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二战时期德国人对英国第一次猛烈袭击是什么时候
- 德国全面轰炸英国,为什么坚决不轰炸伦敦
- 德国对英国开战在什么时候
- 二战时德国占领英国了吗
- 二战时期,德国和英国在非洲打是为什么
- 「大国博弈」工业革命之后,德国要如何应对“一夜暴富”的英国呢
- 二战中,德国为什么对英国开战
- 德国对英国发动了什么样的攻势
二战时期德国人对英国第一次猛烈袭击是什么时候
德国人对英国的第一次猛烈袭击是从7月10日开始的,人们通常把这一天作为空战开始的日子。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准备在英国登陆作战”的第16号令,即所谓的“海狮计划”。命令准备工作应在8月中旬完成,其作战目的是“清除英国本土作为对德作战的基地,并且在必要时,全部予以占领”。
德国全面轰炸英国,为什么坚决不轰炸伦敦
1940年8月,大不列颠空战进入到高潮阶段。按照德军最高统帅部的要求,要在这一阶段彻底消灭英国皇家空军的有生力量,夺取英吉利海峡与英伦三岛上空的制空权,从而为大规模进攻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做准备。
从13日的“鹰日行动”开始,在随后的十几天里,德国几乎每天出动上千架轰炸机,对英国的机场、雷达站等军事目标进行轰炸,双方在空中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机消耗都很大。特别是战斗机的损失,英国承受不起,他们能坚持到最后吗?
英国皇家空军面临着巨大压力。
8月份的英国上空,很少有风暴和阴云,是英国民众最喜欢的一段日子。但在1940年,却是他们最不希望的好天气,因为这一段时间,德军几乎每天都组织上千架飞机,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但让戈林疑惑的是,英国的防御力量为何依然强劲?
原来,情报部门和他一个毛病,好大喜功、爱吹牛,夸大了战果。作为一战期间的空战英雄,戈林认为对手的潜在力量依然很大,不仅继续加大进攻规模,甚至在夜间也要展开轰炸。目的就一个,诱惑更多的英国战斗机出战,并将其歼灭。
尽管英国飞行员表现出无畏的胆量和精湛的格斗技艺,但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德军面前,往往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战机的问题不大,而越来越少的飞行员却很难一时补充,常常出现“飞机等人”的现象。皇家空军的致命弱点暴露无遗。
可怕的是,德军似乎并没有收手的迹象,反而加大了轰炸范围和频次;雷达也好像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漫天飞舞的都是德军轰炸机。短短10天,英国就有446架战斗机被击毁,更有231名飞行员伤亡,这个数字占到驾驶员总数的1/4。
更糟糕的是,英国南部的5个前进机场遭到严重破坏,沿海7个关键的雷达站也在轰炸过后濒临瘫痪。皇家空军的防御力量明显开始减弱,英国面临着灾难性的危险,丘吉尔焦虑地说:“再这样下去,国家就有沦陷的危险。”
也就是说,德国空军的打击再持续一段时间,哪怕是一周,在英国的上空将不会出现有组织、成规模的战斗机编队,皇家空军毫无还手之力。说白了,英国的大门彻底地向德军敞开,“海狮计划”一定会获得成功,英国将成为下一个法国。
然而,德国对于英国的轰炸,唯独不包括伦敦。
自德国实施“海狮计划”以来,对英国本土所有的军事设施,和军工厂都炸了个遍,甚至对有些机场和雷达站进行三番五次地轰炸。为了诱惑更多的英国战斗机,德军更是将伦敦郊区的军事设施,作为打击目标,却唯独禁止轰炸伦敦,这是为什么?
禁止轰炸伦敦的命令来自德国元首。首先,在他写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坚决的消灭法国,并将苏联沦为其殖民地。也就是说,在其战略规划中并没有称霸全球的想法,只是逼迫英国和谈,分享陆地和海洋霸权。
但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却遭到了英国人的拒绝,或者说他根本不了解英国人的野心和战略观。恼羞成怒的德国元首,决定实施“海狮计划”,让英国人领略一下德军的强大,并在压力下与德国和谈,不炸伦敦是为了留出和谈的余地。
其次,参加过一战的德国元首,十分清楚两线作战是德军失败的原因。争取与英国和谈,是为了避免德军进攻苏联时“重蹈覆辙”;而全面轰炸不包括伦敦,就是做出“引而不发”的姿态,即使不求和,也会让英国忌惮德军的实力,避免两线作战。
更重要的是,收买人心。禁止袭击民用目标和伦敦,主要是将民众与政府隔开,通过强有力的军事打击,使生活窘迫的英国民众迁怒于政府,并向其施压与德国和谈。一旦轰炸伦敦,会增加民众对德军的仇恨度,更加坚定与德军抗战的决心。
但一些德国空军将领却不认同,他们主张对伦敦实施轰炸,认为只有恐怖性轰炸,才能瓦解平民的斗志,并使英国人走向谈判桌。戈林反问这些将领:“柏林人会向恐怖轰炸屈服吗?”从这点看,戈林与德国元首的看法一致,伦敦不能炸。
经过一个多月的轰炸,双方都精疲力尽、损失惨重,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获得胜利。特别是英国人,尽管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但飞行员连续作战,不仅疲惫不堪,而且人数越打越少。空军司令道丁上将期盼道:“哪怕休整一周也好啊”。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不列颠空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德国对英国开战在什么时候
1940年4~6月,德军横扫北欧和西欧,迫使英军撤出欧洲大陆。从此,德国控制了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六国,与英国隔海相望。英国面临德军直接入侵的严重威胁。
二战时德国占领英国了吗
1939年9月1日,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起“闪电战”为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从1939年9月1日到1940年6月22日,德国军队只用了9个月时间,就攻克了波兰、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号称“欧洲第二军事强国”的法国,只抵抗了42天就宣布投降。加上战前就攻占的奥地利、捷克,德国这时候已经攻占了大半个欧洲,北起挪威、南到西班牙的全部大西洋沿岸已被德国控制。
接下来,德国是不是就应该跨越英吉利海峡,对英国进行攻击呢?
德国人也正是这样想的。为此,德国于1940年7月6日签发了“海狮计划”。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德国集中了3个空军集团军,有作战飞机2669架,以及168艘运输舰、1910艘驳船、419艘拖船,1600艘汽艇。
相比之下,英国的情况堪称不妙。
此前,英法联军在德国军队的“闪电战”下,迅速崩溃。为了避免被德国军队包围、歼灭,英法联军不惜代价实施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将33.8万人安全撤回英国本土,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可是,在这次大撤退里面,英法联军损失了所有的重型装备和军需物资,产生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英国用什么来抵抗德国的进攻呢?
幸运的是,英国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部队。
英国从17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强国。在很长时间,排名世界第二和第三的国家,海军力量加起来都赶不上英国。就算在二战之前,英国依然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等后起之秀。
在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里,英国凭什么能在9天内撤走近34万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英国的全部海上力量,包括近千艘民用船舶和数十艘军用舰艇。当时,除了英国,包括美国、德国、法国在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得到。
有这样一支强大的海军部队,德国不敢掉以轻心。德国陆军号称世界第一,可海军是他们的弱项。为了钳制英国海军,德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不断对英国海军发起冲击,可效果不大。英国海军以一对二,用一条海上防线将德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困在家门口,不敢轻举妄动。
正因为此,德国实施“海狮计划”的主要策略是空军,而不是海军,要用轰炸机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逼迫英国投降。
1940年8月13日,德国启动了“海狮计划”,动用了近500架轰炸机和1000余架战斗机,飞过英吉利海峡,向英国本土进攻。
如前所述,英国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损失了所有的重型装备,防空武器严重不足。英国空军总共只有1200多架飞机,不但在数量上远远不及德国空军,质量上也差得很远。因此,在8月13日的这次空战中,英国一天之内就损失了446架飞机和231名飞行员死伤。
此外,英国9个机场中的5个机场遭到严重破坏,7个雷达站中的6个被炸成废墟。这就意味着,英国空军的通信系统面临着瘫痪的危险。
英国没有屈服于德国空军的大轰炸。他们一边开动强大的军事工业生产机器,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战斗机,一边招募年轻的英国小伙子加入到空军队伍。当时,许多法国、波兰临时政府也从本国公民里招募飞行员,为英国空军效力。就这样,英国空军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足以与德国空军抗衡。
1940年8月25日,英国空军甚至还能够在应对德国空军之余,派出81架轰炸机,远赴德国,对德国首都柏林进行轰炸。
由于在空战上占不到便宜,1940年9月17日,德国在最后一次尝试飞过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的计划失败后,不得不宣告中止“海狮计划”。
二战时期,德国和英国在非洲打是为什么
1941年初,纳粹德国决定派隆美尔中将到利比亚与北非的英军作战,主要有两个原因是为了帮助意大利这个重要的盟友是为了夺取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地区,扼杀英国的战争潜力。非洲战场并非一直是德国的战略重心,按照轴心国的划分,非洲属于意大利的战略目标。二战中意大利军队的战斗意志实在让人难以佩服。德国组建非洲军团是为了帮助意大利维持其在北非的战线。
非洲军团的主要战略目标是维持北非的局势,仅仅是维持战线。因为英国人牢牢控制着地中海的马耳他。从马耳他岛机场起飞的飞机可以到达东部的雅典和克里特岛,南部的利比亚,西部的阿尔及利亚和北部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几乎覆盖了地中海周围的所有重要目标,严密地封锁了德意军队的供应线。但德国也不希望失去北非。一旦失去北非,英国在远东的物资就不再需要绕过整个非洲,而是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到英国本土,德国对英国的压力将成倍增加。
1941年2月,埃尔文。隆美尔抵达北非,组建了非洲军团,这是德国为巴尔巴罗萨做准备的早期阶段。德军从已经很紧张的东线抽调了部分部队,这对早期的苏德战场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隆美尔在北非的胜利,他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期望取得更大的成果。另一方面,德国已经陷入了苏德战争的泥潭。尽管补给线很薄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隆美尔正赶去补充他在苏联战场上的一些部队。但这对北非的德军来说只是沧海一粟,而且严重影响了德军在苏德战场的整体战略。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大国博弈」工业革命之后,德国要如何应对“一夜暴富”的英国呢
前言:
英国在率先实现工业革命之后,发展出了自由贸易,并与其他还未跟上脚步的国家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落差。这也就能让英国对其他国家形成经济上的降维打击能力。这样一来,英国的受益面就变得非常大,十分利于本国的发展。但是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就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情,所以他们就必须得想方设法地去对抗英国的降维打击。
那么它们到底该怎样做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拿德国的反抗思路来举个例子。而想了解德国的反抗思路,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19世纪前期德国重要的经济学家弗利德里希 · 李斯特。为什么要说他呢?因为他的理论就已经代表着工业革命时代德国对英国的反击思路。
工业革命
李斯特对亚当斯密的挑战李斯特和亚当斯密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经济学家,但是他们所代表的国家不同,所持的经济观点也自然不同。代表英国的亚当斯密认为: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国家只要提供一个公平的法律环境就可以了,其他方面参与得越少越好,如果能让个人直接到世界市场上去驰骋,那是最好的(《国富论》)。当然了,斯密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国家少参与到市场中来,因为市场有一只“无形大手”在操控着,不需要国家的过分干预。简言之,就是要保证足够的市场自由度。
而代表德国的李斯特则认为,亚当斯密看到的只是个人和世界市场这两个极端,而忽视了国家这个中间力量的作用,国家在经济政策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斯特的意思是,国家得对经济有个整体的规划,当个重要的调控者。
当然了,我们也知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于1775年,而李斯特的《国民经济学的政治体系》要比他晚半个世纪,所以两人的理论则多少会存在差异。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经济学家的对抗,后来则体现再来两国国家的政策对抗上。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俩的理论对于政策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弗利德里希 · 李斯特像
为此,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思想家的思想,无论是对还是错,实际上都要比一般人想象的更为有力。这个世界确实是由少数精英统治的。那些自认为能够免于受经济学家思想影响的实干家,往往是那些已经过世的经济学家的奴隶。那些当权的狂妄者信奉的,其实也不过是若干年前某些末流文人狂妄思想的零碎而已。”
看完凯恩斯的叙述,我们大概就能知道理论对于政策的巨大影响力了。理论是人们用以理解世界、发现问题的基础框架,政策只不过是用来解决理论所识别出来的问题的(《国际政治学》)。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亚当斯密和李斯特的理论绝不是用来作为政策进行背书的,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随着政策的变化,他们的理论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更不会成为所谓的传世经典了。
但是总的来说,他们两人关注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入手点不一样,所以自然就会形成理论上的冲突。而他们的理论产生的政策效应,实际上就是理论和时代发生共振的结果。下面我们分别来就两人的理论做详细的讲解。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 · 斯密
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英国原来那种重商主义理论和贸易保护政策,在只能通过贸易来积累财富的时代,无异于是有效的,但是到了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工业生产开始成为重要的财富来源,曾经的贸易保护政策就与当前时代的趋势背道而驰了。
当然了,任何的政策都有既得利益者在背后支持着,而当时英国的既得利益者就是那些经营土地以及获得国王授权在海外搞垄断贸易的贵族阶层。此时的工业家们还没有成规模的崛起,还不至于影响到国内政策,所以也就是只能是在一旁远远的看着。
这样的政策受到了亚当斯密的严厉批评。就拿英国在北美殖民地所实施的贸易垄断政策来说吧,斯密认为,贸易垄断人为地抬高了在北美的贸易利润,这就会让原本不会投到这方面来的资本,也都会投过来,从而让英国经济对于北美殖民地形成了过度依赖。
那么,除了依赖之外还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呢?当然有,斯密指出,这还会让英国政府本能地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强化自己对北美地区的控制,从而带来政策上的变形,引发北美的反弹。这样一来,英国就会陷入到很危险的境地之中。
英属北美殖民地示意图
从斯密的这番论述中我们不得不佩服其高瞻远瞩之能力,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就比他的《国富论》晚一年时间,也就是1776年,而他的书则在1775年出版。
那么问题来了,在斯密眼中,英国在经济政策上应该怎样做才正确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把一切都交给市场,让他书中所描绘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来指挥各种经济资源的流动。这样一来便会达到一种较为均衡的状态。但是,政府是不能干预进来的。
此外,地理大发现和远洋贸易把人类各大地区给连接成为了世界市场。现在的市场不再是以国家为单位,而是以世界(全球)为单位;所以如果像斯密所说的那样,把一切都交给市场的话,那么国家就不应该设置起贸易壁垒,以至于世界市场被割裂开来。各国之间应该形成自由贸易网络,让那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全球的经济运转。
斯密的这种论证为后来大英帝国所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秩序,提供了最高的正当性论证。因为这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一种秩序不是为了英国的单项利益,而是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好,看完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我们再来看看李斯特的“国民经济学理论”。
美国的独立战争
李斯特的“国民经济学理论”亚当斯密“自由贸易理论”的出现,让当时的很多德国人都很信服,虽然他们可能也觉得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对本国的经济形成了打击,但也无力反驳斯密的理论,毕竟他在当时是权威。所以直到李斯特出来和斯密对抗,人们的观念才开始出现转移。
有趣的是,李斯特一出来,就抨击斯密的理论是一种所谓的空洞学说;他的理由是:他只从个人和世界市场这两个极端角度出发,从而忽视了国家这个重要的“中间人”。因为世界上会有战争,而斯密的理论只有在各国都处在持久和平的条件之下才能运行,可是这种理想主义的状态,是靠不住的?所以一旦战争爆发,那国家必然是最重要的核心力量,这时再仅仅从个人和世界市场这两个极端角度来看,是很不现实的。
当然了,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李斯特虽然这样说,但他也并不否认市场的作用,相反他也是完全承认市场作用的,并且认为这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认为从世界市场的角度来说,自由贸易是人类整体经济效率最高的办法!
第二次工业革命各国成就示意图
但是一旦考虑到国家这个层面,李斯特就变得更为重视起来,为何呢?很简单,那就是在世界市场上,自由贸易究竟是由谁为中心展开的呢?如果一直是由英国来担任这一重要角色的话,那么其他国家则永远会被它进行我们所说的“降维打击”。为此,李斯特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三步走方案”:
一,将自己本国的农业优势,先进行自由贸易,通过农业来积累起足够的资本;
二,采取保护主义的经济政策,用积累起来的资本,带动本国的工业发展;
三、待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再恢复到自由贸易政策;
为了能够让这些理论尽快地实施,李斯特还积极参与到现实政治活动当中。但当时的德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存在着很多个独立小邦国,所以这就没法形成合力来发展工业经济。此外,还有很多的小邦国还十分信奉斯密的理论,对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如此一来,这就让德国处在了更加不利的状态之中。
所以李斯特便开始联合一些人极力呼吁要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打造出一个属于德意志的经济空间。最后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在1834年成为了现实,他也成为该组织的首任秘书长。值得一提的是,‘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成立对于德国的经济发展,乃至是后来德国的统一,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到了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和美国的经济都已经崛起了,且在工业上都超过了英国。
总结:英国所开展的自由贸易,对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降维打击。而德国在对英国的反击过程中,先从理论再到实践,实行了李斯特的国民经济学的路线,最终成功实现了对英国的反击。当然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工业革命之后,德国面对“一夜暴富 ”的英国,其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当然了,也许这个时间间隔有些长,但无论怎样,最终它还是走到了工业大国这一行列中。
二战中,德国为什么对英国开战
1940年4~6月,德军横扫北欧和西欧,迫使英军撤出欧洲大陆。从此,德国控制了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六国,与英国隔海相望。英国面临德军直接入侵的严重威胁。
但是,英国政府并没有屈服。法国投降后,英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本国的防御能力。1940年6月24日,丘吉尔致电加拿大首相麦肯齐•金,表示不与希特勒进行任何和平谈判。6月底,丘吉尔拒绝了罗马教皇和瑞典国王关于德英和解的建议。对于希特勒7月19日的“和平呼吁”,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于7月22日,通过广播断然予以拒绝。
德国的“和平呼吁”遭到英国拒绝后,希特勒转而准备诉诸武力。
德国对英国发动了什么样的攻势
希特勒终于下达了进攻英国的第16号指令,即“海狮计划”。希特勒采纳戈林的建议,对英国发动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战,企图迫使英国投降。从8月12日开始,德国对英国发动了全面的“空中闪电”攻势。在每天平均1,000多架次德军飞机的攻击下,英国空中防御力量被严重削弱,一度陷于最危险的境地,但英国空军仍在顽强地战斗。事实使希特勒和戈林如梦初醒,英国这块硬骨头绝不是几口就可以啃干净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