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陈乔年怎么死的?陈独秀次子陈乔年履历表首度公开,去时少年身,归兮英雄魂_自己的_陈独秀_牺牲

本文目录

  • 觉醒年代陈乔年怎么死的
  • 陈独秀次子陈乔年履历表首度公开,去时少年身,归兮英雄魂
  • 纪念陈乔年烈士牺牲94周年,关于他你了解多少
  • 陈乔年是谁害得
  • 纪念陈乔年牺牲94周年,你知道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 陈乔年牺牲后,女儿被送养,66年后靠隔代遗传确认身世
  • 陈乔年的妻子是谁
  • 陈乔年扮演者

觉醒年代陈乔年怎么死的

  《觉醒年代》陈乔年在上海被国民党执行枪决,年仅26岁。陈乔年是陈独秀次子,他与哥哥陈延年都在二十多岁时英勇就义,死在为国做贡献的道路上,他们是了不起的英雄。

  陈延年和陈乔年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父亲陈独秀亲自送他们去车站,导演用交叉混剪的方式展现了陈氏兄弟的命运结局,他们是带着梦想,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的,最后为了革命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陈延年和陈乔年先后在上海慷慨赴死,1927年陈延年在龙华监狱被乱刀砍死,第二年,陈乔年在上海枫林路的枫林监狱被执行枪决,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信仰和革命精神。

  陈乔年在17岁时与哥哥前往法国,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知识,为革命道路做贡献,可是最后他们都死在这条道路上。

陈独秀次子陈乔年履历表首度公开,去时少年身,归兮英雄魂

他们正值青春,却用自己对新中国的最真挚的向往而付出自己的鲜血,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一段又一段的华章。

随着陈乔年履历表的曝光,这对让世人称赞的兄弟再一次曝光在人们的视线之中。那么“延乔兄弟”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让大家为此感动?

陈延年和陈乔年是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乔年是次子,1902年出生于安徽怀宁。他和哥哥延年感情十分深厚,在哥哥的鼓励和影响之下,他从小认真努力学习。

在看到中国当时没落的样子,陈乔年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于是在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前往上海法语补习学校进行学习,两年后他成功进入震旦大学学习。

这时陈延年也在震旦大学学习,两兄弟时常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时政,他们都觉得中国之所以没落,原因在于青年人的学习性和积极性不高,为此兄弟两个在1919年12月远赴法国进行深造。

在学习的过程中,陈乔年从未因为条件的艰苦而放弃心中的信念,他坚信只要自己能够为祖国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无论经历多少困难都无所谓。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在1922年他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且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他的经历中我们很少看到有他父亲的帮助,即使他的父亲陈独秀先生在当时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但是“延乔兄弟”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青年界创造出自己的一番作为。

1923年4月,陈乔年到苏联莫斯科学习共产主义知识,也是这一次的学习,他真正认识到中国应该有更多的人学习了解共产主义。

所以在1924年的时候,他学成归国担任了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部长,以及北方区委组织部部长。

那时才22岁的他,已经可以带动那个时代的青年去为祖国做一些事情。

1926年的时候,陈乔年带领组织的一万多名群众针对英美日等八国侵入中国的罪行,进行游街示威。

在游行过程中,陈乔年不幸被敌人用刺刀刺中胸口,但是他还是坚持护送群众撤离,等到人们都安全了,陈乔年才想起去处理自己的伤口。

在那个时候,陈乔年满心都是希望中国可以变得更好,面对其他国家的侵犯,他发自内心地愤怒,幸运地是每当他做这些的同时,哥哥陈延年总会帮助他一起进行。

陈延年可以说每当陈乔年做出什么决定都给予支持,是他孤独时的陪伴,是他无助时候坚强的后盾,也正因为和弟弟在一起学习共事,兄弟两也经历了不少的事情,两个人几乎是形影不离。

回想在法国读书的那段时光是兄弟两个最艰难的时光,因为没有经济支持,他们时常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陈延年时常为了照顾弟弟,同时要打好几份工,在最难的时候,陈延年还做过拉车的工作,因此在那里他还有一个“老陈”的名字。

其实他也只是比陈乔年大4岁,却承担起长兄如父的职责,他希望可以让弟弟过得生活稍微好一点,所以他宁可自己吃得苦多一些。

后来因为父亲陈独秀的身份,他们的身份被人们得知,从此之后经常会有人给他们送来面包,帮助他们度过了饥饿的日子。

但是他们却不愿亲自与父亲取得联系,因为一些家庭因素,“延乔兄弟”与父亲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

陈独秀因为自己的政治革命,在两兄弟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在外地工作,也没有陪伴儿子们的成长,再加上他自身的性格,经常与两兄弟争吵起来。

所以“延乔兄弟”时常在家中不称呼陈独秀为“父亲”,反而更喜欢用“同志”称呼他,甚至在1927年8月7日汉口会议中,对父亲在大革命中所犯的“错误”直接进行批评。

虽然兄弟两个表面上不太愿意与父亲接触,但是父亲却时常告诉他们如何革命的方向,并且对当时的政治进行具体分析。

所以陈乔年在之后的日子里还是和父亲的关系缓和了一些,只是陈延年还不愿与父亲亲近。

哥哥陈延年于1927年因为被叛徒的出卖被捕,那一年他刚好29岁,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始终没有泄露过一个字。

在经过长达数十天的用刑之后,陈延年最终被推向刑场,在众人的注视下,这位英雄不愿向这群敌人下跪,所以他临死前是被按倒在地刽子手乱刀砍死,他的鲜血染红了冰冷的地面。

在场的人无一不是掩面哭泣,他们看见了这才是中国真正的青年身上具有的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而陈乔年面对哥哥的壮烈牺牲,心中自然十分悲痛,他知道从此之后,哥哥再也不能陪伴他了,但他要完成哥哥未完成的心愿,所以他平复心情之后,再次投身于工作之中。

在此之后,陈乔年也度过了一段平静的岁月,他还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以及一个儿子“红五”。

然而好景不长,儿子刚刚一出生,陈乔年就被派往上海工作,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上海却成了埋葬他的地方。

刚一到上海,陈乔年就觉得这里已经变化了许多,心中不禁开始担忧起来,他每天都会给自己的妻子写信,告诉她自己在外地的平安。

但是在1928年2月16日的时候,陈乔年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这一天或许是陈乔年最黑暗的日子,本来他打算在上海英租界北成都路召开组织部长会议,可谁曾想到唐瑞林叛变。陈乔年在内的11位工作人员就这样都被抓了起来。陈乔年甚至都没来得及跟妻子写信告知,就这样被抓进了监狱。

第二天他就被转移到了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中的一号牢房中。陈乔年自己看着满身的伤痕,心中深知自己恐怕进来了就很难活着出去,

监狱中的陈乔年想了一个晚上,他回想温柔持家的妻子,哇哇啼哭的儿子,临死前依旧面带笑容的哥哥,还有一直冷漠教导的父亲。

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早就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于是在此之后,乔年被带到刑房,敌人使用了不同刑具希望他可以交代出一些他们革命的证据,但是陈乔年与哥哥一样,宁死不屈。

即使身上已经被打的一块好肉都没有,但是陈乔年始终都没喊过一声疼。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高大青年,在狱中几天就被折磨得不成人样。

陈乔年的妻子史静仪不久后就得知自己丈夫被捕的消息,但是奈何她只是一介女流之辈,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才好,所有能想的办法她都试过了,但是遗憾的是,在叛徒的指认下,陈乔年还是被宣判了死刑。

在1928年2月6日,这是一个布满阳光的日子。年仅26岁的陈乔年双手双脚带着枷锁,一步一步地走向刑场,鲜血顺着他的行走一滴一滴滑落,染红了监狱的道路。

在临刑前,陈乔年笑着抬起头,他大声说着:“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就是这句话成为了后人们经常传颂的经典。

而近期,一则陈乔年履历表被曝光在网络上,看着纸张泛黄却字迹清晰的履历表,我们又再一次深刻了解到这个英雄的 历史 ,以及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印象中的陈延年是那样阳光,虽有着俊朗稚嫩的面庞,但却是我国革命事业路上重要的一员。

如今的我们也正在享受他们前人创造出来的幸福,“延乔兄弟”的故事虽然已经结束,但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还特意在安徽合肥修建了一条延乔路,而恰巧这条道路的尽头就是繁华大道。

如今中国的繁华他们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要心怀感恩,如果不是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幸生于华夏,我辈当自强!

纪念陈乔年烈士牺牲94周年,关于他你了解多少

2022年是陈乔年烈士牺牲的第九十四年,小编对陈乔年的认识是从《觉醒年代》这部影视剧开始的,对陈乔年的故事有着非常大的兴趣,在之后刻意的查了陈乔年的相关资料,对陈乔年燃起了一股敬佩之情,也非常欣赏陈乔年这样的有为青年。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在国家危难时期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作为陈独秀的第二个儿子,陈乔年内心有着坚定的信仰,毅然踏上救国的道路。

陈乔年跟随着陈延年的步伐,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在个人档案上家人这一栏写下了革命这两个字,在被敌人逮捕入狱之后,经历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并没有供出党的秘密,有着内心的坚守。1928年6月6日,陈乔年英勇就义,在26岁的时候就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留下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感悟,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幸福,甘愿牺牲。

陈乔年在国家危急的时候,勇敢的挺身而出,是一个非常有血性的人,是一个有民族精神的人,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陈乔年用自己的鲜血点燃了不少人心目中的火焰,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中国的使命,这样的人永远值得人们铭记。人们需要永远铭记陈乔年烈士的牺牲,并不能够让英雄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需要用陈乔年的事迹来勉励自己,要让自己无愧于心。

陈乔年相比父亲陈独秀而言,并没有留下很多的史料记载,人们对于陈乔年的了解也并不是非常多,但是纵观陈乔年的发展,可以看出陈乔年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陈乔年的人生虽然很短,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仍然迸发出自己的力量,选择了波澜壮阔的一生,并不满足于安逸的生活,为了后代的安稳人生,毅然的决定参加革命,是令人尊敬的英雄。

陈乔年是谁害得

陈乔年是唐瑞林害得。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上海也同样陷入了这种恐慌之中。1927年冬,上海的革命形势十分恶劣,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搜捕和迫害一直没有停止。在这种情况下,陈乔年被调往江苏省委开展组织工作。

1928年2月16日,陈乔年组织各区委组织部长在上海英租界北成都路刺绣女校召开秘密会议,然而这次会议却成了陈乔年最后一个党务的工作会议。由于叛徒唐瑞林的出卖,上海的军警提前知道了本次会议召开的事情和会议地址。在会议进行的一半时,大批军警闯入刺绣女校会议召开地,并迅速逮捕了包括陈乔年在内的多名江苏省委的负责同志。

陈乔年的介绍:

陈乔年,1902年出生,安徽怀宁人,陈独秀次子。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成员。曾先后在北京地委、北方区委任组织部长,后进入中央工作。1927年8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陈乔年由中央调往湖北省委任组织部长,同年有调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此时的陈乔年才25岁。然而,如此年轻还大有可为的陈乔年却在次年被捕并杀害。

陈乔年被捕后,敌人对其进行了多次严刑拷打,企图让其说出党的秘密。然而陈乔年不畏强权,始终守口如瓶,不肯透露半个字,忍无可忍的敌人最终决定杀害陈乔年。1928年6月6日,陈乔年连同郑复他、许白昊三人被带往枫林桥畔执行枪决。

纪念陈乔年牺牲94周年,你知道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纪念陈乔年牺牲94周年,他其实是一个二十多岁就牺牲的青年,是一个甘愿为国捐躯的青年,是陈独秀的其中一个儿子。

他是一个二十多岁就牺牲的青年

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家受到外国的入侵,国内政局不稳定,一大批的有识之士想要挽救中国于危难之中,而陈乔年就是其中的一个人之一,他和他的父亲,和他的哥哥一样,都想要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也因此,他先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毕业之后为祖国的事业奔走,但不幸的是他永远地停留在了二十多岁。

其次,他是一个甘愿为国捐躯的青年

纪念陈乔年牺牲94周年,他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英雄,因为他甘愿为国捐躯,在最混乱的时代,为了党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他没有屈服敌人,在被敌人发现之后,他始终都是严守党的秘密,就算倒下的那一刻依旧是一个坚定自身为国奉献的一个英雄。

最后,他是陈独秀的儿子

纪念陈乔年牺牲94周年,他是一个英雄,除了这个名号之外,其实他还是陈独秀的儿子,一个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拥有着远大的理想,将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在为国家的事业而奔走呐喊,是一个值得我们任何人铭记的人民英雄。

陈乔年牺牲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岁,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年纪其实刚好是能够享受世界美好的年纪,是人生中最美的一个年纪,但是他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年纪里去世了,不仅是他,他的哥哥也是在一个最美好的年华因为祖国的事业而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披荆斩棘后带来的幸福,我们必须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才是对他们最好的铭记。

陈乔年牺牲后,女儿被送养,66年后靠隔代遗传确认身世

1925年,陈乔年从苏联回国,在刚刚组织的中共北方区委任组织部长。

因为他长得英俊威猛、器宇不凡,所以在当时追求者很多。

其中有个叫史静仪的女孩,追他追得十分卖力,引起了陈乔年的注意,两个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决定结婚。

不过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1928年2月16日,陈乔年在上海被俘,再没能回来,这时史静仪已经怀孕。她不顾身体不便,想方设法营救丈夫,不过都没有成功。

陈乔年牺牲不久后,史静仪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陈鸿(按陈家族谱应该叫陈长鸿)。

由于史静仪还在党中央工作,敌人是不可能放过她的。为了保证孩子和她的安全,组织上决定,把她送到苏联留学,把孩子送到普通人家抚养。

1928年9月,史静仪把孩子抱到大轮码头附近,把女儿交给了安徽无为县的一位苗姓妇女。

她摸着女儿的脸蛋说:“这孩子姓陈名阿鸿,以后就跟你姓了。”

接着她又拿出两块大洋递给妇女,并交代以后每月会把生活费寄给她,就让妇女把孩子带走了。

从此以后,一直到史静仪去世前,这对可怜的母女都没见过面。

那个苗姓妇女抱着刚出生不久的陈鸿,回了安徽无为老家,她和丈夫刚刚失去了女儿,就把陈鸿成亲生女儿抚养,对她格外疼爱。

但不幸的是,4个月之后,她和丈夫都因为打摆子,无力再抚养陈鸿,万般无奈之下,夫妇俩只好把陈鸿送给当地条件稍好的陈家抚养。

按苗家父母的交代,陈鸿新的养父陈国虎去上海找吴先生和孔先生要生活费。

不料他这一去,人没有找到,还被怀疑与地下党有联系,被抓去关了5年。

养父被抓走后,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拮据起来,小陈鸿只能与陈家祖母相依为命。

3岁的时候,陈鸿因为出麻疹没地方住,只能住到牛棚里。

9岁的时候,她为了贴补家用,去帮人家放牛、割麦子、收花生。

遇到发大水的时候,只能去捕鱼,捕到的鱼有多的,才能拿去换点米。

尽管她已经很努力地去生活了,但还是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后来,祖母告诉她:“你不是陈家生的,也不是苗家生的,你的亲生父母在上海。”

到13岁时,陈家祖母去世后,日子过得更加艰难。陈鸿有想过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但被养父拦了下来。

到这儿,陈鸿才算知道自己的一点点身世。

16岁那年,新四军来到了无为县,妇女主任就住在陈鸿所在的村里。时间一长,两个人就熟悉起来。

她可怜陈鸿,就对她说:“陈家小丫头,跟我去参军吧。”

当时的陈鸿还没有名字,大家都以为她是陈家的女儿,都叫她陈家小丫头。

陈鸿也觉得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就跟着妇女主任去参了军,并给自己起了个名字——苗玉。

可能冥冥之中早有注定,陈鸿和亲生父母一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苗玉到了新四军,先当了一个洗衣员。因为表现不错,半年后就当了洗衣班的班长。

后又被调到华东野战军10团当仓库保管员,福州解放后,苗玉先到福州市公安局司法社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调去了轻工局,一直工作到退休。

在这几十年间,苗玉一有机会,就会打探亲生父母的消息。然而年代久远,她又不知道太多的线索,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直到1973年,苗家养母卧床不起,把苗玉叫回去,详细地说了收养她的情况。

“1927年10月,我生了个女儿,但没多久她就因为生活困难溺死了。我离家到上海做工,在一家姓孔的人家当佣人,她是教书的,她丈夫也是教书的,他们有个姓吴的朋友,经常到家里来玩,知道我是安徽无为县人。”

“有一天,吴先生对我说,你离家大老远到上海来,不就是为了赚钱让生活好一点?这样,我给你一个小女孩,你带回老家养,我再给你一些钱,这样你离家近又可以照顾家人,不是更好?当时孔先生也要我接受,我考虑了一会,认为他们说得有道理就接受了。”

“民国17年(1928年)9月的一天,孔先生把我带到了大轮码头附近,我看到一位穿着很普通的年轻妇女抱着一个婴儿在等着我们。见面后,她把婴儿抱给我,告诉我你的名字叫陈鸿,说以后就跟我姓,她每个月会按时给我寄生活费,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就断了联系。”

苗家养母歇了会,才继续说道:

“当时你穿一套半新半旧的衣服,上身是一件小红棉袄,下穿一条小绒裤,头戴圆顶帽,身上披着一件小斗篷。”

养母又说起把她带回来后的事,因为生病,只好把她送到陈家,后面的事她就都知道了。

那个时候,苗玉已经45岁,人生过了快一半,她才清楚自己的身世。

时间过去那么久,她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亲人在,他们是不是也在寻找45年前送出去的女儿。

其实史静仪苏联回来后,就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陈鸿。

虽然她当时已经再婚,有了另外的孩子,但她还是希望,能找到乔年仅存于世间的一丝血脉。

但寻找了几十年,一直没有陈鸿的消息,到临终前,她嘱咐自己的儿女,一定要找到陈鸿,又拜托自己的妹夫杨纤如(陈乔年的同学)一家继续寻找。

除此之外,陈松年也找了陈鸿几十年,直到他去世。

史静仪去世后,杨纤如在报纸上刊登了《乔年烈士有女陈鸿天涯何处》,也接到几处来信。不过调查后,都跟陈鸿的情况不符。

直到1988年,一直见证杨纤如寻找陈鸿的汤洪潮,在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上偶然见到了苗玉,听她自己的身世,一直在寻找对方的人才算有了交集。

苗玉请求汤洪潮为他找线索,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但此事难度巨大,汤洪潮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把握,他只能把苗玉的情况做详细记录,等有机会再寻找。

第二年,汤洪潮去上海查福建党组织资料,把苗玉的身世告诉了上海市委会负责编撰组织史的同志,请他们帮忙调查1928年烈士子女抚养的线索。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组织史编撰部门就给她寄来了《陈独秀孙女在何处》的文摘。

杨纤如老先生在信中说,苗玉被收养的经过十分吻合,但从相片来看,除了前额和陈独秀陈延年像之外,看不出乔年和静仪的影子,所以还需要弄清楚。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亲自确认,就去世了。

苗玉也在1991年和1992年,向安庆地委和上海市委组织部门诉请确认身份。不过当时情况特殊,两个部门都没有受理,苗玉的身世一直没有被组织确认。

后来可以查了,但查证困难,且需要大量的外调,这样就意味着需要经费,部门没有这笔经费,就一直没有查证。

不过从遗传上来看,苗玉酷似陈乔年生母高晓岚,三女陈华、四女陈榕长得像陈独秀,二女儿陈军与陈乔年极为相似,幼子陈峰则像史静仪。

陈家人和杨家人,都已经能确定苗玉就是他们要找的陈鸿了。

1993年,杨纤如之子杨辉联系到了史静仪第二次婚姻的子女——李文和李湘生,并给他们带去了苗玉的消息。

1994年12月,李文夫妇专门到福州看望苗玉,欣喜之余,他们发现苗玉长相体型、走路的神态都和史静仪很像。

陈松年的女儿三次来到福州看望苗玉,她还经常给苗玉写信:“我爸找了你几十年,伤透了脑筋……要是他还在世看见你,可能老人家还会多活几年呢?”

陈独秀墓修葺时,苗玉以陈乔年女儿的身份,和大女儿一起回到了陈家,住在陈长璞家里。

最后,她回了福州,和儿女们生活在一起,和陈家人,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苗玉说,她没有遗憾,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家人,现在儿女都有出息了,自己也有退休金,过上了好日子,组织上确不确认,都不重要。

陈乔年曾说过:“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生处21世纪的我们,真的很想穿过 历史 的潮流告诉你们:现在祖国很强大,我们也真的很幸福!

陈乔年的妻子是谁

  • 01

    史静仪

    据查,陈乔年的妻子是史静仪。1926年下半年,英俊威猛、器宇不凡的陈乔年与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的结发妻子史静仪,公开同居并结为夫妻。此事引发较大争议,但陈乔年不以为意。第二年,史静仪生了一个儿子。

    史静仪原本是刘仁静的原配妻子,家在湖北武昌,是从小父母订的娃娃亲。1922年夏秋之际,史静仪在家与其继母无法相处,就私自跑到北京找到未婚的“丈夫”刘仁静。1926年下半年,英俊威猛、器宇不凡的陈乔年与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的结发妻子史静仪,公开同居并结为夫妻。此事引发较大争议,但陈乔年不以为意。第二年,史静仪生了一个儿子。

    1928年2月1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由陈乔年主持,结果由于叛徒告密,陈乔年被捕了。史静仪忙于营救陈乔年,疏于照顾儿子,儿子不幸夭折。1928年6月6日,26岁的陈乔年在上海龙华的枫林桥畔遇难。为此妻子史静仪只得隐姓埋名,将孩子送到当时的救助会去抚养(亦说乔年牺牲后孩子染病死亡)。

    在陈乔年牺牲后,史静仪出国去了苏联,在苏联史静仪又与一名姓许的国民党军官结婚,并生下了孩子,在抗日战争中姓许的战死在前线,当时史静仪一人独居重庆,陈乔年的弟弟陈松年还专程去看望过他的这位当年的二嫂。

陈乔年扮演者

陈乔年扮演者是马启越。

在《觉醒年代》中,马启越饰演的陈乔年,就义时年仅26岁。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马启越在网上搜集有关陈乔年的各种信息,还自己做了人物关系图谱。

尽管当时可以找到的资料十分有限,他还是找到了一张不太清晰的老照片:“我隐约看到他梳着大背头,嘴角有一丝微笑”,跨越时光,陈乔年模糊的面容就好像一位素未谋面的老朋友,让马启越觉得既陌生又亲切。

马启越把这张当时唯一可以找到的照片设置为自己手机的屏保,这样时刻都可以看到。而当看到陈乔年生前所说的那句名言“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时,马启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直到现在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还是会时常回响在他脑海中,触动并感动着。

马启越简介

2018年7月19日,参演的电视剧《延禧攻略》播出。8月20日,参演的电视剧《如懿传》播出。2020年,参演电影《飞越光年》,在剧中饰演郑小星。2021年2月1日,参演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定档在央视一套播出,在剧中饰演陈乔年。同年,参演电视剧《第二次初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