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夜书所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夜书所见诗人为什么称自己为客
- 夜书所见是什么
- 叶绍翁夜书所见的意思 叶绍翁夜书所见解析
- 夜书所见古诗评课
- 夜书所见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舟夜书所见这首诗中满河星指的是什么 舟夜书所见解析
夜书所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夜书所见》这首诗分别写了五种景物:梧桐叶、秋风、促织、篱落、灯笼。
逐句解析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宋诗人。祖籍建阳(今福建建瓯)。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因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叶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夜书所见诗人为什么称自己为客
古诗中的“客”有“客居他乡”的意思。在《夜书所见》一诗中,诗人孤身在他乡,就像是在他乡做客的客人,没有归属感。诗人在诗中将自己称作“客”,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抒发了浓浓的乡愁。
《夜书所见》的题目解析
夜书所见》这个题目的意思是:在夜晚书写下自己的所见之景。《夜书所见》的“书”是动词,意思是:书写、写下。《《夜书所见》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全诗借诗人在秋夜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的乡愁与羁旅之愁。
《夜书所见》的写作背景
《夜书所见》写于诗人客居异乡的时候,是诗人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诗人在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夜书所见》的全诗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是什么
1、“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诗。
2、附原文: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析】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3、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sì zōng),号靖逸,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浦城。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夜书所见的意思 叶绍翁夜书所见解析
1、《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2、《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古诗评课
夜书所见这一古诗主要写羁旅乡思之情。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夜书所见古诗评课,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夜书所见古诗评课一
范老师的《夜书所见》从文本细读到课堂教学,都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孜孜不倦默默研究课堂教学的一位青年教师的形象。
文本细读从诗人本身入手,了解了诗人的生平及诗作的特点,从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到诗句运用的多种表现手法,解析得比较全面。我们组认为还可以三年级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再分析文本最初给学生什么印象,经过课堂教学之后,我们带给了孩子什么收获,这样做,可能更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学更立足于学生出发,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一、 初读抓诵读,感诗韵
初读这个环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明了了诗题,强调了“书”的意思,再引导学生用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有节奏地朗读,以读代讲,首先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诗情,并用有韵味的诵读,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古诗的情境当中。既帮助学生大致理解了内容,避免逐字逐句的讲解,也进一步渲染出诗的意境,不失为理解古诗内容的’好方法。阅读教学提倡“强化初读、延迟开讲”,古诗教学更是如此。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地阅读诗句,把这首诗的感受读出来,学生读得有情有韵。
二、 细读抓字眼,悟诗情
在细读时抓住关键语句中的字眼研读体会,与诗人的心灵对话。针对三年级孩子特点运用换字比较等方法引领学生悟诗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当你们离开家乡来杭州读书,想家吗?想家里的亲人吗?师生一起交流读诗的感受。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体会语言。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阅读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迁移情感,与诗人对话,进而达到对诗情有更深的体会。当学生的情感到达了一个高潮的时候,教师凭借创设的情境,利用学生被激发的情绪,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另一个情境中。看到儿童挑促织那换了的场景,诗人由喜入更悲。我组认为这里范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由见喜到更悲,更思亲这步还可以再强化些。
三、 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老师最后出示许多关于思想念亲的诗句,让学生走进与课堂学习内容相互关联的世界,再积累,真正达到语文学习的高效。可能老师展示的诗句材料过多了一些,学生可能有眼花缭乱之感,还可以再取舍,争取更有效些!
夜书所见古诗评课二
我今天评课的主题词是“回归”。
去北京参加培训,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一位教授说的“小学语文姓语”。这个概念界定了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原来的课改过分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所以语文课有些重“文”轻“语”。而在新一轮课改中,一方面继续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另一方面也重新确定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地位。这是一种价值的回归,这种回归在马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马老师这节课的看法。
一、回归自然。
马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常态的语文课,她把自己古诗教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用最自然,最朴实的方法呈献给大家。这首古诗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她在课前看秋天图片带领学生走进秋,感受秋。这一导入自然引入单元主题,又为下面理解诗中意境做下铺垫。接下来解析课题时,因为“书”的意思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她采用了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分辨字义,理解诗题。还有诗句的教学中对于“知有儿童挑促织”的理解,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和渲染,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你有过捉蟋蟀的经历吗?你捉过别的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记忆中童年的快乐。这一切,都是以学生接受能力为目标取向,力求做到自然过渡,水到渠成。让我们看到语文课堂的本色,体会语文的原汁、原味。
二、回归简单。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搞训练。”这是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真言。马立新老师把这句箴言恰到好处的落在了她的课堂教学中。具体地说体现在预设简单,组织简单、策略简单。我们就以识字教学为例:这节课生字不多,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独立识字的能力,所以马老师借助课件把生字和文中词语结合起来,以检查的形式,让学生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在反复地认读中强化记忆。写字指导时,从结构观察到笔画指导,她都极尽简单平实,先要求照着例字认认真真写一个,再同桌互相评议。经检查后针对共性问题点拨指导,然后要求再认认真真写一个。虽然学生这节课只写了两个字,但是因为要求到位,指导到位,所以学生的收获绝不仅仅是这两个字。正像一位专家说的:“把课讲得简单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单而不丰,简单一些其实就是精炼一些。……把课讲得简单一些是一种境界,它不是把语文教学简单化了,而是把语文教学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三、回归真实。
记得赵景瑞教授培训时说过:语文教学要落实三得,即“得意、得言、得法”。 新课标也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马老师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借助图画、注释让学生自己读懂诗意,通过韵味十足的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感,配合句式训练学习表达方法,实现了语文阅读的三得。最难得的是她并没有禁锢学生的思维,无论是朗读指导还是阅读理解,学生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感知和理解去表达,这些课堂生成真实地呈现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进一步显示出马老师的教学智慧。
最后的拓展,旨在贯通古今文化,延展诗中意境,从而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解读,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马老师这节课,情趣兼具,智能兼顾,让我们返璞归真,重寻语文的本色。同时也让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得意、得言、得法”“入文、入情、入境”,再一次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夜书所见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
该诗三四两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解析: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
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喻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
舟夜书所见这首诗中满河星指的是什么 舟夜书所见解析
1、《舟夜书所见》这首诗中满河星指的是河面上的渔灯倒影。
2、分析:《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诗。诗中写:“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诗的精彩之处,在于诗人明暗两处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在这首诗中,诗人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景象变化,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巧妙地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把他所见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不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充分表达了诗人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