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看明代元宵有哪些乐事?元宵节花灯都有哪些样式_元宵节_花灯_走马灯

本文目录

  •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看明代元宵有哪些乐事
  • 元宵节花灯都有哪些样式
  • 元宵节花灯手抄报
  • 元宵节花灯有哪些
  • 怎么做一份漂亮的元宵节手抄报
  • 元宵节手抄报都要有什么内容
  • 元宵节诗配画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看明代元宵有哪些乐事

明代人过元宵节会是什么样子?其实我们在一幅流传下来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就可以看出来,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明宪宗时期的元宵节完全是昌平盛世的样子。元宵佳节,皇宫内要燃放爆竹烟花,点起万盏的灯火,各种喜庆的声乐不绝于耳,在宫中还会举行各种的文艺表演,像是表搬演杂剧,或者是表演杂技,而且,还会有一些货郎担担,也会有鳌山乐事。

宪宗元宵行乐图,完美呈现了当时宫内的喜庆氛围

这幅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是挺长的一个长卷,画家笔墨都非常的细腻,它的长是624厘米,宽是36.7厘米,整个来说是一幅巨幅的画卷,摊开要看很久的,这幅画,画的非常精良,对于人物的刻画和颜色都是非常生动的。很多人可能也不太明白,元宵节明朝皇宫中的鳌山乐事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明宪宗时期的元宵佳节,在南京盛世彩楼,明宪宗会派人挂很多个灯笼,还有乐师奏乐,当元宵佳节来临,朝内官员是可以放假十天的,很多臣民都可以在元宵节期间到午门门外去看鳌山灯三天,大有与民同乐的意思。

明朝的元宵节,宫内宫外都是一派祥和

元宵节,宫外的百姓也会弄一些灯品或者是烟花爆竹之类,宫里宫外都呈现出非常祥和喜庆的状态,因为元宵节是岁末,也是需要祈福的时候,所以在古人的印象中,元宵节就必须要弄的特别盛大,皇宫内外都是要灯火通明的,像是皇子和公主可以放烟花爆竹,为新年驱邪避灾。每个人在外出的时候都会提一盏华灯,增加皇家喜庆的气氛。曾经有人看过这幅图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之后,用海晏河清四个字来形容明宪宗时期元宵佳节的喜庆和盛大。

其实元宵节到现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代表了我们这一年已经完整的过完,即将迈入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征程,那么直到现在的元宵佳节,我们还是沿用古代的一些习俗,比如说,燃放烟花爆竹,去观赏冰灯冰雕,或者是吃元宵,这些都是为了新的一年祈福的美好行为。

元宵节花灯都有哪些样式

1、走马灯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

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

2、兔子灯

兔子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其制作简单,所以村里人家家户户都会扎,而精彩细腻的“扛灯”却成了村里一种传男不传女的祖传艺术。大布“过灯”的传统民俗兴于唐朝,人们把兔子视为吉祥之物,兔子灯所到之处就意味着把吉祥和好运送到了那儿。

人们沿用这一吉祥物来迎神接福,其中寄寓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祈求神灵保佑,期盼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灯彩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巧思,它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综合空间艺术。


3、关刀灯

关刀灯是按照传说中的关公生前使用青龙偃月刀而制作成的。它和扛灯、兔子灯一起出游,有保护平安的寓意。这里的游灯习俗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从正月十三至十五夜晚,由前门村开始,先从出灯村游起,游遍四村。

花灯的由来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节花灯手抄报

在元宵节的时候,你也许会陪着家人一道,去公园里、庙会、古街等场所去观看各类花灯烟火。和我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元宵节花灯手抄报 ,欢迎借鉴!

元宵节花灯手抄报1

正月十五元宵节有闹花灯的习俗,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若有闲暇,自己动手做花灯也是不错的主意。花灯的制作工艺比较繁复,不同品种的花灯,其用材、制作过程均有差异。但从共性方面概括起来,元宵节花灯制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选材

(1)将竹子放在蒸气室内(或加热半小时),然后取出,置阴凉处晾干,但不得过分干燥,也不能放在强光下暴晒。

(2)刨皮裁度:刨去粗糙的表皮,裁取竹条所需的长度,以灯笼大小而定。

2、扎骨架

以交叉方式编织完成灯架,灯架中间,扎数圈竹圈于灯壁上。

3、制作灯身

在文房四宝店买几张白色、红色的普通宣纸或者洒金宣纸,裁成符合灯笼骨架的长宽,就可以自行设计图案了。书法、绘画、剪纸,都可以在小小的灯笼上一展风采。糊好后,还可以用窄条的仿绫纸上下镶边,看起来更为雅致,很像古式的宫灯。如果不太擅长书画,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供参考。用一张薄纸在字帖上描下想要的字样,再将这张薄纸和深红色宣纸重叠在一起,用单刃刀片将字迹挖掉。拿掉薄纸,红宣纸上就出现了镂空的字迹。用白色宣纸做灯身,红宣纸糊在里面,烛光或灯光从镂空处映射出来,效果相当漂亮。

4、制作光源

如果放在室内,只需要在灯笼里点一根普通蜡烛;如果想提着出去,最好用灯泡和电池做一个简单电路。也许看起来有一点点粗糙,但在元宵佳节里点上一盏自己的花灯,恩~别具风味!

5、裱糊

先将稀释的糨糊,均匀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裱糊棉纱布,即将剪好的纱布轻附在灯架上,再用刷子沾糨糊刷平,最后再粘贴二层做灯笼用的单光纸(如没有单光纸,细棉纸亦可。)注意,刷平糨糊的刷子必须干净,裱糊的纸也必须糊得没有接缝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6、晾干

将灯笼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7、彩绘

(1)彩绘或剪贴:以个人所需图案彩绘或剪贴,如人物、八仙、花鸟、仕女等。

(2)书写文字:彩绘后,依情况来决定是否书写文字。等文字、图案完全干后,灯笼就大功告成。

其实只要能透光,花灯的制作材料并没有限定,连水果、废弃纸盒、铝罐都可以做材料,所以花灯的变化有无限的想像空间。

元宵节花灯手抄报2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当时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多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至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00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元宵节花灯手抄报3

正月十五真热闹,人们猜灯谜、吃元宵、观花灯、放花炮,真是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来到马路上,眼前的景色简直把我惊呆了。火树银花不夜天是最好的写照,白天光秃秃的大树、草地,像变魔术似的鲜活起来。地上小草充满生机,树干的颜色鲜艳极了,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还有五彩的.,树枝上争奇斗艳,有竞相开放的花朵,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嗡嗡歌唱的蜜蜂,还有的像是流出的甘甜的露珠,它们一闪一闪,像天上的星星洒落下来,和我们一起感受这节日的快乐。

我们随着观灯的人流来到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条盘在大门口的栩栩如生的金蛇,金灿灿的非常引人注目,大大的蛇头、粗粗的蛇身、长长的蛇尾,尤其是它那红红的、巨大的蛇信子上,还挂着一个金色的福字,像是在预祝人们在新的一年福寿康宁。

再往里走,灯光越来越亮,花灯的样式也越来越多,有的像高大的圣诞树,有的像威武的狮子,有的像飞天巨龙,还有的是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五谷丰登。在中心广场,周围挂着一圈红红的灯笼,每个上面都有一条金色的小蛇在跳舞,正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花灯,上下都镶有金色的祥云图案,中间的倒福字,流光溢彩,红红的灯笼衬托着金色的祥云和福字,金光闪闪的祥云和福字点缀在灯笼上,一派吉祥和喜庆。我好奇的问:妈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呢?妈妈边走边说: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我听了后说:哦,原来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

我们走着、笑着、观赏着,在这灯的海洋,灯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元宵节花灯手抄报4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临了。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迎接这美好的节日。虽然天气还有点冷,可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瞧,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家出动看花灯来了!

我们一家也不例外,随着欢笑的人流来到了热闹无比的鼓楼广场。哈!我终于真正体验到什么叫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流如潮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多、这么出奇的花灯。大的、小的、白的、花的、拉的、提的,看都看不过来。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昂首挺胸的小公鸡灯,有调皮可爱的小猴灯,有神气活现的小狗灯,还有斯文高雅的小猫灯......这些灯中最显眼、最多的当然是各式各样的兔子灯了。

兔子灯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趴着,团成了一个小绒球;有的昂着头,好像在骄傲地说:“呵呵,今年的元宵节我才是主角!“有的手里还玩着小球,瞧它玩得多起劲啊!还有的向我们拜年,真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神气极了!兔子灯颜色各异,光彩夺目,红的、蓝的、粉的、白的、紫的,可美了!我和妈妈也买了一盏提着的小兔灯。别看它小,还挺爱美的,穿着一条红点点的连衣裙,背上还插了一对翅膀,好像是嫦娥姐姐派来的小天使。点燃灯里面的那根小蜡烛,美丽的小天使显得更加楚楚动人!我真是太喜欢我的兔子灯了!

听妈妈说,元宵节拉兔子灯预示着吉祥如意,古时候人们买来兔子灯,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国泰民安,家庭和睦,五谷丰登。我想我手中的兔子灯也会保佑我们一家兔年大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元宵节花灯手抄报5

元宵节花灯的由来(一)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节花灯的由来(二)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花灯手抄报6

1、走马灯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

2、骰子灯

3、圆灯

4、关刀灯

关刀灯是按照传说中的关公生前使用青龙偃月刀而制作成的。它和扛灯、兔子灯一起出游,有保护平安的喻意。这里的游灯习俗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从正月十三至十五夜晚,由前门村开始,先从出灯村游起,游遍四村。

5、兔子灯

兔子灯为三头并列共一体,中间的头很大,俗称“兔婆”,两边的头较小,故称“细兔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红、白、绿纸糊成,中插灯芯,点燃后提着走。相传这是有人盼子心切,以兔子会生子为象征,有多子多孙的意思,流传至今。

元宵节花灯有哪些

  每年到了元宵节,都会和家人一起看花灯,那么你知道元宵节的花灯有哪些吗,下面我为大家盘点一下元宵节的花灯种类,欢迎大家阅读。

  元宵节花灯有哪些

  1、走马灯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

  2、荷花灯

  荷花灯古代是闽南地区男女青年在元宵节上互相赠送的礼物,有丰富寓意。后来通常在元宵期间被赠送给新婚夫妇,送上一对花灯,据说祈福可以生下健康的胖娃娃。

  3、宫灯

  宫灯,是中国驰名世界的特种手工艺品。宫灯因多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宫灯的制作十分复杂,主要用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的题材。

  4、龙灯

  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龙是五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自古以来,有关龙的传说浩如烟海,龙也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

  5、兔子灯

  兔子灯为三头并列共一体,中间的头很大,俗称“兔婆”,两边的头较小,故称“细兔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红、白、绿纸糊成,中插灯芯,点燃后提着走。相传这是有人盼子心切,以兔子会生子为象征,有多子多孙的意思,流传至今。


怎么做一份漂亮的元宵节手抄报

要留足边框。看看是空白的边框还是彩色的边框,边距多远,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是清新的风格,还是古典的风格等等,先在心里想好,然后画在纸上,逐一对比,选定自己最中意的。其次,要设计要内容结构。要考虑好版面内容都有哪些,如何设计。是轻松愉悦的,还是严肃认真的,亦或是典雅尊贵的?分几个部分,分别在版面的什么位置?如何设计能够更好?可以按照你的思路画好内容的每一个板块,然后剪下来分别放在你设计好的底版上,看哪一个版式你最满意。最后,就是按照你选好的版面,逐一完善内容。文字部分、图画部分,以及颜色如何填充等,都在最后这一步骤进行,所以一定要精心,避免出错。

元宵节手抄报都要有什么内容

版面:先画一碗小小的元宵(在左拐角画),再写元宵节快乐,画几个圆可以写内容,再写名字,花边要精致,最好再添一些龙、汤圆等。
内容:写元宵节的来历,写祝福语,还有各地的习俗,在网上查一些抄上。
图片你可以自己画,爱这么样就怎么样,不一定与题目有关!
1.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2.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3.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4.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元宵节诗配画

关于元宵节的诗最著名的应该是,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写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如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成为千古名句。

写元宵节的词当属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1·元夕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把元宵节的灯火流转,热闹非凡。描写的入木三分。其最后一句,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被民国的国学大师王国维,评论为人生三大境界最后一境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