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给道上定的规矩(孔子的“规矩”与“自由”——二稿)_孔子_自己的_的人

本文目录

  • 孔子的“规矩”与“自由”——二稿
  •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感悟”
  • 古代为什么要守孝三年
  • 论语里边有关行为规范的句子
  • 孔子提出了哪六种基本道德原则
  • 孔子说了为什么要立规矩

孔子的“规矩”与“自由”——二稿

  孔子曾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从心所欲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是真正的自由。不逾矩,也就是不逾越规矩,遵守规则。那么孔子此时真的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吗?

  冉有后来到鲁国,帮季康子打仗,不久克制住了齐国。季康子就有问他,你这才华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别人教你的?冉有说是孔子教他的,说孔子的道传布在百姓那里,百姓都会受益,连鬼神都会无憾。冉有对孔子对孔子的理解,显然就是他的精神方面,并不像普通老百姓了解孔子,只是觉得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冉有理解他的整个思想。季康子很快就召孔子过来,于是孔子就回来。孔子此时已经足足经历了14年的周游列国之路,终于返回自己的故土。 孔子此时已经年近70左右,大概有68岁知。已经步入晚年了,在古代来说,这已经算是很高龄了。孔子回到祖国,他还会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吗?他的心中肯定还有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还有使命,不会去放弃。但是孔子细节的方法却有所改变,现在他已经步入晚年了,已经不像年少的时候,有很多的精力去实施,去进谏。所以此时他换了另外一法,就是去教学。当然这一举动也不只是因为他没有精力了。在孔子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周游列国之后,他慢慢发现,自己原来的方法不容易实施,所以要改变方法,就选择了教学。但孔子始终不变的还是他的政治理想,想要恢复礼乐制度,推行仁政的一颗火热的心。

  孔子所教的弟子3000人当中,有72个人都达到了非常的卓越的地步,他们都算是大师级的人物,非常的厉害,各个方面都有人才。不久,他们就各自奔向了自己的理想,走向。可能是仕途,但也不一定全部都是,就比如颜渊就一直没有当官。不同的人也从事不同的业务,都去实施自己的理想。孔子真的非常厉害,竟然可以教出72个如此卓越的人,这么多的人才,这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也可见他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前只有贵族可以去学习,但是孔子是什么人都教,他的弟子是3000,但是他所教过的人可不止3000,那就太多了,并且是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他都教过。这个在教育上也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革命性举动,将教育推向了一个高峰。

  很快就有人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选臣。要推举那些正直大臣,先把那些不正直的人放在一边,这样不正直的人就会慢慢变得正直。孔子现在已经不对别人说的非常详细,具体该正怎么操作,他只是提供一个方向,但没有说得很细,这也算是他的一种调整,因为这样的话会更加的容易实施。

  孔子在晚年的时候不只是教学,他还准备编写乐。礼乐制度不只是礼,还有乐。孔子综合了以前周文王以及各个朝代的不同的诗歌,集结了305首,他全部都编写成了歌曲。他竟然可以将305首是全都谱写成哥,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古代很多时侯一首诗不止是读出来,而是吟诵出来。现在我们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吟诵,就算有,也不一定是原来的调。孔子现在所干的事情真的很重要,因为他是要把以往的东西记录下来,然后传承。如果不继续传承的话,可能我们中国的一些文化会就此绝传,完全断绝了,后代人根本不知道以前还有种种的文化。他就就是在谱写历史,传承历史,将那些经典总结起来,传授以后人。这一举动无疑是非常伟大,并且至关重要的。

  孔子在晚年的时候还很喜欢易,也就是周易。他非常的喜欢这些东西,并且去研究他。想把一切东西都贯通起来,这样一切都很通透。

  这个时候孔子的生活,以及他自身是很自由的。这里的自由,不是我们所说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精神上真正达到的一种自由。他所做的这些事情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是自己内在想要这样,所以才要去做的。他要继续编制自己的礼乐,然后推行。在古代那些圣贤型的君王,就像尧舜禹,他们被称为圣王。孔子虽然现在没有帝王的身份,但是他依然干着和帝王一样伟大的事情,可以和帝王相比肩,这样的人就称作素王。

  在生活中,孔子对不同阶级的人不同身份的人,他也都会对他们有不同的礼。对于不同的人也都有相应的礼。孔子还是非常遵守这些规矩的,但是孔子的这些举止是刻意的去遵守,就像是我们刻意地觉得不能闯红灯,不然会被罚钱吗?我想不是的,他已经将这种融入他的内心,成为他的行为举止,就像是潜意识一样,就算不去刻意地这样做,他也会下意识的去这样做。他已经完全的将这种规矩内化在自己的内心当中了,这个时候,他其实才真正的达到了完全的实施自己所说的道。

  不逾越这些规矩,并且自己的内心真正的领悟到,才叫他真正的内化。自己的内心超过了我们普通要遵守这些规矩,这才是自由。此时孔子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他已经达到了真正的自由,不受外界所束缚,而是内心上真正的让他们内化了。

  孔子这个时候已经年老,但是他依然在坚持推行自己的理想,没有放弃,他依然在不断地自我实现。孔子的自我实现并不只是单纯完成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成功,他的理想影响到了整个国家,或者可以说是整个天下人类文明的一个走向。他的教学是古代上一个革命性的举动,以前只有那些贵族子弟可以去学习,但是现在每一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他的政治理想恢复礼乐制度,推行仁政,这些也会彻底的改变中国未来的走向,并不是像当时堕落,而是恢复原有的秩序。中国以后的命运,因此有了一个转折。包括他自身也是超越了规矩,他已经完全的将规矩内化于自己的内心,将它变成自己的行为举止,并不受外在的束缚,没有外界的人强迫他这样,而是他内心的一种自我要求。也就是他的这些思想,让他开辟的儒家,儒学拥有了艰苦卓绝,使命的寓意在其中。这所有的综合起来才达到了一个人的真正自由,终极自由。孔子不仅自我实现更是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他已经达到了真正的自由。哪怕他现在已经年老,晚年,他依然是一盏灯,一盏不灭的长明灯,照亮了自己和世界。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感悟”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古代为什么要守孝三年

回答

源之周礼该不会有大错。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巩固稳定后,都要修订礼制,这是治国安邦的一个根本大计,其中丧礼制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古人也曾问过为什么把丧礼定为三年,但很少有很确定的答案,最明确的要算是孔子的回答了。一个叫宰我的人曾就此事求教于孔子,他认为三年之丧时间太长,应以一年为宜。孔子回答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意思就是说,儿女生下来三年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你守三年丧礼是在情理之中,天下都是这样做的。这个说法虽不是很圆满,但理是通的。以在父母怀抱中的时间来定守孝的时间,符合中华民族慈善仁爱的文化精神。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末期,特别是到了汉文帝时期曾对这一制度进行改革,把三年改为三天,一天算作一年,而且以身作则,从自己改起。

论语里边有关行为规范的句子

1、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出自《论语·阳货》。弃,鄙弃。传播从道路上听闻的传闻,这是有道德的人所鄙弃的事。这是孔子教导学生的话,意在劝学生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人对事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出自《论语·颜渊》。非礼,不符合礼。勿,不要。动,行动、做。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不要说,不符合礼的不要做。这是孔子关于君子行为规范的名言,强调一切以“礼”为依归、为准绳。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出自《论语·雍也》。仁德之人,自己想成事立身,也让别人成事立身;自己想人生顺达,也让别人事业顺达。这是孔子对“仁者”所提出的道德标准。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出自《论语·里仁》。方,指确切的方位、去向。父母健在,不远游他乡。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远出,也要告知父母确切的去向。这是孔子教导天下为人之子者的名言。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自《论语·里仁》。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来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一来为他们垂垂老矣而担忧。这是孔子告知天下人如何做子女的明训。

6、刚、毅、木、讷,近仁。

出自《论语·子路》。刚,刚强。毅,果断。木,质朴。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此指语言谨慎。近,接近。刚强不屈、果决坚毅、质朴诚实、言语谨慎,做到这四条就差不多接近“仁”了。

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出自《论语·泰伯》。不知礼仪,而只知一味态度恭敬,就会很累;不知礼仪,只知处处谨慎,就会让人做事说话缩手缩脚;不知礼仪。

8、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出自《论语·颜渊》。居,在。之,指官位。无倦,指工作不懈怠。行之,指执行国君之命。以,用。忠,忠诚、忠心。为官之人应该在其位,谋其政,勤奋努力;对于君主的指示应该忠诚地予以执行,不打折扣。这是孔子所提出的“为官之道”。

孔子提出了哪六种基本道德原则

仁义礼智信
仁:悲天悯人的生活态度,对待人和其他事物的方式。
义:遵循正义的生活道路。
礼:维持整个儒家社会的基本信条,是维系社会的规则·形式,必须遵守,相当于程序法。
智:能够在明辨是非基础上趋利避害的判断力。
信:对承诺的遵行和高度尊重。
何谓仁?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何谓信?
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孔子说了为什么要立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 读音:Wú guī jǔ bù chéng fāng yuán;解释: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行没有规矩,纪律性差,不成体统。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意思是:“ 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