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特大历史事件?以色列的节日_以色列_犹太_巴勒斯坦

本文目录

  • 以色列特大历史事件
  • 以色列的节日
  • 约拿单死后,马卡比起义的领导是谁,结果怎样
  • 犹太人的净殿节是什么
  • 马卡比大起义的起义队伍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以色列特大历史事件

以色列犹太民族从古至今发生的历史事件一览:
公元前约1700年
犹太民族的祖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在迦南地定居。
后因饥荒迫使古以色列人迁徙到埃及。
公元前1350年
摩西带领古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在西奈山接受“摩西十戒”,犹太教诞生。
公元前1300——1250年
古以色列人返回迦南地,并在此地定居下来。
公元前1020年
犹太君主制国家建立,扫罗为第一位国王,死后由大卫继任国王。
公元前1000年
大卫王定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960年
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立第一圣殿。
公元前930年
古犹太王国分裂为南方的犹太王国和北方的以色列王国。
公元前722年
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灭亡,十个以色列人部落流亡并消失。
公元前586年
犹太王国被巴比伦帝国征服,第一圣殿被毁;一部分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囚禁。
公元前538年
犹太人从巴比伦返回巴勒斯坦;重建圣殿,第二圣殿时期开始。
公元前331年
亚历山大征服巴勒斯坦,开始了希腊统治时期。
公元前166年
马卡比起义,犹太起义者后来建立了哈斯蒙尼王朝。
公元前142——129年
哈斯蒙尼王朝统治下的犹太独立王国。
公元前63年
罗马大军在庞培的率领下攻陷耶路撒冷。
希律被任命为巴勒斯坦的统治者,修葺耶路撒冷圣殿。
公元一世纪前后 耶稣创立基督教
公元66年
犹太人举行反对罗马帝国统治的大起义。
70年
耶路撒冷及第二圣殿被毁;两年后马萨达陷落,“犹太战争”失败。
132年
巴尔.科赫巴举行起义,三年后失败。
古代犹太历史终结,进入流散时期。
1860年
耶路撒冷城外建立第一个犹太居住区。
1882——1903年
第一次阿里亚(即犹太人大规模迁往巴勒斯坦),移民主要来自俄国。
1897年
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
犹太复古主义组织成立。
1904——1914年
第二次阿里亚,移民主要来自俄国和波兰。
1909年
在德加尼亚建立第一个基布兹(一个供人定居的组织,它保持某种在所有物全体所有制基础上将成员组织起来的集体社会,它的宗旨是在生产、消费和教育等一切领域实行自己动手、平等与合作。);第一座现代化城市特拉维夫开始建立。
1917年
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
英国占领巴勒斯坦,结束了奥斯曼帝国400年的统治。
1918——1948年
英国对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
1919——1923年
第三次阿里亚,移民主要来自俄国。
1920年
犹太工总成立;一;犹太防卫组织“哈加纳”成立。
1922年
国际联盟正式授权英国对巴勒斯坦进行委任统治。
外约旦正式与巴勒斯坦分离,成为一个单独的英国殖民国家。
犹太社团的代表机构犹太代办处建立。
1924——1932年
第四次阿利亚,移民主要来自波兰。
1925年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建立。
1929年
犹、阿两族首次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1931年
犹太地下武装“伊尔贡”成立。
1933——1939年
第五次阿里亚,移民族要来自德国。
1936——1939年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举行针对犹太人和英国当局的暴动。
1939年
英国发表《白皮书》,严格限制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
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犹太人遭到纳粹的大屠杀。
1940年
犹太右翼地下武装“莱希”以及哈加纳的突击队“帕尔马赫”成立。
1947年
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提出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
英国委任统治结束,以色列国宣告建立。
埃及等五个阿拉伯国家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以阿战争(以色列称为“独立战争”)爆发。
1949年
分别同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签订停战协定。
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议会,组成以本-古里安为首的第一届工党政府。
被接纳为联合国第59个成员国。
1948——1950年
来自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大批犹太移民(68.7万)来到以色列。
1950年
议会通过《回归法》。
1952年
以色列外交部从特拉维夫迁到耶路撒冷。
1956年
国家宗教党成立。
特拉维夫大学开始招生。
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人称“西奈战争”)爆发,夺得加沙和西奈,次年撤军。
1957年
胡拉沼泽地的排水造田工程结束。
1961——1962年
参与大屠杀的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在以色列受审并被处以绞刑。
1964年
“北水南调”的全国输水工程竣工。
雅博廷斯基遗骸运回以色列重新安葬。
巴解组织在开罗成立,随后发动对以色列的游击战。
1966年
永久性的议会大厦落成。
以色列作家阿格农或诺贝尔文学奖。
1967年
组成民族团结政府。
六天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第三次中东战争),夺得西岸、加沙、戈兰、西奈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的大片阿拉伯土地。
1968——1970年
以、埃之间沿苏伊士运河的消耗战。
1968年
巴勒斯坦工人党、劳工联盟等联合组成以色列工党。
巴解组织发表要消灭以色列的《巴解组织宪章》。
1969年
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在国际上进行了一系列针对以色列的劫机恐怖活动。
约旦政府军同巴解组织冲突的“黑九月事件”。
1971年
东方犹太人的“黑豹党”成立。
1972年
以色列参加慕尼黑奥运会的11名运动员遭到绑架并被杀害。
来自苏联的犹太移民开始增加,70年代约有10万。
1973年
自由运动和自由党等联合组成利库德集团。
十月战争(赎罪日战争)爆发,持续了18天,以色列初期受挫,后反击成功。
1974年
经及辛格斡旋,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达成脱离军事接触协定。
右翼的“信仰者集团”成立。
1975年
联合国大会通过“犹太复国主义等于种族主义”的3375号决议。
成为欧洲共同市场的非正式成员国。
1976年
以色列特种部队在恩德培机场成功解救人质。
1977年
利库德集团大选获胜,组成新政府,工党在执政29年后下台。
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并在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讲。
1978年
“现在就和平”运动出现。
在美国的主持下,同埃及达成《戴维营协议》。
贝京与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79年
以埃正式签署《以埃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30年的战争状态。
开始从西奈半岛的第一阶段撤军。
1980年
议会通过“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首都”的基本法。
通货膨胀严重,新货币谢克尔取代原来的里拉。
1981年
以色列空军摧毁伊拉克核反应堆。
议会通过在戈兰高地实施以色列法律的议案。
1982年
完成从西奈半岛撤军。
发动进入黎巴嫩打击巴解组织的“加利利和平行动”。
1983年
贝京辞职,沙米尔继任总理。
1984年
利库德集团在第11届议会大选中失利,同工党共同组成全国联合政府。
空运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的“摩西行动”。
1985
同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从黎巴嫩撤军,但保持了对黎南部安全区的控制。
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后,通货膨胀率从445%降至20%。
1987年
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举行反对以色列统治的起义(英提法达)。
1988年
利库德集团大选获胜,同工党组成新联合政府。
1989年
经国际仲裁后,西奈半岛的塔巴归还埃及。
1990年
东欧和苏联的大批犹太人开始移居以色列,在几年内总数达70万。
1991年
海湾战争中 ,以色列遭到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袭击。
从埃塞俄比亚运送15,000名黑犹太人的“所罗门行动”。
马德里中东和平会议召开,阿—以冲突双方首次进行直接谈判。
联合国大会废除“犹太复国主义等于种族主义”的决议。
1992年
同中国建交,随后又同印度等国建交。
议会通过关于直接选举总理的法案。
工党大选获胜,组成以拉宾为首的新政府。
1993年
以国防军加强对黎南部真主党的报复性袭击。
同巴解组织达成《奥斯陆协议》,并在华盛顿正式签署《原则宣言》。
1994年
巴勒斯坦人实现对加沙和杰里科的自治。
一名犹太极端分子在希布伦打死29名阿拉伯人。
以色列—约旦签署和平条约,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在摩洛哥和突尼斯设立利益代表处。
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5年
以军又撤出西岸的6个城市,巴勒斯坦人在西岸的自治范围扩大。
拉宾总理在群众集会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暗杀,佩雷斯继任总理。
1996年
反对和平进程的恐怖活动升级,以色列连续发生四起炸弹爆炸事件,造成数十人死亡。
在黎巴嫩南部实施“愤怒的葡萄”军事行动,打击真主党游击队。
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首届大选中当选自治机构领导人。
在阿曼和卡塔尔设立贸易代表处。
利库德集团大选获胜,内塔尼亚胡成为以色列新总理。
1997年
与巴勒斯坦自治机构达成从希布伦撤军的协议,因双方的不信任而拖延。
耶路撒冷发生的两次自杀性爆炸事件,使21人丧生。
1998年
以色列庆祝建国50周年。

以色列的节日

一、 犹太新年

犹太新年为犹太历阴历一年的开始今年是9月25日。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节日期间,全国放假两天。教堂里吹起羊角号,取意与上帝通话,期望得到上帝祝福。朋友见面问新年好。

二、 赎罪日

赎罪日是犹太新年过后的第十天今年是10月4日,为重要宗教节日。犹太人设此节日是为了向上帝忏悔,请求宽恕。犹太教规定,赎罪日期间要禁食一天,在教堂祷告、思过。人们在教堂相遇时,彼此祝愿得到上帝良好的评价。赎罪日在傍晚悠扬的羊角号声中结束。

三、 住棚节

此节日是为纪念犹太教先祖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后,流落西奈四十年期间,住草棚的生活。因此节正赶在收获季节,因此也称收获节。

四、 读经节

犹太教徒诵读犹太经典“Torah”通常要一年时间,诵经节即为庆祝读完“Torah”而设,宗教气氛浓厚。

五、 独立日

为纪念以色列于一九四八年独立而设。

节日的前一天晚上八时,以色列议会在耶路撒冷城赫茨尔山举行正式庆祝仪式,议员及内阁成员参加。

仪式包括点燃十二支火把及鸣礼炮等。节日当日 的主要活动包括国防军列队游行、飞行表演、总统为外交使团及优秀将士举行招待会、国际圣经比赛及“以色列奖”颁奖仪式等。

六、篝火节

Lag Ba-Omer意即逾越节首日后的第三十三天。相传犹太拉比阿奇瓦Akiva在此日组织犹太人从罗马人手中夺回耶路撒冷城后,点起篝火通知周围村庄。犹太人从此以篝火纪念阿奇瓦拉比和他夺回耶城的故事。

以色列人也过元旦,但是名称不一样,以色列人称之为新年。

元旦,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之名称指的是夏历(阴历,又称农历)正月初一,有现存文献记载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

写信首先要对客人表示问候,可以描述一下自己最近的生活,描述一些公司的发展状况,并对对方的最近的状况表示关心,期待对方的来信。

扩展资料:

以色列的节日很多,如果你在以色列住一段时间,会很容易地感受到以色列人似乎是从一个节假日到另一个节假日地生活着。从秋季的新年和赎罪日、冬季的哈努卡节、春季的逾越节和独立日到夏季的七七节,一年的生活就是环绕着这些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节日向前推进的。

以色列之所以被视为一个犹太国家,是与它的节假日密切相关的,因为以色列的节假日都具有强烈的犹太属性。

一方面表现在以色列所有节日都是与犹太民族的命运相关联的,另一方面表现在所有节日都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没有一个节日是纯粹的世俗性节日。

以色列节日的这种全民性和宗教性,使每年周期性到来的节日变成了犹太人反复重温民族历史,接受宗教教育和自我反思的日子,对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犹太民族的固有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以色列

约拿单死后,马卡比起义的领导是谁,结果怎样

起义的领导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马卡比家族最后一位成员、马塔提亚的幼子西门身上。经过浴血奋战,西门最后将叙利亚军队驱逐出去。一个崭新的独立自由的犹太王国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渐形成。

犹太人的净殿节是什么

净殿节又称“哈努卡节”(Hanukkah),“哈努卡”在犹太文中是指重建。它是犹太人又一个重要的节日。

公元前167年,希腊驻叙利亚统治者安条克四世公然蔑视希伯莱人不拜偶像的传统,在圣殿中筑新的祭坛,强令犹太人向异教神礻氏献祭。此举后成了马卡比起义的导火线。5年后,犹大•马卡比领导的起义获得胜利,占领了耶路撒冷。他下令拆除异教祭坛和神礻氏,清除圣殿中一切非希伯莱传统之物,重设犹太祭坛。从该年9月即基斯流月25日起,犹太人怀着极大的喜悦,庆祝耶和华圣坛的重新供奉,历时8天。随后,犹大和他的兄弟们宣告,把从每年该月25日起的连续8天作为庆祝圣坛重新供奉的幸福快乐的节期,此即犹太人的净殿节。

马卡比大起义的起义队伍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起义队伍节节胜利,力量不断壮大。公元前161年,希伯莱人的领袖犹大在战争中牺牲。犹大的去世使希伯莱人面临深重的灾难。塞琉古王朝官员和犹太叛教者对起义者及虔诚派进行反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