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玫瑰可用作茶饮吗?岩茶到底是什么看完这篇,恍然大悟!_岩茶_水仙_武夷山

本文目录

  • 黄玫瑰可用作茶饮吗
  • 岩茶到底是什么看完这篇,恍然大悟!
  • 如何挑选岩茶
  • 岩茶有哪些品种 你了解吗
  • 黄玫瑰茶叶是红茶吗
  • 岩茶编号350是什么茶
  • 黄玫瑰茶叶是大红袍吗

黄玫瑰可用作茶饮吗

带着淡淡的玫瑰香,这款名叫“黄玫瑰”的武夷岩茶甜甜的、幽幽的。近日,位于湖滨北路199之12号的兴顺昌茶亨推出了这款武夷岩茶。
品味黄玫瑰岩茶,头泡洗茶刮沫,盖香稳沉,口感绵柔;二泡水起,果香花香交替显现,茶汤有咸味,给人一种风化岩石的感觉;三泡水起,口感饱满,岩骨花香突出;四泡水,口感饱满,岩韵显,水柔韵足气旺。近七泡水,茶香尽显,香入水骨,呼出的是淡淡玫瑰的甜香,甚是舒爽。

岩茶到底是什么看完这篇,恍然大悟!

说到岩茶,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岩茶为什么称其岩茶,岩茶因何而得名岩茶?

如果通过字面上意思理解为生长在岩石上的茶称之为岩茶那就大错特错了。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岩名字的由来吧!

岩茶的名字由来

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自古名山出好茶,著名的武夷岩茶就生自绝壁岩谷之中。

而唐代诗人徐寅有诗赞武夷茶曰:“ 臻山川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当地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岩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做到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

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 甲于东南”之誉。

也正是因为生产岩茶的优越地理位置,独特的生长环境,优秀的品质,稀少的产量,岩茶在国内众多茶品中成为了佼佼者,被众多茶人追捧和喜爱。

岩茶的名字有两种

一种说法:岩茶原名叫酽茶,因为茶味浓酽而得名,之后称为岩茶。
另一种说法:武夷山以丹霞地貌位尊八闽,境内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武夷山产的茶都是岩茶吗?非也,必须具备以下三点:

其一、武夷岩茶是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特指武夷山 行政区范围内生产的岩茶 。

其二、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

其三、具有 岩骨花香 特征的乌龙茶。

这些岩茶的生长地,也称之为山场。根据这些岩茶山场的不同,演化出了武夷山的山场论。在茶友们心中,对这些山场产的茶也有了一个排名。

在前篇【武夷山的正岩山场怎么分?】里有归纳。

总结:越靠近核心山场的岩茶,品质越高。

看看下图便可知。

岩茶的特点

岩茶最大的特点就是—— 岩骨花香 ,而这是岩茶中最神秘且最难懂。

许多岩粉都会被“岩韵”二字搞晕了头,其实就是岩茶的“岩骨花香”。

而“岩骨花香”也没有那么复杂,分解来说就是岩茶的 香气和滋味 ,又和岩茶的山场有关系。

比如正岩产区和非正岩产区产的茶,就有香气和滋味上的差别。

正岩产区产的茶香气细幽、滋味绵柔醇厚;

非正岩产区的香气直冲、滋味薄略有苦味。

往简单地说,它们都是岩茶香气、滋味的代名词。

岩茶品种繁多,较出名的有大红袍、肉桂、水仙,是耳熟能详的知名茶,除了这些,岩茶中著名的还有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

随着岩茶的知名度上升,越来越多的小品种岩茶因为品种的高香特点,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黄观音、黄玫瑰、金观音、白瑞香、瑞香、金牡丹、金钥匙等

如何挑选岩茶

第一部分:看条索
拿到一泡岩茶后,光是从外边的包装上,看不到实质性问题。
顶多,能看出这泡茶的包装,用料是好或者不好。
岩茶泡袋的质感,是否够厚实?
泡袋的封口,是否足够的严实?
塑料泡袋上,有没有闻到杂乱的塑料怪味等等。
要说到具体一泡茶本身的品质,还得剪开泡袋,倒入茶荷后,好好的观察干茶。
经过揉捻和焙火的岩茶,干茶外观上往往呈现条索状。
观察干茶条索,大致上一眼看过去,条索的大小、长短要求匀称。
身材比例协调,达到黄金比例,是对美人的要求。
而对于好茶来说,条索匀称,则属于最低标准。
如果出现一个胖头陀,一个瘦头陀,大小胖瘦不一的情况,才只能证明这款茶的基础品质,就太差劲了!
除了关注整体的匀称度外,还得留意条索是否紧结?
好的岩茶,干茶条索一律要求是条索紧结的。
如果出现条索不紧结,甚至有蜡片、破张等情况出现,只能说明这款茶,揉捻没有做到位。
又或者,色选的时候太粗心,做工不精致,导致里面的蜡片和老叶,没能及时的挑走。
最后,是看条索的颜色。
通常,焙火到位,焙火均匀的岩茶,干茶条索表现出来的,常是清一色的板栗色、黧黑色等均匀的色调。
而若是焙火没有做到位的情况下,一泡岩茶倒出来观察时,能明显的看出颜色比较花杂,不够统一和协调。
第二部分:闻香气
香气,占了岩茶审评的30%内容。
古往今来,人们对岩茶的优劣判比时,不论是说色香味醇、还是岩骨花香,亦或者最为通用版本的香清甘活。
在这三种说法里边,都没有忽视“香气”这个重大板块。
可以说,对于岩茶来说,香气属于一大看点。
好的岩茶,必须要具备足够出色的茶香表现。
干茶香上,不能有杂味。
闻干茶香气时,通常是将盖碗烫洗过后,借助盖碗内部晕开的热力,将干茶香气更好的烘托。
打开盖碗,将杯盖揭开成贝壳状(蒸熟的扇贝,微微张开45°状),趁热去闻香。
如果是发酵到位,焙火到位的岩茶,常能发散出成熟圆融的焦糖香、 坚果香等。
这是叶片内部的植物蛋白们,经过烘焙之后,所散发的迷人气息。
舒服的焦香,甜得直接诱人。
而如果,是品质不大OK的岩茶,那么就需要多警惕,干茶上边是否有出现杂乱的气味。
类似新鲜青草、青豆的青味、略涩的酸味、低沉的闷味……
闻到这类型怪味出现时,往往意味着一泡茶,可以直接淘汰。
比如, 昨天L君拿来的那泡老丛水仙, 其实认真去闻香,在干茶上边,就有着散不开的土腥味。
好好的茶,出现这样的怪味道,实在不应该。
杯盖香上,品种香气特征要清晰。
经过沸水冲泡后,揭盖闻香。
这时,如果杯盖上香气杂乱或怪异,那么意味着品质很差劲。
而如果,在杯盖上,闻不到突出的品种特征,那么可以直接列入为下品。
比如说,千里香、瑞香、金牡丹、黄玫瑰等,在杯盖上闻不到馥郁妖娆的花香,对不住这类型小品种的名字。
而肉桂上,只能一味的闻到花香,或者果香,那么也不大正常。
最后,在茶汤上,要求茶香落水。
并且是,在喝完茶后,回甘里还能留下舒服的香气。
如果一款岩茶,光光是闻起来香,而喝起来没有香气,则证明茶香太浮。
内部的芳香物质积累不够丰富,焙火程度没有到位,导致茶香没有办法落水。
这样香不落水的岩茶,品质同样难以达到好茶的范畴。
第三部分:品滋味
相比于香气,茶汤滋味更是评价一款岩茶好与坏的重头戏。
品质好,山场正,工艺到位的岩茶,内部往往能够拥有出色的内质。
这部分内在实力,表现在茶汤当中,就是茶汤的质感,尤为的饱满。
像是一罐文火慢熬了好几个时辰的佛跳墙。
里边的花胶、瑶柱、双头鲍等丰富的胶质,被慢炖析出后,整体的汤水质感,稠软得简直不像话。
而内质丰富的好岩茶,茶汤质感尝入嘴巴时,同样十分惊艳。
比如说,这些天喝的老饕,那泡青狮岩肉桂,在焙到那样极致的火功后,汤感分外的迷人。
啜一口茶汤,汤水颤巍巍的,荡入喉咙里。
满满的桂皮香气,铺满了舌面,直抵喉咙。
有比如,要举茶汤醇厚的例子时,又怎能少了那款慧苑的老丛水仙。
原本,水仙本身的品种,整体茶汤表现就已经足够的醇滑有内容。
而再加上树龄的加持,以及慧苑那片清凉广袤的山场气息加持后,汤水的醇厚感,更是醇得不像话。
达到了葡萄美酒那般,滴滴浆感明显,滑落下喉咙时,能感觉到明显的分量。
好的岩茶,除了要茶汤醇厚饱满外,还要求茶香落水。
要不然,就显得有些呆头呆脑的,汤水里少了香气,不够灵动。
还是以老丛水仙为例子,饱满如浆的茶汤当中,还应当藏着直白明显的丛香、木质香、兰花香。
当你在喝过几杯茶后,抿住嘴巴,喉咙处的回甘里,这几类清芬的茶香,依旧在流连徘徊。
如此,方才属于好岩茶的标准范围。
茶香落水外,喉咙处回甘持久,并且明显。
最后,很关键的是,除了要有回甘,回甘的时间要足够长之外, 还要求有生津感。
喉咙里有着丝丝缕缕的清凉津液产生。
光有回甘,没有生津的岩茶,那依旧达不到顶级岩茶的境界!
第四部分:看叶底
一泡岩茶,简单的泡上一两冲,特别是在快出汤的情况下, 达不到看叶底的阶段。
只有等到,连喝了好几冲过后,茶味喝淡了。
连带着,岩茶的条索也都舒展开来后,才到了适合看叶底的好时机。
看岩茶的叶底,好比是看一位卸了妆的美人。
长得好看的脸蛋,素着颜也是好看的,精致的。
而模样不佳,靠涂了好几层粉做掩盖的,就卸妆之后,庐山真面目就暴露得很明显了。
好的岩茶,对于叶底的要求,在于四个字。
软,亮,鲜,活。
软,指的是叶底要有弹性。
盖碗内的叶底,轻轻用杯盖往下压后,能够有回弹力。
软的反面,对应是硬。
不好的岩茶,焙死的岩茶,叶底容易呈现出硬挺状态。
不好泡开,也不利于舒展,看起来没有活力。
亮,指的是叶底看起来有光泽。
看上去,像是古典女子的青丝长发,柔顺有光泽。
好的茶, 叶底看起来也是亮亮的,带有光泽感。
而不太好的茶,品质较次的茶,叶底则看上去比较黯淡,没有光泽感。
鲜与活,指的是好的岩茶,能够很有活力的舒展开来。
像是个筋骨活泛的年轻人,有生机,也有活力。
好的岩茶,哪怕是喝到了最后,叶底依旧能表现出活力。
可以恣意的舒展开来,展现本色。
而不太好的茶,则可能出现泡不开,略微硬挺,没有光泽质感的状态!

岩茶有哪些品种 你了解吗

1、大红袍

大红袍,本身是武夷五大名丛系列中的一种,但由于其知名度最高,因而单独将其列出一个类别。大红袍,根据市场上的分类,又可分类以下3种:

北斗一号大红袍:姚月明姚老通过母树大红袍的枝条扦插培育出的种植在北斗峰的大红袍直系后代。

奇丹大红袍:陈德华老师从大红袍母树上剪下了枝,扦插培育成功,他给这些茶树命名为“奇丹”,也就有了后面的奇丹大红袍。

拼配大红袍:武夷茶人为推广武夷岩茶,将不同品种的岩茶取长补短拼配出来的茶品,在市场上也被称作“商品大红袍”,因拼配而实现商品化。

2、水仙

提到水仙茶,它最响的名号便是:醇不过水仙。水仙茶的醇厚感,是最为突出的,且茶树年龄越老,这种醇厚感越为明显。水仙茶,又可分为普通水仙、高枞水仙和老枞水仙。目前市场上比较受热捧的是以高枞水仙及老枞水仙。

高枞水仙:武夷水仙茶树,树龄达到30年的,一般称为高枞水仙。

老枞水仙:武夷水仙茶树,树龄达到五六十年以上的,即可称为老枞水仙。

3、肉桂

提到肉桂茶,它最响的名号便是:香不过肉桂。肉桂茶的香气,是高昂的、张扬的、霸气的、锐利的,根据山场不同,肉桂茶又可分为:

牛肉:牛栏坑所出产的肉桂茶。

马肉:马头岩所出产的肉桂茶。

慧肉:慧苑坑所出产的肉桂茶。

4、名丛

指的是从“菜茶”品种中经过长期选育而成,自然品质优异,具有典型的岩茶岩韵特征的有命名的茶树单丛名丛,武夷山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接下来,将作下简单介绍:

铁罗汉: 铁罗汉树丛较高,生长茂盛,叶长而大,叶色细嫩光亮。经无性繁殖,生长良好,品质极佳。据说历史上,惠安的施集泉茶店(1781年)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名贵,有治病的奇效。1890年和1931年前后惠安县曾发生两次时疫,病人饮用施集泉经营的武夷岩茶铁罗汉后,部分人得以治愈。

白鸡冠: 原产于武夷山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中。据记载,明代有一知府携眷往武夷,下榻武夷宫,其子忽染疾,腹胀如牛,医药无效。有一寺僧奉一小杯茗,知府啜之味特佳,遂将所余授其子,子病即愈。问其名,僧答白鸡冠。于是奏于帝,帝尝之大悦,敕寺僧守株,每年封制以进,逐充御茶,至清亦然。另一种说法是在武夷宫的文公祠内。当茶树萌芽、幼叶初展之时,新梢薄软如绸,色泽浅绿微黄,与树上浓绿的老叶形成鲜明的两色层,这也是白鸡冠名称的由来。白鸡冠现已大量培育成功。

水金龟: 水金龟茶树原产于天心岩杜葛寨下,一日大雨倾盆如注,峰顶茶园边岸坍塌,茶树被水冲至牛栏坑头之半岩石凹处,兰谷岩主就势凿石设阶,砌筑石围,壅土以蓄之,并命名为水金龟。民国八九年间磊石寺与天心寺双方为水金龟的产权归属费金数千,后经公堂判定,认为茶树系天然造成,判归兰谷所有,水金龟树皮灰白色,枝条略弯曲,叶长圆形,翠绿色,有光泽,品质极佳,为武夷岩茶五大名丛之一。

半天腰: 原产于九龙窠三花峰的半山腰。原名半天鹞,其名来源于明朝永乐年间。据说天心永乐禅寺方丈,一日偶得一梦,梦见一只洁白的鹞,嘴里含着一颗闪光的宝石被一只巨鹰紧追不舍后将宝石落在三花峰的半山腰上,方丈派了一位小和尚登峰寻找。小和尚到了三花峰的半山腰寻找宝石,在一块突起的峭壁上发现一颗绿色的茶籽,方丈将茶籽亲自培埴,命名为“半天鹞”。由于“鹞”与“腰”同音,又因为生长在半山腰上,久而久之就成了“半天腰”。半天腰属灌木型,叶片呈椭圆状,叶色泽深绿光滑,锯齿较浅,成品茶香气浓郁高长、滋味甜醇。

5、奇种

武夷山没有命名的野生茶叶树种或菜茶树种,如金观音、金牡丹、黄观音、黄玫瑰、石乳香、玉麒麟、金锁匙等。

黄玫瑰茶叶是红茶吗

黄玫瑰茶叶属于乌龙茶,武夷岩茶,是由黄观音和黄旦经人工杂交培育而成的高香型岩茶,属无性系小乔木,其茶有着浓长的玫瑰干花香,滋味不如肉桂霸道,汤水不如水仙厚香,但口感醇厚甘爽,不浑浊,清澈而柔,并因此得名。
在做茶工艺上,和大多数高香型岩茶一样,它的加工难度大,火功极其讲究,若是处理不到位,难将它的醇厚甘爽滋味表现出来,容易翻车。
同时,其茶因生长在武夷山偏僻的山谷中,山清水秀的生长环境,使得黄玫瑰保持了纯天然、绿色茶饮的特性,经沸水冲泡后,汤色澄亮清透,舌尖轻抵,甘爽、醇厚,在呼吸中感受到唇齿间甘甜饱满的玫瑰浓香,幽幽的,内敛不张扬,清甜秀雅。

岩茶编号350是什么茶

岩茶编号350是什么茶金锁匙(3)、金宣(台27)、月中桂(55)、小红袍 (66)水金龟 (77)、悦茗香(101)、黄观音(105)、紫牡丹(111)
老君眉(118)、金凤凰 (120)、银凤凰 (121)、瓜子金 (201)
金玫瑰 (203)、金观音 (204)、金牡丹 (220)、春兰 (301)
九龙袍 (303)、丹桂 (304)、瑞香 (305)、百瑞香 (306)
黄玫瑰(506)

黄玫瑰茶叶是大红袍吗

爱喝茶的伙伴们都知道大红袍,没有喝过也听说过。武夷山大红袍名声在外,很多人却认为大红袍只是岩茶里的一个品种,殊不知大红袍的品种繁多。
黄玫瑰就是其中一个品种,它是岩茶新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