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登顶过男乒单打世界第一宝座的八位外国选手?刘国梁的遗憾:26岁因改革早早退役!孔令辉、老瓦也惨遭削弱_拉格_波尔_世乒赛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施拉格 拉格 波尔 世乒赛

本文目录

  • 曾经登顶过男乒单打世界第一宝座的八位外国选手
  • 刘国梁的遗憾:26岁因改革早早退役!孔令辉、老瓦也惨遭削弱
  • 乒乓球运动员格拉门斯科是哪国运动员,
  • 有哪些大器晚成的乒乓天才
  • 二零零三年世乒赛男单谁是冠亚军
  • 施拉格为什么是野球王
  • 王励勤北京奥运会碾压施拉格,4局相加仅让对手得20分,进8强
  • 为什么施拉格球这么野动作这么难看却能得世界冠军

曾经登顶过男乒单打世界第一宝座的八位外国选手

自1991年10月,ITTF(国际乒联)启用电脑积分机制公布世界排名以来,历代合计有18位球手登顶过世界第一的宝座。其中,来自我国的男子单打球手有10位(王涛、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马琳、王皓、马龙、张继科、许昕、樊振东),占据了半壁有余。

中国梦之队在乒乓领域的统治力非常强,当然我们也希望世界乒坛能更加多元化,该运动在全球得到更好的普及。事实上,在男单领域里,我国选手的统治力没女单那么强。除了我国的男单名将之外,确实也出现过一批可敬的外国强敌,他们也曾登顶过世界第一的宝座。在本文之中,笔者将根据时间线做出盘点,以供诸位参考。

一、约尔根·佩尔森(瑞典)

在国际乒联引入世界排名系统之后,瑞典名将约尔根·佩尔森成为了第一位登顶世界第一宝座的男单选手。在男单世界第一宝座呆了9个月之后,他被法国人盖亭短暂取代。

作为昔日与瓦尔德内尔齐名的瑞典双子星,约尔根·佩尔森同样是乒坛常青树。从1987年打到了2013年的佩尔森,合计代表瑞典足足参与了七届奥运会。个人打法上,佩尔森是右手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球打法,打出的球在力量与旋转上都非常拔尖。

回到1989年世乒赛,佩尔森和瓦尔德内尔联手带队击败了江嘉良领衔的中国队。在单打决赛上,佩尔森惜败老瓦。回到1991年的世乒赛,瑞典双星再度带队卫冕冠军,而佩尔森在单项里复仇老瓦成功,拿到了男单世界冠军。同年世界杯,佩尔森在吉隆坡再添一个世界单打冠军。

在乒坛 历史 上,1991年是属于佩尔森的年份,他与老瓦组成的瑞典男团也是国乒面对过的初代大魔王。在奥运会赛场上,佩尔森最高荣誉是两次第四名(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一,征战了那么久的时间,从未登上过奥运会单打领奖台,这一点比较可惜。

二、让-菲利普·盖亭(法国)

在乒乓球 历史 上,法国名将盖亭是在世界第一宝座待得最短的选手。在1992年7月取代佩尔森成为世界第一后,盖亭仅仅守到了八月。随后,瑞典人瓦尔德内尔把盖亭踢下世界第一的宝座。

盖亭出道时间和老瓦、佩尔森接近,不过成名时间相对比较晚。因为伤病原因,盖亭的巅峰很短,刚刚迈入全盛时代就不得不之戛然而止,生涯大概只火了三年。

从打法上来看,其实可以解释这样的轨迹。作为左手横拍选手,盖亭在两面弧圈球的造诣很深,打法极其凶狠、进攻很有侵略性,是“不讲理”以及“人带技术”流的鼻祖行家。

回顾他的生涯,1991年到1994年的三年,就是他最巅峰的岁月。1991年世界杯,盖亭在决赛里输佩尔森拿到亚军;一年后的1992奥运会,盖亭决赛输老瓦,拿到银牌;1993年世乒赛,盖亭打入决赛,战胜当时群雄之一的比利时名将赛弗,成为第一位来自法国的乒乓球世界冠军;1994年世界杯,盖亭拿下单打冠军。

此后,盖亭急速下滑,单打成绩乏善可陈,反而是双打开始出成绩,在2000年悉尼奥运拿了次双打铜牌。此外,盖亭与希拉、勒古、埃洛瓦所组成的法国队一时也是实力强劲,屡屡在世界赛事中拿到TOP3的成绩。

三、扬·奥韦·瓦尔德内尔(瑞典)

老瓦是右手横拍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在场上变化丰富、攻防技艺无懈可击、球路灵动多变,职业生涯相当漫长。

可以说,瓦尔德内尔是一位现象级别的乒乓球传奇人物,他促进了乒乓技术革命与拔高了比赛的观赏性。与此同时,他也是乒乓球 历史 上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

如此优秀的球员,当然登顶过世界第一的宝座。在1992年8月到1994年2月期间,瓦尔德内尔保持着世界第一的排名,前任是盖亭,继任则是赛弗。

四、让-米歇尔·塞弗(比利时)

出生于乒乓世家,自小师从中国教练王大勇的辅导,出生于1969年的赛弗在13岁的时候就开始名动欧洲。只不过,因为当时欧洲的群雄众多,等到了25岁的时候,赛弗才开启了自己的全盛时代,在欧锦赛封王。

打法而论,塞弗是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的路数,连续进攻能力强,反冲弧圈球的表现出色,是继盖亭之后凶狠流派的又一代表人物。在九十年代中期前后,塞弗在世界排名的宝座上与孔令辉、王涛两大中国名将互有领先。

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赛弗合计呆了500多天,相当了不起的一贯数字。可惜,赛弗在世界大赛的最高荣誉当属1993年的男单亚军。在三大赛上,赛弗没有尝过冠军的滋味。在漫长生涯结束之后,赛弗最具代表性的冠军还是那一个象征自己登上欧洲之巅的1994年欧锦赛单打冠军。

五、弗拉基米尔·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

在九十年代中期过后,萨姆索诺夫开始崛起,与还没完全老去的老瓦、还有来自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茨,作为欧洲代表在单打领域挑战亚洲军团,三大将的影响力延续到了新世纪之后的一段漫长时间。是故,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普里莫拉茨,三人被外界赐名为【欧洲三虎】。

在1997年12月到2000年7月,萨姆索诺夫牢牢占据世界第一宝座,直到后面被崛起的王励勤所取代后就再也没能回来过。虽然是外籍运动员,但萨姆索诺夫在中国的人气也不低的,人送外号【老萨】或者【太极派掌门】。作为身高189CM的选手,老萨是右手横拍者,个人技术全面,在比赛中的覆盖面很广,以防守带动反击,以柔带刚,控制失误的能力强,堪称昔日乒乓赛场上的坚壁。

打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萨姆索诺夫在后续也成为了乒坛常青树,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萨姆索诺夫也拿到过不少荣誉,当中最突出的就是他在世界杯赛场上的表现。

在三大赛之一的世界杯,老萨三冠一亚三季,表现极其强悍。在世乒赛,萨姆索诺夫在1997年拿过一次亚军。在奥运会上,萨姆索诺夫最好的成绩是第四名,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最后一次三大赛之旅上取得。彼时,40岁的老萨打到了四强,可惜在半决赛与铜牌战接连输给张继科与水谷隼,无缘奥运奖牌。

六、蒂莫·波尔(德国)

纵横乒坛多年,从少年到大叔,德国名将波尔合计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呆了11个月的时间,其中先后四次冲顶世界第一,是外国选手里重返世界第一次数最多的球员。

波尔第一次登顶世界第一之时,是2003年的1月,当时波尔22岁。波尔上一次登顶世界第一之时,是2018年的3月,当时波尔37岁。创造了年纪最老世界第一的纪录,真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曾几何时,国乒成员们被问及过如果可以选跨国搭档一起打男双的话会选谁,包括马龙在内的中国名将都不假思索地回答:波尔。从侧面来看,此乃惜英雄重英雄,这足以是波尔的魅力与实力的体现。

除了全面的球风、出色的实力之外,波尔是赛场上有名的绅士,曾经不下一次在关键赛场上主动提出要返还对手因为误判丢掉的分数。可以说,波尔真的是非常值得尊重与后辈学习的一位乒坛前辈。

在欧洲三虎老去之后,在同胞奥恰洛夫崛起之前,波尔独步欧洲多年,合计拿到过8次欧锦赛单打冠军、16次德国全国冠军,称得上是在一个时代统治了欧洲的选手。在团队赛事方面,波尔也是扛了德国走了好多年,德国男团两次奥运银牌、两次奥运铜牌之旅,波尔的贡献很大。

三大赛方面,波尔最好的成绩是拿到过两次世界杯单打的冠军,世乒赛有一次单打第三,奥运会没有单打奖牌。从波尔稳定称霸欧洲却在世界赛场上拿不出稳压前辈的成绩来看,其实亦足以说明国乒在新世纪后的进步与欧洲的衰落。

七、维尔纳·施拉格(奥地利)

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神,诡异却高超的发球技巧,配上两边进攻极其凌厉的弧旋球,还有一手大板回头防反的神技,提到外国的男单高手,又怎么可以少得了奥地利名将施拉格。

回顾施拉格的生涯轨迹,他称得上是大器晚成的球员。出道于1989年的他,等到了十年之后的1999年埃因霍温世锦赛才拿到了季军,算是真正在三大赛打出成绩。再经历四年的蛰伏,施拉格在2003年的世锦赛中力挫朱世赫封王,登上世界之巅。

凭借2003年的高光发挥,施拉格在6月开始短暂地挤下了波尔成为世界第一,在四个月之后被马琳取代。回顾施拉格的乒乓球生涯,最能拿到出手成绩便是世锦赛上拿到过的一次季军&一次冠军。

八、迪米特里·奥恰洛夫(德国)

不知不觉,奥恰洛夫也到了32岁乒坛老将的年纪。随着波尔的年龄渐高,奥恰洛夫逐渐肩负起了德国队第一主力&欧洲第一男单选手的身份。

打法而论,奥恰洛夫是以反手为主的打法,发球与应变能力很强。在伦敦奥运会&东京奥运会,奥恰洛夫都拿到了铜牌,足以是单打实力的见证。在世界杯上,奥恰也有一次封王纪录。在2018年1月,奥恰洛夫首次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顶掉的是马龙,两个月之后又被老将波尔顶替。

与前辈波尔一样,奥恰洛夫也是颇受球迷喜爱的乒坛绅士。值得一提的事情,由于对马龙19场从无一胜,外加在对阵马龙之前奥恰往往能击败相当多有竞争力的强敌,是故中国球迷赐予了他【马龙大护法】的称号。三年之后,巴黎再见吧!

刘国梁的遗憾:26岁因改革早早退役!孔令辉、老瓦也惨遭削弱

2001年大阪世乒赛结束后,世界乒坛的格局开始发生急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 旧时代的“三巨头”体系终于正式解体了。

早在2000年乒乓球从38mm直径改大为40mm的那一刻开始, 刘国梁、孔令辉、瓦尔德内尔 三人的结局其实就早已注定。

刘国梁 是直拍正胶快攻,改大球后完全快不起来,而且发球的旋转也被削弱,这怎么打?

孔令辉 是小力量、打衔接的横拍选手,改大球后却是王励勤那样“大力出奇迹”运动员的天下,这怎么打?

瓦尔德内尔 原本就已经35岁、走到了一个运动员身体机能极速衰败的时期,如今改大球要求运动员们比以前更加卖力地进攻,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想当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这三人是何其意气风发,打遍乒坛、包揽男单前三名!然而时间仅过去了一年,他们便在大阪世乒赛上折戟沉沙,其中 老瓦跌出八强(输给萨姆索诺夫)、刘国梁无缘半决赛(不敌蒋澎龙)、孔令辉决赛惨遭大逆转(王励勤夺冠)。

原本这三人还是打算继续和大球斗争一阵子的,但没过多久,大家便收到了另一个无比糟糕的消息,那就是——

国际乒联又要改革了!

而这次改革更是直接将刘国梁再崛起的念头完全掐灭,同时也让老瓦元气大伤,久久不能恢复过来。

是什么?

无遮挡发球是也!

众所周知,在以前的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是可以 用手臂等身体部位挡住自己的发球动作 ,以此来迷惑对手,赢得战机。

38mm小球时代的乒乓球选手基本上都会发球遮挡,但效果却并不相同。比如孔令辉的发球就属于遮不遮无所谓系列,旋转、线路变化不大,所以威胁也很有限。

而像刘国梁、瓦尔德内尔则是发球方面的顶级大师,5个发球如果赢3个都算是很失败的,有时候甚至是发5个赢5个,打得对手晕头转向。对此,老瓦本人曾经就有过一段非常“凡尔赛”的言论:

“发球得分太多了也不好……当然可以节省很多体力,但我发现自己经常太快打入八分之一决赛或四分之一决赛,没有像对手那样得到充分的准备。光靠发球得分太快,太容易进入最后几轮决赛,这样碰到难度高的比赛时我就会一下子不习惯艰苦漫长而失利。”

刘国梁的情况,大抵也是如此。

刚才说了,虽然大家都遮挡发球,但效果还是因人而异,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运动员本身的发球水平高不高,不是说遮挡就决定了一切的。

但顶级运动员之所以吃发球,主要还是因为看不清旋转和线路,而 遮挡恰恰就是影响这两点的重要因素 ,一旦被改革取消,刘国梁、老瓦等人再想和以前那样在发球轮顺风顺水就不容易了!

与无遮挡发球同时进行的还有另一个改革,那就是 将过去的五局三胜、21分制改成了七局四胜11分制 ——这点对刘国梁、老瓦这种注重前三板的运动员来说也是有利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之所以说有利,是因为比赛分数越少,胜负的偶然性就越大,这对于不擅长打相持的刘国梁、老瓦来说无疑不是坏事;但话又说回来了,11分制最适合的还是激情型选手、搏杀型选手,而刘国梁、老瓦属于精密控制前三板的运动员,所以并非最大得利者。

而且这个改革给他俩所带来的好处远远不足以抵消改大球、无遮挡发球所带来的创伤,所以综合起来看的话,二人还是被削弱了太多!

于是乎,刘国梁最终选择了放弃。

2002年,年仅26岁的刘国梁正式宣布退役,从此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随后开始转型当了教练。

平心而论,26岁对于一位直拍正胶快攻选手来说已经不算小,刘国梁之前的江嘉良、陈龙灿等人也差不多是在这个岁数上下淡出的一线赛场, 但那毕竟是上一个时代的事情。

随着中国乒乓球队各方面条件的提升,运动员们的职业寿命也有了大幅度延长,核心主力打到30岁已经问题不大,刘国梁虽然打法有些吃亏,但如果不改革的话,绝不至于在26岁就告别赛场,可谁让他碰到了改革呢!

时来天地齐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刘国梁退役后迅速开始转型当了教练,而留在赛场上的好兄弟孔令辉、老对手瓦尔德内尔则仍然在苦苦挣扎着。

2001年世界杯之战,刘国梁虽然还没退役,但早已失去了参赛资格;至于孔令辉的话也没有报名参加,因为当月大家都在备战更重要的一个赛事,那就是全运会,所以就有些疏忽了世界杯这个“世界大赛”。

问题是,那次全运会的时候大家是用的21分制,而世界杯却已经改11分了,这怎么打?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本次比赛国乒居然还派出了34岁的马文革参加,结果他和马琳双双倒在了正赛第一轮,而世乒赛新王——王励勤虽然过关斩将杀入了决赛,但也被 萨姆索诺夫 4-0横扫,无缘获得冠军。

至于老瓦的话倒是参赛了,但输得更惨,连小组赛都没出线,连续输给了马琳和格林卡,凉得非常快。

到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刘国梁已不在江湖,而老瓦因为意外摔伤了腿,所以也没有报名参加,至于孔令辉的话则再次上演了大阪世乒赛的 “功亏一篑” 剧本:

当时王励勤又在欧洲人手中栽了跟头,0-4惨败输给了波尔,而马琳更是莫名其妙地被已经33岁的克罗地亚老将普里莫拉茨给打垮,唯有孔令辉奋起反击、淘汰了施拉格这头猛虎杀入决赛,结果1-4败给了 波尔 ,再次屈居亚军之位。

2003年巴黎世乒赛 的时候,孔令辉的表现仍然是全队最好的,这点倒是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那届比赛,国乒在男单项目上输得东倒西歪, 王励勤 在手握4个赛点的情况下被施拉格惊天大逆转, 马琳 则被韩国削球手朱世赫给淘汰, 刘国正 更是在第二轮就凉凉,输给了捷克名将、曾经在世乒赛上拿中国队2分的科贝尔。

唯有孔令辉成功打进了半决赛,但面对此前多次输给自己的30岁老将 施拉格 ,他却没有延续辉煌,3-4败下阵来。

假如孔令辉能杀入决赛,那么这届冠军是很有可能被他收入囊中的,因为最后与施拉格争夺冠军的就是 朱世赫 ,而孔令辉是当年公认的世界上最会对付削球手的运动员。

而如果孔令辉能再夺世乒赛男单冠军,那么他就将让中国队提前十年追平瓦尔德内尔的三大赛成绩,同时自己也将无可争议地拿到次年雅典奥运会的单打资格—— 只要能上车,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可惜,孔令辉没有抓住机会。

不久后,随着另一位国乒新星 王皓 的崛起,孔令辉逐渐被教练组排除在了奥运单打名单之外,最终身为卫冕冠军的他竟然真的没拿到参赛资格,转而只在男双项目上与王皓搭配出战, 这种事情也只有竞争激烈的中国乒乓球队才会发生!

至于卫冕亚军——瓦尔德内尔那边的话,却有着另一番情景。

2001年大阪世乒赛的时候,瓦尔德内尔惨败不敌萨姆索诺夫,创造了自己1995年以来的最差单打战绩(止步十六强)。

而到2003年巴黎世乒赛的时候,老瓦更是输得没法看!

前文提到了,老瓦在2002年的时候意外摔伤了腿,结果一直都在养伤,半年都没有比赛。不过随着世乒赛的到来,他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复出参加,而且还不忘放出豪言壮举: “我希望能再赢7场,冲进决赛!”

不过紧接着,他便尴尬而不失礼貌地补充了另一句话: “(巴黎世乒赛)要么是一场灾难,要么就非常出色。”

结果是一场灾难。

比赛才刚开打,瓦尔德内尔就已经结束了战斗——面对一位名不见经传、排名世界372位的希腊选手 帕帕乔吉欧 ,老瓦苦战七局落败,直接“一轮游”被淘汰出局,爆出了开赛以来的首个超大冷门!

都知道他现在已经不行了,但没想到居然差到这般模样?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啊!

但即便如此,瑞典乒乓球队依旧是没有人能顶上来,所以到2004年的时候老瓦和佩尔森依旧能以38岁的“高龄”拿到雅典奥运会的单、双打资格,而28岁的孔令辉却只能参加双打,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可就算老瓦能参赛又怎样?不就是只没了爪牙的老虎,只能任人拿捏?

谁也不会料到,这位曾经的王者将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发出最后的咆哮,再次震动整个乒坛!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原标题:《大满贯瓦尔德内尔(38):刘国梁无奈退役!孔令辉、老瓦死撑》——连载未完待续,欢迎继续关注!

乒乓球运动员格拉门斯科是哪国运动员,

是奥地利国家。
施拉格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奥国顶尖乒乓球运动员,施拉格6岁开始从他们学习乒乓球。
在参加多次单打和双打锦标赛后,他在2003年举行的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战胜韩国选手朱世赫获得冠军,并因此获选为“年度奥地利运动员。

有哪些大器晚成的乒乓天才

对于很多熟悉体育运动的球迷们来说,基本都知道现如今的乒坛出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选手,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来自中国,可以说中国乒坛竞争十分激烈。不过有一位外国运动员在30岁才战胜孔令辉夺得世界冠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名叫维尔纳·施拉格,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乒乓天才。

维尔纳·施拉格的职业生涯

维尔纳·施拉格出生于1972年,他从小就对乒乓球十分感兴趣。在30岁之前,维尔纳·施拉格在赛场上的表现中规中矩,但是想要闯进总决赛可是非常的难。不过在2003年的世乒赛上,维尔纳·施拉格面对中国乒坛大将王励勤毫不畏惧,他在关键时刻爆发了,并且淘汰了王励勤。

最让球迷们意想不到的是维尔纳·施拉格居然还淘汰了乒坛大满贯选手孔令辉。维尔纳·施瓦格在赛场上的表现相当的精彩,也让很多对手对此刮目相看。最终维尔纳·施拉格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拿下了冠军。

30岁的维尔纳·施拉格正处于巅峰时期,他也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世界冠军。成名之后的维尔纳·施拉格获得了极大的曝光度和热度,也不得不让许多中国选手重新审视这位外国球员。

其实早期的维尔纳·施拉格是一位天赋性选手,但是他在赛场上的成绩显得一般。自从2003年维尔纳·施拉格夺得冠军之后,他在后面的赛场上拿下了不少的荣誉,让很多对手感到头疼。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国家优秀的球员实在是太少了,也只有维尔纳·施拉格能与中国选手相抗衡。随着年龄的增长,维尔纳·施拉格选择退役,他的生活过得非常低调。

二零零三年世乒赛男单谁是冠亚军

冠军是施拉格(奥地利),亚军是朱世赫(韩国)。

维尔纳·施拉格尔,出生于1972年9月28日,国籍:奥地利,职业:乒乓球运动员。施拉格6岁开始学习乒乓球,在2003年举行的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战胜韩国选手朱世赫获得冠军,并因此获选为“年度奥地利运动员”。

朱世赫,1980年1月20日出生,韩国职业乒乓球运动员,效力于韩国男子乒乓球队。右手横握球拍,削球反攻打法,拉球旋转能力强,反手进攻威力大。

简介: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简称”世乒赛”,英文: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办,每届比赛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授权比赛地乒乓球协会主办,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世乒赛为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双以及男女团体共七项赛事。首届于1926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从1959年的第二十五届开始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

它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办的一项最高水平的世界乒乓球大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与乒乓球世界杯、奥运会并称为“乒乓球运动的三大赛事”。


施拉格为什么是野球王

施拉格因为动作看着野,所以被大家称为是野球王。虽然被称为野球王,但施拉格也是世界冠军!

王励勤北京奥运会碾压施拉格,4局相加仅让对手得20分,进8强

曾经有位“野球党”过五关斩六将,夺得2003世乒赛男单冠军,他就是奥地利的施拉格,施拉格连胜王励勤、孔令辉闯入决赛,在决赛中击败朱世赫夺冠。

时光流转,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1/8决赛,王励勤再遇施拉格。施拉格是昙花一现,王励勤是松柏常青,此时两人的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第一局,施拉格对王励勤的发球不适应,几次吃发球,或者是没接好被王励勤暴冲,王励勤7-2领先。

王励勤扩大优势,9-4。

施拉格发短球,王励勤摆短,施拉格反手暴甩,5-9。

王励勤发短球,施拉格挑打,王励勤反拉,施拉格再拉,王励勤侧身正手暴冲直线,10-5拿到局点。

王励勤发球,施拉格抢冲斜线,王励勤防回,施拉格侧身正手拉直线,6-10。

施拉格发球,王励勤拉起,施拉格反拉,王励勤拉中路,11-6拿下开门红。

第二局,施拉格加强抢攻,开局3-0、4-2领先。

王励勤奋起反击,轰出一波9-0,打懵了施拉格,以11-4轻松拿下。

第三局,王励勤开局占优,3-1领先。

施拉格逼迫王励勤放高球,施拉格连拉三板被王励勤防回,施拉格吸短,王励勤跑不赢,回球下网,2-3。

施拉格发球,王励勤正手挑,施拉格反拉,王励勤再拉,4-2。

王励勤发短球,施拉格反手拨球出界,5-2。

王励勤发中路,施拉格反手剌,王励勤侧身正手暴冲斜线,6-2。

施拉格发下旋,王励勤搓球下网,3-6。

施拉格发短球,王励勤摆短,施拉格侧身正手暴冲斜线,王励勤反手防回,施拉格再拉打拍边出界,3-7。

施拉格连续拉王励勤反手,王励勤防住,施拉格变对方正手,王励勤正手反拉,施拉格再拉,王励勤发力再拉,施拉格拉出界,8-3,精彩一球,全场喝彩。

王励勤发短球,施拉格摆短,王励勤挑打下网,8-4。

施拉格发球抢冲斜线,5-8。

施拉格发短球,王励勤摆短,施拉格反手拉直线,6-8。

王励勤发短球,施拉格反手拨斜线到王励勤正手位,王励勤反拉下网,8-7。

王励勤发短球,施拉格反手拨斜线,王励勤反手再拨出界,8平。

施拉格发短球,王励勤摆短,施拉格反手拉斜线到王励勤正手位,王励勤正手反拉,施拉格反拉,王励勤加力再拉,施拉格退台削球,王励勤暴冲中路,施拉格削出界,9-8,全场热烈鼓掌。

施拉格连续三板拉斜线,都被王励勤反拉,施拉格变反手斜线打网出界,王励勤10-8拿到局点。

王励勤发短球,施拉格摆短,王励勤反手拉中路,11-8拿下。

第四局,王励勤开局2-0领先。

施拉格左右调动王励勤,然后侧身正手暴冲直线,1-2。

两人中远台多板相持,施拉格正手暴冲斜线,王励勤反手反拉,施拉格再拉中路,王励勤反拉,施拉格拉漏,生气地把球拍丢到球台上,3-1,精彩之极,全场沸腾。

王励勤发短球,施拉格正手挑打下网,4-1,施拉格叫了暂停。

比赛重新开始,王励勤发短球,施拉格摆短,王励勤正手挑打出界,4-2。

王励勤势不可挡,轰出一波7-0,以11-2轻松拿下,以4-0横扫施拉格,晋级八强。
两人的实力此涨彼消,施拉格四局相加才20分,真正的一场惨败。

乒乓网太阳目标

为什么施拉格球这么野动作这么难看却能得世界冠军

  前世锦赛冠军、已经40岁的奥地利名将施拉格,2013年3月高调宣布重出“江湖”,这样世界乒坛又多了一位年龄40+的老将。这位曾经的国乒主要对手不乏高光时刻,第47届世乒赛见证了他的辉煌时刻,他也曾闯进过世界杯的决赛,夺得过欧洲12强赛的男单冠军。在这里以盘点施拉格八大高光时刻的方式,来回顾他成功的乒乓球生涯。

  TOP.1 世锦赛功成名就

  2003年举行的第47届世乒赛属于这位奥地利名将。时年30岁的施拉格先是在1/4决赛淘汰了卫冕冠军王励勤,在半决赛又将最后一位中国选手孔令辉淘汰出局,随着在决赛当中击败黑马朱世赫,施拉格就此登顶,夺得了职业生涯最为重要的一个冠军。这也是过去14年,中国队丢掉的唯一一个世乒赛男单冠军,这还是欧洲选手拿到的最后一个世乒赛单打冠军。

  T0P.2 世界杯摘银

  施拉格是一位大器晚成的选手,一直在26岁之前,他还默默无闻。在1999年,施拉格突然爆发,在那一年举行的世界杯上,施拉格连胜刘国梁、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等世界一流好手,昂首闯进决赛,不过最终负于萨姆索诺夫,屈居亚军。

  T0P.3 世锦赛季军

  在1999年的世锦赛上,施拉格连胜诸多好手挺进了决赛,这是他第一次挺进世锦赛的4强,不过在半决赛输给了最后的冠军刘国梁。

  T0P.4 团体世乒赛向中国队发难

  在2003、2004年,施拉格如日中天,除了连胜多位中国主力夺得世锦赛的单打冠军之外,施拉格还在团体比赛向中国队发难。在2004年多哈团体世乒赛小组赛,施拉格战胜了马琳,在另一盘则将王励勤逼到了第5局,最终2-3惜败,险些连赢两场,惊出中国队一身冷汗。

  TOP.5 悉尼奥运会创佳绩

  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施拉格单双打均闯进了8强,这创了奥地利乒乓球队的纪录,这也是施拉格迄今最好的奥运会战绩。

  TOP.6 两获欧洲12强赛冠军

  自2005年以后,施拉格逐步走过了巅峰。不过在2008年,他还是击败了大赛弗、萨姆索诺夫等名将,夺得了欧洲12强赛的男单冠军,施拉格此前还夺得过2000年的欧洲12强赛冠军。

  T0P.7 率队获世界杯季军

  由于施拉格缺少强有力的帮手,奥地利的团体赛成绩并不出色。2010年团体世界杯,凭借施拉格在1/4决赛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当中独得两分,奥地利挺进了4强,不过在半决赛输给了最后的冠军中国队,最终收获季军。

  T0P.8 欧锦赛男双冠军

  尽管曾两次夺得欧洲12强赛的冠军,但施拉格却一直与欧锦赛单打冠军擦肩而过,不过施拉格曾与金德拉克搭档夺得过2005年的欧锦赛男双冠军,也算是弥补了一个遗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