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学什么内容?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主要有哪些知识点_数学_乘法_知识点

本文目录

  • 二年级数学学什么内容
  •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主要有哪些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
  •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有哪些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二年级数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学什么内容

二年级数学学表内乘法和除法,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不进位、退位)含有加、减、乘、除的两步计算题和括号的认识,也就是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
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它的还有统计和初步认识,能用一个方格表示5个或10,图形的简单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重量单位千克和克等计量单位的简单认识,所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要注意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做简单的表内乘除法,两步计算的运算法则和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主要有哪些知识点

小学打的就是基础,加减乘除这些在我们原来看着就跟世界难题一样的问题,现在也是可以‘’张口就来‘’,刚刚过完了懵懂的一年级,迎来的二年级主要也是基础知识,并不会有很大的跨度和难度,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吧!小朋友们可以酌情复习或者预习哦!

首先第一个就是大家会继续学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想比一年级的程度,这次我们会学习到新的知识,比如进位加法,不进位加法,还有多几,少几的简单应用,连加连减等等这类问题也会是我们经常遇见的好朋友,小朋友们不要害怕,其实这些知识大多数我们以前都接触过,只不过它跟我们一样也长大了一岁, 需要我们解题的步骤也变得多了一点,只要细心,一定可以解决的。

第二个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以及初级几何部分,角和直角 ,刚刚接触这些单位长度可能有点难,但是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孩子们生活中就能见到的,也能有乐趣的学习和理解。还有我们提到初级的乘法,这个阶段的难点就是背诵乘法口诀, 只要被前几个数目小的就可以,其他的慢慢再背,背诵乘法口诀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做题,其实背熟了,也是很简单的。

可能还会涉及观察一些简单的图形,这个章节一般孩子们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课本上花花绿绿的几何图形能够很好的折射出来要学习的图形,亦或是轴对称图形,镜面对称图形,都能有很好的理解,孩子们能够快乐的学习,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习,都要帮助孩子们有兴趣的去探索知识的海洋。

小学二年级数学

小学数学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小学是一个小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不大好,后面的学习很吃力。所以在小学阶段,小同学们定要劳逸结合,把每学期该学的知识点掌握透彻,才能为以后长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就将二年级数学常考知识好好给小同学们讲一讲!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所学知识涵盖面非常广,不单单只是几个数学公式和概念就能囊括的。所以,小同学们定要在小学初,就要掌握基础知识点,才能在将来的学习中,更进一步。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学习得多,遗忘也就越快。家长们在这个时间段别慌,孩子遗忘了一些过去学习的知识是非常正常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笔记整理,才能一步一步落实基础。

接下来将整理好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常考知识全在这,入学必备知识清单,请查收!分享出来,小同学快看一看吧!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常考知识全在这,入学必备知识清单,请查收!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有哪些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

一、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

用人的身体一部分作为测最长度的单位有什么缺点因为人与人之间身体高矮不同,作、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匣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在测盆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估计一厘米的长度: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等等。

3、认识米用米量。

米可以用m表示。

4、认识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2、直角的初步认识。

3、锐角和钝角。

四、2~6表内乘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观察立体图形。

六、7~9表内乘法:

7~9的乘法口诀。

七、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

八、数学广角——搭配:

排列、组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二年级数学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础,一定要掌握扎实,我整理了一些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长度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进率: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1、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2、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表内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

以上是我整理的数学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

【知识点】

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

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组成两位数再减,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用分步式计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如70比25多多少?19比46少多少?

5、多几的问题。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如: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29+17=46)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表内乘法知识点】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如:8×4=8+8+8+8(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3、2×7=14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8×4=4×8

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先算相同再加不同。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如:加法:5+5+5+5+3=23乘加:5×4+3=23乘减:5×5-3=23

6、“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7的3倍是多少?(7×3=21),5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8×5=40)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 二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整理汇总

★ 一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归纳

二年级数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篇1

  一、填空

  1.2时=( )分 2分=( )秒

  2.180分=( )时 120秒=( )分

  3.在0里填上“>”、“<”或“=”

  5分○50秒 4时○300分 200秒○4分

  400分○6时 1时40分○100分 150秒○2分30秒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看一场电影要2( ).

  (3)从南京坐火车到北京要13( ).

  (4)小明跑100米要用16( ).

  (5)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 ).

  (6)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 ).

  (7)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 ).

  (8)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是6( ).

  5.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 )分钟.

  6.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 )时到无锡.

  7.看钟面填空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 )

  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

  3.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秒.( )

  4.分针从钟面上的2走到7,中间经过了35分.( )

  5.分针和时针在6时正成一直线.( )

  6.2时30分也可以说2点半.( )

  7.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

  8.小云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要用54秒.(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 )个字.

  A.6 B.5 C.30

  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

  A.半小时 B.35分 C.40分

  5.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工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时.( )

  A.做的一样快 B.小王做的快 C.小李做的快

  四、应用题

  1.月亮每秒绕地球行8千米,地球每秒绕太阳行29千米,地球比月亮每秒多行多少千米?

  2.一场大雨从9:20开始下,到10:55雨停止.共下了几小时几分?

  3.王华上午在校3小时20分,下午在校2小时30分.他一天在校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

  4.杨师傅4小时做了36个零件,张师傅每小时比杨师傅多做3个零件,张师傅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5.请小朋友把下面的钟面分为6部分,每个部分里的数加起来的和都相等,该怎样分?

  参考答案

  一、1.120,120

  2.3,2

  3.>,<,<,>,=,=

  4.(1)分 (2)小时 (3)小时(4)秒 (5)小时 (6)分 (7)分 (8)小时

  5.30

  6.11

  7.2:50,10,5时40分,6时10分,9时0分,8时15分

  二、1.× 2.√ 3.√ 4.√ 5.√ 6.√ 7.√ 8.×

  三、1.B 2.B 3.C 4.B 5.B

  四、1.21千米 2.1小时35分 3.5小时50分50分

  4.36÷4=9(个) 9+3=12(个) 答:张师傅每小时做12个零件.

  二年级数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篇2

  一、口算(22分,每小题1分)。

  54-8=  24-5=  71-6=  38-23=

  25+20=  44+22=  30+45=  37+23=

  14+65=  55+23=  70+15=  32+18=

  51-21=  81-9=  36-24=  55-46=

  40-20+8=  86-45-20=  50+21+18=

  60-14-16=  24+45+13=  23+77-12=

  二、我会填(15分,每空1分)。

  1、100厘米=( )米  26米+15米=( )米

  22厘米+8厘米=( )厘米  95米-16米=( )米

  4米+28米=( )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座楼房大约高18( )

  (2)小红的身高约145( )

  (3)一张木床长2( )

  (4)教室长9( )

  3、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4、三角板上有( )个角,其中的那个角是( )角。

  5、直角三角形有( )个角,其中( )个直角。

  三、在○里填上“》”“《”或“=”(22分,每小题2分)。

  71-37○34  89-35○30  70○90-19  66-24○32

  50-25○35  21+37○56  0-16○46  43○50-7

  58厘米○1米  96厘米○69厘米  100厘米○1米

  四、画一画(5分,第1,2小题每题1分,第3小题3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要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个直角,再画一个比直角大和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五、竖式计算(21分,每小题3分)。

  72-26=  54+39=  68+27=

  95-49-46=  19+26+45=

  86-(32+27)=  32+(67-49)=

  六、解决问题(15分,每小题5分)。

  1、小明有54张图片,小东的图片比小明少9张,小东有几张图片?

  2、二(1)班有女生39人,男生比女生多15人,二(1)班有男生多少人?

  3、教室里原有57人,出去38人,又进来26人,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

  二年级数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篇3

  一、算一算。

  3×4=5×5=9×7=29+7=5×6=6×8=4×6=41-30=6×7=

  二、填一填。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强身高约95()一辆货车长约7()

  2、填上合适的数。

  34米+18米=()米49厘米+51厘米=()厘米=()米

  3、()里最大能填几?

  ()×8《4757》7×()5×()《4630》()×4

  三、列竖式计算。

  48+3783-2947+28+1492-45+37

  四、直接写出得数。

  28+56-34=答案86-48-38=答案25+46-27=答案6×8+30=答案5×7-9=答案7×7+8=答案

  五、做一做。

  1、按要求画一画。

  (1)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比第一行少画5个○)

  (2)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第一行的3倍)

  2、“六一”儿童节,二(1)班参加的小朋友有16人,参加的有21人,参加有12人,参加这三项活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

  3、光明小学体育组买来了6个小篮球。

  4、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的获奖情况如下表。

  奖牌金牌银牌铜牌

  数量(块)3214

  (1)一共获得60枚奖牌,银牌多少块?

  (2)请你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列式计算。

  5、用2、5、7这三张数字卡片能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请你写下来。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43分)

  1. 200厘米=( )米 135厘米—35厘米=( )厘米

  2. 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它可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 )。

  3. 想一想,括号里填几才合适呢?

  18÷( )=24÷( )=2×( )=54÷( )。

  4.在О里填上“×、÷、或》、《和=”

  3○7=21 45÷5○9 8○4=2

  16÷2○7 10○9×9 6×5○65

  5. 五( )二十五 七七( )

  ( )九十八 三( )十五

  6、( )里最大能填几?

  ( )×8《65 ( )《5×9

  8×( )《40 30》5×( )

  7. 在算式54÷6=9中,54叫做_________,9叫做________,6叫做______。

  8. 32÷4=8,表示把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表示______里面有______个______。

  10.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7,列成算式是( ),读作( )。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 72÷8=9,这道题所用的口诀是九八七十二。 ( )

  2. 12里面有4个4 ( )

  3. 1时=80 分 ( )

  4. 6乘4的积24是,再加上26得40 ( )

  5. 用米尺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不一定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起。(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下面与32÷8得数相同的式子是( )。

  ①16÷4 ②2×4 ③28÷4

  2.下面是用口诀三七二十一计算的式子是 ( )。

  ①4×7 ②7×7 ③21÷3

  3.在( )÷6》5中,括号里最小能填( )。

  ①30 ②36 ③42

  4.在7×7》( )中,括号里最大能填( )

  ①50 ②49 ③48

  四、计算。(26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3×8= 45÷5= 18÷3= 21÷7=

  2×8= 6×9= 36÷4= 7×8=

  5×4= 42-6=

  2.连一连、(8分)

  6÷3 1 45÷5

  4÷4 7 25÷5

  21÷3 5 28÷4

  8÷4 2 15÷3

  3.计算(4分)

  16+28+39= 6×5+6=

  4.列式计算。(4分)

  ⑴把4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⑵ 8的4倍是多少?

  五、应用题。(22分)

  1.一盒钢笔有8枝,每枝5元,买一盒钢笔要花多少元?(4分)

  2.如果有42支花,每6支花插在一个花瓶里,需要几个花瓶?(4分)

  3.学校舞蹈队有男生9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_______________?

  (5分)(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4.小明今年8岁,爷爷今年72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9分)

  ⑴爸爸今年多少岁?

  ⑵爷爷比爸爸大多少岁?

  ⑶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因为外面有6个大门,也就是说从外面走进去有5种走法;同样地,从里面走进场内有5种走法。对大门和小门进行编号1,2,3,4,5,6,A,B,C,D,E,现在从1走进去,那么可以通过A,B,C,D.或者E走进场内;以此类推,一共有6*5=30种不同的走法。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上新啦,这里有最新2021版的: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克服全球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让孩子们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让孩子们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由我来承担二年级2个班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2个班共有87名学生。两个班的大部分同学,作业认真、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形成,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距。

       本学期,重点是抓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他们“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孩子们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孩子们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

更多详细内容及进度表,请见百度文库:202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码字不易,望采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