信念,经过38小时的挖掘与种种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13位同学的故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原文
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赏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记叙了一次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坚信儿子在废墟里等待自己的帮助,不停地挖着。同样,儿子也抱着这一坚定的信念耐心等待父亲,终于营救成功,父子相聚。赞颂了父爱的伟大。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使30万人受到伤害。
第二段(第2~4自然段):讲一位父亲来到学校教学楼废墟前清理挖掘,要救儿子。
第三段(第5~11自然段):讲父亲挖掘时,许多人绝望地走开还劝他罢手,但父亲只有一个救儿子的念头。
第四段(第12~20自然段):讲父亲挖到第38小时后听到儿子声音,得知有14个孩子活着,与过路人一起搭救。
第五段(第21~24自然段):讲50分钟后14个孩子获救,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拥抱在一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