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关于读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成语)_读书_形容_成语

本文目录

  • 关于读书的成语
  • 关于读书的成语集锦
  • 有关读书的四字成语
  • 关于读书的成语10个以上
  • 读书的成语
  • 读书的成语大全
  • 读书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读书的成语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学而不厌、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1、凿壁偷光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释义: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反义词】目不识丁、不学无术、胸无点墨
2、囊萤映雪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近义词】囊萤积雪、裹足取暖、囊萤照雪
【反义词】不思进取
3、学而不厌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释义: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示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手不释卷、好学不倦、虚心好学、皓首穷经
【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
4、博览群书
【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自】:《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释义: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小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明,并且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特别喜欢读《春秋左氏传》。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识渊博的人
【近义词】学富五车、博闻强记、博学多才、博学强记、才高八斗、博闻强识
【反义词】目不识丁、不学无术、才疏学浅、一无所知
5、学富五车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释义:惠施的方术很多,本事很大,他读的书要五辆车拉。
【示例】: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博大精深、真才实学、五车腹笥、学贯中西

关于读书的成语集锦

  也许你没有大量的财富,但阅读可以使你精神富足;也许你没有很多的朋友,但书本从没有将你抛弃不顾;也许你没有宝马别墅,但阅读可以使你充满自信拥有风度。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读书的 成语 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关于读书的成语1:

  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3、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 射箭 等武艺。

  4、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5、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6、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7、不足为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8、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 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9、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10、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1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12、笃实好学: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 爱好 学问。

  13、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4、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15、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关于读书的成语2:

  16、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7、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18、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9、不耻相师:不以互 相学 习为耻。

  20、善诱循循: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子。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1、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22、恃才不学: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23、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4、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2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6、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27、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28、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29、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0、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有关读书的四字成语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关于读书的成语,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读书的成语

  1、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2、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3、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4、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5、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7、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8、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1、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2、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13、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4、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15、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6、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17、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1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9、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0、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1、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22、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23、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24、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25、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6、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27、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28、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29、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30、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31、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32、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33、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34、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3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36、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37、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38、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39、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40、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关于读书的成语

  1、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2、万签插架:形容书籍极多。

  3、枕中鸿宝:泛指珍秘的书籍。

  4、蠹简遗编:泛指残存的书籍。

  5、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6、萤窗雪案:为勤学苦读的典实。

  7、十载寒窗:载:年。指长期苦读。

  8、凿楹纳书: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9、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10、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11、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2、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3、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14、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15、豕亥鱼鲁: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16、滴露研朱: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

  17、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18、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19、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0、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21、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22、披古通今:披:翻阅;通:通晓。阅读通晓古今书籍。

  23、残编裂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24、坑儒焚书:坑:活埋;焚:烧。焚毁书籍,坑杀书生。

  25、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26、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27、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8、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29、坐以待旦:待,等待;旦,天亮。坐着等天亮。多形容勤恳。

  30、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关于读书的成语10个以上

关于读书的成语有:学而不厌、学富五车、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夜以继日、十年寒窗、闻鸡起舞、好学不倦。
详细解释:
1、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ué ér bú yàn。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出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示例: 在学习上,我们要做到学而不厌。
2、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自:庄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意思是说: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够五辆马车之多。
示例:这些专家表明,他们学富五车的产物是恶心的政策建议。
3、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自: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二折:“你与他每日不曾离,直这般废寝忘食。”
示例: 王叔叔工作起来废寝忘食,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4、手不释卷
释义: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自: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示例:他的一生养成了好读的习惯,一直到老年仍然每天手不释卷。
5、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出自:西汉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意思是说: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示例: 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读书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读书的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的成语1

1.表示书读得多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

汗牛充栋、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

2.表示“精读”书的成语:

咬文嚼字、寒窗苦读、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

韦编三绝、举一反三

3.表示“泛读”书的成语:

一目十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观其大略、浮光掠影

4.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偷光、风兴夜寐、圆木警枕、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通宵达旦、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滴水穿石、 博览群书、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名落孙山 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 然荻读书 入主出奴

三余读书 生吞活剥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万世师表 文行出处

勤学苦练,勤能补拙, 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 据鞍读书,

折节读书,囊萤照书, 废寝忘食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 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

长材茂学、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 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

笃实好学 道山学海、笃学不倦、 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

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 笃志好学、断织劝学 高才大学、

高才绝学、孤学坠绪、高斋学士、 邯郸学步 鸿儒硕学、宏儒硕学、

好学不倦、记问之学、钜学鸿生 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

困而学之、口耳之学 困而不学、 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

力学笃行 敏而好学、末学肤受、 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

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 勤学好问、曲学诐行 勤学苦练、

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 硕学通儒 通才硕学、通儒硕学、

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 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

学步邯郸、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学而优则仕、学富才高、 学非所用、

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 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 效颦学步

学浅才疏、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

学书学剑、学识渊博 学无常师、 学无止境、下学上达、新学小生、

学以致用 用非所学、一家之学、 鹦鹉学舌、鹦鹉学语、以学愈愚

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 教学相长孜孜不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诲人不倦 活到老学到老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学以致用 勤奋好学

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 秉烛达旦、 笃学好古、牛角挂书,

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 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好学不倦、

韦编三绝、闻鸡起舞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

读书育人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读书的成语2

1、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满腹经纶: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3、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4、才高八斗: 比喻人极有才华。

5、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6、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7、学识渊博:指人的学识广而深,往往也称其为博学多才的人。

8、学贯中西:形容读书多的.成语

9、饱读诗书: 读书多。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

10、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11、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12、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13、身临其境: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14、索然无味: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1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16、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7、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18、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19、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20、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21、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22、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23、融会贯通: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24、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2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6、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27、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8、通宵达旦: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29、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30、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读书的成语大全

形容读书的成语有:

一、学而不厌  

1.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2. 【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 【示例】: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二、专心致志  

1. 【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 【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3. 【示例】:不由我不~搞这一套。 ◎叶圣陶《招魂》

三、映雪读书  

1. 【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 【出自】: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3.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四、囊萤映雪  

1.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2. 【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五、凿壁偷光  

1.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 【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 ◎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读书的成语有哪些

  导语: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那关于读书的成语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有关读书的成语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读书的成语

  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臧谷亡羊————〖解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延伸阅读

  1.表示书读得多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汗牛充栋、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

  2.表示“精读”书的成语:

  咬文嚼字、寒窗苦读、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韦编三绝、举一反三

  3.表示“泛读”书的成语:

  一目十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观其大略、浮光掠影

  4.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偷光、风兴夜寐、圆木警枕、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通宵达旦、孜孜不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