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沉重的时刻(沉重的时刻的原文)_时刻_无缘无故_某处

本文目录

  • 沉重的时刻的原文
  •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沉重的时刻的英文
  • 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是什么意思
  • 里尔克的诗句
  • 《沉重的时刻》里尔克--摘抄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 哭我
  • 里尔克《沉重的时刻》是什么意思
  • 沉重的时刻 里尔克(赏析
  • 这句诗出自哪里
  •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是什么歌,什么歌曲的歌词

沉重的时刻的原文

《严重的时刻》(又译《沉重的时刻》。)
里尔克 (Rilke, Rainer Maria )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Ernste Stunde》
Wer jetzt wein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weint in der Welt, weint über mich.
Wer jetzt lacht irgendwo in der Nacht, ohne Grund lacht in der Nacht, lacht mich aus.
Wer jetzt geh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geht in der Welt, geht zu mir.
Wer jetzt stirb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stirbt in der Welt: sieht mich an.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沉重的时刻的英文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Rainer Maria Rilke
沉重的时刻 Ernste Stunde
德文原文
Wer jetzt wein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weint in der Welt,
weint über mich.
Wer jetzt lacht irgendwo in der Nacht,
ohne Grund lacht in der Nacht,
lacht mich aus.
Wer jetzt geh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geht in der Welt,
geht zu mir.
Wer jetzt stirb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stirbt in der Welt:
sieht mich an.
英文翻译 - (译者:C. F. MacIntyre)
Who weeps now anywhere in the world,
without cause weeps in the world,
weeps over me.
Who laughs now anywhere in the night,
without cause laughs in the night,
laughs at me.
Who goes now anywhere in the world,
without cause goes in the world,
goes to me.
Who dies anywhere in the world,
without cause dies in the world,
looks at me.

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是什么意思

在进入这首诗之前,我想起了三句话。第一句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大意是说:读诗,是培养精神趣味的最好方式和有效途径。
第二句是当代具有诗人情怀的学者林贤治的话,他说:“根据阅读的经验,我常常被告知,一个人如果从来不曾阅读过诗歌,应当是人生的一种不幸。”
最后一句是我个人对诗歌阅读的强调。我强调的这句话是这样:“一个从来不曾热爱过读诗的人,他在精神上必是个一贫如洗的人。”
这三句话分别从美学趣味、生命感受、精神财富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强化了诗歌阅读的重要性!
好,精神准备就绪后,现在我们可以打开优秀的德语诗人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的阅读了: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谁夜间在某处笑,
无缘无故在夜间笑,
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
无缘无故在世上死。
望着我。
作为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这首《严重的时刻》解读起来甚为困难,因为它的结构看过去太简单了。不知从何下手,甚至觉得似乎没有解读的必要。
高尔基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不以象征主义诗人锤炼出来的语言为基础,我们将一无所为。”但《严重的时刻》一诗的语言毫无特异之处,也不晦涩、平白直接。看来,这首诗的致胜之道,不在于它的语言,也不在于它的形式,而更可能在于它的内里,在于它的语言外衣里面藏着的某种神秘的精神。
另外,我们必须还要明白,伟大的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具有精神辐射的多层性的特点,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从自身的体验和人生经历切入,都可以获取自己的独特读解。当然浅者见浅、深者见深,而优秀的作品本身就具有无穷读解的可能,象莎士比亚的悲剧,之所以读解不尽,获得各国人们的喜爱,就在于其文学空间的多层次性,大众悟到一层,知识分子悟到里边一层,而文化精英更悟得了最里面的一层,无论谁,只要一打开莎剧,它都不会让你失望,都会让你满载而归。这就是文学杰作的不朽性。
而里尔克的这首《严重的时刻》也一样。这也必将是一首传世之作。它那质朴的外边底下却透着隐隐的精神之光、思想之光。我们现在试着一层层剥离,来抵达里尔克的内心。
第一次读下来,你可能会不喜欢,语言不精致倒还罢了,结构又这么呆板。世界文学史上这么呆板的诗又备受推崇的诗并不多见;另外,读下来可能又会感到一种神秘——一种隐隐的恐惧和疼痛。
就结构而言,它的呆板在于:每一节都一样是三句,译文字数依次是10、8、3,而且文字几乎完全相同,但在这基本不变的整首四节诗中却藏有细微的变化,这变化主要是从上到下依次四个字“哭笑生死”,我们可能会感到很惊讶,因为我们已经发现:这四个字不就是人的一生吗?――哭着诞生于世,笑着开始成长,慢慢的展开了生活,然后死于生命的尽头。而且这四个字还是人生的基本因子,你的每一时刻都在诞生哭和笑,你的每一时刻都在因诞生生和死,时间展开的过程也就是生和死,哭和笑展开的过程,所以,我们基本可以认定,这首神秘诗无疑是在写人生――人的生命。
写生命的什么呢?——写生命的孤独、无奈,生命的疼痛和恐惧。而这些复杂微妙的情绪来自于什么地方呢?这首诗最让我们触目惊心的又在什么地方?这时也许我们的心神和眼睛,会被一个词牢牢抓住――“无缘无故”!这是贯穿整首诗的一个关键词,也就是贯穿整个人生,贯穿了整个人生的所有哭哭笑笑、生生死死。
无缘无故是什么?什么是无缘无故?无缘无故就是宿命啊!就是那让人无法摆脱的宿命啊!命运在摆布一个人,就象风在摆弄一张树叶一样自由,我们来到世界上是并未获得我们的允可,命运将我们强行带来;我们终极的死到底隐藏在时间的哪个细节里,我们又无法把握,一切爱恨情仇都在生命的不同刻度上意外地降临,象雪花一样纷纷扬扬。
生命当中到底有多少突如其来的幸福和风雨在等候着我们呢,从根本上说,人却无法把握这一切,这就是宿命。生命的孤独无奈,生命的恐惧和疼痛,生命中各种复杂微妙的情绪都来自于一只不可妄测的神秘之手――这就是宿命的手掌啊!
我们都在无缘无故地哭,无缘无故地笑,无缘无故地生,无缘无故地死,然后回望我们的一生,凄凉和萧索感怎能不油然而生!所以,这种呆板的形式结构里边原来隐藏和对应着作者对生命一成不变而又难以言述的对宿命的感慨。
这里,又一个问题又升了上来,即每一节诗里的“此刻”又到底是指哪一个时刻呢?指诗人写诗的时刻?指我们读诗的时刻?还是指另外某种意外的时刻?或者是指包含所有这些时刻的时刻?是的,我们相信这首伟大的诗篇因其不朽,将会将“此刻”化为“永恒”,一芥化为须弥,刹那定格为永恒,它指向了所有的“此刻”,也就是指向了永恒。永恒,也就等于时间。同理可得,“某处”也一样――指向了所有生命的存在空间,或者说,它本身就等于空间。由此可见,这种宿命是铺天盖地、无所不在的,它辽无际涯、广阔无边!我们从中可以提炼出两个重要词汇——时间和空间。
还有,诗中的“我”是指谁?“我”是每一颗心灵,是所有的自我——是你的自我,也是我的自我,更是他的自我。那么这个“谁”又是谁呢?显然,这个“谁”是指与“我”对应的他人,是的,“谁”是指自我以外的他人,因为,所有的自我都是孤立的,只有存在他人,才可能建立起了某种联系,而人世间的大部分奥秘就来自于这种自我和他人的神秘联络之中,因为孤独、因为寒冷,我们不同的人生都在发生着不同的联系,并且彼此取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人都与他人处在一种无休无止的神秘的联系之中,认识的、不认识的;身旁的、远方的;本族的、异族的……前者我们还好理解,后者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与他人割裂,我们平日所吃的食物,所穿的衣服,所用的用具,有多少是来自于身旁的熟人?我们可能还从来不曾料想过自己的生活要依赖陌生人,以及所依赖的劳动到达的程度。事实上,我们就是在这种联系之中将自己的生命慢慢展开,又慢慢地老去。于是,我们又得到另外一组词――自我和他人。
优秀的诗篇是不大讲究词藻的,因为词藻原本就不是他们的目的。诗人们深深懂得:繁华乃瞬息之事,平淡才会归于永恒。这诗也不例外,通篇几乎没有一个形容词……哦,不对,好象有一个!隐藏在哪里呢?――题目!是的,在题目里面。
这题目唤作“严重的时刻”,这是九叶诗人陈敬容的译笔,也有被翻译成“沉重的时刻”的,这没关系。这“时刻”我们刚才已经分析过,它等于时间,也就是永恒,是永永远远。那为什么要用一个形容词“严重”来修饰时间呢?时间又怎么会“严重”或“沉重”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目,也就是上面提炼出来的四个词汇的加法运算:
时+空=? 人+我=?
题目显然很简单,第一道题的答案是:宇宙,第二道题的答案是:人类。这样,这首诗的主题已经出来了。原来作者所指的宿命,并不仅仅是指他自己,也不仅是指你的或我的,而是在这宇宙里所有苍生共同的命运,而在这所有苍生里面,只有人类不但被命运支配着,而且还能够感觉出了这种被支配!
法国哲人帕斯卡曾说:
“人在自然界中到底是个什么呢?对于无穷而言就是虚无,对于虚无而言就是全体,是无和全之间的一个中项。他距离理解这两个极端都是无穷之远,事物的归宿以及它们的起源对他来说,都是无可逾越地隐藏在一个无从渗透的神秘里面;他所由之而出的那种虚无以及他所被吞没于其中的那种无限,这二者都同等得是无法窥测的。”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真实状态。于是敏感的诗人生出了无穷的感慨,于是也就有了这首神秘的诗篇——《严重的时刻》
原来,这首短诗,看似朴素简单,里面却隐藏着这么一个重大的主题:我们所有的人类在苍茫的宇宙时空里面,被一种神秘巨手所掌控,无缘无故地哭哭笑笑、生生死死,这个普遍的宿命又象天罗地网一样地罩着每一个有知觉的人。所以,这恒久的时刻,如何不让人心生恐惧,倍增了人生多少的凄凉和无奈,从而觉出了生命悲剧的深刻严重性呢?
这首诗其实是一首哲理性很强的诗歌,充满了存在主义的荒诞感和疏离感,一种精神的焦灼和对终极意义的追问。受里尔克影响,我国著名诗人冯至先生也曾写过许多类似主题的诗篇,尤其是他那有名的诗集《十四行诗》,其中有一首1941年写的《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其结尾说道: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时抚摸着自己的发肤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你看,短短几句话就将诗歌的哲理提到了与哲学一样的高度,呼应了古希腊太阳神庙宇上的铭言:认识你自己。
所以在诗学王国里,有人说哲理不可以入诗,我认为这是某些人的一种偏见,是某些人精神的懒惰的托辞。
应该说,作为探索人类内心的世界,诗和哲学有一样的功效,而在挖掘神秘莫测的未知事物时,哲理诗更是有着理性思维所不能到达的便利。而里尔克、泰戈尔、纪伯伦等人的诞生,更是直接繁荣了哲理诗。他们几乎每首诗都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和思索。
最后,我必须再次强调:
第一,读诗非常重要。诗歌是文学的心脏,通过诗歌的阅读,它不但培养了我们纯正的精神趣味,对于文学而言,还避开了无数冤枉的道路;
第二,读诗要以生命体验的感悟为基础,调动自己所有的体验和直觉来切入诗歌的每一个细部,这样才会让我们觉出伟大诗篇的许多意外的奥妙;
第三,读诗必须要读这世界上最好的诗篇,烂诗不但败坏了趣味,还毒杀了心灵,其罪当诛。只有好诗才能不断地打开我们的内心,听到美妙的乐音和芳香,于是把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引向了可以所能够到达的一切心灵的深处。
这样,也许我们的一生还很可能会为自己打造出一颗优美的灵魂呢?

里尔克的诗句

里尔克的诗句
01
黄昏
寂寞在最后的房屋后
红红的太阳进入睡眠,
庄严的终曲八度音里
白昼的欢呼渐渐隐散。
调皮的光们天晚依然
在檐角上玩着捉迷藏,
而黑夜已将颗颗钻石
散播在了蓝色的远方。
02

在春天或者在梦里
我与你昔日曾相遇,
此刻我们相伴着走过秋日,
你紧握我的手,在哭泣。
你哭泣,是因飞渡的乱云?
还是因血红的树叶?大概不是。
我感到:你曾经幸福
在春天或者在梦里……
03
为我庆祝
这就是渴望:在波涛中安居,
在时间里不拥有家。
而这就是愿望:日复一日的时刻
与永恒悄声对话。
而这就是生活:最终从一个昨日
升起了一切时刻中的最寂寞时刻,
微笑着,别样于别的姊妹,
向着永恒沉默。
04
少女向马利亚祈祷(节选)
正是这些时刻,我找到了自己,
草地在风中暗暗翻滚,
所有的桦树树皮烁闪,
那是黄昏临到了它们。
而我生长在黄昏的沉默里,
愿以众多的枝条开花,
只为与一切跳起圆圈舞,
舞入统一的和音……
黄昏是我的书。封面
紫色地闪耀在它的锦缎里;
我解开它金色的襻带
两手冰凉,从容不急。
阅读它的第一页,
因谙熟的声音而欣悦,——
更轻悄地阅读它的第二页,
然后我梦见它的第三页。
时常我在畏怯的观看者中感觉到
我深陷在生活里。
文字只是围墙。
墙后越来越蓝的山中
烁闪着文字的含义。
05
拉加兹墓园(节选)
如果玫瑰愿意告诉我们
它是如何做到不分心。
但愿女友对情郎
能成为十足的玫瑰。
她无尽地自我克制
在温柔的外表下
为了一个奥维德式的完美幸福……
如同从前的小号,像响亮的风暴,
推倒被围困小城的炮塔和城墙,
有形的管风琴,你就这样在我心里筑起
无法言喻的城,在一片旌旗的天空下。
我的心矗立起来,带着它的塔楼,它的高墙,
如同画上图画的古老羊皮纸,
我呢,直立着住在它里面,有着它的身材,
与我的城一样高,与它瞬间的存在一样强大。

《沉重的时刻》里尔克--摘抄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 哭我

谈谈个人体会。
一般都说这首诗是关于宇宙人生的,但我认为诗人的态度并不是只是在思考或者感慨生命的哭与笑、生与死,而如同他其他的后期作品一样,对生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诗题为“沉重的时刻”,这时刻是生命中的每一刻。诗人敏感的内心,觉得每一刻都是压抑的、沉重的——诗的意向也是如此,“哭我”“笑我”“走向我”“望着我”,都是一种压迫感,而且这种压迫感是“无缘无故的”,生存的荒诞、无奈,体现无遗,同存在主义哲学异曲同工。唯独“笑我”这个意向,原本能体现出一丝轻快,但是改为“在夜里笑”,便没有了“笑”的积极含义,反而更加显得荒诞和阴森,更符合全诗的氛围。同样,在形式上的这一缺口,也可以体现出这种不确定性、荒诞性,不过这就可能有些解释过度了。

里尔克《沉重的时刻》是什么意思

《沉重的时刻》是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代表作。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如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

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

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沉重的时刻 里尔克(赏析

  1) 一、无奈。全诗采用了非同寻常的回环手法:四节诗,每节的字数安排、内在语法关系、甚至语速节奏都和另外三节完全一致。诗中几个关键词“此刻”、“谁”、“在世上”、“无缘无故”反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写诗的朋友都知道,出奇制胜、语出惊人、思维的层进跳跃才是诗歌语法的生命所在,如此大面积、一成不变的重复,实为大忌。难道作者真的无视这一点吗?不是,作者是有意表现这种彻底的无奈,人生无奈地重复着,现实没有更改,没有突破,人际关系是一个大的罗网,捆绑着每一个人的行为。任何人,甚至包括创造这个世界的人,都无法改变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状态。无奈,只有无奈。
  二、受伤。诗中的那个“谁”给人已深刻印象,因为他(她,它)无缘无故地做着什么,和自己发生着关联。自己紧张、无奈、孤独,从而表现了一种剧痛的伤痕。句段中有变化的词也给人已深刻印象,是因为这些变化一次次刺激着神经,“在哭我”,活泼不得,然后躲在夜里“笑我”,诡异!阴森!然后“走向我”,更加诡异,紧张!最后竟发现来者已死,还在“望着我”,这是一种何等捍人的恐怖的力量,面对那双眼睛,有谁敢直视?有谁不好好回忆自己有没有做过亏心事?还有谁,不会感到有种伤痕已经在弥漫?受伤,实在受伤。
  2)面对亲友离别,祖国沦丧,事业失败,胸有大志却无以报国等时都是“沉重的时刻”!要以乐观的心情面对!

这句诗出自哪里

《沉重的时刻》是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代表作。
《严重的时刻》(又译《沉重的时刻》。)
里尔克 (Rilke, Rainer Maria )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Ernste Stunde》
Wer jetzt wein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weint in der Welt, weint über mich.
Wer jetzt lacht irgendwo in der Nacht, ohne Grund lacht in der Nacht, lacht mich aus.
Wer jetzt geh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geht in der Welt, geht zu mir.
Wer jetzt stirb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stirbt in der Welt: sieht mich an.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是什么歌,什么歌曲的歌词

这句来自于德国著名诗人里尔克的最著名作品《沉重的时刻》。里尔克的作品一向晦涩灰暗。其代表作有《杜依诺哀歌》等。
原文如下:
《Ernste Stunde 》
作者:Rainer Maria Rilke
Wer jetzt wein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weint in der Welt,
weint über mich.
Wer jetzt lacht irgendwo in der Nacht,
ohne Grund lacht in der Nacht,
lacht mich aus.
Wer jetzt geh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geht in der Welt,
geht zu mir.
Wer jetzt stirbt irgendwo in der Welt,
ohne Grund stirbt in der Welt:
sieht mich an.
冯至翻译的版本——《沉重的时刻》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谁夜间在某处笑 无缘无故在夜间笑 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 无缘无故在世上死 望着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